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战争中的航空母舰(共2册)/航空母舰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苏里高”海峡之战

1944年10月25日,凌晨三点刚过不久,美国海军“本尼恩”号驱逐舰(DD一662)在视距内发现日本重型巡洋舰。当时我刚出舱,站在“马克37”炮火射击指挥仪旁边,用望远镜搜索视距内的情况。耳边响彻着隆隆炮声,眼前南方天空的下象限位置被枪口射出的火光染红。海峡内的鱼雷巡逻艇快速伏击了日军舰艇纵队,双方陷入激烈交战。

有人拽了拽我的裤腿,身边炮瞄阵位的战士从目镜中向我打手势,我欠身进入指挥座舱,将瞄准器指向日本战舰巨大塔形上层建筑底座。通过指挥仪镜面放大景象,南方的景况在我眼里越发清晰。该舰被主炮齐射的火光和副炮速射的火焰照亮。从舰艏犁出的明显波浪看,该舰时速至少在25节以上。

身旁的雷达操作手简洁地报告着:离开大陆块的目标重新进入锁定范围,并处于较好的射程之内。我摘下通话器,联通对讲机,报告正追踪1艘日本战舰,并用火控雷达锁定了它。指挥官乔舒亚·库珀舰长回复,“马提尼”(鱼雷艇的无线呼叫信号)报告2艘敌战舰、1艘巡洋舰,以及至少3艘驱逐舰已通过“苏里高”海峡(位于菲律宾南部莱特岛和棉兰老岛之间)。我们的目标会是第二艘战舰。“制定好射击预案后向我报告。”舰长说,“舰炮备便,听到命令后再射击,先集中5枚鱼雷攻击它。”他的指挥清晰而有条理。在对讲机嘈杂的声音中,我听见舰一舰电台中“马提尼”传来的做好鱼雷攻击前准备的激动报告声。再次用望远镜搜索时,我可以看见2艘战舰纵队排列。我把瞄准器指向第二艘战舰,雷达操作手报告目标已锁定,接着我呼叫标图室做好对新目标的火力打击预案,尔后向我报告。

日本战舰一出现在海峡,雷达示波器从地物杂波中识别的图像就一直很清晰地显示着,火控雷达也一直将其锁定在射程之内。数分钟后,标图室报告“自动锁定”。我将其报告给舰桥控制室,舰长说:“很好,鱼雷备便,听令发射。”我调好5英寸舰炮,5枚鱼雷也架设至发射状态。当我立于舱口时,看见船尾的鱼雷发射底座已瞄向船舷。

舰艇在暴风雨中穿行,天色漆黑一片。南部的炮火尚未停息。我很难辨认出我编队中另外2艘与“本尼恩”号同型的“弗莱彻”级驱逐舰。纵队中舰与舰之间保持了大约300英尺的相对疏散距离。编队紧贴莱特湾我方海岸线,以5节的速度巡航,利用岛上的战乱不让敌雷达发现。耳边只听到轮机员保持全蒸汽压驶向目标的安全警报声。炮火指挥舱内非常安静,每个舰员都聚精会神于各自的任务,我们很久没有在一起闲聊了。过去7个月内我们5人每天一起在这个狭小闷热的“铁盒子”里待8小时,要么负责值更,要么就在最高战备状态下射击日舰。我们共同经历了塞班岛之战、北马里亚纳群岛之战、关岛之战、帕劳群岛之战以及佩莱利岛之战,曾一周内3次打空弹仓,并自诩为经验丰富的老兵。今晚只有一名指挥员值更。舱内恒定指示器在莱特湾之战中被日岸炮击毁。站在我身旁的年轻火控手和副炮手也在前天不幸负伤。助手罗伯逊上尉,受了重伤,裹了条毯子绑在军官起居室餐桌上(在最高战备状态下这里成为了舰上的急救站)。他打了吗啡,能为他做的也只有止痛和止血。他虽然侥幸活了下来,但被炸断了整条胳膊。战争对于他这样一个毫无心理准备的人来说太残酷了。

通过声能战斗电话检查舰炮和鱼雷阵位的准备情况后,我感到稍许宽慰。当再次查看雷达指示器,发现了逐渐变大的日舰影像时,我吃了一惊。敌编队正以25节的速度向我逼近,已接近我射击近界。

锅炉房增压器的呜呜声变得急促起来,舰桥开始全速推进。随着舰艇的加速,螺旋桨产生的气穴现象使指示器开始震动,甲板也开始摇摆,我们的驱逐舰纵队开始向南转向。突然,“本尼恩”号的常规广播和声动力电话几乎同时宣布:“准备战斗”。

战术攻击预案准备利用莱特湾的地理优势。我们由9艘舰组成的驱逐舰中队,准备编为3个三舰编队,立足独立作战,同时加强协同。编队在舰长罗兰·西蒙特准将的指挥下,准备从莱特湾北部沿岸的待机地域出发,以25节的速度航行10英里到达鱼雷发射阵位,对敌舰实施突袭。此时,日舰纵队正以27节的速度边攻击边向北逃窜。准将的意图是一旦日舰到达我巡洋舰和战列舰的鱼雷攻击范围,我们就对其实施突击。

攻击开始的口令后,编队转为间距300英尺的纵队向南截击敌人。加速时,锅炉房弄出浓烟掩护编队行动。同时,实施灯火管制,只留有一盏蓝色的战斗照明灯。站在指挥舱口,我可纵览聚拢的两编队的全景。通过“Mark-37”指挥仪高倍透镜组,敌情清晰可见。我编队驱逐舰一离开海岸线的隐蔽区就置于日本巡洋舰和战列舰的火力攻击之下。奇怪的是,我编队在夜色中迅速航行,以超过50节的相对速度驶向敌舰,看着敌火力在我四周呼啸,却不开一炮。14英寸舰炮激起的巨型水花足以将我舰艇甲板打湿。双方不断发射的照明弹更增加了诡异的气氛。

P001-003

书评(媒体评论)

关于航母在塑遗美国军事实力中所扮演的角色,没人比吉姆·霍洛韦更有发言权。《战争中的航空母舰》是一本有关公海中勇气和领导艺术的传奇著作,是海军历史学家、研究冷战中美苏战略运用的学者难得的珍贵资料,也是那些喜欢阅读扣人心弦、图文并茂的回忆录的读者的精神大餐。

亨利·A.基辛格——美国前国务卿1973—1977

这是本我所读过的关于航母作战行动和这些行动如何影响我国20世纪后半叶的外交和战略的最令人信服、最包罗万象的个人传记。致作者——杰出的前海军作战部部长你无愧于一名了不起的海军军官!

约翰·华纳——参议院军事委员会议员,前海军部部长

霍洛韦是屈指可数的伟大领导:他历经3场鏖战,功勋卓著;他对这些战争经历记忆犹新;他从这些经历中汲取。智慧光芒”。也正是这些“智慧光芒”在冷战日寸期帮助国家高层领导作出英明决断。他在冷战时期表现出的坚定信念和深刻见解在达成最终胜利中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有幸的是,现在历史学家以及新生代读者能阅读到作者在这些重要历史时期的个人回忆录及其学者的评述。这是一段有价值的历史,也是一段扣人心弦的阅读历程。

小约翰·F雷曼——海军部部长1981—1987

在《战争中的航空母舰》一书中,吉姆·霍洛韦以其冷战时期的个人经历为线索,深刻描写了那些风雨起伏、危机重重的岁月。让我们以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那段关键但容易让人误解的现代美国历史。无论对于普通读者还是霍洛韦将军冷战时期的战友,这都是本别有价值的著作。

布兰特·斯考特罗夫特——美国空军中将,杰拉德·福特和乔治·H.W.布什总统的前国家安全顾问

后记

这是一本有关航空母舰的书。在这里不得不再次强调,如果没有人来操作和维护它们,航空母舰及其搭载的飞机将是静止的、无生命的物体。这些美国男女青年的技能、奉献和勇气,使得美国海军航空兵部队将航空母舰打造成了美国海上力量的核心。年轻的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也许是最典型的代表。那年他17岁,高中尚未毕业。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的第二天,他走进海军招募办公室应征成为海军飞行员。但他要等到18岁。然后,他得到父亲的许可,加入了公共服务事业,并最终成为美国白宫的第41任总统。

他无私的勇气使他成为英雄中的英雄。正如2003年9月6日“乔治·H.W.布什”号(CVN-77)航母铺设龙骨时,我在弗吉尼亚州《纽波特新闻》中所评论的: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美国第41任总统,是一位活着的英雄。对不同的人来说,他成为英雄的原因也不相同。对一个特殊群体——海军航空兵来说,他是英雄中的英雄。对美国海军舰载机飞行员来说,乔治·布什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们为这样一位伟大的美国人与自己有着特殊的关系而感到自豪和荣耀。

海军航空兵非常钦佩乔治·布什的爱国主义精神。那时他刚刚高中毕业,放弃了进入大学(他已经被录取了)的计划,选择作为一名舰载机飞行员参加了一线的战斗。在他19岁生日前几天,他获得了飞行资格和任命,他是海军航空兵历史上最年轻的飞行员。

海军舰载机飞行员会牢牢记住布什中尉累计飞行了1200小时以上,完成了58次作战任务。他在海军服役期间,完成了126次航母降落,大部分时候是驾驶着大型高速鱼雷机降落在经过改装的巡洋舰的狭小、颠簸的甲板上。他们也会记住,在一次从航母上起飞后,布什中尉在TBM‘复仇者’鱼雷机发动机完全熄火的情况下,驾驶装载着弹药的‘复仇者’平稳追降在海面上,让他的机组成员在毫发无损的情况下逃离即将沉没的飞机。

但是海军航空兵最仰慕的是他在日本福岛作战时所表现出的个人勇气。对此,我们只需简略引用布什中尉获得优异飞行十字勋章时所得到的评价:‘为英雄主义和不平凡的成就。作为一名鱼雷机飞行员,布什中尉带领一个双机小队攻击一个无线电台,他在猛烈的防空炮火中坚持攻击。尽管在俯冲时他的飞机就已经被击中并起火,他仍继续攻击,在跳伞时他已经重创了目标。一’

对一名海军作战飞行员来说,最后一句评价分量最重:“尽管在俯冲时他的飞机就已经被击中并起火,他仍继续攻击,在跳伞时他已经重创了目标。”人们都会认为作战时飞行员从一架失去动力并开始着火的飞机中跳伞(而且高度和位置也允许)是正确的。但是乔治·布什中尉选择驾驶随时可能坠毁的飞机完成攻击。这样一来,他降低了自己生还的概率。在低空跳伞时,布什中尉被飞机垂尾撞到,降落伞也划破了。毫无疑问,乔治·布什是一位英雄,而他的优异飞行十字勋章差点成为死后追授的。

当他被美国海军潜艇“长须鲸”号意外营救以后,他在潜艇上住了一个月,直至潜艇完成战斗巡逻。当“长须鲸”号返回夏威夷以后,他本可以上岸休息,但乔治-布什要求返回自己所在的VT一5l中队——仍在西太平洋作战的“圣·贾辛托”号巡洋舰。在他的第二次海军生涯中,布什中尉的做法已经超越了应征入伍。作为一名与所在中队失散的生还者,他本可以返回美国本土,将自己的作战经验传授给舰队补充飞行员。实际上,这是标准做法。海军飞行员应该谨记乔治·布什重新返回VT一5l中队战友身边,继续驾驶TBM参加日本本土岛屿的激烈战斗的事迹。

对一位19岁的海军预备役中尉来说,这是奉献的象征。他一直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直到1945年VT一5l中队解散。此时VT一5l中队的伤亡率为50%。

“乔治·H.W.布什”号将成为美国海军“尼米兹”级航母中最先进的一艘。当它与“乔治·华盛顿”号和“亚伯拉罕·林肯”号一起出现在我们的舰队中时,它的全部作战能力将由新一代的年轻海军飞行员发挥。年轻飞行员也会被与这艘航母同名的英雄的技能、奉献和勇气所激励——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目录

译序

中文版序

原著序

前言

第1章 一个时代的终结

第2章 冷战:一位宿将的深思

第3章 朝鲜战争:被遗忘的战争

第4章 朝鲜战争:海军作战

第5章 朝鲜战争:空战战术

第6章 朝鲜战争:大结局

第7章 战术核武器

第8章 五角大楼、水上飞机母舰和台风

第9章 核推进:海曼·乔治·里科弗中将

第10章 “企业”号:全速赶赴

第11章 “企业”号:越南

第12章 “企业”号:快速转变

第13章 “企业”号:越战归来

第14章 五角大楼:航母计划管理者

第15章 叙利亚入侵约旦

第16章 越南:第七舰队司令

第17章 越南:海防港之战

第18章 越南:停火和巴黎协定

第19章 海军作战部部长

第20章 海军作战部部长:项目管理

第21章 参谋长联席会议

第22章 政坛元老

第23章 未来:过去只是开始

后记

缩略语

序言

在拜读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参议员约翰·麦凯思的回忆录《父辈的信念》时,已深感一位富有远见的父辈总是能正确影响子女的一生。同样,作为父亲的“依阿华”战列舰舰长对儿子的一句“太平洋战场是航空母舰(简称航母)的天下,美国海军的未来在于海军航空兵”,从而造就了“本尼恩”号驱逐舰上一名枪炮长未来的航母之路,乃至成为第20任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他就是前海军上将詹姆斯·霍洛韦三世。

霍洛韦将军的回忆录《战争中的航空母舰(简称航母)》中文版的出版,生动地再现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全球反恐战争期间美国海军航母作战运用的历程,以及鲜为人知的航母战斗故事。作为航母坚定的支持者,霍洛韦将军认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开始至今,航母一直是美国海军实现全球海上控制不可估量的主要作战平台。

冷战结束后,由于在广阔的海洋上失去了可以匹敌的舰队,美国海上力量的基本目标已从“实现对海洋的控制”转向“利用对海洋的控制”,进而转变为“以新的海上部署模式和力量构成来维持支援人道主义援助/灾难救援、国家建设、安全援助、维和、反毒品、反恐、反暴乱以及危机反应所需的前沿存在”的濒海作战新思维、新框架。这得到了正在重新寻找敌人而进行战略调整的美国海军的高度关注,加之造船及维护费用的飙升、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的兴起,航母霸主地位受到了挑战。

为此,霍洛韦将军在他的《战争中的航空母舰》一书中客观地评论道:“其实,航母就如同机场一样,只有战术飞机在战争中变得过时而不再使用的情况下,航母才会显得过时。这种情况会发生吗?……那种认为航母在未来战争中脆弱易损的观点是错误的。航母并不比海军其他装备脆弱。事实上,航母是遂行所有海军作战行动的保证。”事实上,航母不应该仅仅被视为冷战的象征,而应该被视为一种“大型多用途”平台。正如霍洛韦将军指出的,随着美军全球战略的调整,以航母为核心的航母战斗群已过渡到如今的航母打击群,已融入美国海军目前正在倡导的“海基能力”(Seabasing)联合集成概念之中。即,成为海上基地(Seabase)组成部分,为持续的海上力量投送、战斗生存提供一种全范围作战能力,同时还包含了最强大的单一海上打击单元。

2007年,在霍洛韦将军英文版《战争中的航空母舰》出版之时,正值美军争论长达近20年之久的“海基能力”概念逐渐形成并完善之时。例如,2007年6月,第2版《海军陆战队作战概念》中称,“海基能力将使我们具备从海上的国际水域发起行动的能力,从而可以确保作战机动和进入权利”。2007年,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卫队联合发布了文件《2l世纪海上力量的合作战略》。这一文件充分吸收了两版《海军陆战队作战概念》和2006年版(《海军作战概念))的观点,反映了近20年来的“海基能力”概念发展过程。2009年版((海军作战概念》中认为,海基能力不仅仅可以用来支持多种类型军事行动,而且可以为美国提供一种适用于新安全环境的非对称优势。

随着“空海一体战”概念的兴起,与之紧密相关的“海基能力”概念必将走向前台。而事实上,联合作战早已成为美军的基本作战形态,以有效应对新兴大国崛起带来的“反进入/区域拒止”挑战,这也必然要求各军种广泛参与,形成联合作战能力。“海基能力”概念的提出,不仅直接影响到海军、海军陆战队的转型思路、作战概念发展、装备项目建设,甚至直接影响美国未来几十年的国家大战略。对于霍洛韦将军所钟爱的航母而言,在褪去海上霸主光环之后,作为海上基地的组成部分正迅速融入更加广泛的联合作战体系之中,并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李健

内容推荐

《战争中的航空母舰(共2册)》由詹姆斯·L霍洛韦三世著,詹姆斯·霍洛韦上将在本书中以现代的视角审视冷战中包括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以及美苏对抗中的历史事件、历史决策以及历史结局。书中,霍洛韦将军冷静地观察和思索了当时国内外的战斗、战术以及战略形势。《战争中的航空母舰(共2册)》以第一人称的战斗行动叙述方式,表达出紧张的战场气氛以及千钧一发时刻的指挥决策。从他在白宫与总统的对话中以及在作战室与参联会成员的会议中,我们可一览作战的决策过程。

编辑推荐

《战争中的航空母舰(共2册)》由詹姆斯·L霍洛韦三世著,在本书中,作者以其冷战时期的个人经历为线索,深刻描写了那些风雨起伏、危机重重的岁月。让我们以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那段关键但容易让人误解的现代美国历史。无论对于普通读者还是霍洛韦将军冷战时期的战友,这都是本别有价值的著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战争中的航空母舰(共2册)/航空母舰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詹姆斯·L霍洛韦三世
译者 吴志丹//顾康敏//陈和彬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502358
开本 16开
页数 4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8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728
CIP核字 2013188536
中图分类号 K837.125.2=6
丛书名
印张 2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8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13-5227
版权提供者 Naval Institute Press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5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