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赢在细节/金牌员工赢在职场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金牌员工赢在职场》系列丛书全面深入系统阐释了员工必备的十种成功职业素质:责任、感恩、忠诚、敬业、人品对于员工自我塑造、完善人格、加快自身职业提升的重要意义;纪律、创新、方法、细节、态度对于增强员工与团队执行力、提高工作效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重大价值。书中配有大量案例,通俗易懂,适合作为大中小型企业员工的培训教材和参考读物。

本书向读者讲述了赢在细节的若干精彩故事和深刻哲理,内涵丰富,生动精辟,是一本适合每个追求卓越的人阅读的心灵读物。

内容推荐

细节决定成败,在这个微利化市场竞争的时代,杰出企业对于细节超乎寻常的重视成为他们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而忽视细节的企业必然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被市场竞争淘汰出局。因此员工必须时刻牢记“工作无小事”的信条,培养注重细节、严谨负责、防微杜渐的职业品格,用百分之百的热情追求每一件工作的尽善尽美,这同样是职场人士应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的取胜之道。本书还介绍了资深职业人士眼中不可不知的职场工作细节。

目录

第一章 工作中无小事

工作中1%的疏忽会失掉99%的努力/2

细微的差距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5

没有破产的行业,只有破产的企业/8

小事不做,大事难成/12

每一项工作都很重要/16

第二章 你重视工作中的小事了吗

你是否了解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22

“差不多先生”的悲剧/24

“不值得定律”背后的人性弱点/26

为什么你总是“怀才不遇”/29

为何你总是被当做“出头鸟”/31

第三章 细节是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

一次成功的应聘——细节决定你的竞争力/36

“小说旅馆”——细节是创新的源泉/39

机器停着也能赚钱——细节蕴藏着效率/43

烧焦的松树与仿古家具——细节能产生效益/46

捡起地上的一张纸——注重细节才能抓住机会/48

从服务员到总经理——细节磨炼你的能力/50

日企员工的细化服务——把每一个细节做到位/53

提高自身素质——别让细节出卖你/56

第四章 细节要做到位

第一次就要把事情做对/62

零缺陷管理:只有100%才是合格的/65

制定清晰的目标/68

给事情排定优先次序/70

做好细节也要靠周密的规划/73

准备充分,细节才完美/76

第五章 培养工作中的职业品格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82

严谨的态度决定完美的工作细节/84

客户的每件小事都是大事/87

节约一分钱就是增加一分利/90

大处着眼,小处做起/93

无论对待什么工作都要有责任感/97

第六章 微利时代: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

用100%的工作热情,追求尽善尽美/100

不要为了细节而注重细节/103

执行细节才是关键/110

通用的66:生产的精细化管理/113

控制成本从细处做起/115

沃尔玛十步以内的微笑:服务精细化管理/118

少了星星和月亮的箱子:营销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120

大地瓜洗衣机:培养员工细分市场的能力/123

请注意你的穿着:公司形象的管理/125

茶杯的故事:用心沟通体现在细节中/127

第七章 你不可不知的职场工作细节

有些事,不用领导交代/132

不要挑剔你的工作/135

遵守上班时间/138

不要打越级报告/141

在办公室中不要谈论隐私/144

保守公司的秘密/147

上班时间对“私事”免疫/149

职场穿衣不可随便/151

微笑着面对工作/153

不可忽视的电话小细节/156

主动与上司沟通/158

学会换位思考/161

尽快记住他人的名字/164

多用“我们”这个词/168

下班后保持办公桌整洁/171

试读章节

不要为了细节而注重细节

“播慢一点。”组长对他说。

“播慢一点。”导播对他说。

“播慢一点。”经理对他说。

“播慢一点。”居然在电视公司门口遇到总经理,也得到这么一句建议。

“我播得并不快啊,”年轻人心想,“我偷偷计算过了,别人播的字数跟我差不多,为什么大家不说别的主播播得快,却觉得我快呢?”

为了找到问题的所在,这个年轻人特意去拜访了以前的新闻系教授。“我注意到了,你播新闻给人的感觉确实有点快,”教授一见面就说,“不过那不是真快,而是因为你的气有点急。”

“气急?”年轻人不懂,“我一点没有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啊。”

教授笑笑,叫年轻人坐下,从茶几下面掏出个照相簿:“来,先不谈报新闻,你瞧瞧,我刚从墨西哥回来,这么老了,还去爬玛雅人的金字塔呢。神不神?”教授指着一张照片,只见那几乎只有45度的塔阶上,一群人手脚并用地往上爬,教授正是其中的一个。

“上去还好,下去可就恐怖了,”教授瞪大眼睛,“因为往下看,每个台阶都一样窄,几百阶直通地面,一个不小心,滚下去,就完蛋了。此起来,还是泰山好爬。”说着翻到相簿的另一页:“你瞧,连你师母都上了泰山。”

“泰山为什么反而好爬呢?不是‘登泰山而小天下’吗?”年轻人问。“因为泰山的石阶虽然也陡,可是每隔一段,就会有一块比较宽的地方,让你可以暂时休息休息,”教授指着照片说,“就算不小心,滚下去了,因为有比较宽的地方可以缓冲,也好得多。”

接着教授笑笑说:“你注意,凡是给人危险感的,像是黄山的天都峰、玛雅的金字塔,都不见得因为它高,而是因为中间没有留下让人缓口气的地方。”

年轻人似有所悟,从此年轻人播新闻就不再给人急迫的感觉了。以前批评他的长官,一个个竖起大拇指:“播得太棒了,不疾不徐、字正腔圆。”没多久,这位年轻人就当选了全国最受欢迎的电视主播。因此许多新进的播音员都去向他请教。

“说来其实不难,”这位年轻人说,“就像爬山,别一直往前冲,走一段总要喘口气,如果你一个劲儿地念稿子,中间没有明显的顿挫,就会让人觉得气急。相反的,你可以播得很快,但是如果到专有名词的地方都能稍稍放缓一点,在段落与段落之间,都稍微做个停顿,甚至轻轻点个头,笑一下,观众看来自然觉得你从容。”年轻人笑笑,接着说,“哪个喋喋不休的女人,能表现出风韵?哪个一刻不停的男人,又能表现出风采?紧张当中要有节奏,忙碌当中要有休闲。绘画时,在紧密当中要留个空白;歌唱时,在段落之间要吸口气。抓住这个细节,才能显得从容。天下的道理其实都一样啊!”

是啊,道理都是一样的,不要为了细节而注重细节,这样也有可能适得其反。一些企业领导人容易沉溺于追求细节的完美,而在此过程中却迷失了他们最初的目标。很多企业领导人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细节的处理上,使细节变得十分完美,然而细节完美的结果却是整个工作变得一塌糊涂。作为企业领导人,你应该专注于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正确地做事情。

怎样才能做正确的事情呢?

创设遍及全美的市务公司的亨瑞·杜哈提说,不论他出多少钱的薪水,都不可能找到一个具有两种能力的人。这两种能力是:第一,能思想;第二,能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做事。因此,在工作中,如果我们不能选择正确的事情去做,那么唯一正确的事情就是停止手头上的事情,直到发现正确的事情为止。由此可见,做事的方向性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现实中企业和个人往往把关注重点放在效率而不是效能。

实际上,第一重要的是效能而非效率,是做正确的事而非正确做事。“正确地做事”强调的是效率,其结果是让我们更快地朝目标迈进;“做正确的事”强调的则是效能,其结果是确保我们的工作是在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换句话说,效率重视的是做一件工作的最好方法,效能则重视时间的最佳利用——这包拮做或是不做某一项工作。

“正确地做事”是以“做正确的事”为前提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正确地做事”将变得毫无意义。首先要做正确的事,然后才存在正确地做事。正确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这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更是一种很重要的工作理念。任何时候,对于任何人或者组织而言,“做正确的事”都要远比“正确地做事”重要。

正确地做事与做正确的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方式。正确地做事就是一味地例行公事,而不顾及目标能否实现,是一种被动的、机械的工作方式。工作只对上司负责,对流程负责,领导叫干啥就干啥,一味服从,铁板一块,是制度的奴隶,是一种被动的工作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工作的人往往是不思进取,患得患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_天和尚,撞一天钟,混着过日子。而做正确的事不仅注重程序,更注重目标,是一种主动的、能动的工作方式。工作对目标负责,做事有主见,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种人积极主动,在工作中能紧紧围绕公司的目标,为实现公司的目标而发挥人的能动性,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变通,努力促成目标的实现。

这两种工作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只对过程负责,还是既对过程负责又对结果负责;是等待工作,还是主动地工作。同样的时间,这两种不同的工作方式产生的区别是巨大的。

举个工作中的例子,比如说某客户服务人员接到服务单,客户要装一台打印机,但服务单上没有注明是否要配插线,这时,客户服务人员有三种做法:

第一种做法:照开派工单。

第二种做法:打电话提醒一下商务秘书,是否要配插线,等对方回话。

第三种做法:直接打电话给客户,询问是否要配插线,若需要,就配齐给客户送过去。

我们再来看看三种做法分别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第一种做法,可能导致客户的打印机无法使用,引起客户的不满。

第二种做法,可能会延误工作速度,影响服务质量。

第三种做法,既能避免工作失误,又不会影响工作效率。

你觉得,哪种做法最好呢?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第三种做法。第三种做法就是在做正确的事,第一、第二种做法就是在正确地做事,这二者的区别就在结果的不同,其原因是没有把公司的目标与自己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在一档经理人高端对话的节目中,在对于重视细节还是重视决策的辩论中,最初双方各执己见。可慢慢地,他们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其实两个方面都很重要,只是看面对什么样的情况。很多时候,你不要太拘泥于对细节的追捧,还要注意应该首先专注于做正确的事情。千万不要为了细节而注重细节。

P103-106

序言

于细微处见不凡

一、卓越企业赢在细节

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顶尖企业,尽管优点各异,他们却有一个共同也是最基本的特点:关注细节,把小事做到完美。点点滴滴的小事,汇集起来就是企业成败的关键。

宝洁公司刚推出汰渍洗衣粉时,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便以惊人的速度向上飙升,可是没过多久,这种强劲的增长势头就缓了下来。宝洁公司的销售人员非常纳闷,虽然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查,但一直都找不到销量停滞不前的原因。

于是,宝洁公司召集很多消费者开了一次产品座谈会。有一位消费者说出了汰渍洗衣粉销量不再强劲的关键,他抱怨说:“汰渍洗衣粉的用量太大。”

宝洁公司的领导们急忙追问其中的原由,这位消费者说:“你看看你们的广告,倒洗衣粉要倒那么长时间,衣服倒是洗得干净,可是要用那么多洗衣粉啊,太不划算了。”

听到这番话,销售经理赶快把广告找来,算了一下倒洗衣粉的时间,一共3秒钟,而在其他品牌洗衣粉的广告中,倒洗衣粉的时间仅为1.5秒。

在广告中这么细小的一点疏忽,对汰渍洗衣粉的销售和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这是一个细节制胜的时代,对于自己的工作,无论大小,都要了解得非常透彻,数据应该非常准确,事实也应该非常真实,这样才能脚踏实地完成宏伟的目标。

美国绝大部分企业家知道一些十分精确的数字:比如全国平均每人每天吃几个汉堡包、几个鸡蛋。之所以要了解得这么清楚,是因为他们想确保细节上多方面的优势,不给竞争者可乘之机,哪怕是细枝末节的漏洞。

只要保证产品在一比一的竞争中获胜,那么整个市场的绝对优势就形成了,而这些恰恰是市场拓展的精髓所在:要打败对手,唯有做到比对手更细!国际名牌POL0皮包凭着“1英寸之间一定缝满8针”的细致规矩,长年立于不败之地。

类似的以细节取胜的经营之道,逐渐成了一种流行的趋势。例如,很多餐厅准备了专供儿童使用的“BABY椅”;客人吃完螃蟹后,滚烫的姜茶便被端到了他手中;商场在晚上关门前会播放诸如《回家》之类的音乐,让客人在萨克斯的情调中把轻松带回家……

在这么多例子中,把细节服务做到极致的是诺顿百货公司。这家由8家服装专卖店组成的百货公司之所以取胜,靠的就是细节服务,而不是削价赢利的竞争策略。诺顿百货公司的细节化服务有:

——替要参加重要会议的顾客熨平衬衫;

——为在试衣间里忙着试穿衣服的顾客准备饮食;

——替顾客到别家商店购买他们找不到的货品,然后打7折卖给顾客;

——在天寒地冻的天气里替顾客暖车;

——有时甚至会替顾客支付交通违章的罚款。

诺顿公司的总裁约翰先生在服务细节上起到了带头作用,在上下班高峰时间,他从不占用顾客的电梯,而是从楼梯走上走下,以便电梯里可以多容纳一名顾客。

在诺顿百货公司的细致服务下,大批的忠实顾客都喜欢把自己称为“诺家帮”,诺顿百货公司也因此长盛不衰。可以说,做事情就是做细节,任何细微的小事都可能成为“成大事”或“乱大谋”的决定性因素。

细节决定着企业的成败,要想成为卓越的企业,毫无疑问,要对细节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机遇藏于细节中

机遇藏在我们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有人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机遇好像一位性格古怪的天使,它不喜欢盛装出现,而喜欢乔装打扮成我们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问题,只有有心人才能把握它。或许电梯里和老板简短的几句聊天,可能让他坚定提拔你的念头;在谈判中一个错误的用语,也许让你最后痛失快要到手的合同。完美的细节代表着永不懈怠的处事风格,这也正是个人品牌价值的最佳体现。

恰科年轻时,到一家很有名的银行去求职,可是没说几句话就被董事长拒绝了。当他沮丧地走出董事长办公室的大门时,发现大门前的地面上有一个图钉,他弯腰把图钉拾了起来,免得图钉伤害别人。

第二天,恰科出乎意料地接到了银行录用他的通知书。原来,他弯腰拾图钉的一幕被董事长看到了。董事长认为,如此精细小心、不因善小而不为的人,非常适合在银行工作,于是改变主意录用了他。

果然不出所料,恰科在银行里样样工作都干得非常出色。后来,他成了法国的银行大王。

这个故事让每一位职场人士都能从中得到启示:注重细节,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

所以当你接电话时,不妨先主动向对方问好;打电话时,先询问对方是否方便;给老板的报告里,精心预备一份简短的概述供其快速浏览……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很多。重要的原则是,你必须成为积极、实干、优质的象征,你的任何言行都要与此相适应。

一个人的成功,有时纯属偶然,可是,谁又敢说,那不是一种必然!有许多不起眼的小事情,谁都知道该怎样做,问题在于谁能坚持做下去。

一个人要建功立业,需要从一件件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种视善小而不为的眼高手低的人,那种常明灯前懒伸手、老弱病残不愿帮的“不拘小节”的人,要成就大业可谓难矣。

还是伏尔泰说得好,使人疲惫不堪的不是远处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有必要随时倒出鞋子里的那粒沙子。

于细处见不凡,于瞬间见永恒,于滴水见太阳,于小草见春天。

同样,于细微之处才能赢得我们职场生涯的辉煌!

三、如何利用这本书

毫无疑问,本书能够提高你掌控细节的能力。该怎样利用好这本书呢?下面列出了几条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如果你想充分利用本书,你就必须先具备一项不可或缺的条件——想要学习的欲望以及坚定的决心。

2.先把每个章节很快地看一遍,留下一个整体的印象。

3.结合自己的实际,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自己应该如何运用书中的技巧和方法。

4.阅读时,在认为重要的地方做上记号,以便加深印象,也便于复习。

5.要想充分利用一本书,那不是看过一遍就可以的,它需要你随时去复习。对于本书来说,同样如此,你要经常翻看它,把里面的一些方法、技巧牢记在心。

6.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知。书中的这些方法技巧,你要把它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唯有如此,你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

7.你可以记下每天工作中涉及的一些关于细节的实际例子,然后再仔细与书中的方法对照、反省,重新检讨和评估自己的做法。这样一来,你会发现自己的能力正在飞速提高。

8.你可以在书中的空白处记下自己在何时处理了什么样的细节问题,取得了何种效果。

以上只是一点建议,在实际生活中,你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扩充,以求充分利用本书提高自己把握细节的能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赢在细节/金牌员工赢在职场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邢群麟//姚迪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45436
开本 16开
页数 1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8-02-01
首版时间 2008-02-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1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