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始服饰及胡服时代(上古)
1.时代特色
2.图例解说
二、仿效唐朝服饰时代(中古)
1.时代特色
2.图例解说
三、国内外服饰融合时代(近古)
1.时代特色
2.图例解说
四、小袖主导时代(近世)
1.时代特色
2.图例解说
五、各色服饰趣谈
1.原始时代的服饰
2.衣裈
3.上古时期的带銙具
4.礼服的变迁
5.束带的由来
6.心叶、插头花及日荫蔓的起源
7.细长
8.直垂
9.上下(肩衣袴)
10.羽织袴
图书 | 图说日本服饰史 |
内容 | 目录 一、原始服饰及胡服时代(上古) 1.时代特色 2.图例解说 二、仿效唐朝服饰时代(中古) 1.时代特色 2.图例解说 三、国内外服饰融合时代(近古) 1.时代特色 2.图例解说 四、小袖主导时代(近世) 1.时代特色 2.图例解说 五、各色服饰趣谈 1.原始时代的服饰 2.衣裈 3.上古时期的带銙具 4.礼服的变迁 5.束带的由来 6.心叶、插头花及日荫蔓的起源 7.细长 8.直垂 9.上下(肩衣袴) 10.羽织袴 内容推荐 日本作者高桥健自一生都在研究日本服饰的变化,并不浮于表象,而是探索其中的文化关联。经过严谨甄别后,作者从古画中挑选了那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服饰,希望用最简易的语言,向读者解读日本历代的服饰文化风貌。 由李建华翻译的《图说日本服饰史》一书中所收集的众多绘卷物中,当该绘卷物为首次出现时,一般都作了说明,再度出现时便没有重复解释。对于那些难读的术语也同样,标注假名的仅限于第一次出现的情况。 编辑推荐 由日本高桥健自所著、李建华翻译的《图说日本服饰史》一书以日本服饰变迁为大纲,依据绘图进行说明。在选择图画时,力求做到选择各时代当时完成的正确的作品,经过后世加工的作品出于参考的需要只选择了两三幅,并且都在所出现的章节作出了说明。 但是,仅凭观赏绘图和阅读说明,所获得的知识很容易呈现片段性,这也正是我要将服饰史的梗概放在卷首的缘故。 书中画面的顺序基本按照时代的顺序排列,但出于说明某一完成期的服饰的需要,也会在该画面的后面插入前一个时代的资料,就如同要追溯历史,展示其雏形的情况。如在近世(江户时代)“上下”的后面插入镰仓、室町的“肩衣祷”就是其中一例。 与此相对应,在展示某个时代的资料方面,也出现了将后面时代的相关资料一并载入的情况。例如在展示“打刀’’画面时,也列举了“大小”和“小刀”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图说日本服饰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高桥健自 |
译者 | 李建华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241437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3 |
出版时间 | 2016-05-01 |
首版时间 | 2016-05-01 |
印刷时间 | 2016-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时尚娱乐-服饰搭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6 |
CIP核字 | 2015209569 |
中图分类号 | TS941-093.13 |
丛书名 | |
印张 | 2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5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