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马克等编著的《湖泊与池塘生物学(第2版)》内容不同于经典湖沼学,而是侧重强调生物对非生物环境的适应以及生物过程与食物网的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因此,作者呈献了那些自认为有趣而且淡水生态学工作者在初涉此行时应了解和掌握的重要内容。本书主要面向学习淡水生态学与湖沼学课程的本科生,以及想对淡水生态学更加深入了解的研究生。
图书 | 湖泊与池塘生物学(第2版)/水论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布朗马克等编著的《湖泊与池塘生物学(第2版)》内容不同于经典湖沼学,而是侧重强调生物对非生物环境的适应以及生物过程与食物网的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因此,作者呈献了那些自认为有趣而且淡水生态学工作者在初涉此行时应了解和掌握的重要内容。本书主要面向学习淡水生态学与湖沼学课程的本科生,以及想对淡水生态学更加深入了解的研究生。 内容推荐 这本对静水水体(湖泊与池塘)的简明,综合的导论将经典湖沼学与生态及进化的理论相融合,它在种群与群落两个水平上将生物的环境约束与生物相互作用进行了整合,从而使读者能够理解这些淡水生境中不同生物的分布与演替是如何得到解释和预测的。布朗马克等编著的《湖泊与池塘生物学(第2版)》侧重于温带的湖泊与池塘,同时也引用了来自极地和热带地区的案例进而向读者提供更为广泛的材料。 《湖泊与池塘生物学(第2版)》很适合大学教学使用。书中对一些重要概念进行了简明易懂的解释与说明,这些重要的概念包括生物的适应、优势、传播和演替,以及非生物因子、捕食、竞争的效应。对这些概念的阐述使得《湖泊与池塘生物学(第2版)》可供对淡水生态学有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与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的适应 引言 保持悬浮 湍流 湖泊的形成 温度 光 受集水区影响的非生物因子 水色 碳 pH 营养盐 氧气 生境持续性 实验与观察 第3章 生物体:非生物环境中的表演者 引言 病毒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原生动物 初级生产者 多细胞动物由分化细胞组成的动物 实验与观察 第4章 生物间的相互作用:竞争、植食、捕食、寄生和共生 引言 竞争 捕食和植食 寄生 共生 实验与观察 第5章 淡水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相互作用 引言 生态系统方法的演变 级联营养相互作用 稳态转换 微生物组分 淡水食物链中相互作用的强度 演替 生物对非生物环境的影响 实验与观察 第6章 生物多样性与环境胁迫 引言 湖泊和池塘生物多样性 古湖沼学方法:了解湖泊历史的工具 水体富营养化 酸化 污染 全球气候变化 太阳紫外线辐射 环境灾害的组合效应 外来物种 全球环境的分化 应对环境威胁的对策 参考文献 进一步阅读材料 词汇表 索引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湖泊与池塘生物学(第2版)/水论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瑞典)布朗马克//汉森 |
译者 | 韩博平//吴庆龙//林秋奇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4036880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3-04-01 |
首版时间 | 2013-04-01 |
印刷时间 | 2013-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Q178.51 |
丛书名 | |
印张 | 1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8 |
宽 | 178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 01-2011-7001号 |
版权提供者 | 牛津大学出版社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