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命不可逆转(死亡大解密)
内容
编辑推荐

灵魂与生命无法分离,没有无灵魂的生命,也没有无生命的灵魂。人生,是一场名为“我和死神有个约会”的舞台剧,尽管结局早己注定,谢幕之前舞台仍属于我们,究竟以何种方式完成最后一幕,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艺术。

滕野编著的《生命不可逆转(死亡大解密)》从心理学的观点、现代科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死亡的本质,濒临死亡的感受,死亡意识的觉醒,灵与肉的关系和灵魂是否独立存在等问题,并深刻的分析和解读了各种死亡和名人死亡心理。

内容推荐

滕野编著的《生命不可逆转(死亡大解密)》从心理学的观点、现代科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死亡的本质,濒临死亡的感受,死亡意识的觉醒,灵与肉的关系和灵魂是否独立存在等问题,并深刻的分析和解读了各种死亡和名人死亡心理。《生命不可逆转(死亡大解密)》从对各种不同的死亡观的剖析中,开辟出了一条超越死亡恐怖,正视平常人生的途径。死亡来临时会发生什么?让我们一起揭秘……

目录

上篇 死亡之理

 第一章 人类死亡解析/2

1.干尸是如何形成的/2

2.千年不腐的秘密/5

3.尸变,走在死亡之后/8

4.死亡过程大揭秘/10

5.关于死亡最科学的解析/13

6.怎么确定“人真的死了”/16

7.不一样的死亡方式/21

 第二章 人到底有没有灵魂/25

1.人到底有没有灵魂/25

2.人死之后,灵魂能否再生/28

3.灵魂出窍,揭开死亡的面纱/31

4.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神/33

5.灵异事件大揭析/36

 第三章 人死前有什么征兆/39

1.遗嘱,透射出死前心态/39

2.死亡梦境到底寓意着什么/43

3.人死之前,能否看到奇异的景象/45

4.死亡前兆,暗示大难即将临头/48

5.一道白光,生命终结的先兆/51

6.回光返照是怎么回事/54

7.为什么“人之将死,其言也善”/57

 第四章 人死后的世界/60

1.人死之后,到底有没有轮回/60

2.轮回的真正起源/63

3.死后世界,轮回的秘密/67

4.转世投胎,看透生死轮回/70

5.死了之后,又会怎样/74

中篇 死亡之实

 第五章 预知危险,死亡其实就在身边/78

1.无法选择,生存还是死亡/78

2.生老病死,谁也逃脱不了的命运/80

3.恐惧,人类天生的本能/82

4.死神来了,该怎么办/85

5.不能阻挡的“死亡之痛”/89

6.远离孤独,克服死亡恐惧/92

 第六章 自杀——偏偏到此想不开/95

1.自杀——偏偏到此想不开/95

2.自杀的现状及其类型/101

3.心理学是如何看待自杀的/104

4.人们有没有选择自杀的权利/108

5.他们为什么选择“自杀”/111

6.如何解救处于自杀危机中的人/115

 第七章 安乐死——痛并快乐着/118

1.安乐死的类型及其他/118

2.安乐死——痛并快乐着/122

3.荷兰,安乐死合法的国家/125

4.“安乐死”在中国/128

5.争论还要持续多久/135

 第八章 葬礼,生命最后的仪式/144

1.不断变化的葬礼仪式/144

2.葬礼中隐藏的心理意义/148

3.中国传统的丧葬解析/153

4.现代社会的丧葬仪式/162

5.各不相同的丧葬文化/166

 第九章 超越死亡,求得最后的永生/171

1.戏谑而亡,获得永生/171

2.拨开恐怖乌云,重见天国曙光/175

3.淡化“自我”,就是在淡化死亡/179

4.意志,让生命超越死亡的界限/182

5.正视生命,求得最后的完满/185

下篇 死亡之趣

 第十章 亲密接触,名人死亡的“心理”/190

1.苏格拉底:对生命的最后追问/190

2.屈原:责任与幻想的焦灼/197

3.海明威:用死亡来证明生活/202

4.三岛由纪夫:死亡美学的阐释/208

5.三毛:相信灵魂的存在/213

 第十一章 大自然恐怖死亡现象揭密/217

1.埃及法老的重生之路/217

2.人类离奇消失之谜/223

3.最接近死亡的魔鬼海域/228

4.恐怖而神秘的“百慕大三角”/234

5.俄罗斯的“利雅迪三角”/242

 第十二章 形形色色的“死亡观”/246

1.基督教:死后存在天堂/246

2.近现代西方哲人的死亡观/251

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263

4.中外名家死亡语录/271

试读章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们开始以心脏停止跳动、自主呼吸消失、血压为零作为死亡的标准。在可观测的心脏监视仪上,人们看到心脏跳动的波动幅度渐渐由大变小,直到成为一条直线。此时,医生就会宣布人的死亡。可见,人们对死亡的认识随着医学的发展变得愈加科学了。

人们对死亡的研究和探索还在继续,对心脏死亡的认识,也面l临着挑战。因为在心脏停止跳动后一定的时间内,我们可以通过人工呼吸、电除颤仪等方式加以激活,甚至可以用机械心脏来代替已经死去的心脏。这就说明心脏停止跳动不是死亡的最后界限。

于是“脑死亡”的医学认识被逐渐推广开来。脑死亡是指以脑干或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地丧失功能为参照系而宣布死亡的标准。一般情况下,人的大脑在血氧减少3~4分钟后就会出现严重损伤,严重缺氧会引起大脑功能的部分甚至全部丧失。

国家卫生部脑死亡法起草小组确定脑死亡标准如下:脑死亡是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机能丧失的不可逆转的状态。先决条件包括:昏迷原因明确,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临床诊断:深昏迷,脑干反射全部消失,无自主呼吸,要靠呼吸机维持。以上条件必须全部具备,方可确认为脑死亡。

由此看来,与心脏死亡相比,脑死亡更为科学,更为标准,更为可靠。目前,世界上已有90余个国家和地区承认了脑死亡标准。所以,单从某个器官功能的瞬问停止是很难界定人的死亡的,因为人的生命是一个有机整体和过程。

随着对死亡研究的深入,1968年6月,世界医药科学组织评议会在日内瓦会议上提出一套界定人死亡的标准:

(1)对周遭的环境完全没有反应。

(2)完全失去反射能力和肌肉紧张度。

(3)缺乏自发性的呼吸作用。

(4)如果不用人工辅助器,动脉血压会剧降。

(5)在没有任何技术问题的情况下,即使用人为的方式刺激脑部,病人的脑电描记图仍然呈现绝对的直线反应。

这一标准避免了过去的单一性标准,却没有很好地考虑人体器官的移植问题。后来,美国哈佛大学提出了一套新的死亡标准,得到了世界各大医院的认可。该标准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期刊》上,共包括4条:

(1)没有感受性的反应力:对外界的刺激和内在的需要全然不知,而且完全没有反应。

(2)没有任何动作或呼吸作用:医生必须观察一小时以上,以判断病人是否已不具有任何自发性的肌肉动作、呼吸作用,以及对任何痛苦、触碰、声音、光线等刺激,已不会产生任何反应。

(3)没有反射作用:病人因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已经停止而进入永久性昏迷状态的证据之一是,病人缺乏反射作用。瞳孔固定而且扩散,并且对直射的强光没有反应。

(4)脑波电位记录图呈现水平状态:脑波电位记录水平或相等电位状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但是先决条件是,所使用的电击必须恰当,仪器的功能必须正常,操作人员必须胜任。

人们关于死亡的研究是在不断发展的,并没有尽善尽美的标准。由于对人的生命和死亡的认识一直是各门学科综合研究的成果,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提高,在不断向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提出挑战,死亡在医学上的争论还将持久地进行下去。正如一句俗谚所说,最普遍的东西,也恰恰是最难确认的东西。

除了在医学上的认识,关于死亡,还有一种或许在更古老的文化中存在过更为积极的观点,即死亡并不是最后的湮灭。意思是说,即使肉体在物质层面消失后,人的某一部分仍然会延续下来。而关于继续存在的部分有多种称呼,例如灵魂、精神、灵体、原质、意识等等。不管怎么称呼它,人在死后进入另一种形态,或是从一个世界转移到另一个世界的说法早就存在,而且这种信仰十分普遍。

简而言之,关于死亡本质的研究和解析,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就是以医学的发展为依据的死亡认识;另一种认为死亡是灵魂进入另一个世界的通道,并不是生命的最后终结。它们都渊源悠久,而且流传广泛。P14-15

序言

尼采曾经说过,人生就是一个长期的死亡过程。死亡是每个人最终的归宿,也是无数人害怕和担心的结果。

人生在世,辛辛苦苦为了什么?其实所有人,乃至所有生命,追求的不外乎是远离痛苦,获得快乐,亦即脱苦的自由。死亡是这种追求过程的终点。

死亡具有二重性,它既是自然现象又是社会现象,人作为有意识的能动体,不单能够自觉地正视死亡、完成死亡,而且能够能动地创造死亡的价值,使自己的死亡带有积极或消极的社会意义。

人的死亡有各种各样的情况,病亡、老死、淹死、压死、摔死、遭枪杀等。从生理的角度看,自然死亡是指年龄增长到一定程度后,生理机能自然衰竭而导致的死亡;非正常死亡包括自杀、他杀、暴病夭折等情况。死亡的种类方式不同,所造成的社会意义也不一样。

对于人类个体而言,死亡是必然的。但是,自古至今,死亡促使着人类对生命、时间、空间、价值等多个领域进行思考和探索。这就是死亡对生命的贡献。

死亡的悲哀给人以警示:人不应该毫无意义地度过自己的一生。生命虽然必然毁灭,但我们不应该惧怕死亡;我们珍惜生命,但不苟且偷生;我们要生得有意义,更要死得有价值。

本书从心理学的观点、现代科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死亡的本质,濒临死亡的感受,死亡意识的觉醒,灵与肉的关系和灵魂是否独立存在等问题,并深刻的分析和解读了各种死亡和名人死亡心理。本书从对各种不同的死亡观的剖析中,开辟出了一条超越死亡恐怖,正视平常人生的途径。死亡来临时会发生什么?让我们一起揭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命不可逆转(死亡大解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滕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417329
开本 16开
页数 2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1-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086-49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1:4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