本丛书将近代史按专题分类介绍,收集了珍贵图片千余幅,改变一般史书的呆板面孔,生动真实地记录了百年中华历史。本书为文化卷:传统教育、医学、体育、思想、文学艺术在晚清民国时期有哪些变化?儒学的正统地位是如何被终结的?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的基督教、佛教和道教的历史吗?抗战时期宗教信徒是如何作出抉择的?晚清民国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怎样?……
图书 | 文化(1840-1945图文档案)/中华百年祭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丛书将近代史按专题分类介绍,收集了珍贵图片千余幅,改变一般史书的呆板面孔,生动真实地记录了百年中华历史。本书为文化卷:传统教育、医学、体育、思想、文学艺术在晚清民国时期有哪些变化?儒学的正统地位是如何被终结的?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的基督教、佛教和道教的历史吗?抗战时期宗教信徒是如何作出抉择的?晚清民国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怎样?…… 内容推荐 鸦片战争后,西学对中国传统思想产生了巨大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被终结,民主和科学的核心地位得以确立,并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近代文艺思潮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的艺术门类和艺术流派,产生了一批大师。本书因为政治篇对思想有所涉及,而文学艺术范围广、门类多、内容杂,加之版面关系,不求面面俱到,尽量选择有代表性的部分予以点滴介绍。 目录 第一篇 晚清时期 一、思想和文学艺术 二、教育 三、卫生 四、体育 五、宗教 第二篇 中华民国时期 一、思想和文学艺术 二、教育 三、卫生 四、体育 五、宗教 第三篇 晚清、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 一、食住行 二、服饰 三、传统节日和相关民俗 四、人生礼俗 五、迷信、陋习、禁忌 六、民俗信仰 七、近代民俗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变迁 八、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2.封建教育的没落 鸦片战争前,清王朝已开始没落,教育仍然保持传统封建教育的旧制,日益空疏、腐败。教育制度在形式上虽然与前清时期一脉相承,有相当完备的学校系统,然而,除初等教育和部分私学进行正常教学外,大多数官学已徒具其名,很少进行教学活动了。科举制度也日趋腐败,流弊百出。《四书》中可以出的题目大多出尽,于是便出一些“截搭题”、“枯窘题”来刁难考生。考试文体严格规定必以八股为体裁,书写字体必用小楷。在考试过程中,各种舞弊行为层出不穷,手段花样百出,其中,“通关节”、“冒名顶替”、挟带、联号换号等是常用的形式。前清时期对科举舞弊的防范和打击还相当严厉,但至清末,各种科举舞弊重新泛滥,愈演愈烈。科举制度的腐败,使得学校教育更为腐朽与衰落。 有识之士要求振兴教育。思想家龚白珍指出当时教育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容陈旧、空疏。二是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学的是经史之学,作官后面对的却是兵、刑、钱、谷之类的实际事务,二者对不上口,学问也用不上。三是培养出来的人胸无大志。由于多数人求学就是为了谋取功名利禄,在经历艰苦的科场拼搏后,等做了官已经是年过韶华,精力衰退,加上官场升迁又多是论资排辈,于是官员往往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只是求循资序而已。他在《乙丙之际著议第九》中,慨叹当时已是个衰世,整个社会培育不出可用之才,其结果是“左无才相,右无才史,阃无才将,庠序无才士,陇无才民,廛无才工,衢无才商”。不但如此,甚至小巷里也没有一个有点才气的“小偷”!整个社会智能程度极为低下。于是,他愤懑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他要求培育变革的人才,使腐败的衰世变成一个有生气的治世。 鸦片战争后,传统学术及教育的空疏无用暴露无遗,要求改革教育的呼声更高了。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成为近代教育改革在观念上的先导。西方教会学校在中国东南沿海出现,并逐渐向内地辐射,对我国教育也产生了刺激作用。 P16 序言 鸦片战争后,西学对中国传统思想产生了巨大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被终结,民主和科学的核心地位得以确立,并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近代文艺思潮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的艺术门类和艺术流派,产生了一批大师。本书因为政治篇对思想有所涉及,而文学艺术范围广、门类多、内容杂,加之版面关系,不求面面俱到,尽量选择有代表性的部分予以点滴介绍。 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教育从内容、形式到制度都发生了变化。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建立起了新的教育制度。民国时期教育更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医学也由中医学为主导的传统医学向以西医学为主导的近代医学体系转变。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大量传教士涌人中国,他们兴建教堂,发展教徒,兴办学堂、医院等,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和思想等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中国的传统宗教如佛教和道教也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本书对这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给予了客观的介绍,诸如传教士既对中国有侵略的一面,又对中国走向近代化有一定积极影响,抗战时期宗教信徒又如何作出抉择,日本用宗教对中国的侵略等,并配以精心挑选的大量珍贵图片。 社会生活篇力图结合大量老照片再现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日娱乐等。对于普通人和少数民族的生活给予了更多关注。同时我们还可看到旧中国最真实的一面:贫穷、迷信、愚昧、病态、保守。民俗的积极变迁又可看到中华民族对现代文明的追求和对融人世界人类文明的希冀。 本书除非十分必要,一般不用注释,重要的参考书目或文献附于书后。 本丛书,大胆尝试将近代史按专题分类介绍,收集了珍贵图片千余幅,力图改变一般史书的呆板面孔,但限于学术水平和文字修养,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希望广大读者多加批评和指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化(1840-1945图文档案)/中华百年祭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廖代茂//杨会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677760 |
开本 | 24开 |
页数 | 22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4 |
出版时间 | 2006-05-01 |
首版时间 | 2006-05-01 |
印刷时间 | 2006-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5 |
丛书名 | |
印张 | 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重庆 |
长 | 211 |
宽 | 179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