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评话是以扬州方言与表演相结合叙述故事的曲艺品种,自明清以来就一直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现代更是出了王少堂这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家。《笑谈古今事:扬州评话艺术》为《扬州艺术丛书》之一,叙述了扬州评话的历史源流、发展轨迹、名家名本、当代成果等,重点评析了扬州评话在话本方面“说事、说理、说人、说心”的特点,表演方面“神聚一点、情凝一线”的特点,并且附录了传统评话书目及传承系统表,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既是普通读者了解扬州评话艺术的入门书,亦可看作是曲艺工作者、研究者从专业角度进行的研究和总结。
图书 | 笑谈古今事--扬州评话艺术/扬州艺术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扬州评话是以扬州方言与表演相结合叙述故事的曲艺品种,自明清以来就一直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现代更是出了王少堂这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家。《笑谈古今事:扬州评话艺术》为《扬州艺术丛书》之一,叙述了扬州评话的历史源流、发展轨迹、名家名本、当代成果等,重点评析了扬州评话在话本方面“说事、说理、说人、说心”的特点,表演方面“神聚一点、情凝一线”的特点,并且附录了传统评话书目及传承系统表,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既是普通读者了解扬州评话艺术的入门书,亦可看作是曲艺工作者、研究者从专业角度进行的研究和总结。 内容推荐 《笑谈古今事:扬州评话艺术》叙述了扬州评话的历史源流、发展轨迹、名家名本、当代成果等,重点评析了扬州评话在话本方面“说事、说理、说人、说心”的特点,表演方面“神聚一点、情凝一线”的特点,并且附录了传统评话书目及传承系统表,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既是普通读者了解扬州评话艺术的入门书,亦可看作是曲艺工作者、研究者从专业角度进行的研究和总结。 目录 《扬州艺术丛书》序 陆苏华 开场白 源流篇 一、历史源流 二、明末清初是扬州评话的形成期 三、康乾盛世是鼎盛期 四、晚清时稳步发展 五、民国时期的艰难航程 形态篇 一、以文学性特征为主体的表演艺术 二、有形体表演特征的语言艺术 三、有音乐性特征的口头文学 话本篇 一、什么叫话本 二、话本是按照自己的程式“做”的 三、怎样把小说变成话本 四、书里要有“戏” 五、噱是书中宝 六、方俗、民情人书 七、用自己的方法叙述故事 八、接受小说评点家的指点编书、评书 表演篇 一、传统扬州评话的表演艺术 二、说工:要求“绘声绘色,传神传情” 三、做工:要达到“满脸的书,周身的书” 四、书场:评话艺术展露“时—空艺术”属性的平台 名家篇 明末清初大说书家柳敬亭 居辅臣 吴天绪 徐广如 邹必显 浦琳 叶霜林 邓光斗 宋承章 李国辉 康国华 康又华 蓝玉春 龚午亭 金国灿 刘春山 戴善章 郎照明 朱德春 樊紫章 现代大说书家王少堂 当代篇 一、1949-1963年的扬州评话 二、粉碎“四人帮”后的扬州评话 结束语 附录 一、扬州评话的书目 二、扬州评话主要传统书传授系统表 扬州艺苑门外谈(跋)赵昌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笑谈古今事--扬州评话艺术/扬州艺术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真//徐德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陵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94498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0 |
出版时间 | 2009-09-01 |
首版时间 | 2009-09-01 |
印刷时间 | 2009-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826 |
丛书名 | |
印张 | 11.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1 |
宽 | 17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