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提供给读者的是一套统一的真正的建筑学知识,能够让人对这一学科获得全新而清晰的认识。书中针对人们对建筑的本能认识进行了大量的阐释,并第一次把这些知识用简明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图书 | 建筑论语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提供给读者的是一套统一的真正的建筑学知识,能够让人对这一学科获得全新而清晰的认识。书中针对人们对建筑的本能认识进行了大量的阐释,并第一次把这些知识用简明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经过了十几年的酝酿筹备,这本建筑学教科书终于面世了。无论一年级的学生、还是正在撰写建筑理论论文的博士生,从高级设计工作室的建筑工作人员,到经验丰富的从业建筑师,对于每个与建筑领域有关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非常实用的。编写这本书的过程可谓精工细作,建筑学初学者们也不妨一读。书中所包含的信息是对各种设计技巧的集成和荟萃。它可以告诉读者如何独立于任何特定的风格,并根据人类的需求和情感进行设计。本书提供给读者的是一套统一的真正的建筑学知识,能够让人对这一学科获得全新而清晰的认识。书中针对人们对建筑的本能认识进行了大量的阐释,并第一次把这些知识用简明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尼科斯·A·萨林加罗斯博士(Nikos A.Salingaros)已经出版了《城市结构原理》(Principles of Urban Structure)(2005)一书。这本书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并被誉为对城市进程的基本综合与理解。他参与过的那些建筑环境的组织工作一般的从业建筑师都极少经历过。这本新书后面的章节将探讨一些非常敏感的话题:什么原因导致建筑师们制造出他们所建成的形态;为什么建筑师总是使用非常局限的视觉词汇等等。是由于个人的创造性,还是由于他们自身也不曾意识到的原因?到目前还没有一本书像本书这样触及建筑学的本质。另一位惟一可以把热情(和争论)激发到这种程度的是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他恰好也是萨林加罗斯博士的朋友和建筑学导师。 目录 序言 前言 绪论 致谢 第1章 物理学家眼中的建筑法则 第2章 创造建筑形态的科学基础 第3章 建筑学中的层级协作:装饰中的数学必要性 第4章 装饰的感官价值 第5章 建筑生命和复杂性与热动力学的类比 第6章 建筑学、模式和数学 第7章 分形心理意义的体现——路面 第8章 模块化和设计选择的数量 第9章 几何原教旨主义 第10章 建筑学中的达尔文过程和模因:现代主义模因理论 第11章 建筑学的两种语言 第12章 信息世界中的建筑模因 原版书文章出处 术语解释 参考资料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建筑论语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尼科斯·A·萨林加罗斯 |
译者 | 吴秀洁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11548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10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02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4 |
宽 | 18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01-2009-2712号 |
版权提供者 | Nikos A.Salingaros和德国UMBAU-VERLAG出版社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