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从小就上常青藤
内容
试读章节

什么是常青藤教育

常青藤或常青藤盟校指的是美国东北部最著名的8所大学: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康奈尔、布朗、达特茅斯和宾夕法尼亚大学,这8所大学,除了康奈尔大学建于1865年以外,全都是在十七八世纪创建,属于美国历史最悠久也是最为精英的大学。在习惯上,人们把精英教育称为常青藤教育。19世纪末,一些研究型的大学崛起,如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等,但是,在人们的习惯之下,还是把常青藤教育作为精英教育的另一个代名词,虽然它的范畴远远超越了这8所大学,而成为了全世界精英教育的典范。

多年以来,在美国的学术界渐渐形成了一种学术标准,对真理的认真探索以及道德水准的提高至今仍然是这一标准的核心,而这一标准的源.头,正是出自于哈佛大学。哈佛的创办者是一批从英格兰远道而来的清教徒,在他们的思想中,折射和衍生出一种求真求实的做人态度,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哈佛人,教导他们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哈佛大学第19任校长昆西曾着重指出:“大学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追求真理,而不是去追随任何派别、时代或局部的利益。”

哈佛学子威廉.詹姆斯在1903年开学典礼致词时说:“真正的哈佛是,无形的哈佛,藏于那些较为追求真理、独立而孤隐的(学生)灵魂里……这所学府在理性上最引人称羡的地方,就是孤独的思考者不会感到那样的孤单,反而得到丰富的滋养。”的确,在哈佛,真理被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求学的过程就是求真的过程。不断地掌握知识、探索世界的过程,就是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

在美国,曾经有位企业家说过:“你就是让那些哈佛的新生不上学、随便干点什么,20年后,他们还是会比别人成功。关键不在于哈佛教了他们什么,更在于哈佛选了什么样的人。”可见,常青藤的精英教育法则最根本的一点不在于让孩子能够走进常青藤,获得常青藤大学的精英教育本身,而在于挑选并培养具有“常青藤素质”的孩子。那些刚刚进常青藤的孩子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这样的素质。因此,不要将孩子未来的成功寄希望于千方百计把他们塞进常青藤的大学,让他们接受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而在于从小就开始培养你的孩子,让他们具备“常青藤素质”。国外研究指出,人到17岁时个人素质的发展基本定型,再进行教育效果就不大了,而17岁以前特别是14岁以前,可塑性非常强。这时期的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应该尽早用常青藤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们进行培养。

很多父母在自己的孩子一出生时,就希望他们能走进常青藤,做下一个“哈佛女孩”、“哈佛男孩”,然而,出于各种限制,并不是每一个优秀的孩子都能走进常青藤。其实,走进常青藤也许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但绝对不是成功人生的目标。衡量一个人,从来都不是看他是不是上过常青藤。只要孩子们具有常青藤素质,不管他们身处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够在越来越要求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未来世界中脱颖而出。

要使孩子具有“常青藤素质”,就必须从孩子出生开始用常青藤的教育目标、原则和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

常青藤的教育目标,绝不仅仅是学到知识,而是引导他们走向成功。这种成功并不仅仅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有权有势,而是作为一个“人”的大写的成功。常青藤的教育理想是培养一个完美的人,一个有能力让自己幸福也能带给别人幸福的人。常青藤要培养的是下一代人在各个领域中的领袖。这一代领袖的价值观念、远见和能力,都关系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担负着未来人类的命运。

这绝不是夸大其词,倘若查一查常青藤出来的孩子们,你就能够看到无数包括总统、议员、政府官员在内的美国政治精英、企业总裁、顶尖律师、媒体掌舵人等等,他们就是常青藤精英教育法则的受惠者,也是常青藤教育出来的领袖。

……

P2-3

目录

第一章 常青藤教育法则

 什么是常青藤教育

 常青藤的孩子们

 精英教育从不让孩子自由发展

 牢记教育中的天赋递减原则

 教育分阶段,找到敏感期

 常青藤精英教育宣扬平等与对话

 积极导向,但不滥用惩罚

 鼓励孩子的“出格”

 繁琐压抑的纪律禁锢孩子的天才

 对于孩子的乞求,要懂得拒绝

 要花钱,自己挣,摒弃贵族教育

 让孩子自己承担损害性后果

 当孩子摔破了牛奶罐

 唤起兴趣,摒弃填鸭式教育

 让孩子从小就懂得:人生没有彩排

 让孩子知道,他是与众不同的

 培养能够自由表达的孩子

第二章 开发孩子的潜能

 星星之火点燃孩子的潜能

 发现孩子的潜能

 天才的失败来自父母的极度催逼

 语言是潜能开发的基石

 最早出现的音乐天赋

 游戏教育在美国

 时间应如何分配

 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

 将记忆力与想象力融合培养

第三章 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常青藤开启的勇气教育

 孩子的自我训导胜过家长的言传身教

 孩子应该享有决策权

 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让孩子成为“小小领袖”

 正确认识自己是健康成长的关键

 看清楚这个世界,拥有辨别能力

 让孩子学会信任,但不会轻信任何人

 让孩子为自己导航

 孩子的独立户头:一元钱也要存进银行

 每个孩子都要有个小账本

 信心是行动的催化剂

 让孩子一起分担家庭的困难,参与决策

 会交朋友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和孩子一起学着做某事

 独立思考是怎样养成的

 帮助孩子走出失意的阴影

 打好自己的牌

 给孩子的三条忠告

 苦难是一把双刃剑

 什么让孩子网络成瘾

第四章 学习是一种能力

 常青藤的“综合素质”标准

 家长能教孩子什么

 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

 广泛阅读:实施“超前”教育的条件

 每个孩子都可以是外语天才

 基础教育多样化

 少学习,多思考

 做好孩子的计划书

 观察能力,决定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

 孩子怎样才肯学习

 记忆力是智慧的助推器

 让孩子拥有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五章 品德教育与孩子一生相伴

 勇于剥去身上的泥土,才能露出金色的心

 让孩子体谅别人的感受

 乐观是以欢笑作为生命的止痛剂

 爱心教育很重要

 平凡也是一种幸福

 学会珍惜

 感恩的心,感谢花开

 让孩子学会帮助其他人

 自卑是心灵的钉子

 鱼上岸之前,先不要吹嘘

 让孩子压制胸中的怒火

 吝啬的人是贫穷的

 正直,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让孩子从小养成诚信的好习惯

第六章 培养孩子需要改掉父母的问题

 要孩子听话就要树立自己的权威吗

 应试危机下,分数应高于一切吗

 家长需要为孩子检查作业吗

 孩子的特长不应盲目培养

 不懂得倾听孩子的诉说

 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作比

 一遍又一遍地唠叨不休

 溺爱,是一种严重的伤害

序言

带着孩子“从小就上常青藤”

什么是全世界最好的教育?当你的孩子走进美国东北部的常青藤盟校,就会找到答案。

到目前为止,常青藤盟校的领头羊一哈佛大学共出过8位美国总统,3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32名普利策奖获得者。我国近现代,也有许多科学家、作家和学者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如胡刚复、竺可桢、杨杏佛、赵元任、陈寅恪、林语堂、梁实秋、梁思成等。

而耶鲁大学也一样拥有众多杰出的校友:美国前两位总统都是耶鲁大学的校友,乔治·布什是耶鲁著名的秘密团体骷髅会的一员,克林顿与他的夫人希拉里就是在耶鲁的图书馆里认识的。著名影星朱迪·福斯特、《时代周刊》的著名专栏作家凯文·翠林都是耶鲁人。在耶鲁大学众多的学术精英中,有13位学者曾荣获诺贝尔奖。除了这两所大学,其他的常青藤盟校也是人才辈出,几乎坐拥全球一大半的奖项与荣耀。在这个世界上,作为全球精英教育的化身,走进“常青藤”早已不是只属于美国人的梦想,而是全世界每一个家长的梦想。

随着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也有无数的中国家长渴望着自己的孩子走进常青藤,也有不少的家长真的将自己的孩子送进了常青藤。进入常青藤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孩子们能够成为世界上最有力量的那一批人,培养出他们卓尔不凡的领导力、学习力以及在越来越激烈的生存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能力。

如何才能走进常青藤?这也许并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在美国,曾经有位企业家说过:“你就是让那些哈佛的新生不上学、随便干点什么,20年后,他们还是会比别人成功。关键不在于哈佛教了他们什么,更在于哈佛选了什么样的人。”因此,我们说,走进“常青藤”,并非一定要迈入常青藤的校门,而是应该使孩子具备常青藤素质,只要拥有了这种素质,孩子就会在未来的成长、成才中披荆斩棘,无往而不利,他们就会成为未来的领导者与社会精英。

当然,具备常青藤的素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要求家长们必须从孩子出生开始就用常青藤的教育目标、原则和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代已经变化,倘若家长们还是奉行着自己曾经接受的并已经习以为常的那套教育方式来教育现在的孩子,必然会让孩子落后于时代的步伐,在未来的生存竞争中不具备天然的优势。

本书给了中国的家长一个机会,那就是带着孩子“从小就上常青藤”。我们提炼了常青藤精英教育的若干法则,每一个法则都能有效运用于儿童成长教育的方方面面,让你的孩子不用走出国门,便能从小享受到更为国际化、更适应当前时代的教育。本书的目标就是让中国孩子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尽可能地具备常青藤素质,成长为符合未来时代发展的人才。也许他们并不一定都会走向常青藤,接受常青藤的高等教育,然而,只要具备了这些素质,无论置身何地,都一样能够做出非凡的成就。

本书从常青藤精英教育一般性的教育法则,延伸到潜能教育、生存能力的培养、学习方式的指导、品德教育等方面,并且结合中国目前的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现状,指出需要改进的诸多误区。可以说,为全面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提供了简便易行且极富效率的教育指导。

教育对于家长来说,永远都是一个艰难的课题。然而究其原因,我们就会发现,教育难永远难在家长难以抛弃陈旧的教育观念,且从未站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和孩子沟通交流。拿起这本书,了解常青藤的教育是如何与孩子沟通的,掌握他们的教育是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引导孩子的积极进取心,让孩子的品格和人格得以自我完善的,如此,便拿起了通向成功教育的金钥匙。

从小就上常青藤,你的孩子就已经站在了通向成功的起跑线上。

内容推荐

◎本书给了中国家长们一个机会,那就是带着孩子”从小就上常青藤”。我们提炼了常青藤精英教育的若干法则,每一个法则都能有效运用于儿童成长教育的方方面面,从而让您的孩子无需走出国门,便能从小享受到更为国际化、更适应当前时代的启蒙教育。

◎本书的目标就是让中国孩子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尽可能地具备常青藤素质,进而成长为更符合未来发展的创新人才。也许他们将来并不一定都能走向常青藤,接受常青藤的高等教育,然而,只要具备了这些素质,无论置身何地,都一样能够做出非凡的成就。

◎拿起这本书,掌握常青藤教育是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如何引导孩子的积极进取心、如何让孩子的品格和人格得以自我完善……如此便会拿起通向成功教育的金钥匙。

◎从小就上常青藤,您的孩子实际已经提前站在了通向成功的起跑线上。

编辑推荐

本书从常青藤精英教育一般性的教育法则,延伸到潜能教育、生存能力的培养、学习方式的指导、品德教育等方面,并且结合中国目前的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现状,指出需要改进的诸多误区。可以说,为全面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提供了简便易行且极富效率的教育指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从小就上常青藤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龙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08687
开本 16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1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2: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