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格言(理想和现实谈谈人文读本励志卷)
内容
编辑推荐

深入浅出的励志故事,富含哲理的人生忠告,影响你的一生。

格言杂志社出品的《格言 人文读本·励志卷:理想和现实谈谈》精选了各行各业的成功人物最真实的经历和寓含哲理的故事,让读者看到成功者背后的心酸,学习他们坚强的意志,从对自我的认识,梦想与信念,做事与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多个方面,帮助青少年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内容推荐

2012年格言产品推出新系列“人文读本”,选题更精准,选文更生动。格言杂志社出品的《格言 人文读本·励志卷:理想和现实谈谈》是“人文读本”第一部,“分“立业·现场”“立业·达人”“立业·论道”“立业·视线”“立业·杂品”五个章节,汇编了有关成长、励志、人生智慧等内容的精彩文章,寄托少年壮志,礼赞青春激扬。《格言 人文读本·励志卷:理想和现实谈谈》文字清爽洗练,配图精致有趣。

目录

我并非苹果的敌人

关于梦想的一些荒唐事

耐心的人一定会等来巴士

立业·论道

 青春,用理想和现实谈谈

 抗击打的人生

 锦囊:职场这个江湖

 听针落于惊雷

 受挫折的声音

 高考规划不了你的命运

 笑脸在风雨后

 三十年的励志梦

 我们需要的是“立志”还是“励志”

 别迷失在“成功故事”中

 如何应对不喜欢的工作

 每天的努力都是凝聚

 请尊重我的选择

 莫慌做铁石心肠的船长

 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锦囊:每月一个好习惯

 我该和你们学些什么

 年龄不是你的裹脚布

 生活中的解题高手

 你的人生就像你的房间

 大学是你人生最重要的时光

 摸着石头过河

 成功是差一点儿失败

 “作女”林青霞:美人依旧

 好做的事与把事做好

立业·视线

 盲女孩的光明世界

 德国的北上广

 我毕业了

 在美国地铁里的一个实验

 创意艺术区,梦想开始的地方

 名字的芬芳

 其实你经常被催眠

 闲侃:风声雨声读书声

 大学的围墙

 网络上的大学公开课

 看世界:从大学校训说起

 美国孩子的生意经

 参加美国高考

 关于姚明的两封来信

 城记:上海一千秋繁华梦

 我们为什么会有职业病

 用时尚的方式推介自己

 在全世界画一张梦想地图

 小说旅馆

 追火山的人

 百年开学第一课

 做什么事情都需要钱啊

立业·杂品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光芒

 看,X坚强来了

 在失去太阳的时候拥抱群星

 那些租来的房子

 每天淘汰自己

 别把理想摆在书柜上

 李杠的勃拉姆斯

 一杯水的冷漠

 谈古:不亦君子乎

 蝉蜕

 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

 励志路上的误区

 我忘记我正在衰老

 世界上最健康的作息时间表

 千面人生

 疯情万种的岁月

 生活没有体验版

 地下380米的阅读

 捡得一颗欢喜心

 被梦想俘虏的人生

 再见,压力山大大人

 都市难民

 小剧场:从乞丐到国王的人生路

 想成功,先检查自己

 我的钢琴之路

 纽约地铁阅读众生相

格言讲堂

 立德立功立言必备的十二大人文素养之一:明志——高与低的人文艺术

试读章节

李小良的理想在北京

认识李小良,是因为电影。准确地说,是因为盗版的电影碟片。

在一个拍摄纪录片并狂爱电影的朋友家门外,李小良背了一个很大的包敲门,我从猫眼里看见了,吓了一跳,以为是抢劫或者要饭的,赶紧让朋友过来。朋友只瞥了一眼,便笑着打开了门说:“嘿,李小良,是不是又有什么好货来了?”这个背大包的瘦弱大男生一步踏进门来,喘一口粗气,这才得意地笑道:“好货多着呢,全是市面上见不到的。”

我听得有些胆战心惊,好像他们在进行什么秘密交易。待那大包打开来,才发现原来是上百张碟片,而且全是正版碟店里买不到的好电影。从北欧到南非,再到日本和东南亚,那些地上地下以及电影节上放映却没有公开发行过的片子,李小良这里都有。

我这才抬头,仔细地看了一眼这个也就二十出头的大男生,他长得很瘦,那个大包放在旁边,衬托得他越发地瘦弱,好像有些发育不良。但他的脸上,始终挂着一种骄傲的神色,而且踌躇满志,想要在北京干一番大事业的样子。

朋友是北京一所大学里教授电影课程的老师,但对这个听说高中都没有毕业的李小良,却没有丝毫轻慢,他很认真地听李小良介绍最近新进的碟片,还时不时地问他一些问题,就像做专业老师的是李小良,而他则是一个虚心的学生。李小良的普通话有些蹩脚,但跟朋友聊起电影来,却眉飞色舞,毫无怯意,偶尔还听得出他有些卖弄,喜欢说一两个专业术语,完全能让门外汉听起来油然生出敬意。

看得出朋友与李小良不只是买卖之间的交流,还有一层私人的关心。他说起最近生意不好,货源减少,对手也来抢顾客,他要费好大的精力才能发展一些长久客户。又说房租也涨了,父母不体谅他在北京的辛苦,几次打电话来催他寄钱回家。幸亏他心眼灵活,留了一些活动资金,否则,最近-一个朋友遭人黑手,他差点儿忙都帮不上。

李小良显然是个很会察言观色的人,知道我也喜欢电影,毫不犹豫地将一张意大利的电影碟片免费送给我,说绝对适合我的口味。我简略扫了一眼介绍,便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他竟然能够从我安静内敛的外表,一眼便窥出我会喜欢这类文艺气息浓郁的电影。

走的时候,李小良手里的大包瘪下去了,另一只手里却多出一台更重的摄影机,是朋友借他用的。他在门口摆了一个敬礼的姿势,说:“保证完成导演交给的自拍任务。”我看着这个可爱的大男生,忍不住笑弯了腰。

我自此也成了李小良忠实的客户,只要买碟,肯定去他那里选购。他的小店,开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旁边,有些隐秘,不是电影发烧友很难会注意到这个店铺。但在北京混了五年的李小良,却在这个小小的碟铺里,做着成为一个知名制片人的美梦。

慢慢地便听说了李小良更多的故事。他在高二那年,借口老师批评,逃离学校,开始了闯荡北京的梦想之旅。他最初去的是省城的火车站,给一个旅馆四处拉旅客,但因为生意实在不好做,被老板用50块钱打发了事,他怀揣着仅存的50块钱,看着火车站上的时刻表,突然就将目光锁定在了开往北京的一辆火车上。他用一块钱买了一张站台票,躲在一个民工的大包后面混上了火车。一路上,他借着厕所这一方小天地,成功地逃掉了检票的乘务员,顺利抵达了北京。

出了车站,他站在喧嚣的广场上,像个傻子一样晕头转向地转了几圈,而后随便跳上一辆公交车,开始了寻找一份能谋生吃饱饭的工作的历程。饥肠辘辘的他先去了一个饭馆,给人洗碗择菜端盘子,这一千就干到了年底。他说电视里的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他还在刷一大堆碗筷,是老板过来说,吃年夜饭了,他这才抬头看到外面闪烁的烟火,解下围裙坐在热气腾腾的水饺面前时,看到老板递过来的薄薄的红包,他差一点儿就哭了。

他很快就辞了这份“施展不开拳脚”的工作,去了一个菜市场,这次做的是剁鱼工,天天给各种鱼开膛破肚,有些血腥,但却让他心里淤积的东西随着那刀起刀落,酣畅淋漓地发泄了出来。等到将体内的郁结之气排完之后,他便再一次辞职,去做了野保安,专门给一个建筑工地守夜间的班。

因为夜里闲极无聊,他便靠一张张盗版碟片消磨时光,这一看便被电影吸引了去,突然想起中学时做演员的理想,他一下子变得热血沸腾起来,打听到北京电影制片厂门口可以最近最快地接触电影,便毅然丢了工作,和许多人一起,站到了群众演员的行列里去。

据李小良“吹嘘”说,他在好几部很红的电影、电视剧里做过群众演员,有时候就站在某个大腕明星的身后,其中一次他的“靓影”还被远在甘肃农村的舅舅窥见了,在家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应该算是他到北京以来,所从事的最值得称道的一份职业,既圆了年少时的梦想,又给亲戚朋友们带来了荣耀,简直还有做了明星的感觉呢。

但群众演员的工作照例没有做长,因为李小良说这份工作让他觉得虚无缥缈,每天早起连早饭都顾不得吃,便跑去电影制片厂门口“站岗”,看到选演员的头儿出来,一群人饿虎扑食般飞跑过去,感觉就像一个趾高气扬的人扔了块肉给街头的流浪狗,可他们为了填饱肚皮,一点儿风度都不要了。

李小良当然是温度与风度都不愿丢的。他在被飞起的空弹壳炸得腿肚子生疼的拍摄现场,还想着如何能够做一株有道劲枝干的法桐,任多少弹壳溅上来,都岿然不动。别人领了钱之后都跑去饭馆撮上一顿,而后剔着齿间残留的肉丝,继续踱到电影制片厂门口,开始新一轮的等待。而李小良则花一块钱坐公交绕着北京城转上一圈,一家家地看那些模样体面当街开着的店铺,遇到中意的,便微闭上眼睛,想象一番自己当了老板的阔气神态。  李小良的这个理想,在他到达北京的第三年终于实现了。那时他在一个卖碟片的店里打工,认识了周围大学许多搞电影的老师或者学生,他又好学,很快便用半瓶子电影知识,笼络了一批研究生、博士级别的客户,又因为心眼活络,不会跟人斤斤计较,所以还结交了一些活跃在北京电影学院的专业人士。平日里除了买卖合作,这些顾客也会拉上他去喝杯小酒,资金周转不灵了还会向他慷慨解囊。

所以当李小良打工的店主打算关门不干的时候,李小良结识的朋友,无一例外地支持他将店盘过来,自己做老板,而资金他们则会借他一些。李小良在他们的帮助下,就这样实现了做老板的梦想,尽管小店只有十几平米,又在不起眼的位置,还时常遭到各种部门的盘查,但李小良还是兴奋得几宿都没有睡觉。

朋友就是在这时结识了李小良,并被他的奋斗故事打动,想要拍摄这个漂在北京城的小人物。李小良不怕自揭伤疤,坦诚展露自己的生活,让朋友随时随地跟他拍摄。他甚至还带朋友去了远在甘肃的老家,又自己设计了一个豪气冲天的镜头,并坚持让朋友用在纪录片的结尾。在那个镜头里,李小良骑着一匹马在塞外的荒漠中,他的鞭子高高地扬起,而马蹄飞起处,则是漫天的沙尘。

李小良说这个结局一定很酷,像古装电影里的大漠英雄,一番征战之后,终于凯旋。说完了他便朝我们笑,而后摆出小马哥咬着牙签的姿势,让我给他拍照。

李小良说,他最大的理想,便是做一个知名的制片人。这样的梦想,很多个为了电影漂在北京住地下室的孩子都有,只是他们一步步走近电影,那电影,却始终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悬在缥缈的枝头,不可触摸。

当我在看那部与李小良有关的纪录片时,同时收到了李小良为了减少房租将店铺搬家的消息。李小良的短信有些无奈,可是看到片子最后李小良策马狂奔的勇猛背影,我还是给他群发过来的那条短信回复了一句话。

P10-1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格言(理想和现实谈谈人文读本励志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格言杂志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610552
开本 16开
页数 1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2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94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2
出版地 江苏
260
184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0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