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儿童游戏方程(0-1岁亲子益智游戏新编版)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本深受广大家长喜爱的科学、快乐育儿指导书!著名早期教育专家区慕洁又一力作!

初为人父人母的年轻爸爸妈妈,往往对如何教育宝宝不知所措,襁褓中的婴儿该学会哪些本领呢?怎样教他掌握呢……著名儿童早教专家区慕洁根据大量的教育实践及婴儿每个月的生长发育特点设计了大量的游戏,宝宝从中可以学会运动、认知、语言、手的技巧、与人交流及自理等方面的能力。本书专为0~1岁婴儿设计。育儿专家手把手教您培养聪明的宝宝!

内容推荐

初为人父人母的年轻爸爸妈妈,往往对如何教育宝宝不知所措,襁褓中的婴儿该学会哪些本领呢?怎样教他掌握呢……著名儿童早教专家区慕洁根据大量的教育实践及婴儿每个月的生长发育特点设计了大量的游戏,宝宝从中可以学会运动、认知、语言、手的技巧、与人交流及自理等方面的能力。

在游戏中培养能力是宝宝最乐于接受的启智方法,也是爸爸妈妈掌握科学育儿和快乐育儿的有效途径。

目录

引子

 一、游戏与玩具

 二、游戏与智力开发

 三、游戏与能力开发

 四、游戏与情商培养

O一1岁婴儿的特点和游戏

第一节 0—1个月新生儿的特点和游戏

  一、生理特点

  二、保育重点

  三、预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游戏

   1.看脸

   2.竖抱看物

   3.听声音

   4.信任与关怀

   5.俯卧抬眼

   6.企鹅迈步

   7.发音及应和

   8.口腔游戏

   9.逗笑

   10.肢体游戏 

   11.耸鼻咧嘴游戏

   12.识把

第二节 1~2个月婴儿的特点和游戏 

 一、生理特点

 二、保育重点

 三、预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游戏

 1.看手

   2.选画

   3.什么变了

   4.蹬踢大球

   5.侧卧

   6.俯卧抬头(青蛙望天)

   7.呼唤

   8.笑出声音

   9.同宝宝唱歌

   10.触体感觉

   11.用勺子

   12.光暗游戏 

第三节 2~3个月婴儿的特点和游戏

  一、生理特点

  二、保育重点

  三、预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游戏

   1.认母投怀

   2.玩手

   3.照镜子

   4.拍打吊球

   5.单肢遥控

   6.俯卧用肘撑起

   7.坐抱

   8.翻身90度

   9.元音答话

   10.见人就笑

   11.抓物入口

   12.别父亲

第四节 3~4个月婴儿的特点和游戏 

  一、生理特点

  二、保育重点

  三、预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游戏 

   1.区分分身与外界

   2.注视小物

   3.追视滚球

   4.表示情感

   5.拉坐

   6.靠坐

   7.触觉游戏 

   8.荡浴巾秋千

   9.用手撑起

   10.左右侧翻

   11.辅音游戏

   12.学会舔食(试记认食物)

第五节 4~5个月婴儿的特点和游戏

  一、生理特点

  二、保育生点

  三、预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游戏

   1.够着吊物

   2.叫名回头

   3.脱光衣服的瞬间

   4.认识第一种物品

   5.单手拿稳

   6.循声寻找

   7.用脚蹬球

   8.翻身180度

   9.双手扶瓶

   10.扶腋蹦跳

   11.藏猫逗人笑

   12.辨别声响

第六节 5~6个月婴儿的特点和游戏

  一、生理特点

  二、保育生点

  三、预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游戏

   1.对掌、对敲与传手

   2.骑大马

   3.手拍认识之物

   4.举高高、放下来

   5.说“妈”时会看着妈妈

   6.镜前游戏

   7.从躲避到接受生人

   8.自己拿饼干,学会咀嚼

   9.懂得好脸歹脸

   10.俯卧打转

   11.同娃娃玩藏猫

   12.由蛤蟆坐到坐稳

第七节 6~7个月婴儿的特点和游戏

  一、生理特点

  二、保育生点

  三、预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游戏

   1.翻滚

   2.动作语言

   3.发出辅音

   4.懂“不”的意义

   5.弄出声音

   6.捧杯喝水

   7.抓书撕纸

   8.认身体第一个部位

   9.觉察到玩具被人拿走

   10.坐稳

   11.会用声音和动作表示大小便

   12.声音游戏

第八节 7~8个月婴儿的特点和游戏

  一、生理特点

  二、保育生点

  三、预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游戏

   1.连续翻滚

   2.从匍行到爬行

   3.扶物坐起

   4.扶物站起,横跨迈步

   5.将玩具给妈妈或爸爸

   6.“烫、不能动”、“臭、不好吃”

   7.按节拍跳舞

   8.用姿势表示语言

   9.拍倒转环

   10.拉绳取环

   11.认识图画和亲人照片

   12.认新鞋

第九节 8~9个月婴儿的特点和游戏

  一、生理特点

  二、保育生点

  三、预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游戏

   1.爬行

   2.模仿发音、称呼大人

   3.取和放

   4.捡到针和细绳

   5.食指套环

   6.拿勺子盛到食物 

   7.寻找玩具

   8.让宝宝自己玩

   9.主动配合穿衣

   10.敲打小鼓和铃鼓

   11.听故事时有表情反应

   12.纸箱游戏

第十节 9~10个月婴儿的特点和游戏

  一、生理特点

  二、保育生点

  三、预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游戏

   1.扔到桶内

   2.大小蛋糕

   3.将钙片放入瓶内

   4.会做5-7种姿势表示语言

   5.呼应

   6.扶站时蹲下捡物

   7.自己捧杯喝水 

   8.递东西给别人

   9.扶物坐下

   10.进和出的游戏

   11.牵手走步

   12.吊单杠

第十一节 10~11个月婴儿的特点和游戏

  一、生理特点

  二、保育生点

  三、预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游戏

   1.听声音拣出图片

   2.认识红色

   3.放上杯盖和放入圆形

   4.牵绳取球

   5.用食指表示年龄

   6.取出纸包中的食物 

   7.穿衣伸袖,穿裤伸腿

   8.脱去靯袜

   9.照料布娃娃 

   10.自己站稳

   11.上台阶

   12.上桌子吃饭

第十二节 11~12个月婴儿的特点和游戏

  一、生理特点

  二、保育生点

  三、预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游戏

   1.认识身体几个部位

   2.配大小瓶盖或盒盖

   3.蜡笔乱涂

   4.模仿捏线甩蜡球

   5.模仿动物叫

   6.用动作表演儿歌

   7.戴帽和穿鞋

   8.存钱盒

   9.不倒翁

   10.同小朋友一起学走

   11.独走

   12.第一幅拼图

试读章节

(二)控制冲动,能忍耐和宽容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要经历几种情况才能慢慢学会控制冲动,学会忍耐和宽容。

1.依恋

宝宝在出生后头1个月拒绝生人,是因为熟悉母亲身体气味,以嗅觉辨认母亲。出生后2~3个月时通过母亲的声音、脸的大致形态和抱的方式认识母亲。到出生后6个月时能从整体形象上认出母亲,能从各种不同场合去区分母亲和其他人,不管母亲穿了哪件衣服,是否戴上眼镜或口罩,宝宝都能认出母亲。当母亲离开时会用啼哭表示反抗,哭得十分伤心;如果不能招回母亲他会大声啼哭表示愤怒,哭累了就啜泣,陷入极度痛苦之中,这就称为分离焦虑。从出生后6个月到两岁送入幼儿园时,都要经历或长或短的分离焦虑过程。

出生后6个月前如果母亲不在身边,宝宝也会哭,但容易从另一个人或一件新鲜玩具中得到安慰,表示对所依恋的人不是太执著。

7个月以后的宝宝学会翻滚或者匍行,如果暂时看不见母亲,宝宝可以主动移动身体去寻找母亲。关键是母亲是否会马上答应并且出现。如果匍行或爬行可以随时接近母亲。宝宝有了安全感,就会放心大胆地扩大活动范围,甚至于敢去窥探一下生人。怕生和害羞会在1岁半~2岁时日渐减少。

依恋和安全感,是宝宝对母亲或其他被依恋人的一种信赖,宝宝确信母亲在他需要时能给予必需的保护,成为宝宝与他人交往或探究环境的“安全基地”。母亲能经常敏感地理解孩子做出的信号,使宝宝对母亲产生信任,才能产生这种安全感。有了安全感的宝宝相信大人不会丢弃他、能保护他,他会毫不惧怕地离开母亲自由地到处探索。未建立安全感的孩子,不能预知大人是否能马上给予保护,看到母亲就搂住不放,失去与别人交往和认识新事物的机会。

母亲不可能整天陪着孩子,聪明的父母能使孩子感到满足,又做了自己必须做的事。孩子如果受过欺骗,母亲答应来又不来,或者趁其不备突然离开,就会使宝宝失去安全感。

依恋和安全感对孩子有长远的影响:一来能适应社会,善于与人交往;二来有利于智力开发,成为有创造性和有进取心的人。

如果宝宝受到的关怀较少,他并不在乎母亲离去。他玩自己的玩具,回避与母亲交往;母亲去拥抱他时会挣脱,移开目光,对生人比对母亲还要好些。这可能由于婴儿期发出的感情信息未获得回报,他要避免缺少温暖的痛苦,因而情感变得很冷淡。情感冷淡对孩子成长不利。孩子会形成内向、退缩、闷闷不乐的性格。

另一种情况是因为母亲忙于工作,宝宝由几个人替换照料,不能形成对某一个人的依恋。从小全托的宝宝也难以形成对某一照料人的依恋,也会形成淡漠的性格。长期由祖父母照料的宝宝,如果能经常见到母亲就不会对母亲疏远;如果与母亲长久分离,只要照料人疼爱及细心照护,宝宝也能依恋爱他的人。但是母性意识是不可能由别人替代的,宝宝的依恋程度及安全感远不如母亲自己带的孩子,也不易于养成开朗、热情、乐观的性格。

如果母亲的态度反复无常,对孩子有时很亲近,有时又不辞而别,当宝宝哭闹反抗或惊恐不安时,母亲不能给予安慰反而粗暴对待。受到这样待遇的孩子往往不肯接近大人和其他孩子,也不肯自己玩。他们会形成多疑和脆弱的性格。

2.理解大人的意图

新生儿由于视觉分辨不精细,对脸的各器官位置的变化分辨不清。要到出生后3~4周后才能对笑脸报以微笑(迟早有个人差异)。宝宝在出生后3~4个月时就能觉察到大人的表情,当大人快乐时他会笑;大人悲伤时会靠近表示安慰;大人生气时会停止动作,甚至会哭。

出生后6~7个月的宝宝能移动身体时,会发现一些不确定情况。这时宝宝会看母亲的表情。母亲表示许可才去做,母亲表示反对就不做。1982年艾姆迪曾做过一个视崖试验。视崖是用一块大玻璃板盖着不同深度的试验池,把婴儿放在视崖的浅端,母亲站在深端,面前还有玩具。婴儿从浅端向母亲方向爬行,看到深端时不敢再向前进。如果母亲表情肯定,鼓励宝宝爬过来,宝宝会克服疑虑勇敢前往,取到玩具并扑向母亲;如果母亲面部显示恐惧、惊慌的神色,宝宝就不敢前往。

如大人对宝宝探究新事物时表示鼓励和赞同,就会使宝宝勇于探索,敢于冒险和进取,促进认知能力发展。如宝宝做会发生危险的事和母亲对不赞同的事表示反对,宝宝就会学着抑制自己。例如宝宝经常把玩具放进嘴里,这是一种探索,试探这东西能不能吃。如果大人做出反对的表示,并告诉他“这不能吃”,宝宝就会把将要放进嘴里的东西拿在手中看,而不放进嘴里。这时大人应马上将宝宝抱起来表示奖励,使宝宝逐渐分清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东西不能吃。大人的表情能使宝宝抑制想吃的冲动。

大人的情绪变化能丰富宝宝的感情。宝宝会与大人分享快乐,成为家庭幸福的源泉;宝宝也会与大人分担忧愁,学会同情和安慰别人。在大人的鼓励和反对中宝宝逐渐掌握了是非标准,学会向成人鼓励的方向去做,不做大人反对的事。但是大人鼓励什么、阻止什么,家人要统一并恰当掌握。过多的阻止会限制宝宝合理的探索和创造性的发展:不适当的鼓励会引起危险的举动及任性,而成为惯坏了的孩子。

分享快乐和分担忧愁是情绪的,它先于物质,但它会形成一种习惯。同大家在一起才能快乐,逐渐学会同情受害的一方,安慰别人,拿玩具去使被安慰者快乐。如果习惯于接受照顾,缺少施与行为,就难以与人相处。

宝宝能看懂大人意图后就应让宝宝学习忍耐。例如告诉他“粥很烫”,让他伸出食指轻摸碗边,宝宝懂得“烫”是什么意思就不会急着要吃:宝宝刚学会走时免不了磕磕碰碰,宝宝摔倒时大人笑起来,宝宝也会破涕为笑,学会摔跤不哭;偶然遇到两个孩子抢夺玩具时,大人示意把玩具让给别人,宝宝虽然不愿意,也会暂时让步。大人要让宝宝对别的孩子产生同情心,让宝宝为了安慰别人而先让别人玩,学会宽容待人。大人的表情对宝宝的影响很大,所谓潜移默化的意义就在于此。

P11-14

序言

做游戏是童年最高兴、最愉快的时光,游戏使孩子快乐。也使全家人快乐。快乐和愉悦的时刻往往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幸福童年的美好回忆。由于其印象如此深刻,不易于遗忘,游戏的过程、玩伴有趣的表现、偶然发生的趣事,甚至人们当时的表情等都会使人记忆犹新,终生难忘。

在游戏中孩子会模仿大人的举动、言语、动作和表情,所积累的丰富印象,使孩子不知不觉地把许多行为举止、兴趣爱好、待人接物的方式等,从家长、玩伴和经常接触的人中模仿学习而形成了自己的性格和爱好。从游戏中所积累的印象日后在需要时会突然出现。成为解决问题的奇思妙想,或者指导某项成功的创造发明。

观察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和游戏往往能找出他们的兴趣所在。例如喜欢音响玩具的孩子会偏爱他所喜欢的声音和旋律,而趋向于音乐艺术;喜欢球的孩子会擅长于身体和四肢的运动,渐渐趋向于体能和球类活动。孩子们在游戏时经常表演的角色,往往是他所向往的人物和角色。例如经常玩急诊包玩具,爱当小医生的孩子长大可能会当医生;经常爱玩小工具修修补补的孩子,会愿意学机械或学电机;经常对跳芭蕾舞、八音盒看得出神的孩子,常常不自觉地用脚尖旋转学跳舞,很可能将会成为出色的芭蕾舞演员。玩具诱导了他们的兴趣和向往,游戏更巩固模仿这个角色的种种表现,使大人能及早觉察孩子的兴趣,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条件和可能。

游戏在潜移默化地塑造下一代的小公民,父母和儿童工作者可以利用游戏有目的地启迪孩子,在他们身体发育的每个时期,力所能及地用有趣的游戏同宝宝快乐地玩耍。玩,促进身体健康发育,也促进心智的成长。欢乐埋下了创造性的种子;游戏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在理论学习时才易于融会贯通。游戏时与玩伴的交往会对日后社会交往有所帮助。

本套书由《做游戏 学本领》——0~3岁亲子游戏及《做游戏 学本领》——0~6岁益智游戏改编。原书出版后,受到广大家长的热烈欢迎,多次再版。应读者的要求对原书进行了重新修订和编排,并增添了新的内容。

本套书共分三册,分别为《0~1岁亲子益智游戏》《1~3岁亲子益智游戏》和《3~6岁亲子益智游戏》,可供父母、儿童工作者和专业启蒙工作者参阅。

书评(媒体评论)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游戏,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教育家陈鹤琴

游戏是发展多种才能的智力活动。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儿童游戏方程(0-1岁亲子益智游戏新编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区慕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034693
开本 16开
页数 1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学龄前儿童(0-5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其他运动
图书小类
重量 0.2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898.2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4: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