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清代小说家李宝嘉的代表作,全书通过对清代官场的方方面面的揭露,深刻地反映了清末官场的黑暗及腐败,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及艺术价值。全书人物刻画细致,揭露时弊尖锐,是一本极具代表性的谴责小说。本书为了适合不同人士的阅读,配以较为详细的注释及生动形象的奎图及绣像,不仅适合阅读,同时亦具有收藏价值。
图书 | 官场现形记(上下)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清代小说家李宝嘉的代表作,全书通过对清代官场的方方面面的揭露,深刻地反映了清末官场的黑暗及腐败,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及艺术价值。全书人物刻画细致,揭露时弊尖锐,是一本极具代表性的谴责小说。本书为了适合不同人士的阅读,配以较为详细的注释及生动形象的奎图及绣像,不仅适合阅读,同时亦具有收藏价值。 目录 第一回 望成名学究训顽儿 讲制艺乡绅勖后进 第二回 钱典史同行说官趣 赵孝廉下第受奴欺 第三回 苦钻差黑夜谒黄堂 悲镌级蓝呢糊绿轿 第四回 白简留情补祝寿 黄金有价快升官 第五回 藩司卖缺兄弟失和 县令贪赃主仆同恶 第六回 急张罗州官接巡抚 少训练副将降都司 第七回 宴洋官中丞娴礼节 办机器司马比匪人 第八回 谈官派信口开河 亏公项走投无路 第九回 观察公讨银翻脸 布政使署缺伤心 第十回 怕老婆别驾担惊 送胞妹和尚多事 第十一回 穷佐杂夤缘说差使 红州县倾轧斗心思 第十二回 设陷阱借刀杀人 割靴腰隔船吃醋 第十三回 听申饬随员忍气 受委屈妓女轻生 第十四回 剿土匪鱼龙曼衍 开保案鸡犬飞升 第十五回 老吏断狱着着争先 捕快查赃头头是道 第十六回 瞒贼赃知县吃情 驳保案同寅报怨 第十七回 三万金借公敲诈 五十两买折弹参 第十八回 颂德政大令挖腰包 查参案随员卖关节 第十九回 重正途宦海尚科名 讲理学官场崇节俭 第二十回 巧逢迎争制羊皮褂 思振作劝除鸦片烟 …… 试读章节 少停天黑,台上停锣预备上寿。老爷、太太一齐进去,扎扮出来。老爷穿的是朝珠补褂,太太穿的是红裙披风。双双站立厅前,同受众人行礼。起先是自己家里的人,接着方是戴升领着合府家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官场现形记(上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宝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015668 |
开本 | 64开 |
页数 | 72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68 |
出版时间 | 1998-09-01 |
首版时间 | 1998-09-01 |
印刷时间 | 1998-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