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流变/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集刊
内容
编辑推荐

瞻望未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生产水平的提高、生产时间的缩短,有可能出现闲暇时间多于工作时间的趋向,因此未来学的学者预。言,未来社会是“闲暇社会”或称之为“服务社会”,闲暇问题在现代生活中将越来越有重要价值。怎样在生活中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人的身心培育,在社会文化史研究中是一个最有潜力的课题,值得研究者思考。

本书以“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流变”为主题,包括社会史理论反思、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媒体与文化生活、文化运动与论争、教育与知识、文化交流、风俗流变等方面的论文34篇。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集刊”第五辑,收录了2009年8月在贵阳召开的“第三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的部分论文,以“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流变”为主题,包括社会史理论反思、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媒体与文化生活、文化运动与论争、教育与知识、文化交流、风俗流变等方面的论文34篇,作者分别为中国(包括台湾地区)、日本、韩国等国的学者。透过本书各篇论文描述的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流变的多面状况,我们可以了解学术界关于这一领域的一些新的研究动向。

目录

中国人生活意识的觉醒(代序)

社会史理论反思

中国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

社会史研究瓶颈如何突破

大小与短长:全球化下文化主体性建立之刍议

传统文化与近代化

略论清代社会控制中的孝治理念

洋务运动时期士林的儒学观

无奈的沉沦——近代中国孔子和儒学地位衰落的进程及其必然性

科举停废与儒学社会根基的动摇

民国初年信仰危机与尊孔思潮

遗老辜鸿铭的文化保守逻辑

论五四前后尚武思潮的转变

媒体与文化生活

戊戌时期社会公共文化活动空间的建构与文化转型

1927~1937年中国国民党与国民政府新闻立法初探

《解放日报》与延安时期劳模榜样的塑造

  ——以吴满有和陈占魁为研究中心

北京大众的文化生活(1949~1966)

  ——以电影、戏曲等为中心

文化运动与论争

光绪乙未年间清廷朝臣的“自强”论争

五四时期的反宗教运动和社会演进

学生运动与控制暴力——以五四运动为例

民族主义与消费文化:1935年“学生国货年”论析

教育与知识

两湖书院与文化传播

清末民初的博物教科书与进化论的传播

国民政府时期上海以及江南地区小学教员群体研究

学术团体与知识建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之中国会计学社

文化交流

万历二十一年潜入日本的明朝间谍

前近代中国的日本国图认识——以郑若曾《日本国图》为例

康熙末年传入日本的中国信息——以《华客答问录》为中心

冈仓天心的亚洲文明论和他的中国之旅

基督教在19~20世纪中美关系史中——以基督教青年会为例

社会网络与灵学会的发生

风俗流变

关于《妙峰山香会序》碑刻之研究——兼及妙峰山香会的初始时间

预备立宪时期的风俗革新

试论抗战时期贵阳社会风习的变迁

道德、权力与社会秩序——一个社区女神与女魔的传说及象征

贫困、习俗、人口流动凝固

  ——20世纪70年代豫西南农村“换亲”现象探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流变/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集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仕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18438
开本 16开
页数 4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32
出版时间 2010-11-01
首版时间 2010-11-01
印刷时间 201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6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50-53
丛书名
印张 3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6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4: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