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岁月台湾(1900-2000)
内容
编辑推荐

台湾20世纪所走过的道路是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不容忽视的足迹。本书以客观平和的态度记录了宝岛的土地、人民、岁月与情感,其中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等各个层面。记录了台湾这百年的历史,也就更拉近了两岸人民的心理距离,有助于两岸人民的早日团聚。

目录

1900-1909 日本殖民台湾之始/1 

1910-1919 余清芳与噍吧年事件/6

1920-1929 文化协会的抗争/10

1930-1944 莫那-鲁道与雾社事件/16

1945 台湾光复/22

1946 左翼思潮兴起/27

1947 "二二八"事件爆发/32

1948 台湾省体育代表队扬威上海/37

1949 国民党迁台/41

1951 台湾省征兵令颁布/46

1951 保护养女运动/50

1953 耕者有其田/56

1954 火烧岛纪事/62

1956 林献堂骨灰荣归故里/68

1957 刘自然事件/72

1958 "警备总部"成立/78

1958 金门炮战/84

1959 成功岭大专集训开办/90

1960 东西横贯公路通车/94

1960 雷震案与《自由中国》事件/99

1961 "中国小姐"选美/106

1962 胡适在台北逝世/113

1963 杨传广、纪政传奇/121 

1963 "梁祝"旋风/127

1964 麦克阿瑟公路通车/132

1964 对山东半岛的突击行动/137

1965 林丝缎人体摄影展/142

1967 "阿哥哥"风潮席卷台湾/148

1967 王晓民的故事/153

1968 "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实施/159

1969 金龙少棒扬威美国/165

1970 邓丽君崛起歌坛/171 

1973 刀林怀民与"云门舞集"/177

1974 "三冠王"美梦成真/183

1975 蒋介石逝世/190

1975 琼瑶编织爱情美梦/196 

1977 乡土文学论战/202

1978 "十大建设"陆续竣工/207

1979 美丽岛事件/212

1979 首例连体婴儿分割手术/218

1980 林宅血案震惊社会223/

1981 外双溪放水溺毙事件/228 

1982 罗大佑掀起黑色旋风/232 

1982 李师科与土银抢劫案/237

1984 台湾重返奥运242/

1985 台湾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246 

1985 旅美作家刘宜良命案开庭/250 

1986 杜邦事件与环保意识/255

1987 "大家乐"赌博风潮/259 

1987 开放大陆探亲/263

1988 淡水开出的最后一班列车/268

1988 蒋经国逝世272/

1989 股市冲破一万点278/

1992 失踪儿童激增283/

1993 汪辜会谈/287 

1994 传统民间宗教热潮/292

1997 白晓燕命案/298 

1998 马英九与陈水扁的对决/308

1998 肠病毒危机/313

1999 "九二一"大地震/317

1999 高科技产业崛起/323

2000 台湾兴起"上海热" /327

试读章节

1949年1 2 月 7日."国民政府行政院"由四川成都市迁往台湾台北市。"行政院长" 阎锡山、"副院长"朱家骅等官员开完会后即匆忙赶赴机场,飞往台北。在此之前,许多主要的机构、相关文件、人员眷属均已纷纷迁抵台湾。随着"行政院"的迁台办公,也正式宣告了国民党政权全面溃退台湾。

1947年和1 948年是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关键两年,军事挫败加上施政无能,导致人心涣散、军心动摇,造成恶性循环。由于战争带来财政恶化,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困顿异常。1948 年下半年,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试图稳定币制,结果却导致通货膨胀失控,百业萧条,人民基本的生活权益遭受剥夺。同时,国民党军精锐部队尽失,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迅速扩大建制,装备弹药充足,士气高昂。1949年1月,解放军进入北平。

尽管国民政府仍领有半壁江山,但组织力量薄弱,党政军依旧派系倾轧,无力整合,总崩溃的结局已无可避免。由于内战失利,蒋介石的领导威信受损,国民党内部出现批评声浪。1949 年元旦,蒋介石发表文告,宣布"引退",同时表示愿意与中共进行和平谈判,接替蒋介石担任"代总统"的李宗仁随即派代表团前往北平试探和谈的可能。中共方面所提的八项和平条件 包括惩处战犯、废除原宪法、改编国民党军队、接收南京政府权力等等,实质上与勒令国民党政府投降无异。中共的和平条件显示其无意与国民党隔江而治,而决心彻底推翻国民党政府。

蒋介石深知此种政治现实,因此在引退同时,即任命陈诚为台湾省主席,准备将台湾作为国民党最后的据守地。接着,他又以国民党总裁的身份在浙江溪口老家指挥大局,进行部署。 此后两个月,国共进行了两次正式会谈,但和谈的主客观条件并不如表面热烈、乐观。此时,中共中央军委已完成对军队的重新整编,将原西北、中原、华东、东北野战军分别编为第一、 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同时集中第二、第三野战军全部和第四野战军一部约一百万人,挺 进长江北岸,准备夺取国民党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京沪杭地区。P41

1998年1 2月5日,在进行了四个多月的选举动员和庞大的宣传后,国民党的马英九击败了民进党的陈水扁成为台北市市长;民进党的谢长廷则击败了国民党的吴敦义成为高雄市市长。此外,国民党则在"立法委员"选举方面大获全胜。

这一年政坛上的首要大事,无疑是台北市市长的竞逐,市民预期多年的陈水扁与马英九的对决终于上演。作为台湾新生代民选政治人物,双方的实力可以说是不分轩轾。究竟鹿死谁 手7人们拭目以待。1994年底,陈水扁接任台北市市长以来,掌握了庞大的行政资源,很快地成为民进党内的超级巨星。1997年底,陈水扁以"宝岛希望助选团"的个人名义,在县市长选举中为民进党候选人助选,其助选能量甚至超过"民进党中央"。选举结果,民进党获得空前的胜利,陈水扁的政治实力也达到巅峰,不仅迫使许信良在庞大压力下宣布不再连任民进党党主席,也震慑到国民党高层。此时,坊间已盛传陈水扁才是李登辉属意的接班人。

因此,陈水扁参选台北市市长连任不仅他本人充满了自信,外界也普遍看好;反观国民党则呈现阵脚不一、人心散涣的乱局。根据民调,国民党内只有宋楚瑜和马英九有条件与陈水扁一搏,然而这两人与李登辉关系却渐行渐远。宋楚瑜无志于台北市市长,马英九则于1997 年因白晓燕案辞去"政务委员"一职后,即表明对政治环境失望。在李登辉未明示支持的情况 下,他拒绝参选。因此1 998年中,国民党即陷入找不到人选的极端困窘,虽然"秘书长"童孝严、"外交部部长"胡志强等均曾被点名,流言不断,却似乎象征了国民党必败的命运。

虽然如此,在最后一刻,马英九接受征召,而且民调显示他的支持率领先陈水扁。这使得国民党士气大振,凝聚力增强。于是台北市市长选举就形成民进党陈水扁、国民党马英九和新 党王建宣三强鼎立的局面,其中因马英九与陈水扁的支持率十分接近,所以王建宣得票率便极具关键性。此外,由于陈水扁受到强大的挑战,必须坚守台北的阵地,无暇到全台为民进党 。立委"候选人造势,无形中降低了民进党整体的战斗力,选战呈现一种微妙的状况。P308

序言

20世纪的台湾,与祖国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由于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台湾被分割出去;由于中国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台湾又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又由于国共内战,使得台湾与中国大陆长年处于对峙与分隔的状态。可以说,台湾20世纪所走过的道路,是中国大历史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不容忽视的足迹。

1949年国民党退据台湾之后,实行了一种比在大陆时期更为严厉的专制体制,不过同时也实施了在大陆时期所未能做到的诸如土地改革等一些举措,并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中发展了经济。文化上,台湾则清除了日本殖民地文化的影响,全面恢复了传统的中国文化。又经过四十多年的中西文化的融汇,台湾最终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实现了社会形态的转型。

目前,海峡两岸暂时的分离状态固然令人痛心,不过对于已发生的不幸,我们宁愿以冷静理性的态度去面对。笔者力求以客观平和的态度记录过去一个世纪 宝岛的土地、人民、岁月与情感,其中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等各个层面。相信这样的努力将有助于拉近两岸人民的心理距离,并有助于两岸人民共同携手创造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岁月台湾(1900-2000)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秦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353484
开本 16开
页数 3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8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5.8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2
出版地 广西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1: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