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哲学与社会视野中的技术/科技哲学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技术观是某一时期人们对技术的总体评价与认识,而技术思想则是对技术的系统化、条理化的观念,是在一定的技术观指导下的理性认知过程的结晶,是可以用语言、文字明确表达的理论形态。它们是技术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本书收录的几篇文章,大体可以反映出作者在这两个方面的研究状况。

序言

本文集收录的是我在技术史、技术哲学方面已发表的几篇文章。

技术史大体可分为内史、外史_两个研究领域,再细则可分为专科史、国别史、断代史、综合史等(详见本文集“技术史学方法论刍议”一文),将内史与外史结合,重点探讨技术发生的人文、科学、经济等社会因素,可以更好地阐明诸如技术的社会功能,技术发展的特点、趋势以及影响技术发展的因素等问题,对这类研究,我曾定名为“技术社会史”或“技术的社会史”,这部分内容恰是传统的历史著作所缺失的,也恰是理工科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感兴趣和应当掌握的。

技术哲学是我国改革开放后于20世纪80年代传人的一门新的学科或研究领域(对技术哲学目前是否可称得上是一门学科,国内外学术界尚有争议)。在此之前,我国学术界一直按苏联学术界的观点,对这一学科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甚至认为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美化腐朽没落的资本主义而作的掩饰。我国学术界在20世纪80年代,对这一学科的引入还是谨小慎微的,最初是以日本的“技术论”名义出现的,有人曾编写出冠以“技术论”为书名的著作和讲义,90年代后我国自然辩证界正式开始了“技术哲学”研究。

我对技术哲学的研究,是以技术史为基础的。为了研究技术哲学和技术社会史,更为了弥补国内这方面基本文献的不足,曾用多年时间组织翻译、编写出一批这方面的著作,如《简明世界科技史年表》、《大科学年表》、《科学技术史辞典》、《世界科技人名辞典》、《自然科学学科辞典》(其中一级学科均有学科史内容)、《技术学辞典》及牛津版《技术史》、中山秀太郎《技术史入门》等。

技术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是技术思想与技术观,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支持下,以合作研究的形式完成了《当代中国技术观》一书的写作,《技术思想史》也正在编写之中。对技术思想和技术观的研究,显然也是自然辩证法的一个重要领域。  本文集收录的几篇文章,大体分为两类,即技术社会史论和技术的哲学问题。除了一般性的研究论文外,“李昌与中国技术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新中国技术观的重大变革”、“薮内清与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德国的技术哲学与日本技术论”是综述性质的。通过这些文章大体可以反映出我在这两个方面的研究状况。这次汇集出版,更希望学界同仁给以鉴析。

这次选编的文章基本上保持了发表时的原貌,仅对个别文字有删改或补充。

姜振寰

2004年9月27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哲学与社会视野中的技术/科技哲学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姜振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48976
开本 32开
页数 3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N02-53
丛书名
印张 10.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