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情牵关门山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辽南地区农村经济改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以文山宝和比他年长六岁的冯香兰的爱情纠葛为主线,全景式展开了辽南农村经济改革深化和发展的前景,勾勒了辽南农村处于改革的激流中的各种各样鲜活的农民群像,着重刻画了文山宝和冯香兰这一对命运坎坷,感情执著,志存高远,憧憬幸福的关门山年轻人的典型形象。作品表现强烈的地方特色,对农民的历史与时代命运有深刻的描写,挖掘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展示人物心灵世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取材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辽南关门山地区深化农村经济改革的故事。小说以文山宝和比他年长六岁的冯香兰的爱情纠葛为主线,全景式展开了辽南农村经济改革深化和发展的前景。作品生动而细腻地描写了这对年轻人不畏世俗、大胆相爱的情感波折以及生活磨砺中的成长和成熟;描写了文山宝立志苦学。大学期间参与改革,报效家乡和冯香兰致富回乡投资建厂的故事;描写了王天庆、陆仁富、马桂清、陆文财等老中青三代人物在这场十余年改革大潮中的林林总总,构成了一系列错综复杂、感人至深的故事。

试读章节

一个年轻人手拎行李,从辽宁省少年犯管教所不紧不慢地走了出来。迈出大门,他使劲儿眨眨眼皱皱眉,好像这上午九点多钟的太阳光线过于强烈了,把眼睛弄得很不舒服。

回首这庞大深沉的黑铁门,他心头荡起一阵波澜:唉,就是这扇屏障,毫不容情地把人隔成了天堂和地狱。走进去,高墙电网内是封闭、是狭小、是黑暗、是屈辱,是人身自由的丧失。走出来,高墙电网外是开放、是广阔、是光明、是尊严,是人性自由的翱翔。人哪,人!他拧过身子,跟前是一段窄马路。他微微闭上双眼,默默地站在那儿,像是在体味这近十个月的牢狱生涯,像是在思考今后的人生之路,也像是等待亲人的迎接。

其实,他早就知道不会有谁来的。父亲一生偎在大山里,压根儿就没出过几次门;而母亲还不如父亲,自从嫁到关门山就始终在围着这大山转。干爹也不能来,干娘身体不好。能来的只有香兰姐,假如她不走的话。可是她已经走了,他知道她的远离就是不想和自己再见,虽然她是为了自己今后的幸福。

“唉!谁也来不了了。”虽说失望,可他还是举目张望,现出人在困境中所特有的神情:期盼亲人的突然出现,期盼意外的惊喜。然而,这只不过是短暂的片刻,他再次回眸这少管所的高墙、电网、岗楼、持枪肃立的哨兵,然后猝然拧过身子甩开大步,昂然向前走去。

他今生再也不想看到这监狱。

下了火车乘汽车,他急匆匆地往家赶。只是将近下午两点,他趁等车的工夫在客运站附近买了四张街头馅饼,胡乱吃了几H,也不知啥滋味儿。

他着实太饿了。

这是他有生以来的头一回远行,记得来时坐囚车,满腹的愁苦几乎淹没了一切,根本没心思去想别的,现在除了还能断定和来时大概是同一条道,剩下一无所知。现在,他面色阴冷,仍然是一点儿别的心思都没有,上车很快就闭上了双眼。虽然车上的嘈杂,时而也会迫使他不得不睁开眼睛,但他也只是怔怔地向车窗外看看,而远处那翠绿叠蟑的群山和热闹的都市风情都丝毫打动不了他的心。他很快又闭上眼睛,陷入了沉思……

一路上,他在想亲人。重伤高宝贵时,香兰姐那极度恐惧的目光,推上囚车时母亲和香兰姐还有干娘那顿足捶胸的号啕,父亲和干爹那呆滞悲戚的神情,都永远定格在他的脑海中。想起这一幕幕的悲凄,他的心就跟刀扎一样!啊,他宁愿承受一切苦痛,也绝不给亲人带来丝毫的委屈,更不要说不幸。

唉,已经快一年了,也不知父母现在到底咋样。虽然香兰姐探监时说老人都挺好,虽然她每次信中也都说老人不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思念仍是不可遏止地越来越沉,越来越重。在狱中,每逢节日,望着那些比平日好得多的菜肴,他打心头便会油然涌出一股酸楚,随之香兰姐和父母的音容便映入了眼帘……

已经半年多没有香兰姐的消息了,不知她现在哪里,他伸手摸了摸她寄来的最后一封信,好像生怕丢掉似的。其实他用不着再读,已经不知读过多少遍,差不多倒背如流了,只要闭上眼,信中的字字句句便刀刻般清晰展现在他的脑际。只是短暂的片刻,他再次被香兰姐那深情厚谊和顽强毅力所打动。他眼含热泪,瞬间满脑子都是她那病恹恹愁戚戚的倦容,满脑子都是她伴随在自己父母身边的强自镇定,强作欢颜。然而,最让他耿耿于怀的还是她的离去!多少次了,他恨恨地想:“你走,看你能走到哪儿,不是还没走出中国吗?我非得找到你不可!哪怕是天涯海角。”几个月来,他就这样经常难以自已地琢磨。现在,他紧抱双臂,紧咬牙关,仍然是这忿忿的样子,阴郁的双眼在喷火。

是啊,他才不足二十岁,毕竟年轻气盛。P1-3

序言

新时期新农村的多彩画卷

读《情牵关门山》,就像当年读了赵树理的《三里湾》,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山乡巨变》,孙犁的《铁木前传》等作品时得到的精神愉悦和审美享受一样。从作者对农民的历史与时代命运的了解深度,观察与展望农村远景视角的高度,塑造人物形象和挖掘、展示人物心灵世界的力度,作品表现地方特色的强度,驾驭农民语言的广度和熟练程度几个方面来审视,我觉得,这部《情牵关门山》,是可以与上述一系列经典作品站到同一个队列里的。

首先,作者的立脚点,或者说作者的思想境界是很高的。作者创作这部小说的指导思想,是如何发动关门山老中青三代人携起手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引导全村人、全乡人尽早实现小康的美好理想,而绝对不是促使乡亲们回头走老路,重建“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农私有经济,为少数富人唱赞歌。贫寒的农家子弟文山宝拼死拼活地上大学,不是为了光宗耀祖,出人头地,而是要掌握现代农业管理科学和先进的农业技术,彻底改变故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从辽东山区来到渤海湾第二故乡关门山的良家女儿冯香兰,先开饭馆后建油脂加工厂,也是与心上人文山宝怀着共同的理想,奔向统一的大目标,而不是只为自己建立一个安乐窝。王天庆和陆仁富这两个多年当领导,饱经时代风雨洗礼与磨砺的关门山的顶梁柱,终日盘算的是如何动员全村人的力量,在能者的带领下早日建起蔬菜大棚,饲养大批的绒山羊,兴办饮料厂、油脂加工厂等大事业。最令作者激动不已的是如何在柴教授指导下让文山宝胜利实现关门山村十年经济发展规划。作者对关门山的山山水水怀有赤子般的深情,但他不是为个别富裕户的小康日子而陶醉,而是为全村日新月异的变化而纵情高歌。作者笔下对关门山一年四季的山水风光都充满诗情画意的精心描绘,充分昭示他是全村人的美好理想与愿望的表达者。总之,这部小说自然地、毫不张扬地、隐蔽巧妙地表露出作者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和高洁的情操。这一点是作品取得成功的关键,正如孙犁老人所说:“对于文章,作家的情操,决定其高下。”“情操就是对时代的献身精神,是对个人意识的克服,是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是一种净化的向上的力量。”(《贾平凹散文集序》,1982年6月)

当然,小说创作不是抽象的政治宣传,不是新闻报道,不是理论说教,而是以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对人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是通过鲜活的、生动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感化读者。简言之,小说创作是严格地按照艺术规律办事的。这部《情牵关门山》是一部很耐读的小说,它之所以具有一种令人爱不释手的巨大魅力,主要是因为作者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有真功夫。全书写了几十个人物,其中个性鲜明,音容笑貌生动逼真,呼之欲出,具有重要典型意义的人物也有十几个。你看那个美丽、聪慧、文静、多情、善良,富有魄力和开拓精神的冯香兰,是何等的可爱,令人仰慕!特别是在终身大事的问题上,她能多方面地设身处地地为她钟爱的人的前途着想,舍弃个人利益,在感情上作出重大牺牲。这种内在的心灵美要比仪表美更可贵。这也是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体现。香兰的心灵美和道德力量,是要比范灵芝(《三里湾》)、徐改霞(《创业史》)、孔素贞(《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高上一筹的。

你再看看那个早熟早慧的文山宝,委实是山乡的宝贝。他自幼就懂得孝敬父母和长辈,为二老操心,支撑家务,与乡亲们同甘共苦。为了卫护正义,保护香兰姐不受无赖高宝贵欺侮,他两肋插刀,挺身而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与无赖展开了生死的搏斗。此事是全书的亮点,也是主人公的英雄之举。然而,山宝却因失手将坏人误打成重残。为此他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入狱坐牢近十个月。不过,难熬的牢狱生活,并没有把他压垮,而是使他更加坚定,更加坚强,更加成熟并且对未来充满了自信。出狱后,他比原来更加发奋地学习,最后竟然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北京农业大学。更为可贵的是,他上大学并不是为了逃出穷山沟,而是为了真正学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彻底改变家乡落后的现状。这种种不同凡响的所作所为,真是令人肃然起敬,啧啧称赞。应当说,他像半个多世纪前蛤蟆滩上的梁生宝(《创业史》)一样,是一个富有时代特征的英雄形象。而他对香兰姐专一的爱情,海枯石烂心不变的美德,更加闪烁出社会主义新人的璀璨之光,让读者真真切切地感悟到他的灵魂和品德的冰清玉洁。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生命。一个作家,如果一生写出几部、十几部,甚至更多的小说,但却未能献给读者一二个有血有肉,极富生命力的典型人物形象,那他就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作家。我毫不夸张地展望,增福笔下的文山宝、冯香兰两个富有个性和时代特色的人物形象,必将像上述那些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一样,在新时期农村题材的小说天地中占据领先的席位。

这部小说如果只写活了文山宝、冯香兰两个人物,那还不能充分展示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才华。事实上,围绕着山宝和香兰撼人心弦的爱情和携手共建家乡的动人故事,作者还笔酣墨饱地塑造了王天庆、陆仁富、马桂清、陆文财、王玉勤、许桂凤几个代表老中青三代新农村建设者的美好形象。这几个人物个个都写得个性鲜明,活龙活现,显示出作者丰厚的生活积累和多方面的人生经验。凭公道和稳重站稳脚跟的支部书记王天庆心地宽厚善良,时刻关心群众,全心全意领导村民风风雨雨奋斗了几十年,但对改革中出现的某些新问题想不通,思想处于极大的矛盾中。不过,他并不甘心落后,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他要努力赶上时代潮流。思想问题一旦解决,便又像年轻时那样风风火火地率领乡亲们,向着集体富裕的大目标奋进。同样,陆仁富胸怀的宽广和侠义;爱情和家庭生活很不幸的马桂清的善良、泼辣,仗义疏财;中学毕业后立足家乡的女青年王玉勤的豪爽、坦诚,讲义气、图进取的假小子秉性;充满了乡长女儿的政治优越感的许桂凤逞强好胜的骄娇之气;陆文财的埋头苦干精神和诚朴、厚道的人品,都写得实诚可信,让读者想像得出每个人的容颜和声音。作者虽然没有把这些人物放在主要情节线上花费更多的笔墨予以全面地描写,但照样也给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一点更能显示作者了解、把握生活的深度和描写、刻回人物的真功夫。这也是我看中这部小说,愿意为其作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伟大的鲁迅先生说:“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当代乡土文学大师刘绍棠阐释他所倡导的乡土文学时,也把地方特色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可见作品的地方特色是何等重要了。增福的这部《情牵关门山》,从地方特色这一点来评估,也是一部上乘之作。那芬芳四溢、满纸飘香的辽南泥土气息,渤海之滨的水光山色,苹果之乡淳朴、浓厚的民俗、民风、民情,不时地掀起我感情的波澜,唤起我对故土无尽的思念。这是我格外喜爱这部小说的又一个原因。

在中外文学史上,凡伟大的作家,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家。老舍的作品,具有典型的北京味。赵树理的小说,那是土得不能再土的晋南味。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满纸都是松花江两岸的黑土味。孙犁的小说和散文,全都浸透了白洋淀的荷香和芦苇的清香味。刘绍棠的运河文学,是“荷花淀派”的清丽、柔媚与“燕赵文化”的阳刚之气兼而有之的北运河味。如今,又有了王增福的《情牵关门山》的辽南味!美哉,五彩斑斓、前程似锦、遍地飘香的中国乡土文学!

  郑恩波

2006年4月23日于寒舍

书评(媒体评论)

读《情牵关门山》,深受触动,感慨良多。这部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辽南地区农村经济改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品位高雅,笔墨流畅:写到情深处,细腻纤巧,柔肠百转;述及宏旨时,文思深远,大气磅礴。这是一部弘扬时代主旋律、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本质的佳作。

——刘贻清

我们从王增福的《情牵关门山》里闻到了清新、脆快、火爆的辽南味。美哉!五彩斑斓、千姿百态、遍地飘香的中国乡土文学!

——郑恩波

本书勾勒了辽南农村处于改革的激流中的各种各样鲜活的农民群像,着重刻画了文山宝和冯香兰这一对命运坎坷,感情执著,志存高远,憧憬幸福的关门山年轻人的典型形象。

——曾镇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情牵关门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增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953321
开本 32开
页数 5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0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4
14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4: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