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女人就是要发光(饰品女皇周晓光创业史)
内容
编辑推荐

都说商场如战场,在男人扎堆的商场里打拼的女性,总是会让人心生敬意。新光饰品的掌门人周晓光正是这样一位女性。

生命历程中的艰苦和挫折,在她的身上留下了痕迹,沉淀出大气、坚韧、雍容的底蕴。如令,她将人生中的起伏悲喜娓娓道出,她分享作为女人的人生感受,她讲述创业的宝贵经验。

内容推荐

在周晓光的身上,你可以看到生命的历程和岁月的洗礼。

她出生于贫困的山区农家,16岁开始走徵串巷卖小商品,而令,她与先生一起创办的企盟一新光控股集团,从“前店后厂”的家庭作坊,发展成为集实业、地产、商贸、投资干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拥有国内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的流行饰品生产基地。

她是一个当初连看到火车都感到惊奇的小姑娘,而令,走进了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和国家领导人一0起共商国是;

她曾因交不起学费只念到高中一年级就中途辍学,而令,她成为哈佛商学院的研修生,顺利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全球CEO班毕业;

生命历程中的艰苦和挫折,在她的身上留下了痕迹,沉淀出大气、坚韧、雍容的底蕴。如令,她捋人生中的起伏悲喜娓娓道出,她分享作为女人的人生感受,她讲述创业的宝贵经验。

目录

代序 周晓光:雍容的仁者

序二 闪光的“一小步”

序三 会发光的生命最动人

序章 成长的秘密

第一章 女性创业的时代

 勇气:创业的第一步/8

 老师:找到自己的创业导师/12

 前辈:从历史中获得力量/15

 弯路:困顿是上苍赐予的礼物/19

 地图:候鸟生涯教会我空间感/22

 心态:失败了去摆水果摊/25

 舞台:女人的梦想可以有多大/29

 开疆:新兴市场战略背后的创业逻辑/34

 

第二章 女人的优势在哪里

 坚韧:凭甚女儿不如男/42

 销售:社会就是一所大学/46

 自信:做生意我不把自己当女人/49

 直觉:找到与时代的交叉点/51

 恍惚:危机是成长的催化剂/57

 市场:女人的敏感来自天赋/59

 规划:生存战争的秘诀/63

 

第三章 创造中国式时尚

 爱美:一双平绒鞋的故事/68

 谈判:联姻施华洛世奇,牵手宝仕奥莎/70

 设计:请来首席设计师,赋予产品灵魂/73

 时尚:让新光站在风尚的潮头/76

 模式:早期品牌路的喜与忧/78

 品牌:“中国制造”的未来出路/82

 整合:三个女人的梦想/85

 

第四章 会学习的女人最美

 短板:不会管理曾让我哭了又哭/90

 课堂:第一次明白什么叫企业战略/92

 学习:“培训狂”率领团队、影响同行/96

 出国:俄罗斯考察之旅的收获/99

 眼界:美国、欧洲和亚洲的饰品文化/102

 交流:往返太平洋的学习之旅/106

 友谊:从闺密身上学到的东西/108

 同学:亦友亦师的中欧商学院同学/112

 

第五章 女人的管理艺术

 规范:请来义乌第一个职业经理人/118

 断腕:13家总代理商浮沉记/123

 渠道:从批发向零售转型/126

 共赢:经销商的成功就是新光的成功/129

 连锁:人是最重要的因素/131

 标准:用ERP系统支撑创意产业/135

 员工:新光的家文化/137

 家长:我为员工考虑小事,员工为企业考虑大事/140

 感动:让我流泪的新光员工/143

 培养:最年轻的总监级高管/145

 

第六章 带领行业前进

 专卖:走在行业的最前端/148

 办厂:与义乌市场共同发展/151

 气度:饰品业“黄埔军校”要的是一片森林/154

 行业:催生义乌小商品专业市场/157

 海外:集体进军国际市场/160

 祸福:义乌模式的乐与苦/162

 转型:引领“义乌模式”转型/167

 

第七章 女人的资本之道

 联盟:“义乌资本联盟”诞生记/174

 收购:收购美丽华,进军上海滩/177

 理性:巴菲特给我的启示/182

 

第八章 女人的角色

 爱情:幸福就是有温暖的同伴/186

 媳妇:对家庭的规划/189

 夫妻:比丈夫能干怎么办/193

 孩子:母亲的角色/198

 家庭:28口之家,最重要的资本/203

 

第九章 大爱之心

 惜缘:我与义乌的缘分/210

 济困:仁者雍容与得道多助/213

 扶危:扶危济困是一种责任/216

 社会:“议案广告”,我的“一小步”/219

 胸怀:“议案大王”的新议案/224

 

第十章 家族企业的明天

 传承:与施华洛世奇交流企业传承/230

 家庭:新光企业气质的来源/233

 作坊:半夜炸掉的电灯泡/236

 家族:企业创业阶段的最佳选择/239

 宪章:新光家族企业的明天/241

 

尾章 一切都可以从头开始

试读章节

销售:社会就是一所大学

虽然我没有上过大学,没有接受过系统、正规的高等教育,但人生是丰富多彩的,走向成功的道路也并非只有一条。从我自己的经历而言,社会就是一所大学。我在早年艰苦的销售生涯中学到很多知识和经验,造就了我之后的新光王国。

在我20世纪80年代的行商生涯里,要数东北的生意是最好做的,我在那里待的时间也最长。

大约因为东北的冬季十分漫长,女人在家没事就爱绣花,所以绣花样比南方好卖许多。另外,当时东北的城市多以工业为主,工人们的生活很滋润。他们经济收入不错,一个月工资二三十元,还有粮票,一天能吃到一顿细粮。林业局和林场也是我们常去做生意的地方。无论在哪里,东北人买东西都很爽快,不会讨价还价。

东北女人的性格特点是对人十分热情,很爱美,平时就喜欢贴窗花、剪纸什么的,心灵手巧。当她们看到我们带去的漂亮的五彩绣品、绣着美丽羽毛的凤凰图案的被面,以及荷花、梅花、牡丹、鸳鸯等漂亮图案的枕头面,都非常喜欢。

这些都给我们做生意创造了很好的环境。

东北地区纬度偏高,日照的时间很长,夏天晚上9点天还是亮的,早上日出的时间也很早,黑夜只有四五个小时。这和南方完全不一样。

我还记得第一次去哈尔滨时,我们住在香坊旅馆里。那时同行的所有人都没有手表,早上醒来见阳光已很耀眼。大家以为时间很晚了,就赶紧起床挑着货品出门,谁知一出门马路上一个人也没有。我们满腹狐疑地返回旅馆,看了旅馆的钟才知道,原来只有3点半而已。

在一次次的奔波中,我对东北越来越熟悉:我最远跑到大兴安岭靠近边境的地方,那里没有边防证一般人是进不去的,而那个时候我连身份证都还没有。恰好在当地的火车上碰到一个列车员是杭州知青,是他把我带进去的。几年奔走下来,我甚至比好多东北本地人更熟悉东北。

一个地方的生意结束后,便坐火车换一个地方,这样不断地换地方。我们晚上坐车,白天摆摊。一来省住宿费,二来省时间,哪怕夜里只坐三个小时的火车,上车前两个小时和下车后两个小时,都可以在候车室度过,这样一个晚上就熬过来了。虽然当时我年纪很小,但这些成本和时间的问题都算得很清楚。

其他方面的费用我们也十分节省。手上生了冻疮,皮肤冻裂了,润肤油都合不得买。在外面住旅馆,五六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3分钱一块的豆腐乳,就可以吃好几餐。

直至今天,遇到家族里的晚辈去外地,我都要求一定要坐晚上的飞机。我的理由是,如果白天坐,哪怕只有两个小时,前前后后加起来就会浪费半天的时间。

在我早年做生意时,全中国只有百货公司有商品出售,可是百货公面的货物挑选余地很小,服务态度也很差。那时候不但东北人,全国各地大部分地方的人都不懂得讨价还价,因为大家多年来在百货公司买东西买习惯了。

我们带的货物种类越来越多,除了绣花产品外,尼龙丝袜、发夹等小百货都带上一些,价格卖得比百货公司便宜,服务态度也比他们好很多。

我卖绣花样、绣花针。绣花花样就是图纸,像龙凤呈祥、鸟语花香、孔雀开屏等。花样是1角钱1张,如果顾客买得多,我会给她优惠,花1元钱就有15张花样。这使我初步懂得了批发的好处。

那时候很多顾客不会绣花,我还要一针一线地教她们怎么绣,教会以后她们才愿意花2角钱买绣花针。每当我教人们如何使用绣花箍,如何绣花时,当地的大姐们都学得特别认真。我也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教。我教会她们,生意也就做成了。这让我明白了什么叫服务意识。

有时生意不好,可这几天的路费没法省,时间也赔了进去,所以后面几天就必须多卖几件,不然就要亏本。这让我脑子里有了最原始的成本核算概念。

天长日久,我成为团队里年龄最小、可“销售业绩”却是最好的一个。

刚去东北时哪里都不认识,公交车到哪我就到哪,看哪里人多就在哪里摆摊。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还没有市场,也不存在市场调研。我们去过的地方,把地摊摆在菜市场门口,当地也有人开始关注这种生意,市场就这样慢慢培养起来了。

为了尽快卖完手上的货,我经常四处打探信息,哪里有集市就赶到哪里。在信息传输还很落后、人们沟通联络靠书信和电报为主的年代,我已经积累了各地市场信息。

慢慢掌握了做生意的窍门,生意就开始一天天好起来。用这样的方式,我开始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战场。

义乌商人的经营手法比较平实,不重形式技巧,注重实效而并不一味赶时髦。这种经营风格的结果,使得后来的义乌企业普遍亏损少,失败率低。自古以来,义乌人就有“勤耕好学、刚正勇为”的精神,它培养了义乌商人善于抢抓机遇的商业敏感。正是这种精神气质和商业嗅觉,让今天的义乌人能够敢为天下先,为人所不为,走出了一条义乌特色的发展道路。就是通过不停地外出跑生意,我也逐渐融人这股当时还并不太为人所知的商业潮流之中。

P46-48

序言

周晓光的这本传记与三个名词有关:女人、创业和光。

据说,“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不过没有人告诉我们,商业是火星上的事业还是金星上的事业。早在1949年,“法国猛女”波伏娃曾经断言,经济力量将使妇女抛弃她们“第二性”地位的那一天可能会到来。而在不久前,“中国猛女”李银河说:“说到男女平等,中国在经济领域做得比政治领域要好。这些女企业家、女领导人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一种新女性,这是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主要就体现在她们身上。”我对此没有研究,不过我相信她们的判断是准确的,女性身上那种特有的坚韧与“母性”肯定能让商业少一点狼性的凶猛,多一份别致的温暖。

周晓光是我认识的女性企业家中,最能体现波伏娃和李银河这两个判断的个例。

如果没有本轮中国经济的崛起,她也许只是浙江中南部山区的一位普通的女子,随日升而作,随日落而歇,在连绵的金衢丘陵之中、在滴雨的江南屋檐下度过平淡而没有悬念的一生。

而如今,商业革命“拯救”这个女子,让她的生命焕发出未见的丰采。2009年2月,《中国企业家》杂志在全国范围内评选“30位年度商界木兰”,入榜者中有董明珠、杨绵绵、张欣、李亦非、杨澜、徐静蕾等人,周晓光也名列其中,是浙商中唯一的入选者,在杂志给出的评估中,她在行业影响力方面得分很高。

周晓光的故事,自始至终是一个创业者的故事。

大时代总会孕育了不起的人物。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一场改变无数中国人命运的变革。尽管今天我们都已知道,发生在安徽小岗村的私有承包制变革,拉开了30年开放的序幕,但另一些更深的问题却一直在寻找答案——为什么是在这些最穷的地方最先崛起?这里和粤闽浙的商业基因究竟是怎样成长起来的?是怎样的一群人化身成了改变历史的洪流?在他们身上又有着怎样的传奇和精神?我敢说,这是一些令世界好奇的疑问,就像今天“义乌小商品博览会”里的170万件商品能让世界着迷一样——谁能想象30年前的这里一穷二白还要经常被追着割“资本主义尾巴”?

周晓光成长于义乌,如今这里已是世界的小商品之都,但在40多年前,这里却是一个“拖后腿”的穷乡僻壤,在她的这部自传中,周晓光对早年的四处奔走寻谋生计直言不讳,她睡过火车的地板,为了逃避检查而躲进厕所,她上过同乡的当,贴进去了一个月的收入……这是一个从农业时代走出来的人,如果你认识现在的“饰品女皇”周晓光,一定无法在两者间画上等号,但在历史的通道里,她们却是统一的。

当然,在这两点之间的另一个问题是:在众多的创业者中,为什么又偏偏是周晓光成了“饰品女皇”?

这就与“光”有关。在周晓光的身上有三道“光”很吸引人,一是坚定的信念,一是未失的本真,一是感恩的心态。

美国已故传奇女性企业家玫琳凯曾归结过:“在同样条件下,最终能成功的,是那些拥有坚定信仰,永远坚信自己能做到的人。”周晓光在挑着货担,用脚丈量中国时,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生存,以及意外地完成了原始积累。但实质上,比资本积累更重要的是对商业的认识,以及只有在实战中才能训练成的商业嗅觉。只有走过风雨夜的人,才能体会出一缕微光对人生的意义。如她在书中所言:“在创业过程中,保持创业心态和为冒险做好充分准备是多么重要。只有敢于梦想,并为梦想脚踏实地地努力,才可能登上更广阔的舞台。”

很多人在获得成功后,便开始“自我包装”、“自我升华”,而我结识周晓光将近十年,却发现,她始终未失本真,十年前的诚恳、坦率和好客,十年之后依然故我。在企业家圈子里,周晓光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倒不是生意本身,而是一个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的景象:一直到今天,周晓光家族28口人,大家同住一幢房,同吃一锅饭,其乐融融,宛若天成。在宗族观念已经分崩瓦解的当今中国,这种近乎古典的景象让无数人羡慕不已。“贫可聚志,富则分辙”是商业人生中常见之景,而在周晓光这里,却因她的坚守本真而得以扭转。

我常听周晓光说起的一个词是“感恩”,她感父母之恩,感丈夫之恩,感朋辈之恩,感部属之恩,感时代之恩。所以,她是很多商业人士的好朋友,是全国人大代表中提案最多的人之一,是义乌经济的代言人之一。感恩不为回报,感恩却自有回报,周晓光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或许正是女性的成功,是个性的成功。

读周晓光的这本传记,常常让人掩卷感慨。你仿佛看到一次蝴蝶出蛹的神奇,这是多少中国女孩和创业者日夜憧憬的梦想。周晓光之所以蜕变为蝴蝶,秘方便是她在此书中不断的表白:女人可以拥有更多的情商,以及一份坚韧的自信——而这也是生命最美丽的所在。

我特别喜欢她的书名——女人就是要发光。

书评(媒体评论)

虽然起初只是一棵小草,却有顶破石板的顽强力量。当今天已成为一棵大树,仍不忘播撒更多的荫凉。这就是周晓光的人生,一个女人的传奇。

——杨澜 著名传媒人

从一个南方山村的小姑娘,到纵横商界的女企业家,30年商海生涯的故事与感悟.让我们看到平凡女子如何成长为杰出的女性。

——靳羽西 美籍华人,羽西品牌化妆品创始人,着名传媒人

周晓光的成长,是一次蝴蝶出蛹的飞翔,是很多中国女孩梦想的榜样。而她之所以蜕变为蝴蝶,秘方便是她在此书中不断的表白:女人可以拥有更多的情商,以及一份坚韧的自信——而这也是人最 美丽的所在。

——吴晓波 著名财经作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女人就是要发光(饰品女皇周晓光创业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晓光//胡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16896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3
出版时间 2009-12-01
首版时间 2009-12-01
印刷时间 200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38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3: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