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阿伦·艾弗森传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阿伦·艾弗森传》是著名篮球作家张佳玮的作品,由CCTV体育主持人于嘉老师倾情作序推荐。本书从出生到2014年球衣退役,全景记录亿万球迷偶像“答案”阿伦艾弗森的传奇之路:当选状元、对决乔丹、2001年总决赛、球衣退役……并且还精选了百余张“小艾”典藏级照片还原这些经典瞬间。

内容推荐

《阿伦·艾弗森传》是介绍NBA篮球明星阿伦·艾弗森的名人传记类图书。人称“答案”的阿伦·艾弗森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汉普顿黑人街区,并不幸福的童年记忆,塑造了他狂放不羁、自由随性的性格。1996年成为NBA选秀状元拉开了阿伦·艾弗森征战NBA的精彩战幕。从贫寒的家庭身世、充满挫折的成长过程、到后来光芒耀目的成功,铸就辉煌的NBA职业生涯经历,这位从入行以来就充满争议的黑人球员,成就了一个美国式的成功梦想,激励着许多热爱体育的年轻人。本书由著名NBA作家张佳玮先生历时一年,倾心写作而成。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翔实的赛事史料和技术数据统计资料,书中收集了上百张艾弗森从高中至今的珍贵图片,对艾弗森生平重要的历史时刻做了完整记录,超强图文展现艾弗森的传奇人生路。

目录

第一章 少年

第二章 新秀季

第三章 巨星与风霜

第四章 2001年的神话

第五章 漫长的告别

第六章 妥协

第七章 底特律

第八章 英雄末路

尾声

试读章节

15岁时,安·艾弗森迎来了人生第二个转折点。三年前她12岁时,她的妹妹跑来告诉她“妈妈出事了”,随后她亲眼看着母亲因医疗事故死亡。而这一次,一个医务工作者面无表情地站在她面前,没心没肺地说了句让她天旋地转的话:

“您怀孕了。”

忽然之间,她就没法过以往的日子了——本来,15岁小姑娘,可以在犹太区打架、吵嘴、作弄手脚慢的老商贩,胡作非为,快乐得像只狡猾的猫。她爸爸威廉·艾弗森和四个女人生了十七个孩子,她是老大。许多人都说她有乃父之风:健壮、结实、活泼好动,爱打篮球,街区的小伙子都爱和她闹。实际上,到怀孕五个月时,她还敢去打篮球。谁给她递个蔑视的眼色,她就敢上去和人打一架——可是,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她有了个孩子。

好了,得想法子应付这个小玩意。

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黑人街区,15岁怀孕的姑娘比遍地踢啤酒罐的野猫都多。好吧,那就等孩子出生呗。结果,为了抢男人,她和一个姑娘打架,被姑娘叫来的两个男人打败了。安·艾弗森去了弗吉尼亚的汉普顿,那里是她的娘家。一路上怨恨着那个男人:那个和她同学、和她在一起,最后造就了肚里这孩子,然后又抛弃了她的男人。

在汉普顿,她情绪宁定了下来。她决定生下这个孩子。女人迟早都要过这一关的,何况,周围七张八嘴地建议说,“生个男孩子,你会有所依靠。”她甚至早早决定了男孩儿的名字:“如果是男孩儿,就叫伊泽尔(Ezail)好了。”

可是,1975年6月7日那天,当她的第一个男孩儿出生时,她却改了主意。她想起了那个混蛋——这时他本该在床边抱起孩子做慈父嘴脸的。算了吧,那时他也只有15岁,胡须都来不及长硬,在哈特福德念中学。可是,他毕竟是孩子的父亲。伊泽尔,留给孩子做中名。这个孩子的姓氏随了母亲——艾弗森。而名字,随了父亲——阿伦。

阿伦·艾弗森,1975年6月7日,出生于弗吉尼亚州汉普顿。孩子的昵称用了两个舅舅的名字:布巴扎克。安·艾弗森后来说:“我发现他的手臂非常长。我想他能当个篮球手。”

那个给了阿伦名字和生命的家伙,也就是那个有爹名没爹样的二愣子,名叫阿伦·布鲁顿。这厮始终没去汉普顿看自己的孩子和女人。知道安·艾弗森怀孕后,他就跟所有闯了祸不知道如何收场的毛头小子一样,完全负不起责任一或者,不想负责任。很多年后,他接受采访时,蹦出来的理由显示他完全不算个爷们儿:“我也想过去看他们,可是我当时也只有15岁嘛。”

安迅速做了她人生的重大抉择。她没有像其他贫民窟女人一样,生个孩子当猫狗一样弃置不理,恍若无事地接着过日子。她转移了人生重点,迅速完成了一个好动少女到一个负责母亲的转变。阿伦·布鲁顿?既然这个可怜虫负不起责任也不想负责任,那就再见了。

汉普顿这个布满暴力、毒品,而且还害死自己母亲的城市,让安·艾弗森深感厌倦。一个单身母亲,带着孩子在这个腐烂的沼泽里成长,显然是桩艰难的事。幸而,不久她遇到了新男朋友迈克尔·弗里曼,一个至少可以依靠的男人。

这是阿伦·艾弗森的新父亲——虽然小艾弗森,很长时间,都不愿叫这个不爱笑的弗里曼做爸爸。

他们所住的地方,是汉普顿行政下的独立市——新港,这是个盛产运动员、流行斗狗的市井之地。新父亲也没有完全担负起一个父亲的责任。如果你剖开阿伦·艾弗森的脑袋,提取他的童年记忆,会发现布满了几个街区之外的枪声,角落里毒贩小声交流、打斗、谩骂,未成年人隐瞒年龄买来的酒瓶,停电、停水,空荡荡的厨房、下雨天泥泞的地板。安·艾弗森和弗里曼抓紧一切时间吵架,互相推搡谩骂,发泄对生活的不满,剩下的时间就各自出外谋生填饱肚子。弗里曼假装内行地去贩毒,做贼心虚地躲避警察。而安·艾弗森去打字、洗衣服、修电路、当司机,忙里偷闲还生了两个女儿。

可是,她从来没有向命运示弱。她没有去找过阿伦·艾弗森的生身父亲。她也没有怨恨这个改变了她命运的孩子。就在外面枪声四起、杀声连天、白粉飞扬的环境中,她教导艾弗森像她一样,用拳头去对付那些试图以强凌弱欺负他的孩子。她不断对阿伦·艾弗森说:“你一定会有所作为,你一定要努力,好好生活。”

街区位于汉普顿的排污管道上。于是,每当排污管爆裂,街区就成了下水道的延伸。墙壁时常潮湿到发霉,房间里到处是腐烂和死亡的气味。这阴暗潮湿、随处是死亡与罪恶的街区,以及他那坚韧不拔的母亲,构成了阿伦·艾弗森的世界。他和他的母亲一样,就像在死亡沼泽里生长的植物一样,吸取一切可以吸收的养分生活着。他没有富家子弟那么幸福,能生活在阳光海岸名车别墅的世界。他的世界,阴暗与快乐参半,危险与幸福并存。他必须不择手段地抓住一切,以免沉沦进那已淹没他许多伙伴的泥潭。他变得机警、聪明而又坚韧。他身周围的伙伴在一次次枪击、追逐、逮捕和械斗中或伤或死,他亲眼看到过许多鲜血。在他的世界里,只有一线始终光明温暖的希望——母亲满头大汗、衣衫褴褛地对他说:

“一切都会好的,你一定会扬名立万。”

如此这般,阿伦·艾弗森在齐膝深的污水、灰头土脸的母亲和死亡如乌鸦般漫天乱飞的街道中长大了。在他后来名动天下的那些文身中,最重要的一个便是他心口上母亲的画像。

“我不崇拜任何明星,我只崇拜我的母亲。我庆幸,我是她的儿子。”

很多年后,他还会如此补上一句:

“我最怕的是妈妈死去。所以,为了免得痛苦,有时我真希望在她死时我已不在世上了。”

因为,在那风声鹤唳的岁月,当上帝、政府、父亲和朋友都似乎靠不住时,只有母亲在他身后,把手放在他肩上,对他说那些温煦的话语。母亲与自己的努力便是生活的全部,是与这黑暗之街战斗的武器。

P4-6

序言

我们所了解的NBA世界,绝大多数时候,是大片大片的比赛录像、新闻报道、言论和特写连缀而成。NBA本身的商业性,又注定了媒介播放的千篇一律。比如,“J博士”永远是一个飞翔者,多米尼克·威尔金斯永远做着他的大风车砸扣,拉里·伯德永远投得进压秒远射,“魔术师”和沃西永远在做一传一扣的SHOWTIHE快攻,贾巴尔总在各种录像里不知疲倦地做着一个又一个勾手,乔治·格文在有限的几个视频片段里做他的低手绕指柔上篮,“大梦”永远左右摇摆,巴克利总是激情万丈,20世纪80年代的底特律是一群凶恶的扳手钳工,卡尔·马龙总是接过斯托克顿的传球跳投,迈克尔·乔丹总在天空悬停不落,诸如此类。

但是你知道,历史并非如此。以我们的个人来说,每人每天的24小时每小时60分钟每分钟60秒,随时随地的所作所为,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此积聚起来的人生百变千幻,每一秒都如一片玻璃碎片般映射万千光芒。同样的道理。在传媒的世界里了解一个NBA球员,你会深感迷惑。

比如说,阿伦·艾弗森。

在漫长的十多年时间中,他呈现在公众舆论中的形象变幻不定。1997年,一个不羁的少年天才;1999年,一个独来独往的游侠;2001年,篮球世界最为孤绝的英雄;2005年,令费城爱恨交加的矛盾体:2007年底,一个成熟顾家的职业球员;2008年底,一个在底特律无所适从的人,2009年夏天,一个到处找工作碰壁的落魄天才,2014年春天,把自己球衣永远悬挂在费城球馆上空、被永远铭记的英雄。NBA及其周遭的传媒是面镜子,世界从镜中望他:先被仇视,然后是惊叹,赞美,歌颂,膜拜,跌落凡尘,鄙夷,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唏嘘,怀念。

因为传媒不是历史学家。他们无意做忠实的编年史,只是把他,阿伦·艾弗森,一个NBA球员,当作一件商品。他们需要在他身上提取一些概念,无论是他的自我、他的勇决、他的好胜,简单地提取出来,然后塑造成一个形象。在他顺利时歌颂之,在他不顺时鞭挞之。在传媒那里,这一切必须简洁、新鲜而富有视觉冲击力。

因此,许多时候,变的并不是阿伦·艾弗森,而是他周遭的环境,以及世界审视他的角度。

阿伦·艾弗森在传媒上的孤傲形象,有一部分是因为,他并不愿意阿附传媒与世界。他并不在意世界如何看待他。于是一个奇妙的矛盾故事出现了:由于他不在乎世界对他的看法,拒绝传媒的复杂化与扭曲,于是大多数的镜头反而将他复杂化了。在各种不同的故事里,他似乎既纯粹又矛盾——这本身就很矛盾。

要完全了解一个人是件困难的事。但是,如果将他的无数细节串联起来,所得出的印象,会比传媒简单地罗列事例要真实得多。阿伦·艾弗森,1975年出生。为什么会在1993年卷入保龄球馆斗殴事件?为什么会在1994年被名校乔治城录取?为什么他打破校规打完大二进入NBA时反而获得了教练的支持?他在1997年曾经面对怎样的媒体压力?为什么在1997年竭力攻击他的媒体会在1999年改弦更张?他和拉里·布朗在费城的恩怨为什么能绵延七年之久?为什么这番恩怨在2001年消解之后在2003年被旧事重提?如果将每个事件分离开来,阿伦·艾弗森在每件事中的角色都截然不同。但这些事情又确实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

你无法用事件解释一个人。阿伦·艾弗森自1975年以来的39年人生是一个浑然的整体,一个漫长的故事。乔治城大学的闪电、费城的孤胆游侠、3号的神话、NBA史上最矮的得分王、嘻哈文化之王,那个愿意终老丹佛的掘金3号,那个以350万年薪签约孟菲斯的老将,那个落叶归根回到费城的费城之子,那个在1997年以垄沟头出现而2009年又剃平头发的弗吉尼亚青年,一个被世界误解、苛求、责备、赞叹、敬畏的人,一个奇妙的混合体。

如果说,有什么东西比他在场上疾风穿行更精彩的,那就是迄今为止他39年的命运故事——所有人的命运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而他尤其如此。

张佳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阿伦·艾弗森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佳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511368
开本 16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4
CIP核字 2014182840
中图分类号 K837.125.47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