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大学文理通识读本/苏教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提出“中国文化是儒道互补的主体结构”,并以主要的社会文化思潮为线索,系统而概括地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演变、融合、冲突、转型的历史过程。

全书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系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理论,更为读者留下了判断和思考的空间。

内容推荐

赵吉惠教授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长达三十余年。本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特征、现代价值以及中西文化冲突、当代文化思潮等多有个人新见解。书中提出“中国文化是儒道互补的主体结构”,并以主要的社会文化思潮为线索,系统而概括地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演变、融合、冲突、转型的历史过程。全书体例清晰,叙述概括而不失深刻与启发,注重理论与史料的兼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系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理论,更为读者留下了判断和思考的空间。

目录

修订版说明

序言

第一章 文化的特质、分类、认同、创新

 一 文化是人文化即人化

 二 文化的结构与分类

 三 文化的基本特征:共性与个性

 四 文化与文明 文化与哲学 文化与历史

 五 文化与宗教

 六 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

 七 文化传统的认同、继承、重建、创新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之地理环境与社会背景

 一 梁漱溟、冯友兰、朱谦之、侯外庐、钱穆等学者的分析

 二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三 社会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四 农业经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五 历史传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特征、价值体系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

 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与特征

 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

 四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脉络与分期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方向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凝聚力

 三 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主义、民本主义精神

第五章 中国文化的传统美德与理想人格

 一 中国是礼仪之邦

 二 提倡伦理道德是中国文化之特色

 三 发扬优秀的传统美德

 四 塑造新型理想人格

第六章 传统思想文化的形成与早期发展

 一 八卦与中国观念文化的起源、形成

 二 阴阳五行与中国观念文化之早期形态

 三 春秋后期以“道”为本体的老子学说与以“仁”为核心的孔子学说, 尚韬略的兵书与兵学

第七章 传统思想文化的理论化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 倡“兼爱”、“非攻”的墨家学说与“以名举实”的后期墨学

 二 法家学派与法、术、势并用的韩非子思想

 三 名家学派,“合同异”的惠施与“离坚白”的公孙龙思想

 四 儒学的发展,思孟学派及其“中庸”“仁政”学说

 五 道家的分化:“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逍遥、放达的庄子之学,综合百家的荀子与稷下学派

第八章 传统思想文化主体多元格局形成过程中的三次冲突,秦汉时期封建专制主义统治思想之形成

 一 儒法斗争的尖锐化,秦统一六国与“焚书坑儒” 

 二 西汉前期实行“黄老”政治与道儒思想的冲突

 三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封建专制主义统治思想之形成

 四 儒学经学化,经今古文学之争与谶纬流行

第九章 传统思想文化的融合与演变,魏晋至唐宋时期的玄学、佛学、道教

 一 尚“清谈”的魏晋玄学——儒学、道学的进一步合流

 二 讲“因果轮回”的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与影响

 三 重“养生”的道教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另一种走向

第十章 传统思想文化融合、演变后期的理论形态——宋明时期的理学

 一 北宋儒学复兴与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说

 二 张载关学及其“气本论”的理学体系

 三 程颢、程颐奠基,朱熹集大成的“理本论”理学体系

 四 陆九渊、王阳明“心本论”的理学体系 

第十一章 传统思想文化的反省与总结,明清之际开始的思想启蒙与批判

 一 李贽、黄宗羲、唐甄等进步思想家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批判与社会启蒙思想

 二 顾炎武、戴震等批判理学“空寂无用”提倡“实学”、“考据”与“经世致用” 

 三 王夫之、章学诚等对传统思想文化进行总体反省与总结

第十二章 传统思想文化的转型,西方文化的传入与中西文化论争

 一 西方文化的传入,改变了中国文化结构

 二“中道西器”、“中体西用”之辨与中西文化比较观念

 三 “五四”运动以来中西文化论争中的三股思潮

 四 现代新儒学文化思潮的兴起

第十三章 传统思想文化的重构与创新,当代“文化热”的兴起与新的中西文化冲突

 一 当代中国“文化热”兴起的国际背景与国内原因

 二 当代中西文化冲突的交点

 三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迎接21世纪

第十四章 中国文化论争的方法论与研究方法

 一 三股文化思潮与三种文化方法论的冲突

 二 确立了唯物史观的指导地应,但出现了简单化、教条化倾向

 三 文化虚无主义、排外主义的恶性发展

 四 文化方法论体系的重建与新的文化方法论冲突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大学文理通识读本/苏教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吉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38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3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7-03-01
首版时间 2007-03-01
印刷时间 2007-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12
丛书名 大学文理通识读本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6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3: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