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等得起的好时光
内容
试读章节

爱情的发酵时间

有人在与自己的暗恋对象分开很久后,才发现以前对方送自己的书的隐蔽处写着两个人的名字,中间还画着一颗心,但那人已消失于人海中,不辨踪迹

喜欢,就要大声说出来。

这是唐晓琳的爱情哲学。她解释,这个理论有两大关键点:一是要及时,在有感情时就要让对方知道,免得错过时机;二是要清晰,在向对方表示好感时一定要表达得清楚明白,不能露一点藏一点,免得造成误会。

她的这一观点的由来得追溯到初中时期。在男孩子们还在因为身高问题打架时,花季少女们已经有了一个有些隐秘的爱好--看爱情故事。当时的爱情故事有两大来处:口袋本台湾言情小说和少女杂志。在学校外面的租书店光线昏暗的内间里,整整齐齐码着一排排的口袋小说,这些小说的封面基本都是风格非常统一的手绘美女图,书页被翻得卷翘、泛黄,里面是一些让小姑娘们心酸落泪或脸红心跳的新奇内容。这样的书在租书店一本五毛钱一天,女孩们轮流租书,并尽量用最短时间让它们在最大范围内流传。一起看同一本小说在那时是促进女孩子们友谊发展的渠道之一,但她们很少交流小说内容,因为不好意思交流。

她们乐于交流并敢于不包书皮就放在课桌上看的是少女杂志。这些杂志封面阳光卡通,里面的内容大部分是关于学习生活、亲子关系的,但也有那么一两个栏目会刊登青涩的爱情故事。这些故事相较于口袋本小说来说要委婉得多,但因为更加贴近她们的真实生活而非常容易牵动人心。有时,会有女同学在地摊上发现这些故事的合集,那些封面一片粉色、纸张粗糙的盗版书很得女孩子们的珍惜。

虽然风格不同,但不管是口袋本台言还是少女杂志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充满了不能宣之于口的爱恋、令人惋惜的错过、曲曲折折的误会。比如有人多年后才明白,当年那人给自己煮的三个汤圆代表着“我爱你”;有人在与自己的暗恋对象分开很久后,才发现以前对方送自己的书的隐蔽处写着两个人的名字,中间还画着一颗心,但那人已消失于人海中,不辨踪迹;有人在与旧日恋人重逢后,才知道当初导致两人分手的事是误会,可惜此时郎已娶,妾已嫁……

这些在姑娘们成熟后看到会大呼狗血、幼稚、穷折腾的桥段在那时的女孩子们心中,是从肚腹升到头皮的酸涩,是滴入心湖的眼泪。

这些女孩子包括唐晓琳。与流过泪就算了的其他人不同的是,她觉得自己从中看到了血的教训,并立誓自己绝不能学故事中的人物,以后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人要马上大声说出来,杜绝一切错过与误会出现的可能。在她十四五岁的时候,这个誓言被摆在了与“以后要读理科”和“以后要考上名牌大学”一样重要的位置。  在她上大学后,后两个誓言都已实现,前一个誓言也终于得到了实现的机会。

大学开学一个月以后,各个学生组织和社团都开始纳新,唐晓琳也积极向学生会递了简历。面试她的学长看起来很严肃,话语和表情都很少。从头到尾,她不记得自己表现了些什么,只记得对方跟她对视的那双眼睛,瞳色很浅,很漂亮。

如愿进了学生会跟对方共事后,她才发现这个叫付毅的学长其实很爱说笑,之前的严肃都是故意装出来的。但她对他的关注并没有因此消退,因为这个付毅实在是太厉害了,简直是会学又会玩的代表,才大二就拿了一堆奖学金和各种奖项,电玩和篮球样样拿得出手,还跟她一样对吃颇有心得。如此合她胃口,她觉得自己喜欢上对方完全就是命中注定。

虽然“命中注定”时刻的到来不是那么完美--军训时晒成黑炭的皮肤还没恢复,她还没多少机会展示自己出色的那一面,但本着“喜欢,就要大声说出来”的原则,她还是鼓足勇气郑重地约对方到了一家冷饮店,字正腔圆、条理清晰地表白了。

面对她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干脆利落的表白,付毅有些惊到了,没怎么犹豫就同意了。

两人开始出双入对。他们兴趣相投,连吃的口味都很相近,遇到好玩的一起玩,有好吃的给对方带一份,相处得默契十足、轻松愉快。

有朋友说:“你们就像认识多年的死党。”两人一起“嘁”回去:“我们是情侣。”

学期末,付毅他们年级有一个往国外著名大学派交流生的计划,付毅成绩优异,老师问到他时,他直接就答应了;唐晓琳他们年级得到了去外地参加一个含金量很高的比赛的名额,她毫不犹豫地交了报名表。

两人碰头时,把事情各自一说,突然都醒悟过来:有问题。

他们想到了那个朋友的话,现在看来,他们确实更像死党,而非情侣。他们能玩到一起,互相关心照顾,但在涉及自己人生的重要事情上,他们并没有征求对方意见的意识。

这段恋情突然变得像过家家。

两人各自回去冷静。自我剖析的过程可以省略,正式分手时,唐晓琳失落大过伤心,而这失落大多来自于疑惑:我们不是互相喜欢并且知道我们互相喜欢吗?

这问题颜玫也答不出。

颜玫就是那个说他们像死党的朋友,她是唐晓琳的室友兼好友。她也认为唐晓琳的爱情理论有道理,不过她生性腼腆,要她照着做很有难度。

颜玫有个喜欢了好几年的人,对方是她中学同学,但就读的大学不在这个城市,两人常常联系,偶尔还会互寄明信片和信件,但谁都没有捅破窗户纸。在唐晓琳眼中,这简直就是自我折磨型的反面教材。每当颜玫抱怨不知道对方在做什么、不知道对方会不会喜欢上别的人时,唐晓琳都表示非常不理解,但颜玫也不知道怎么才能解释清楚。

她只是隐隐觉得,他们现在谁都没有办法对生活做出些什么保证。她的喜欢说出去,随便哪里来一阵大一点的风,就能将一切吹走,那时,她才是真的失去,还不如现在,总算还握着些什么。

就这样,“战败”的唐晓琳和“不开窍”的颜玫,整个大学四年桃花都没正正经经开过。毕业后,唐晓琳投入工作,颜玫考研去了另一个人所在的学校,各自延续着各自的故事。

好在爱情大神并没有彻底放弃她们,唐晓琳在公司再次被一个人震住了。

那人工作能力出众,好几次在危机时力挽狂澜,被同事们戏称为“救场君”。唐晓琳曾无意中看见他将剩下大半的餐盒放到流浪猫面前,那一刻,她觉得他简直闪闪发光。救场君是半个生活白痴,而且极度挑食,兴趣爱好跟唐晓琳也没有多少重合的地方。发现自己在买衣服时会下意识地想救场君会不会喜欢时,唐晓琳对自己说:“这回应该没错吧?”

既然没错那必须遵照最高纲领行事,唐晓琳迅速地展开了追求行动。每天的爱心便当、上班时的端茶递水、下班后的嘘寒问暖……面对她如此热情的明恋,救场君很快败下阵来,成了唐晓琳的男朋友。

与此同时,颜玫在另一个城市得偿所愿。两个研究生磕磕绊绊地谈起了中学生式的纯纯恋爱,虽然已是男女朋友,却时不时陷入你猜我猜大家猜的模式。有一回,两人冷战完毕一起在操场上绕圈,因为之前有过对方像刺猬的比喻,颜玫说:“你应该把你的衣服脱掉。”结果,对方理解成真要他脱衣服,红着脸结结巴巴地说:“可是,可是我只穿了一件衬衫啊,这里是操场……”

在电话里听完颜玫描述的唐晓琳哈哈大笑,笑完之后还是没忍住表达她的担忧:“你们还是敞开了多交流交流吧,要是有更大的误会怎么办啊?”这是唐晓琳最甜蜜的时候吧,甜得哪怕遇到了困难,也有心情在上面淋上蜜汁做成拌菜。

可惜有的困难外表坚硬、面貌丑陋,即使泡在蜜糖里都没法下嘴。

一个周末,天气很好,唐晓琳想着要换季了,就动身去商场,打算给还在家加班的救场君买几身衣服。商场前的广场上人很多,滑轮少年们在喷泉周围的人群中灵活地挤来挤去,唐晓琳小心地侧身让过一个孩子,余光却瞟到几步外有救场君的影子。她诧异地正想叫人,喷泉的水柱“嘭”地腾起,对面的男人迅速揽过一个差点被水柱喷到的长裙女子,然后两个人抱在一起哈哈大笑。水柱又落下,把她未出口的话压进地底,再腾起时已经换了内容。

冰凉的水滴飘到她脸上,她打了个激灵,迅速冷静下来--也许只是误会,是误会就要马上解开。  她大步走过去,希望对方露出惊喜的表情,然后坦然地跟她介绍身边的“朋友”。但几秒后,这些想法都变成了笑话。男人见到她后脸上陡然出现的尴尬、心虚甚至后悔,已经不需要附加任何注解。

但她是鄙视误会的唐晓琳,心里默念着自己的原则,她还是给了对方解释的机会。

也许不给比较好。

男人说:“有了你之后,生活确实变得很舒适,你总是能照顾到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以为我是离不开你的,可碰到她之后,我才明白什么是激情。”

她笑着给颜玫打电话:“你知道吗,我居然遇到了传说中的渣男。”

几个小时后颜玫又收到了她的短信:“也许是我自己错得比较多。我才想起,每当我说‘我喜欢你’的时候,他回的从来都只是‘我知道’。”

她急匆匆地捧着一颗热烫的心和免费保姆的服务凑上去,对方没理由不收下,说不定还嫌她温度过高,不够熨帖。

唐晓琳在公司是待不下去了,新找的工作正好在颜玫所在的城市,她快速打包好行李,把自己投递了过去。

半年后,颜玫也进了同一家单位实习,两人与公司的前辈晴姐很投缘,女人帮又多了一个。有工作,有朋友,有爱好,唐晓琳的生活不算难熬。

收到颜玫的喜帖时,唐晓琳一边为好友修得正果而感到高兴,一边觉得自己的爱情哲学大厦的最后一点残留彻底坍塌了。

三个女人很没有创意地选了一家平时爱去的叫“寸寸香”的粥底火锅店作为颜玫告别单身聚会的地点。小包厢里,一轮轮的菜从锅里滚过,等三人撑得肚子都圆了,乳白色的锅底里还埋着不少菜。

颜玫重新开了一罐啤酒,瘫坐在椅子上对两位朋友说:“其实,我也没想到我们能走到现在,觉得会出现各种可能,但回头看,又觉得是水到渠成。”

晴姐夹了一筷子红豆腐到嘴里,对她语焉不详的绕口令表示不屑。“要我说,你,还有你,”她指指另外两个,“都属于没开窍的。你遇到什么样的人主要靠运气,你选择什么样的人主要靠眼光,你跟什么样的人走到最后就得靠经营了。”

“可我并没有刻意经营啊。”颜玫表示没有领会深意。

“你是没有刻意经营,可是你没有着急,没有在自己心智和能力都还差一截的时候把自己摊开来让人伤害。再加上你运气好,遇到个不错的人,两人一起让感情慢慢升温、慢慢发酵,火候到了自然就成了,就像这火锅和这红豆腐。”她点点火锅,又点点已经被她吃得只剩下红色痕迹的红豆腐碟子。

某个着急又把自己摊开来让人伤害的人赶忙想转移话题:“这红豆腐是怎么做成的?”

“先要选择合适的豆腐,把它们切块放在铺好的稻草上,然后放在阴凉的地方让它们发酵,之后把长满白毛的豆腐放酒里浸泡一会儿,再裹上做好的调料。”晴姐并没有被她难倒。

这种叫作“红豆腐”的食物是这家粥底火锅店的特色之一,很像腐乳。但跟外面卖的罐装腐乳相比,吃起来感觉更硬、更紧,没有那么多汁水。外皮裹着的辣椒酱也更有味,非常适合佐餐,让人回味无穷。据说,这家店的红豆腐还是用最原始的方法制作的。

“你居然知道!”唐晓琳继续把话题推远。

但晴姐并不打算轻易放过她:“这又不是什么秘密,稍稍留心就知道了。但知道了又怎么样,不同的人来重复这个制作过程,得到的结果都会有差别。选什么样的材料、放到什么地方发酵、发酵多久、配料怎么搭,每个环节的不同都会引出各种结果,就跟感情一样。不过,懂得选材和发酵,结果再怎么偏也不会偏到哪里去,怕就怕只会一个劲儿地使力气。”

虽然被晴姐说了一顿,但唐晓琳觉得这晚吃下去的一大堆东西消化得特别快,快得一直以来堵着的那股气都消散了。

她有点不敢面对,可面对了也不是那么难。

当她耐下心来让一段新感情散发出发酵后的醇香时,她才明白喜欢不只是一种心情,还是一颗种子。

种子有休眠期,也有生长期,它需要在合适的季节才能开出花来。

喜欢,当然要大声说出来,只是要在对的时候对着对的人。

P3-P15

目录

PART Ⅰ 温柔的顿号

 爱情的发酵时间

 让这雨在天地间画个破折号

 藏着笑容催化剂的面包香

 侧耳倾听,爱的暂停

 把脚步暂借给另一个自己

PART Ⅱ 转身的引号

 时间会记得

 等待才是最大的勇敢

 侧后方显示的美好

 生活,也许只在动与不动间

 刻着姓氏的温暖

 昨日的离线文件

 无需遥望的此岸之美

 幸福 也许有另一种模样

PART Ⅲ 生长的省略号

 老去的意义

 泪水挥发的温度

 烹调人生

 平行空间里的漫游

 与岁同开的耳际之花

 缀着晨露的生长节奏

 只有过去知道的呼吸

PART Ⅳ 无言的句号

 爱是所有回忆

 一个人的卡布奇诺

 记得你,不离不弃

 温水扬起的弧度

 不需加冕的时光

 时光不散

内容推荐

在创作人生篇章的过程中,能让我们变得温暖、放松,涌现前进灵感的,恰是那些有意或无意的停顿时光。

由牧童著的《等得起的好时光》精心收集了一些“等得起的好时光”,它们或是一个女儿给母亲的一次爱的陪伴,或是一段不计回报的爱情付出,或是一次放下纠葛的长途旅行,或是一种希望渺茫下的最后坚持……

正是这些小温暖与小希望,记录了我们人生。它们不值一提,却又无可代替,犹如一首首恬静的小诗,每个句子都那么温柔,每个标点都那么珍贵……

编辑推荐

时光不会等待任何人,但它却带不走记忆。

愿你的等待,恰逢花开。

由牧童著的《等得起的好时光》是一本心灵励志图书,本书精心收集了一些我们生活中的“等得起的好时光”,正是这些小温暖与小希望,记录了我们人生。

最为朴实的心灵鸡汤,涤荡人心,感受真善美。每一个感人片段,让人眼泪滂沱。该作品和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张嘉佳作家的作品属于同一种风格,极具市场潜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等得起的好时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牧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5236399
开本 32开
页数 2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5
出版时间 2016-04-01
首版时间 2016-04-01
印刷时间 201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2016039221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10
14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