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人最该读的历史常识
内容
编辑推荐

历史作为人类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所留下的踪迹,其深邃,其厚重,虽常让人们掩卷幽叹,却也能让人们从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并沿着前人的足迹继续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本书重点对皇权制度下的皇位继承制、后宫制度、宦官制度、外戚制度、科举制度、刑罚制度、婚姻制度等中国人应该了解的历史知识进行了编辑和归纳,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各个制度的形成、发展与消亡,以方便读者较全面地了解中国的皇权制度。

学海无涯,生命有限,本书将为您获取历史常识提供一个便捷途径。这是一本浓缩知识精粹的储备书,也是生活之余的休闲书。相信有它在您的枕边,会为您的生活增添一分别样的味道。

内容推荐

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撷取了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重要片段,以一种全新的思维进行重组,在重现中国重要历史事实的同时,还力求提供给读者一种审读历史的工具。本书在编选的时候对皇权、后宫、宦官等众所周知的历史概念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和解读,让大家在了解历史常识的同时,也能对历史有更加深刻的透视。另外,本书在内容上还重点对皇权制度下的皇位继承制、后宫制度、宦官制度、外戚制度、科举制度、刑罚制度、婚姻制度等中国人应该了解的历史知识进行了编辑和归纳,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各个制度的形成、发展与消亡,以方便读者较全面地了解中国的皇权制度。本书还选入了一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以飨读者。

目录

第一章 皇权制度

1/“皇帝”一词的由来

2/皇帝有几种自称

2/古代帝王的叫法与称谓

3/皇帝封禅为何独尊泰山

5/太子监国时的权力有多大

6/皇位继承制的主要方式

7/嫡长子继承制的牺牲品——刘荣

8/秘密建储制度的形成

9/雍正为何不册立皇太子

第二章 传奇皇帝

11/中同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12/流亡民皇帝——刘邦

13/汉武帝:功过是非任人评

15/南唐后主李煜

16/后唐李存勖:伶人治理天下

17/宋徽宗赵佶:画家才是我的真实身份

18/和尚皇帝——朱元璋

19/杂技皇帝——萧宝卷

20/木匠皇帝——朱由校

第三章 宫门之变

22/诛杀诸吕,周勃安刘

23/巫蛊之祸

23/玄武门之变

26/五王政变

27/倒在玄武门下的李重俊

28/李隆基政变

29/靖难之役

30/戊戌政变

第四章 后宫制度

32/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33/帝后婚典与册后礼仪

34/册后最多的皇帝

36/明朝:皇后出自民间

36/皇帝纳妃

37/妃嫔也分三六九等

39/宫女的来源

40/水深火热的宫女生活

第五章 红颜祸水

42/太阳坠落因美人——妹喜

43/红颜祸水覆殷商——妲己

44/中华太后第一人——子楚夫人

45/西晋衰败的祸首——贾南风

46/亡隋断朝,殃及臣子——独孤皇后

47/两朝听政,独霸天下——慈禧太后

第六章 宦官制度

49/宦官的来源

50/宦官的多种称谓

51/惨无人道的阉割术

52/太监何以专权

53/党锢之祸

54/清朝太监为何危害不大

55/宦官制度的结束

第七章 史上著名太监

56/太监宰相第一人——赵高

57/造纸术的改良者——蔡伦

58/太监军师——高力士

59/监军误国——童贯

60/“土木堡惨败”的幕后黑手——王振

61/明朝航海家与外交家——郑和

61/“立皇帝”——刘谨

62/少有的文化太监——安得海

63/清代厚黑第一阉——李莲英

第八章 外戚制度

65/后妃家族——外戚

66/外戚专权的形成

66/东汉后宫干政与外戚专权

68/明朝为何未出现外戚专权

69/卫青:七战七捷驱逐匈奴

71/霍去病:“草根将军”立战功

72/霍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74/杨国忠:“安史之乱”的导火索

75/梁冀:弑君杀臣的跋扈将军

第九章 科举制度

78/科举之前的人才选拔制度

79/科举制度的起源

80/唐代的科举制度

81/宋代的科举改革

82/明朝的“四书试士”

83/武举与武状元

84/“三元及第”与“五子登科”

85/榜眼、探花的由来

85/“名落孙山”的由来

86/科举制度的废除

第十章 刑罚制度

88/我国第一部封建成成文法典——《法经》

88/古代的礼与刑

89/“五刑”有哪些

90/古代处罚女性的“五刑”

90/春秋决狱

92/为什么要秋冬行刑

92/流放

93/凌迟

94/请君入瓮

95/古代的腹诽罪

96/“十恶不赦”的“十恶”

96/明朝“诛十族”的血案

97/乱政的代名词——诏狱

98/酷吏为何官运好

第十一章 婚姻制度

100/古代合法婚姻的要素

102/古人能离婚吗

103/从“齐大非偶”看古代的择偶标准

104/古代婚姻中的“媵制”制度

105/宋代“婚姻不问阀阅”的士庶通婚

107/婚姻的别称

第十二章 古人的宗教信仰

108/土生土长的本土“教会”——道教

109/佛教的传入和佛寺的来历

110/梁武帝:一心向佛失天下

111/三武灭佛

113/鉴真东渡

第十三章 古人的休闲娱乐

115/古人也养宠物

116/茶楼酒肆

117/打马吊

118/曲水流觞

119/琴棋书画

120/投壶之戏

121/斗百草

122/女为悦己者容

第十四章 史海探秘

124/传国玉玺“和氏璧”失踪之谜

125/兵马俑的未解之谜

127/楼兰的消失之谜

128/古罗马军队在中国消失之谜

130/孟姜女哭长城之谜

131/历史上的四位“花木兰”

132/杨贵妃下落之谜

133/烛影斧声之谜

134/李白成生死之谜

135/成吉思汗墓地之谜

第十五章 源于历史的典故

137/身在曹营心在汉

138/烽火戏诸侯

139/退避三舍

139/鸡鸣狗盗

140/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41/乐不思蜀

142/才高八斗

142/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试读章节

第三章 宫门之变

诛杀诸吕,周勃安刘

汉高祖死后,他的八个儿子几年之中竟被其结发妻子吕后杀了三个!吕后专权,引起了一些功臣的强烈不满,刘氏家族中的一些人更是恨得咬牙切齿。忠于汉室的功臣们开始暗中串联。周勃过生日的时候,陈平送重金为他祝寿,酒席间透漏心曲,周勃也正在为吕氏擅权深深忧虑,二人一拍即合,立誓救刘。他们又暗中联络朱虚候刘章、颍阴候灌婴、御史大夫曹窑(已故丞相曹参之子)等人,准备伺机动手。

公元前180年,吕后病倒了。她怕自己死后吕家的人倒霉,告诫两个侄儿说:“高祖生前曾和大臣们相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如今咱们吕家的人封了王,大臣们一定不服气。我死了以后,皇帝年幼,大臣们恐怕会发动叛乱。你们一定要抓住兵权,守卫皇宫,也不必为我送葬,以防遭人暗算!”吕后病死未央宫后,遗诏令吕产为相国,以吕禄的女儿为皇后。到出葬那天,吕产、吕禄两人遵从吕后遗嘱,谁也没去送葬。他们率军保卫宫廷,巡逻京师,一刻也不放松,暗地里却加紧谋划,密谋篡夺刘姓天下,只是畏惧周勃、灌婴等功臣宿将俱在,一时未敢发动。

高祖长孙刘襄汉闻风后,发布檄文,号召四方。消息传到长安,朝野震动。长安城内,吕产、吕禄控制南、北两军,执掌朝廷大权,并且大量起用吕家的人,排挤朝廷上的大臣,准备全面篡夺汉家天下。周勃、陈平见事情紧迫,只好冒险行事。他们密召掌管皇帝符节的襄平侯纪通,令他手持符节假传诏命,使周勃进入北军营门,接管兵权。周勃手持将印进入军门,立即下命令说:“如今吕氏专权,阴谋作乱。我奉命讨逆,接掌北军。诸军将士,愿拥吕氏者右袒(袒露右臂),愿拥刘氏者左袒(袒露左臂),悉听尊便,本帅决不相强!”将士们本来就不满吕家篡权的行为,如今听到周勃的命令,都撕掉了左边的袖子,表示愿意维护刘家的天下。这样,周勃顺利接掌了北军。

周勃、陈平等人杀光了吕后娘家人后,便召集群臣讨论善后办法。周勃、陈平依从众议,秘密派人前往代地,迎立代王刘恒入京,尊其为天子,是为汉文帝。当夜,曾经被吕后家族控制的小皇帝——少帝(传言不是刘姓子孙)暴死在少府署中,同时被杀的还有常山王刘朝、淮阳王刘武、梁王刘太三人。这或许是周勃、陈平等人斩草除根、不留后患之举。可怜这几个不懂事的孩子,就这样成了这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巫蛊之祸

汉武帝晚年十分奢侈,常常大兴土木,以致国库空虚。汉武帝还喜欢任用酷吏,加重刑罚,从来也不把杀人当做一回事儿。太子刘据则经常劝他与民休息,尽量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实行宽厚仁慈的政策。于是,汉武帝逐渐对刘据产生了不满和怨恨。汉武帝有六个儿子,汉武帝最喜欢的是小儿子刘弗陵。汉武帝经常夸耀刘弗陵像自己,甚至打算废了太子刘据,改立刘弗陵为太子。

当时,京城巫蛊之术十分盛行。所谓巫蛊,就是人们制作木头人,在上面刻上冤家的姓名,然后再放到地下或者放在房子里,日夜诅咒。据说,这样诅咒下去,就可以让对方遭殃,自己得福。

这种巫蛊术,也传进了皇宫。那些怨恨皇帝、皇后和其他人的美人、宫女,也纷纷埋藏木头人,偷偷地诅咒起来。武帝对这一套很迷信。有一天中午,他正躺在床上睡觉,忽然梦见几千个手持棍棒的木头人朝他打来,把他给吓醒了。他以为有人在诅咒他,立即派江充去追查。江充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家伙,他找了不少心腹,到处发掘木头人,并且还用烧红了的铁器钳人、烙人,强迫人们招供,不管是谁,只要被江充扣上“诅咒皇帝”的罪名,就不能活命。没过多少日子,他就诛杀了好几万人。在这场惨案中,丞相公孙贺一家,还有卫皇后的女儿阳石公主、诸邑公主,都被汉武帝斩杀了。江充见汉武帝居然可以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下毒手,就更加放心大胆地干起来。他让巫师对汉武帝说:“皇宫里有人诅咒皇上,蛊气很重,若不把那些木头人挖出来,皇上的病就好不了。”于是,汉武帝就委派江充带着一大批人到皇宫里来发掘木头人。他们先从跟汉武帝疏远的后宫开始,一直搜查到卫皇后和太子刘据的住室,屋里屋外都给掘遍了,都没找到一块木头。

为了陷害太子刘据,江充趁别人不注意,把事先准备好的木头人拿出来,大肆宣扬说:“在太子窜里挖掘出来的木头人最多,还发现了太子书写的帛书,上面写着诅咒皇上的话。我们应该马上奏明皇上,办他的死罪。”刘据见江充故意陷害自己,立即亲自到甘泉宫去奏明皇上,希望能得到皇上的赦免。而江充害怕刘据向汉武帝揭穿自己的阴谋,赶紧派人拦住刘据的车马,说什么也不放他走。刘据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让一个心腹装扮成汉武帝派来的使者,把江充等人监押起来。刘据指着江充骂道:“你这个奸臣,现在还想挑拨我们父子的关系吗?”说完,刘据就借口江充谋反,将他斩首示众。

太子刘据为预防不测,急忙派人通报给卫皇后,调集军队来保卫皇宫。而这时,宦官苏文等人逃了出去,报告汉武帝说是太子刘据起兵造反。汉武帝信以为真,马上下了一道诏书,下令捉拿太子。事到临头,刘据只好打开武库,把京城里的囚犯武装起来,抵抗前来镇压“造反”的军队,并想调集胡人军团与北军,结果胡人军团被汉武帝调集镇压太子“叛乱”,北军监护使者任安受了太子的印后闭门不出,太子向城里的文武百官宣布:“皇上在甘泉宫养病,有奸臣起来作乱。”这样一来,弄得城里的官民也不知道究竟是谁在造反,就更加混乱起来。

双方在城里混战了四五天,死伤了好几万人,大街上到处都是尸体和血污。最终,刘据被打败,只好赶紧带着他的两个儿子从南门逃出长安,最后跑到湖县(今河南灵宝西)的一个老百姓家里躲藏起来。不久,新安(今河南渑池东)县令李寿知道了太子的下落,就带领人马来捉拿他。刘据无处逃跑,只好在门上拴了一条绳子,上吊死了。他的两个儿子和那一家的主人,也被李寿手下的张富昌等人杀死了。

后来,汉武帝派人调查,才知道卫皇后和太子刘据从来没有埋过木头人,这一切都是江充搞的鬼。在这场祸乱中,他死了一个太子和两个孙子,又悲伤又后悔。于是,他就下令灭了江充的宗族,宦官苏文被活活烧死,其他参与此事的大臣也都被处死。

最后,汉武帝越想越难过,派人在湖县修建了一座宫殿,叫做“思子宫”,又造了一座高台,叫做“归来望思之台”,借以寄托他对太子刘据和那两个孙子的思念。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吃,他永远失去了他的亲人!

P22-24

序言

历史作为人类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所留下的踪迹,其深邃,其厚重,虽常让人们掩卷幽叹,却也能让人们从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并沿着前人的足迹继续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在其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太多的辉煌值得我们骄傲——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令人惊叹的文化艺术……对于这些,我们每个中国人说起来都能如数家珍。但掀开这层辉煌的面纱,直视这五千年历史的纹理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触目所及的已不仅仅是满眼华美,华美之间的疮痍更让我们的心灵禁不住颤抖。对于历史,我们需要的不是永奏凯歌让辉煌迷眩我们的双眼,可能更需要的是那种心灵的颤抖。是的,我们要正视历史,审视历史,在心灵的颤抖中咀嚼历史,在咀嚼中滋长出新的智慧,从而能让我们大踏步前行。这也正是我们编辑此书的目的。

《中国人最该读的历史常识》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撷取了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重要片段,以一种全新的思维进行重组,在重现中国重要历史事实的同时,还力求提供给读者一种审读历史的工具。本书在编选的时候对皇权、后宫、宦官等众所周知的历史概念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和解读,让大家在了解历史常识的同时,也能对历史有更加深刻的透视。另外,本书在内容上还重点对皇权制度下的皇位继承制、后宫制度、宦官制度、外戚制度、科举制度、刑罚制度、婚姻制度等中国人应该了解的历史知识进行了编辑和归纳,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各个制度的形成、发展与消亡,以方便读者较全面地了解中国的皇权制度。本书还选入了一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以飨读者。希望编者的努力能让读者从中得到些许收获。

让我们嗅着历史的芬芳,汲取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从而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坚卖、更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人最该读的历史常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晓静//于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651961
开本 16开
页数 1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9-03-01
首版时间 2009-03-01
印刷时间 200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0
18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5: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