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品格的力量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最具影响力励志经典,国内权威作品译本!

塞缪尔·斯迈尔斯是英国19世纪最伟大的道德学家,被誉为“西方的成功学之父”、“卡耐基的精神导师”。本书是塞缪尔·斯迈尔斯最伟大的成功励志经典。本书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做人处世书。全书围绕着“品格”这个话题,阐述了塑造高尚人格的最要性。

内容推荐

《品格的力量》从家庭、劳动、勇气、自制、责任、性情、经历等多个方面阐述品格培养的重要性及其伟大的精神力量。该书自1871年在英国问世以来,被许多国家翻译出版,畅销130多年而不衰,塑造了亿万人的高贵品格。

在这个过于追求物质享乐的年代,我们决不能忽略品格的价值。这是一本值得你一读再读的书。

目录

第一章 品格是支撑个人和民族的强大动力

第二章 家庭是品格培养的最好学校

第三章 好朋友好伙伴是品格的伟大榜样

第四章 工作是人类品格的最好导师

第五章 勇者无惧——勇气是世间至为宝贵的品格

第六章 自我克制乃人类品格之冠冕

第七章 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人生使命

第八章 仁者无忧——温和乐观的心态是力量的源泉

第九章 优雅的举止风度是最美的艺术

第十章 智者无惑——书籍是人生最重要的伴侣

第十一章 婚姻与家庭是人生幸福之本——妻子的品格对丈夫的重要影响

第十二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高洁的品格源自苦难的磨炼

试读章节

品格是世间最强大的动力之一。崇高的品格,是人类本性最完美、最理想的体现,因为它展示了人类最美好的一面。

真正卓越的人,存在于生活的每个领域中,他们勤勉、诚实、守法,他们对目标矢志不渝,他们受到人们发自本能的敬意。信任他们,对他们充满信心,在思想言行上效仿他们,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因为正是他们支撑着世间美好的一切,若没有他们的存在,生活便会毫无生趣。

虽然天才总是得到人们的羡慕,但是品格高尚的人更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天才更多的是理智的产物,而品格则是心灵的力量,从长远来看,正是心灵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天才人物凭借自己的智力获得社会地位,而品格高尚的人靠自己的良知赢得社会声誉。天才人物受人羡慕,而品格高尚的人则是世人的楷模。

伟大人物总是那么的出类拔萃、与众不同,但伟大本身却是相对而言的。事实上,真正超乎寻常之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见,以至于只有少数人有机会出人头地,成就一番伟大功业。但即便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人,他也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诚实而光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他能恰到好处地利用上天给予自己的禀赋,而从不会滥用它们。他能努力让自己过上最美好的生活。他具备真诚、公正、正直和忠厚的品格,即使在生活细微之处,他也不会违背自己的人生原则行事。总而言之,他能在上天给他安排的岗位上做到尽心尽责。

也许你现在的工作岗位普普通通、平淡无奇,但只要你尽心尽责,仍然可以实现生活的最高理想,并从中塑造自己的完美品格。也许你所从事的工作并没有什么可歌可泣之处,但事实就是如此——平凡之人数不胜数,英雄豪杰寥若晨星。然而,即便是高尚品格所具备的恒久的责任感,也必定要体现在人们处理日常生活的普通事务中。惊天动地的时刻总是罕见的,我们的一生大部分都是在平淡无奇中度过的,人类的生活“汇集于平凡职责的范围内”。所有美德中最具影响力的美德,就是那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要求的美德,这些美德承负着最美好的事物,并且历久弥新,时常散发出新鲜的活力。至于那些超出普通人水平的“超级美德”,只不过是一些诱惑和危险的来源,因而并不是我们实际需要的东西。正如伯克曾经正确地指出:“以英雄的品德为基础的人类制度,必定会有一个脆弱的或堕落的上层建筑。”

当阿伯特博士——也就是后来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在描述已去世的朋友托马斯·萨克维利时,并未将他的笔墨集中于萨克维利作为一位政治家,或作为一个天才诗人的优点上,而专注于描写萨克维利作为一个与日常生活职责打交道的人的美德上。“他身上拥有太多罕有的品质!”他说,“有谁比他更爱自己的妻子呢?有谁比他更善待自己的孩子呢?有谁比他更忠于自己的朋友呢?有谁比他更温和地对待敌人昵?有谁比他更能说真话呢?”事实上也是如此,与通过了解他作为一个作家、一位演说家或一位政治家的杰出表现相比,通过了解他如何对待自己最亲近的人以及如何处理日常职责的平常细节,我们总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个人的真实品格。

与此同时,当普通大众在处理日常事务总是能够做到尽心尽责时,品格最高尚之人的高尚之处,也就在这种持久的尽心尽责中表现出来了。他们或许没有金钱,没有财产,没有学识,没有权力,但他们仍然能在心理上强大,能在精神上富足,因为他们诚实、正直、尽心尽责。无论是谁,只要他极其努力地履行他的义务,就完成了上天为他安排的神圣职责,从而在自身中塑造出了果敢的品格。尽管许多人除了美好的品格之外,在世上并没有其他的财富,但他们与任何威严的国王一样,享有人类的所有尊严,在芸芸众生之中卓然而立。

显然,学识渊博并不一定意味着品格高尚。文化知识与品格的纯洁或高尚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我们在《新约全书》中总能听到许多对人类心灵和“我们的灵魂”的呼唤,但这部经典对人类的才智方面却极少提及。乔治·赫伯特说:“一小撮的美德就值一大把的学识。”这里的意思并非说学识不配得到重视,而是强调它必须与美德相结合。在每一个社会,德才兼备的人都能受到人们的欢迎。有时候,我们发现卓越的才华会与最卑鄙的品行结合在一起,比如某些人对地位比他高者趋炎附势、卑躬屈膝,对地位比他低者傲慢无礼、横行霸道。这样的一个人可能在艺术、文学或者科学上卓有成就,但是在诚实、美德、真诚和职责感方面,则远远不如一个贫穷潦倒、大字不识的农民。

佩瑟斯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你总是说要尊敬有学识的人。我说,阿门!但是同时你万不可忘记心灵的伟大,思想的深邃,对崇高者的赞赏,对世界的体验,对行动中举止风度、敏锐机智和青春活力的赞美和颂扬以及对真理、正直和友善的热爱——你要知道,在一个学识渊博的人身上,或许所有这一切都并不具备。”

当瓦尔特·司各特爵士听到某些人对文学才华和成就的价值作出评论时有这样的感觉,就是他们仿佛要把诸如才华和成就这些东西,凌驾于所有被尊重和值得荣耀的东西之上。对此,司各特评论道:“上帝保佑我们!如果至高的真理正如这些人所看到的那样,这将是一个多么可悲的世界呀!在我的一生中,我读过足够多的书,也与足够多杰出的、博学的人物讨论和交流过。但是我向你保证,我从那些贫穷并且没有受过教育的男男女女口中所听到的真情实感,他们谈到周围许多朋友和邻居时所表达出来的敦厚朴实的想法以及当他们在面对困难和不幸时所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和英雄气概,都比我们从《圣经》中所读到的故事还要感人得多。若我们不是已经学会将能与心灵的教育相媲美的一切事物,比做月亮的光辉,我们是永远也不会感受和尊重我们内心真正的召唤和使命。”

更加明显的一点是,有钱并不意味着品格高尚。财富与高尚的品格之间更缺少必然的联系。拥有财富的人品德不一定高尚,相反,财富往往是品德败坏和堕落的重要原因。财富与腐败、奢侈、罪恶,彼此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财富掌握在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或对欲望缺乏调节的人手中,只会是一个诱惑,或是一个陷阱——他们最终会给自己及他人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

与此相反,诸如“安贫乐道”这样的生活准则还是有其合理性的,因为相对贫困的状态与最高尚的品格往往能融合为一。一个人也许除了具备勤劳、节俭和诚实这些品格,并没有什么身外之财,但这些丝毫不妨碍他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波恩的父亲给他提出的忠告最好地表明了这点:

“尽管我一向身无分文,他仍嘱托我要有男子汉的气概,因为一个缺乏诚实、果敢心灵的人,根本不值得尊敬。”

就笔者所知,住在北部乡村的一名工人,可以称得上是最纯粹、最高尚的人。他用每周从未超过合计十先令。的收入体面地维持着他的家庭。尽管他只在普通的教区学校受过初等教育,但仍然是一个充满智慧、思想深刻的人。他的藏书包括《圣经》《弗拉维尔》和《波士顿》,除了第一本,这些书可能极少有人听说过。这个善良的人或许正如华兹华斯在著名的《漫步者》中描绘的主人公那样。他一生都过着朴素的生活。在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虔诚地做完礼拜之后,他最终走向安息处,因他在实践中的丰富智慧以及真正的善行和美德永世留传,即使那些伟大和富裕的人也难以望其项背。

著名的宗教改革先行者马丁·路德去世后,正如他在遗嘱中所宣布的那样,他身后“没有现款,没有哪怕是一便士的财产”。他在生活中如此的贫困潦倒,以至于他只能通过旋制技术、苗圃培育和钟表制作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所需。但是,正是他双手的劳作,将他塑造成为他那个国家品格的楷模,比起德国的王公贵族们,他在道德上更加伟大,更加普遍地受人爱戴,让人追随。

品格是真正的财富,是最高尚的财产。品格是人们在良好信誉和普遍尊严方面的财富,那些在此投资的人,尽管他们未必就能发财,但必定能在尊严和名声方面赢得丰硕和荣耀的回报。诸如勤劳、美德和善良这样的好品质,在生活中应当居于最高的层次,具备这些美德的人就是大写的人,就是第一流的人。

如果一个人的单纯和正直是基于他人的公正评价之上,并且他知道和感受到了遵守这个原则是正确的,那么仅仅拿正直的意义来说,在生活中也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力量能直接给人以强大的力量和坚定的支撑,从而成为一个精力充沛的人的主要动力。本杰明·路德雅爵士曾经说过:“没有人命中注定就是富贵的人或者伟大的人,也没有人注定就是聪明的人,但人人都必须做一个正直的人。”

但是,生活的意义,除了正直之外,还需要正确的原则来激发,需要对真理、忠诚和正义的不懈追求来激励。一个没有原则的人,就像一艘失去舵手和方向的大船,只能在茫茫大海中毫无目标地随风飘荡,这样的一个人,就是一个没有法律、没有规则、没有秩序、缺乏控制的人。休谟说:“道德原则具有社会属性,它是普遍的。在一定程度上,为了反对罪恶和混乱这些人类共同的敌人,所有的道德原则形成了一个整体。”

P1-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品格的力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塞缪尔·斯迈尔斯
译者 陈常燊//李智微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030827
开本 16开
页数 2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5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5-49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5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5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