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洁的这本《匈牙利事件(美国的政策与反应)》选取1956年匈牙利事件作为切入点,详加考察美苏冷战对峙的时期美国对待危机的反应。这次危机检验了艾森豪威尔政府推出的美国对东欧“解放”战略的实质和有效性。1956年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匈牙利事件的消极、审慎反应看似颇令人不解,但其背后实则蕴含着美国整体冷战战略及其对东欧政策总体考虑的内在逻辑。该书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图书 | 匈牙利事件(美国的政策与反应) |
内容 | 编辑推荐 郭洁的这本《匈牙利事件(美国的政策与反应)》选取1956年匈牙利事件作为切入点,详加考察美苏冷战对峙的时期美国对待危机的反应。这次危机检验了艾森豪威尔政府推出的美国对东欧“解放”战略的实质和有效性。1956年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匈牙利事件的消极、审慎反应看似颇令人不解,但其背后实则蕴含着美国整体冷战战略及其对东欧政策总体考虑的内在逻辑。该书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内容推荐 冷战期间,东欧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从1953年的东柏林骚动、1956年的波匈事件、1958—1962年的柏林危机、1968年的华约五国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事件,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波兰团结工会危机,这些在冷战史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事件。充分反映了苏联与东欧国家之间不断增长的矛盾和分歧,也是导致后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在美苏冷战对峙时期,美国究竟是如何看待这些危机的?同时又相应作出了怎样的反应?这是冷战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匈牙利事件(美国的政策与反应)》选取了其中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即1956年匈牙利事件作为切入点来详加考察。 《匈牙利事件(美国的政策与反应)》由郭洁所著。 目录 序 绪论 第一章 匈牙利事件的历史起因 第一节 战后匈牙利的“苏维埃化” 第二节 “新方针”及其带来的冲击 第三节 暴风雨来临前的动荡与不安 第二章 美国对东欧政策的源起与演变 第一节 冷战初期美国对东欧的政策 第二节 “遏制”到“解放”的微调 第三节 东柏林危机对新政策的检验 第四节 非斯大林化与“解放”的契机 第三章 震撼克里姆林宫的十三天 第一节 危机的爆发与升级 第二节 通过妥协寻求和解 第三节 莫斯科决策之“谜” 第四节 “旋风”行动来袭 第四章 华盛顿对危机的反应与决策 第一节危机面前的“失语” 第二节联合国舞台的周旋 第三节双重危机的“进逼” 第四节“解放”神话之真相 结语 附录一 美国相关核心历史档案选译 附录二 有关匈牙利事件研究的代表性英文文献与述评 附录三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匈牙利事件(美国的政策与反应)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郭洁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0163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8 |
出版时间 | 2011-11-01 |
首版时间 | 2011-11-01 |
印刷时间 | 2011-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751.55 |
丛书名 | |
印张 | 1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8 |
宽 | 15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