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个火枪手/新课标系列名著导读
内容
编辑推荐

《三个火枪手》(作者大仲马)是一部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杰出通俗小说。小说将宫廷争斗、风流韵事与三个火枪手的冒险经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读来生动曲折,在艺术上塑造了一群生动鲜明、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在思想内容上也真实再现了十七世纪上半叶法国统治阶级之间的明争暗斗、互相倾轧的政治局势。一个多世纪以来,本书已被世界各国译成多种文字。人事沧桑,星移斗转,但本书始终风靡于世,脍炙人口,一直畅销不衰,成为一部受世人推崇的世界文学名著。

内容推荐

《三个火枪手》是以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和手握重兵、权倾朝野的首相黎塞留红衣主教的矛盾为背景,穿插群臣派系的明争暗斗,围绕宫廷里的秘史轶闻,展开了极饶趣味的故事。《三个火枪手》中的主人公少年勇士达达尼昂,怀揣其父留给他的十五个埃居,骑一匹长毛瘦马,告别亲人,远赴巴黎,希望在同乡父执的特雷维尔为队长的国王火枪队里当一名火枪手。在队长府上,他遇上阿托斯、波托斯和阿拉米斯三个火枪手,通过欧洲骑士风行的决斗,四人结成生死与共的知己……

《三个火枪手》的作者是大仲马。

试读章节

一六二五年四月的头一个星期一,有个年轻人牵着他的坐骑,那匹坐骑甚至还挺出色,引起了大家注意。达达尼昂老爹把自己的剑给儿子佩上,深情地亲了亲他的双颊,并为他祝福。

小伙子当天就上路了,带着父亲的三件赏赐。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的,这三件赏赐就是十五埃居、一匹马和一封给德·特雷维尔先生的信;此外当然还有种种嘱咐,这是大家都想得到的。

达达尼昂前来拜见特雷维尔那天,石阶顶上没有人斗剑,大家都在谈论女人的趣闻,候见室里的人则大谈宫廷轶事。达达尼昂经过石阶顶上时,不由得脸发红,进到候见室里则止不住哆嗦起来。他是一个想象力非常活跃而又荒诞不经的人。达达尼昂听到有人大声抨击红衣主教使欧洲为之发抖的政策以及他的私生活,不禁大惊失色,因为许多很有地位和势力的贵族,曾经试图深究这些问题而受到了惩罚。红衣主教是一个大人物,深受达达尼昂老爹崇敬,现在却成了特雷维尔的火枪手们嘲笑的对象。

“特雷维尔先生有请达达尼昂先生。”刚才那位跟班打开办公室的门,打断候见室里的吵嚷声喊道——

等大家全都出去了,门关上之后,特雷维尔先生才转过身来。现在已剩下他和这个年轻人了。

“我与令尊交谊颇深,”他说道,“我能为他的爱子做点什么呢?请您快告诉我,我的时间不由我支配。”

“先生,”达达尼昂说道,“我离开塔布来到这里,是打算请您看在您不曾忘记的这种交谊的份上,赏我一套火枪手队服。可是到达这里两个小时来所看到的一切,使我明白这是一种非同寻常的优待,我担心自己是否够格。”

“唉!先生,”他说道,“我现在才明白家父叫我交给您的那封介绍信多么重要。”

“是呀,”特雷维尔先生说道,“我正觉得奇怪呢,您出这么远的门,竟没有带那种必不可少的东西,那可是我们贝亚恩人唯一的敲门砖啊。”

“我本来是有的,先生,而且托上帝的福,是一封顶刮刮的介绍信,”达达尼昂大声说道,“可是叫人无耻地偷走了。”

于是,他把在默恩镇的遭遇从头至尾讲了一遍,仔细描绘了那位陌生绅士的相貌特征,讲的时候挺冲动,态度挺真诚,使特雷维尔听得出了神。

“偷我信的那个扒手!”达达尼昂回答,“哼!坏东西!”

达达尼昂怒气冲天,三步蹿出候见室,扑到台阶跟前,就要几级一跨往下冲。正在这时,一个火枪手从特雷维尔先生办公楼的一道旁门走出来。达达尼昂低着头只顾跑,一头撞在那个火枪手的肩膀上,撞得他大叫一声,确切地讲是嚎叫了一声。

“对不起,”达达尼昂说道,还想继续跑,“对不起,我有急事。”

他刚跨下第一级台阶,一只铁一样的手一把抓住了他的肩带,使他停住了。

“您有急事!”那个火枪手脸色惨白,厉声说道,“借口有急事撞了我,然后说声‘对不起’,您以为这就够了吗?没那么简单,年轻人。您听见特雷维尔先生今天不大客气地说了我们,就以为可以像他那样对待我们了?您错了,伙计,您不是特雷维尔先生。”

“说实话,”达达尼昂答道,他认出对方是阿托斯,经医生包扎之后,正回寓所去。“说实话,我不是故意的。我说了‘对不起’,我觉得已经够了。不过我现在还是对您再说一遍;这一遍也许是多余的。我以名誉担保,我真有急事,非常急。放我走吧,求您了,让我去办我的事。”

“先生,”阿托斯放了他,说道,“你没有礼貌,显然是从远地来的。”

达达尼昂已经跨下三四级台阶,听到阿托斯的指责,顿时收住脚步。

“够了,先生!”他说道,“告诉您,不管我是从多么远的地方来的,也不能由您来教训我要懂礼貌。”

“也许吧。”阿托斯说道。

“哼!要不是我有急事,”达达尼昂大声说,“要不是我正在追一个人……”

“有急事的先生,您不需要跑就能找到我,听懂了吗?”

“请问在什么地方?”

“加尔默罗一赤足修道院旁边。”

“几点钟。”

“正午时分。”

“正午时分,成,我一定到。”

“别让我等候。我事先告诉您,十二点一刻不见您来,我可就要去找您,半路上割掉你的耳朵。”

“好!”达达尼昂答道,“我十二点差十分到达。”

说罢,他像被魔鬼驱使着,又跑起来,希望还能找到那个陌生人,因为陌生人走路不紧不慢,估计不会走得太远。

但是在大门口,波托斯正与门卫在聊天。两个聊天的人之间,只有可以通过一个人的空当儿。达达尼昂以为通过没有问题,便箭一般从两个人之间冲过去。偏偏在他正要过去时,风刮得波托斯的长斗篷鼓了起来,恰巧把达达尼昂罩住了。波托斯大概自有道理,不肯让身上这件主要的衣裳落到地上,所以他抓住前摆的两手不仅没有松开,反而往身边一拉,结果把达达尼昂裹了进去,而且他本来就一副倔脾气,又拉得那样猛,使达达尼昂在斗篷里打了一个滚。

“活见鬼!”波托斯嚷道,他想尽力摆脱在他背后乱钻的达达尼昂,“您疯了吗,这样往人身上撞!”P1-3

序言

为名著导读实在是一件艰辛又不讨好的事。名著展现的要么是宏大精深的思想,要么是浩繁复杂的材料,要么是跌宕起伏的生活,要么是曲折离奇的叙述。驾驭它们需要极深厚的功力,稍不留神,就会以偏概全或挂一漏万。但面对中小学生读者,我们还是有必要给他们一个基本的引领。由于时空变迁,许多名著离他们较远,与学生生活不太搭界,以导读破除接收和消化的障碍不失是一种选择。

导读将力求全面展示和概括作品的整体面貌。突出故事或思想的完整性。与此同时,作品的内文经过缩编或节选而成,二者难免在叙述半径上有出入。读者朋友可以透过导读概览全貌。之后进入作品阅读。读完以后再回到导读反观全貌。导读权当行路的拐杖,要利用它切不可依赖它。

19世纪一百年间,南濒地中海,西临大西洋。幅员只有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那块六角形的土地,曾哺育过许多世界级的文人墨客,为人类文化宝库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佳作。直至今日,不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不论在外国还是在中国,稍有文学素养者,无一不知被誉为文学之父的雨果,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被冠以小说之王的莫泊桑,自然主义创作大师左拉,被称为法国近代散文典范的福楼拜,作品充满生命的活力与永恒朝气的司汤达,素有“想象与真实的奇特调和师”的都德,少有的浪漫文学才女乔治·桑,以及被公认的世界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19世纪的法国文坛,真可谓名流荟革,文豪云集,可堪独领世界文学一代之风骚。但人们绝不会忘记,在那璀璨的群星之中,有一颗耀眼的明星,那就是以通俗历史小说独占鳌头的大仲马。《三个火枪手》就是他最优秀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三个火枪手》是以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和手握重兵、权倾朝野的首相黎塞留红衣主教的矛盾为背景,穿插群臣派系的明争暗斗,围绕宫廷里的秘史轶闻,展开了极饶趣味的故事。书中的主人公少年勇士达达尼昂,怀揣其父留给他的十五个埃居,骑一匹长毛瘦马,告别亲人,远赴巴黎,希望在同乡父执的特雷维尔为队长的国王火枪队里当一名火枪手。在队长府上,他遇上阿托斯、波托斯和阿拉米斯三个火枪手,通过欧洲骑士风行的决斗,四人结成生死与共的知己。

其时,国王路易十三,王后安娜·奥地利,以及首相黎塞留三分国权,彼此有隙。国王对达达尼昂几次打败首相部下暗自褒奖。而首相却怀恨在心。恰逢安娜·奥地利王后的旧时情人英国白金汉公爵对她情丝未断,王后便以金剐钻坠相赠以表怀念。主教遂利用契机构陷,向国王屡进谗言,要国王派人组织官廷舞会,让王后佩戴国王送给她的那条金刚钻坠以正虚实。王后眼见舞会日期逼近,惶然无计,幸得心腹侍女波那瑟太太献计设法,请达达尼昂帮忙相助。达达尼昂对波那瑟一见钟情,颇相见恨晚,便不顾个人安危,满口答应,在三个朋友的全力支持下,四人分头赴英。经过一路曲折离奇的磨难,唯有达达尼昂如期抵达,向白金汉说明原委,及时索回金刚钻坠,解救了王后的燃眉之急,粉碎了红衣主教的阴谋诡计。

红衣主教黎塞留对安娜·奥地利也早已有意,但一直未获王后垂青。于是他妒火中烧,移恨于情敌白金汉公爵,利用新旧教徒的矛盾引发的法英战争,妄图除掉白金汉以解心头之恨。为达此目的,他网罗一批心腹党羽,其中最得力的亲信便是佳丽米拉迪。此女天生丽质,艳若桃李,但却两面三刀,口蜜腹剑,心狠手辣,毒如蛇蝎。达达尼昂为其美貌所动,偶然发现米拉迪肩烙一朵百合花,那是当时欧洲女子犯罪的耻辱刑迹。隐藏数年的这个秘密的暴露,使她对达达尼昂恨之入骨,不共戴天,几次设陷阱暗害,但均未成功。

在以围困拉罗舍尔城为战事焦点的法英对垒中,黎塞留和白金汉各为两国披挂上阵的主帅。黎塞留暗派米拉迪赴英卧底,乘机行刺白金汉;米拉迪提出以杀死达达尼昂为交换条件。她一踏上英国的土地,即被预先得到达达尼昂通知的温特勋爵抓获,遂遭其软禁。囚禁中,她极尽卖弄风骚和花言巧语之能事,诱惑了温特勋爵的心腹看守费尔顿,后者自告奋勇救米拉迪出狱,并侥幸刺死了白金汉。米拉迪在归法途中,巧进修遭院,找到了受王后派人庇护的达达尼昂的情妇波那瑟太太,将她毒死。达达尼昂、阿托斯、波托斯、阿拉米斯四位朋友昼夜兼程,苦苦追踪,会同温特勋爵和一名刽子手,终于在利斯河畔抓到企图潜逃比利时的米拉迪。六位仇人齐讨共诛,揭开了米拉迪的老底:原来她早已遁入空门,但她不甘青春寂寞,诱惑了一个小教士与其同居。因败坏教门清规,教士身陷囹固,她也被刽子手——小教士的胞兄烙下了一朵百合花。教士越狱逃跑,携带米拉迪私奔他乡,刽子手因受株连入狱,替弟顶罪。在异乡,米拉迪嫌贫爱富,又抛弃了小教士,和当地的拉费尔伯爵结婚,弄得后者倾家荡产后又弃他而去。拉费尔伯爵恨之切切,便化名阿托斯投军,进了国王火枪队,以慰失恋受骗之苦。来拉迪逃到英国,骗取温特勋爵伯兄之爱成婚,并生有一子。但为了独占丈夫及兄弟之遗产,她又谋害了第二个丈夫。她罪恶累累,天怒人怨,当即在利斯河畔被杀正法。至此,达达尼昂、阿托斯、波托斯、阿拉米斯、温特勋爵和刽子手各自都报仇雪恨,了却夙愿。

黎塞留得知心腹米拉迪遇害一事中,达达尼昂是主谋,便命亲信罗什福尔将他捉拿。达达尼昂不卑不亢,坦言相陈,明示原委。黎塞留见他视死如归,义勇无双,年轻有为,深为感动,非但不加罪行诛,反而擢升其火枪队副官。阿托斯、波托斯、阿拉米斯三人或归乡里,或娶孀妇,或皈教门,萍飘絮飞,全书就此结局。

书评(媒体评论)

我相信这种阅读教育,必然会培养起学生纯正的文学趣味,必然会促进主流阅读趋势的形成,必然会让学生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有较大的收获。

——本书编委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个火枪手/新课标系列名著导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大仲马
译者 马省坡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704005
开本 16开
页数 1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1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36
CIP核字 2013095033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7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