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成两大部分。演讲集所记录的是奥一网“中欧社会论坛·中国直播室”所邀请的17位中欧各界人士,围绕着“从开放社会到公民社会”的主题与广大中国网民的对话进程。本书另一部分是报道集,集纳了南方都市报、奥一网4位青年记者(编辑)远赴欧洲采访第二届论坛、第三届论坛预备会的新闻报道,记录了至少是部分欧洲主流人士对现代中国的印象及期盼。
图书 | 从开放社会到公民社会(中欧社会论坛中国直播室演讲报道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分成两大部分。演讲集所记录的是奥一网“中欧社会论坛·中国直播室”所邀请的17位中欧各界人士,围绕着“从开放社会到公民社会”的主题与广大中国网民的对话进程。本书另一部分是报道集,集纳了南方都市报、奥一网4位青年记者(编辑)远赴欧洲采访第二届论坛、第三届论坛预备会的新闻报道,记录了至少是部分欧洲主流人士对现代中国的印象及期盼。 目录 序一 皮埃尔·卡蓝默:从开放社会到公民社会/001 序二 范以锦:将鼠标和智慧凝聚成通往公民社会的希望之光/005 卡蓝默贺“中欧社会论坛·中国直播室”顺利进行/001 演讲集 一、从开放到大同 郭巍青:全球化视野下的公民社会和公民行动/002 吴重庆:中国农村的社会建设/008 阮曾媛琪: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机遇与前瞻/015 钱宏:公民共生体/024 黄万盛:从开放到大同/032 二、从农村到城市 任剑涛:社会怨恨疏导与国家持续发展/048 何兵:解放小摊贩扩大城市就业/064 李公明:文化建设与纳税人的权利/074 章仁彪:城市化,从物理空间到心理空间/079 党国英:户籍改革的目标是公正与效率/087 三、从单一到多元 何雪峰:公民写作与中国时评/094 孙立平:从黑砖窑事件看信息屏蔽机制/099 喻国明:危机中的媒体责任/105 四、从中国到世界 于硕:中欧三次相逢及跨文化视野/112 卡蓝默:中国和欧洲如何共同进入21世纪/120 邱震海:中国崛起期几组关系挑战与机遇相生共存/126 吴建民: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中国融入世界/132 《南方都市报》报道焦 中外学者云集欧洲论剑/142 欧洲:效仿“硅谷”很危险/144 15万中国学生欧洲求学/147 中欧共同关注贫困人口权益/150 科技发展不能削弱竞争性/152 欧洲关注中国和谐社会建设/154 “对技术单纯的亢奋会摧毁文化”/156 中国女大使被当成秘书/160 “穷人问题影响中国未来”/164 “中美中日对话有了范本”/168 勿拿儒家学说来解决政治问题/171 中日关系可以借鉴法德和解/174 “中欧应建金融体系,让美国接受”/179 除了贸易或煤炭,世界还有其他价值/183 跋 蓝云:从开放社会到公民社会/18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从开放社会到公民社会(中欧社会论坛中国直播室演讲报道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于硕//蓝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方日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52879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0-07-01 |
首版时间 | 2010-07-01 |
印刷时间 | 2010-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16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46 |
宽 | 181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