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忘记--勤俭节约教育读本》编著者刘华腾。
本书收录了国网菏泽供电公司勤俭节约征文活动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包括记忆深处、最美滋味、含泪微笑、涩涩酸楚、地瓜地瓜、仰望先辈、葫芦架下、面红耳赤8章,这些作品或用亲身经历,或用他人故事,从各个方面说明了勤俭节约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了奢靡浪费的严重危害。
图书 | 不应忘记--勤俭节约教育读本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不应忘记--勤俭节约教育读本》编著者刘华腾。 本书收录了国网菏泽供电公司勤俭节约征文活动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包括记忆深处、最美滋味、含泪微笑、涩涩酸楚、地瓜地瓜、仰望先辈、葫芦架下、面红耳赤8章,这些作品或用亲身经历,或用他人故事,从各个方面说明了勤俭节约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了奢靡浪费的严重危害。 内容推荐 《不应忘记--勤俭节约教育读本》编著者刘华腾。 《不应忘记--勤俭节约教育读本》收录了国网菏泽供电公司“善小”雷锋团队征集的围绕“勤俭节约”这一主题的优秀征文。这些文章角度各异,不仅回顾了灾荒年代的饥饿记忆、温饱之后的幸福滋味,也以亲身经历或身边人的故事验证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对国家、企业和家庭的重要意义。本书另外还精选了六十余条关于勤俭节约的格言警句供读者欣赏。 本书不仅可作为企业培养节约型员工的培训教材,也可供大中专学生和普通读者阅读。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记忆深处 明天吃啥 绿色的生命 我的1942 我抢过人家半块窝窝头 最感激共产党的地主 絮叨中的沧桑 第二章 最美滋味 二叔的“地龙翠” 食有鱼 槐花香,槐花甜 山珍野味 第三章 含泪微笑 夜吃 二伯“不差钱” 父亲的收藏 大柱发财 生猛滋味 第四章 涩涩酸楚 不等价交换 偷东西的母亲 父亲是“独子” 懂事的小姨 第五章 地瓜地瓜 栽红薯 刨红薯 吃红薯 说红薯 第六章 仰望先辈 我的父亲,我的鞋 三只蛇皮袋 母亲骂我败家子 奶奶的坏习惯 树梢上的哲理 1968年的中山装 第七章 葫芦2222架下 烤蚂蚱的味道 肥肉的诱惑 新三年旧三年 一块红薯肥猪啃三天 一个生鸡蛋 那时县级干部 第八章 面红耳赤 餐饮业一年浪费两亿多人口粮 畸形消费之惑 中国每年浪费粮食约500亿公斤 占总产量1/10 “舌尖上的浪费”公务商务宴请最严重 一个大学生一年倒掉60斤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不应忘记--勤俭节约教育读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华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235119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7 |
出版时间 | 2013-11-01 |
首版时间 | 2013-11-01 |
印刷时间 | 2013-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6 |
CIP核字 | 2013259986 |
中图分类号 | TS976.1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