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琦和唐孝祥主编的《岭南建筑文化论丛》是第二届岭南建筑与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岭南建筑与地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二是岭南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创作经验与理论,三是岭南建筑与地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持续发展,四是各地本土建筑与文化的实践、经验与理论。
图书 | 岭南建筑文化论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陆琦和唐孝祥主编的《岭南建筑文化论丛》是第二届岭南建筑与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岭南建筑与地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二是岭南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创作经验与理论,三是岭南建筑与地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持续发展,四是各地本土建筑与文化的实践、经验与理论。 目录 岭南建筑创作与地域文化的传承 东方的西方 观光冲击与聚落保存之关系探讨——以澎湖县吉贝村为例 台湾地域性建筑与铁皮屋 浅析台闽庙宇之屋顶装饰构件与技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规划策略研究——以海口石山镇荣堂古村落保护规划为例 广东地区现代住宅设计-节能-创新研究 岭南建筑古为自然 广州黄埔古村游憩商业区的开发构想 惠州黄家祠建筑石雕保护研究 中国传统建筑石雕的技艺研究 传统建筑的再生——以佛山梁园刺史家庙建“玻璃屋”为例 理清思路,弘扬岭南建筑文化 深圳市城中村的传统价值再造分析 从玉成围龙屋看客家围龙屋的空间意象及保护 韶关古村落公共空间序列研究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珠三角村落景观的变迁及再生研究 岭南古村落地方风环境考察——以韶关古村落风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例 粤北韶关地区古村落普查及保护利用研究 浅析湘西传统民居的建筑形态与文化 岭南传统村落巷道空间热特性分析 竞争一共生:岭南传统聚落景观发展路径研究 传统建筑的门饰艺术及其文化内涵——以传统民居建筑为例 景德镇浮梁严台古村落研究 从中国画论角度浅析广州棋院的创作理念 小洲村的整体格局与空间形态初探 岭南庭院的再现历史文脉的延续——广州十香园纪念馆设计 羊城创意办公楼建筑方案设计——对岭南建筑地域性的感知 步行空间与地域特征的整合刍议——以广东云浮市中心城区云城区为例 岭南传统的绿色再现——以“华阳国际”办公楼竞赛为例 钱岗村村落公共空间特性研究 试析广州骑楼建筑的文化特征 基于佛山大墩工作坊的岭南水乡村落改造 闽南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初探 浅析岭南传统建筑中装饰艺术的审美特征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惠州传统骑楼的保护与更新 队地域特征的关注到时代精神的表达——全球化背景下岭南建筑的传承与超越 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性建筑的重构及对岭南建筑发展的启示 惠州“村落文化景观”的重生策略与反思 文化现实主义:全球化背景下岭南建筑地域性表达的新趋向 莫伯治泮溪酒家泮岛餐厅设计思想研究与修复札记 附录 巴蜀发现明代民居所产生的联想 浅谈山西民居门窗的营造艺术 阿坝州藏羌族民居的保护建议 东北满族民居建筑特色初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岭南建筑文化论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陆琦//唐孝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33372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56 |
出版时间 | 2010-12-01 |
首版时间 | 2010-12-01 |
印刷时间 | 2010-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092 |
丛书名 | |
印张 | 1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35 |
宽 | 18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