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说集收集了作者以下放生活为背景的中短篇小说16篇。各篇小说既可独立成篇,又有其内在的情感连续性。叙述的角度从天真的童年直至苦涩的少年。这些作品既不是田园牧歌,也不是伤感的怀旧之作,甚至也不是一个少年人单纯的成长史。作者对以上传统主题进行了绝妙的反讽,旨在揭示某种残酷而具体的真实。小说的可读性堪称一流,文字精彩幽默,体现了作者在文学创作中难得的功力。
图书 | 西天上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小说集收集了作者以下放生活为背景的中短篇小说16篇。各篇小说既可独立成篇,又有其内在的情感连续性。叙述的角度从天真的童年直至苦涩的少年。这些作品既不是田园牧歌,也不是伤感的怀旧之作,甚至也不是一个少年人单纯的成长史。作者对以上传统主题进行了绝妙的反讽,旨在揭示某种残酷而具体的真实。小说的可读性堪称一流,文字精彩幽默,体现了作者在文学创作中难得的功力。 内容推荐 本小说集收集了作者以下放生活为背景的中短篇小说16篇。各篇小说既可独立成篇,又有其内在的情感连续性。叙述的角度从天真的童年直至苦涩的少年。这些作品既不是田园牧歌,也不是伤感的怀旧之作,甚至也不是一个少年人单纯的成长史。 目录 描红练习 树杈间的月亮 田园四章 田园 农具厂回忆 十把钢丝枪 富农翻身记 吃点心,就白酒 要饭的和做客的 乃东 雷凤英 母狗 西天上 下放地 小东的画书 古杰明传 后记 作者年表 试读章节 描红练习 父亲和来人说说话,没有坐的地方,床架、椅子都收起来了。四周立着捆绑好的家具,地板上到处是草绳、蒲包、硬纸板——家具就是用这些东西包扎起来的。母亲泡茶进来,找不到一个地方放下杯子。她左看右看,还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 我叫小波,已经六岁了,明年就要上小学。我的生日是一九六一年五月十七日。家里有六口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和我。爷爷、奶奶都不是亲的。他们是妈妈的爸爸、妈妈。我爸爸的爸爸、妈妈才是我的亲爷爷、亲奶奶。他们不跟我们过。我的亲奶奶叫前三楼奶奶,因为她住在我们家前面一栋楼的三楼。我的亲爷爷叫北京爷爷,因为他住在北京小姑妈家。 家具都不在原来的地方,它们被移到房子中间,背靠在一起。墙上露出了以前被家具挡住的部分,特别的白、特别的新。要是一大问房子都这么白这么新就好了。外祖父把垃圾扫出去,又拧了一个拖把拖地板。小波看见一块块的深红色显露出来。外祖父一面拖一面后退。父亲、母亲,还有来客都让在门外。 “下午就搬了,你还拖它干什么。”母亲说。 前三楼奶奶是在我们家死的。她从前三楼搬到我们家就不应该叫前三楼奶奶了。有好长时间我不叫她。后来爷爷、奶奶让我叫,我就叫她前三楼奶奶。爷爷、奶奶说不行,让我叫她奶奶。我说,那我不就有两个奶奶了吗?爷爷告诉我一个是祖母,一个是外祖母。爷爷还告诉我,祖母就是亲奶奶,是我爸爸的妈妈,是前三楼奶奶。外祖母是外婆或者姥姥,是妈妈的妈妈,就是奶奶。 家具外面包着蒲包、麻袋、硬纸板,然后用草绳一圈压一圈地捆上去。无论衣柜、书橱、木箱或书捆看上去都是一样的东西,只不过体积不等。一样的颜色、外表,一样的四四方方。父母给它们编号,用墨汁写上他的姓名、母亲的姓名和将要抵达的地点。母亲在每件东西上挂很多小标签,内容和父亲写的完全相同。到目前为止再也看不出它们以前是些什么:一律黄灿灿、毛茸茸,支棱着一些小白块(母亲的小标签,用细铁丝系在草绳上的)。那些桌椅板凳、炉具、脸盆、衣架,那些不能包扎起来的东西太让小波扫兴了。它们看上去还是原来的那副样子,虽然也挂着一两个小标签。 前三楼奶奶死了。是奶奶告诉我的。告诉我以后她不让我想这件事,让我睡觉。第二天一早我就醒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比我醒得还早。房间里有一些我不认识的人。我想起来了,前三楼奶奶死了。我们家也死人了。去年楼下小兵他爷爷死了,我们家也死了前三楼奶奶。我在床上笑了。妈妈说,小波醒了。她对我说,前三楼奶奶去了。我问妈妈,去了是不是死了。妈妈点了点头。前三楼奶奶真的死了,我们家真的死人了。我问妈妈,我们家死人了吗?妈妈又点了点头。我又笑了。后来我听见奶奶哭看见妈妈哭,我才哭的,他们不哭了我还哭。爷爷告诉我今天不用去上学了,我才又笑的。 在小波的印象中母亲的衣橱是最受重视的东西,上面的穿衣镜上至少垫了两床棉胎。四个人八只手向上举。上面车厢里四个人接(父亲也在其中)。母亲说:“小心,小心。”他们全体都在说:“小心,小心。” 家具在车厢里安放妥当——这需要专门技术:中间加了隔层,空出来的地方尽量塞满,易散的东西用绳子带住。然后,在这一切之上再用一根绳子来回缠绕。 P1-3 后记 我八岁随父母下放苏北,直到十七岁考入大学。下放期问我在生产队、公社和县城都生活过。但这些地方并不是我的故乡。我们是作为外来人来到苏北的,父母是国家干部,受到政治迫害。外来人、坏人、城里人这三重身份造成了某种异己的感情,这些情感伴随了我的整个少年时代。 直到今天,我仍然常常做梦,回到了当年下放的地方。但我的小说不是描述田园牧歌的,也不是怀旧的,甚至它也不是一个少年人单纯的成长史。当然,所有这些因素在我有关下放的小说中都有,但它们不自觉地形成了对以上主题的反讽。我说“不自觉”,是指它们并不是出于美学思考的颠覆行为。对传统主题的再造是真实使然。 具体来说,《西天上》所收集的这些篇目,大部分来自于我的一个笔记本,也有一些在起稿时就独立成篇、想写成一篇小说的。这些小说,从写作到在杂志上发表,断断续续经历了十年的时间。有的后来修改过,有的和原始笔记本上的相差不多。在某些地方情节上相互重叠,从情理和逻辑的角度看也有很多矛盾的地方。作为小说本身的不完善、不完美和遗憾也是十分明显的。我决定将它们集合在一起,一是由于题材背景上的一致,更重要的还是贯穿各篇小说中的情感倾向。 希望这不是一个结束举动。有关下放的小说我还会再写。下一次,可能是一个长篇,精彩纷呈,在各方面都更加出色。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西天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韩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06668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0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8 |
出版时间 | 2007-02-01 |
首版时间 | 2007-02-01 |
印刷时间 | 2007-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7 |
丛书名 | |
印张 | 9.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3 |
宽 | 141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