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与厌学孩子的心灵对话(问题学生教育方案)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17个真实的案例、全局的角度、温馨的文笔,记录了作者陪伴十七位学生走出厌学状态的经历,为我们生动再现了事件的全貌,并以理性的分析,阐述了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对策。

本书不是单一的教育读物或心理读物,而是对很多领域的共性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比如家庭教育、职业生涯、升学策略、恋爱、婚姻、心理咨询技术)都有很有价值的叙述,尤其是一些细节描写中蕴涵了大量的隐性知识,透过这些细节,不同的读者都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内容推荐

2006年,张丽珊老师在《中国青年报》上开设“与厌学学生心灵对话”系列专栏,每篇文章都荣登“中青在线”,登出当周点击排行第一。本书将该专栏内容集结成册,并加以延展和扩充。

厌学的成因复杂而多样,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有着孩子们各自成长过程中的因素。作者以咨询手记的方式行文谋篇,精选了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记录自己陪伴17位学生走出厌学状态的经历,力争基本涵盖形成厌学的各个维度的成因,并以理性的分析,阐述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探究如何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科学引导求学生涯。

如果您的家中、您的班上,有厌学的孩子,那么,翻翻这本书吧,与他们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

目录

1.与时问赛跑的女孩选择休学

2.没有朋友的日子,我找不到上学的理由

3.我不想做研究生班的男保姆

4.挚爱学习的男孩黯然辍学

5.缺乏老师关注,女孩失去求学的动能

6.乖巧女生初三就跌人性陷阱

7.同学“恶毒诋毁”,高三女生无法到校上课

8.优秀男生将学幢爱情定格在高

9.不听话的孩子就有精神疾患吗

10.一张“强迫症”诊断,游离人群五余载

11.过度赏识让女孩选择了逃避

12.心理疾患为孩子逃离学业竞争开了一个天窗

13.为了孩子的学习,我们家无宁日

14.漂亮女孩为何离开校园

15.考试焦虑女孩背后的家庭故事

16.极端母爱在儿子的拳头面前崩溃

17.儿子说我是让男人无家可归的女人

感恩是种很美好的感觉(代后记)

试读章节

效率失灵的她进入灰色情绪状态

“王蕊,你刚才说去年的11月心理上出现了问题,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是不是与人际关系有关呢?”

王蕊从初中起就读于这所二流市重点校,为了考上天津市南开中学,她一直给自己营造出分秒必争的学习状态。中考的时候,她只因几分之差,目送几位和自己成绩不相上下的同学进入一流学校,而她还是留在母校。那个暑假王蕊反思自己与那几位同学之间的差距,觉得自己对学习的投入度还不够高,与那些影响自己学习的同学斗争的态度还不够坚决。像那位考入南开中学重点班的女生在学校就能保持所有时间都在念书的状态,课间休息如果周围人说话声音大了,她都会面无表情地提醒他们“请勿打扰别人!”王蕊高一年级就按照他们的样子,心无旁鹜地念书。

暑假分班时,她认真地研究了学校在高二设立理科实验班的政策,坚信自己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整个暑假王蕊都很投入地学习,用她的话讲自己属于越战越勇型。但遗憾的是开学之初,她被分配到普通班。她回到家大哭了两天,恳求爸爸找学校说情帮助她争取进重点班的机会,但没有成功,她第一次觉得这个家庭是很难给予自己所期待的帮助。

无奈中,王蕊进了普通班,在她的眼里,这个班学习风气不浓,同学素质低,上课总是各干符的,有的同学还出各种状况,造成老师讲课分心。更为糟糕的是同桌女生极其外向,闹得王蕊无心念书。期中考试,王蕊没能考进前十名,她觉得忍耐造成了损失,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恰好此时班里一个女生成功换座,王蕊找到老师,申请换一个内向的热爱学习的同学为同桌。班主任说正好想在全班进行一次座位大调整,让王蕊帮助草拟具体的换座方案,王蕊提交的“换座计划”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女生班长最先知道了这个消息,她告诉同学们,王蕊要拆散所有和谐的同桌。一时间全班同学都向王蕊发难:“告诉你,休想让我们分开。”“你闲着难受呀,有病!”“求你发发善心别拆散我们!”王蕊感到四面楚歌,成为全班同学的敌人。大家都挤兑她,每个人和她说话都充满敌意。

痛苦中,王蕊寻求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老师建议她用微笑面对每一个同学就会换来微笑,她努力地做了,但同学依然拒绝她。11月份的王蕊觉得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学习为此受到极大影响,名次一下子掉落到了30多名,她焦虑得无法正常睡眠,觉得自己如果再继续留在这个班里,会崩溃的。她给父母下了最后通牒——转学,在父母眼中转学比登山还难,他们劝王蕊还是忍忍吧。王蕊再一次觉得父母无法给予自己帮助,一切只能靠自己。恰好此时心理医生休学的建议让她备感鼓舞,既可绕开父母转学之苦,又能告别令自己窒息的班级,还可以赢得一个学期在家安心念书的机会。但就这个三全其美的方案却得不到父母的支持,王蕊决定两天之后开学时就不去学校了。

同学可能成为情绪失落的替罪单

“你认为休学能够解决一切吗?”

“是的,现在这个班女生在女生班长的带领下都挤兑我。我们班的男生班长特虚伪,全班同学都讨厌他,我课间写作业,他总是凑过来假装问寒问暖,我实在忍不了,就大声训斥了他,所以男生也都觉得我不可理喻。但如果进入新的班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了。”

“王蕊,如果我说目前你的情况与班上的同学无关,都是你自己造成的,你能接受吗?”

王蕊很恐怖地看着我,摇摇头。

“这个班的同学是你没有进入重点班,情绪失落的替罪羊。你本来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重点班,以补偿没有能够考入南开中学的失落,天未从人愿,你进入重点班的计划再次落空,所以这个时候你无论进入哪个普通班都会产生抵触和不接纳的情绪。与心理老师交流之后,尽管你曾在表面上努力地进行修正,遗憾的是这种改变不是发自内心的,尽管表情上你在微笑,但却无法隐藏内心的排斥。你的有些做法的确欠考虑,得罪部分同学也是完全可能的,但如果说全班同学都讨厌你,我不相信。”

“真的,丽珊老师,我没有骗您呀。”

“我们来分析一下,每一次改变都会将人分成几种:一是被剥夺了原来秩序的即得利益者,一是成为新的即得利益者,一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换座也是同样道理,肯定是有部分同学不满意,但也有同学暗自高兴改善了自己的环境。你回忆一下当初到底有多少人因为换座而指责过你。”

“我脑子很乱,记不起来了。”王蕊又开始逃避困难了,这已经是她的一种行为习惯,包括休学,为了改变她的这种行为方式,我提高了声音:“王蕊,不许回避这个问题,努力地想。”

“5对。”

“再想想,你说的可是全班同学呀。我估计怎么也有20对。”P5-7

序言

上善若水 安然自在

水,启迪人的心智,锻炼人百折不挠的意志。水好像最没有个性,她们会根据外在的条件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形态;水好像最没有追求,无论是在小溪还是屋檐下,都安然自在……其实无论身在何处,水都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人生的方向——大海。为了不被黄土吞噬,水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形状、流速;为了不被阳光蒸发,水紧密地与姐妹兄弟在一起,她们最清楚团结就是力量……我一直用水的精神鞭策自己,鼓励自己,始终信奉上善若水,安然自在。

初秋的傍晚,我和朋友——天津电台“悄悄话”节目的主持人刘芳坐在名典咖啡店里,她说:“丽珊,我发现自己还有能力流眼泪。最近我看了一套节目,说有一个叫做蓝天白云的慈善组织,他们的使命就是像蓝天白云一样,与大家相随,无论世界哪个地方发生了灾难,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奔赴,将受伤的人抱进自己的怀里,给他们温暖,为他们救治……看着节目,我几次流下眼泪……”刘芳是个乐观坚强的人,和她做了十几年的朋友,无论生活中发生什么,她都从容面对,从不流泪,而慈善义举撬动了她内心的温柔之乡。

漫步在电台的大院里,与刘芳牵着手,抬头望着天空上的星星,我给刘芳讲起了我们心航路志愿者机构,讲起了并肩工作的志愿者。为了推广我十五年来从事的心理健康事业,我创建了这个机构,身边聚拢了很多的志愿者,为了能够有精力有心情做好志愿者工作,我们在本职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高效完成工作;我们与天津的各种媒体合作,陆续推出了:一周七天的心理热线(022-23396165)、心理健康校园行、心理健康社区行、免费赠阅的心理普及月刊《心航路之窗》、每周末的心理案例分享沙龙和大考心理调试讲座……将心理健康的理念和心理调试方法送进千家万户,用我们的专业优势和对社会挚诚之心,为百姓撑起一片都市上空有情天。

心航路志愿者发挥“一块砖”的精神,只要机构需要,搬到哪里都高兴,一个演讲课题,所有讲师共同研究,反复推敲,为每一个提法字斟句酌;为了给予求助者最科学有效的帮助,心理咨询师每周日都要共同学习、研讨,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巧……默默地为社会奉献着才智和爱心。与“蓝天白云”不同的是,我们面对心灵的灾区,我们将求助者受伤的心捧在手心里,用全部的爱唤醒慢慢变冷的心灵……我们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难,并为此参与北京科研机构的关于大学生就业障碍的项目,为大学生提供最新最权威的职业测评和职业生涯课程;我们还关注婚姻心理,现代人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如何将家庭建设成为心灵的港湾,不仅需要经营婚姻的意识,还要有技巧……

“大爱——爱己爱人,博爱众生;

科学——学习实践,屹立前沿;

互赖——信任合作,群策群力。”

这是心航路的文化内核,已经深深植根于每一个心航路人的心中,内化成大家奋斗的不竭动力。

这本书中,记录了我陪伴十七位学生走出厌学状态的经历,从数字上不足近两年来我所接待的厌学学生的10%,但却力争基本涵盖形成厌学的各个维度的成因。如果这本书能够让社会各界都关注我们教育改革的方向,如果我们把关爱这一代孩子身心和谐成长提高到关乎民族末来、关乎到中国发展方向的战略高度来审视的话,我写这本书就更有意义更显张力了。拜托诸位读者,爱我们的孩子吧,给他们一个平和而温暖的心理环境。

张丽珊

2DD7年3月

后记

感恩是种很美好的感觉

感恩是种很美好的感觉。

“丽珊老师,当您站在讲台上,我真不敢相信您就是那位十多年来在许多国家级报刊上撰写心理文章,伴我成长,让我义无反顾选择心理辅导专业的人。您的容颜那样年轻,无法与您的声望相对应;您的内心那样平和宁静,超越了年龄和时代;您强烈的幸福感和表情中没有被世俗污染的感觉,使我真切地感受到心理健康内在的魅力……”这位深圳学员的话很有代表性,在全国各地接受过我培训的心理咨询师已经数不过来,他们都是带着这样的好奇走近我,与我心灵碰撞,慢慢聚拢在我的身边。我的朋友遍布全国,多数都是同行,人家说同行是冤家,但我却称为“同道”。我们相互鼓励,走过心理辅导不被老百姓接受的时代,又共同走向心理辅导的春天。

对月品茗,是什么让我如此幸福着自己的幸福?——感恩,发自内心虔诚的感恩。

我本是一个内向得几乎自闭的女孩,感谢高中时代的一位同学给我介绍了卡耐基,我如饥似渴地学习,不断地挖掘自己的潜能,慢慢地改善自己,尽管已经二十多年没有音讯,但我内心总是感激他,为他的幸福快乐祈祷。

我本是不善交际的人,看着周围八面玲珑、能言巧辩的人,内心充满了对人家的羡慕和对自己的缺乏信心。步入社会,我没有交际技巧,只有一颗坦荡而感恩的心,结交了那么多真朋友,无论是成功的商人、政府的官员还是学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总是无私地帮助我、提醒我、点拨我,给我温暖和关怀,甚至将自己在我这个年龄时犯过的错误与我分享,希望我避免成长之痛……清晨起来,我第一个念头就是“好好干!别辜负了那么多人对自己的好!”怀揣着幸福和感恩,我开始了一天的奔忙。

2006年7月9日,“今晚·心航路爱心牵手社区行”整合了社会各界力量,在大家的无私奉献、共同努力下如期举办。启动仪式上,志愿者们一边唱着《感恩的心》,一边表演着手语操、“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每个人都像一颗尘土,来到这个世界,找到心灵的归属是每一个人最真实的期待。正如志愿者所说的,志愿者付出了一份爱心,而回收的则是不计其数的爱和全社会人文环境的净化。

为人父母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不仅要感谢有恩于你的人,还要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长了你的智慧;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自立;感谢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力。如果拥有了这样的感恩之心,内心如何能不平静?心理如何能不健康呢?

我坚信“天道酬勤”,只要执著地付出就会有收获,如果现在还没有获得成果,只能说明我们的付出还不够多,我们的精神还不够执著。

什么是人生财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诠释,我认为自己是世间最富有的人,因为我拥有那么多真诚爱我的心,我又可以爱那么多的人,并且可以相互将爱准确地让对方感知到。

感恩会使人的内心充满幸福感和安详感,是种非常美好的感觉!

张丽珊

2D07年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与厌学孩子的心灵对话(问题学生教育方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丽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960934
开本 16开
页数 2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442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8: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