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
内容
编辑推荐

  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今天的社会环境对孩子们的影响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和想象,而作为社会大环境的细胞家庭,更直接点说父母对孩子们成长中的缺憾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老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表现出来的一些个性品质,总能从家长身上找到根源,无论是勤奋、宽容、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还是懒散、自私、不负责任的不良品格,都不是孩子本身所固有的。

作者是一位从教近30年的老师,同时也是一位家长。她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出发,结合了自己工作实践中的大量案例,剖析孩子们的烦恼,解答家长们的困惑,为孩子与家长的沟通、理解架起了一座“心”的桥梁。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关注家庭教育,关注青少年成长的书。作者是一位从教近30年的老师,同时也是一位家长。她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出发,结合了自己工作实践中的大量案例,剖析孩子们的烦恼,解答家长们的困惑,帮助化解孩子眼中的“更年期”家长,父母眼中的“青春期”孩子之间的矛盾,为孩子与家长的沟通、理解架起了一座“心”的桥梁。

目录

前言 初衷

再版前言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第一章 不都是孩子的错

是好父母,不一定是好家长/16

孩子身上一定有家长的影子或家长教育的痕迹/1 8

 单亲家庭照样出好孩子/29

 好孩子让家长教坏了/34

 管坏了的孩子比惯坏了的孩子好管/37

结束语/40

第二章 了解孩子是教育成功的首要条件

理解必须有了解做前提/51

 您还没有老师了解我呢/52

 要把孩子的感受考虑进去/53

 爸爸不喜欢我,因为我是女孩儿/56

高明的家长会倾听/58

结束语/65

第三章 非智力因素是孩子成功的重要条件

行为习惯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71

 看书的习惯成就了我的儿子/74

 不良习惯埋没了高智商/77

习惯、性格与命运/80

 疯狂的“神童计划”/81

 让我至今还在揪着心的学生/83

 机会在一瞬间消失/84

把握人生,从习惯人手,86

 说诚信/89

 说读书/94

 说守时/97

结束语/101

第四章 家校合作是教育的重要环节

走出家校合作的误区/115

 误区一:家校合作目标不明确或不一致/116

 误区二:“家长陪读”就是合作/118

 误区三:老师与家长联系=告状/121

家校形成合力,共同探索孩子们的内心世界/124

 先说家访/126

 再说家长会/128

 最后说说请家长/131

提高自身素质,取得教育孩子的资格/137

 要学习/139

 要接受/140

 要主动/145

 要理智/146

结束语/152

第五章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

真正实现与孩子在人格上的平等/162

 不要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164

 承认自己有不如孩子的地方/165

 进行朋友式的交流/167

赏识教育有奇效/169

 发现——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170

 抓住——发现优点及时肯定/171

 慷慨——不要吝惜对孩子的表扬/172

 批评——一味批评意味着批评失效/173

没那么多孩子“早恋”/175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183

结束语/190

试读章节

是好父母,不一定是好家长

“现在的孩子,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只知道享受,不知道感恩;只知道让别人为他着想,不知道该为他人着想;只知道爱他是天经地义的,不知道爱父母也是应该的。”

——现代教育报《我们的下一代最缺什么》

上面一段文字让人觉得,今天的孩子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甚至不可救药了,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在父母和老师们的眼里就是一群危险分子,急需我们这些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师的成年人去拯救。于是家长们困惑:“这些孩子都怎么了?”老师们叹息:“孩子越来越难管,老师越来越难当了!”教育专家们呼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而作为从教近30年,和成千上万学生、家长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老师,我却要发自肺腑地大声疾呼:这不都是孩子的错!唯物史观不是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吗?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今天的社会环境对孩子们的影响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和想象,而作为社会大环境的细胞——家庭,更直接一点说——父母,对孩子们成长中的缺憾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是好父母,不一定是好家长

父母和家长还有区别吗?有,这是我在多年教育实践中逐渐意识到的。

我的一个学生,父母在国外,对孩子只在经济上保障供给,其他一切都由姨妈和姨夫负责,显然在承担家长责任的是她姨妈,而非父母。

我的另一个学生,父母离异,母亲在监狱服刑,他的一切由姥爷管理。显然,姥爷是他的家长。

在北京火烧蓝极速网吧,造成24人死亡的犯罪少年,父母离异后无人管教,任孩子在社会闯荡,显然他有父母而无家长。

从一个个真实的个案中我们不难看出:父母只是生育了子女的人,只体现了与子女的血缘关系,我们甚至可以说动物也是有父母的。而家长则要承担养育、监护、教育的责任。做父母易,做家长难,做个好家长更难,能够在孩子青春期时做个合格的家长那可就是孩子的福气了。

谁不想做个好家长啊?好家长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吗?——这是许多父母给我提出的问题。要说标准,确实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统一标准,但在多年的实践中我按自己的经验把它大概划分了一下,不一定很科学,请您阅读下面的表格,看看能否对号入座:

我说了,我的这个评价标准不一定科学,也不一定准确,但是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十分真切地感受到孩子有一个理智的、善解人意的、多少懂点儿教育的家长该有多么的幸运。中国一直流传着一个“爱子杀子”的故事,说的是一位母亲对儿子百般疼爱,娇生惯养,在这位母亲的庇护下,孩子最初的不良习惯发展为不良习气,再从恶习发展到恶行乃至犯罪。在临刑之时,即将失去生命的儿子对母亲提出了最后一个要求:“再吃妈妈一口奶。”就在母亲再一次献出“爱心”之际,儿子却残忍地咬掉了母亲的乳头,表达了对母亲“养不教”的愤恨。我无从考证这个故事的真假,只是想说明父母对孩子的爱代替不了正确的教育,而正确的教育才是对孩子最深沉的爱。

如果说做父母是一种幸福,那么做家长就是一种责任。每一个孩子都会走进青春期,做青春期孩子的合格家长就是一门学问了。P15-17

序言

从教30年,担任初一至高三班主任27年,接触了大量学生、家长,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教训、教育理念及教育个案,其中不乏成功案例。尤其近几年已不满足于做个好老师、好班主任,而是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尤其是对青春期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在给年轻教师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在给家长进行家教讲座时,在与孩子们进行心灵的沟通后,经常能听到一种呼声,即:“关老师,您讲的这些对我们太有用了,您把它写出来吧!”于是逐渐萌动了把已有资料(包括获奖论文、心得体会、教育个案、学生来信、我给学生写的鉴定等等)整理出来,留给有心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年轻教师们,也算在我临近退休之际再为教育事业做一份贡献。

在众人的鼓动说服下,现在终于有了“成书”的企图。坦白地说,我的“企图”很单纯,不带任何功利色彩,更不曾想过获得什么经济利益。我仅仅是希望我的经验、教训、体会及由此而引发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能够助广大家长和经验还不够丰富的年轻老师们一臂之力。

由于我30年来始终从事的是初、高中教育工作,接触的学生从年级来说是从初一到高三,从年龄来说是12~18岁;家长年龄一般在40岁左右。这时的孩子们基本处于青春期前后,思维活跃,渴望独立,逆反心理极强。而家长人到中年,或事业有成,希望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或由于种种原因自己碌碌无为,更是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于是两代人之间的矛盾接踵而至:父母绞尽脑汁,按照自己的愿望,采取各种自认为应该有效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陪读、请家教、物质奖励、唠叨、责骂、收电脑、掐电话……均不奏效后则发出无奈的叹息:“这会儿的孩子怎么了?”而孩子们却以不屑的口气一言以蔽之:“青春期遇上了更年期!”表面看似两个不同生理时期的碰撞,其实包含了两代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困惑与无奈。

我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的就是这“非常日寸期”的“非常状况”。

——家长该怎么做?

——老师该做什么?

作为一个成功的老师和成功的母亲,我来为你们支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关承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676232
开本 32开
页数 1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5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