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在长期的大学物理课教学实践中,十分重视大学物理课程在培养学员科学精神和科学素质方面的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尝试。在当前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新形势下。编者对大学物理课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加以整理,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对科学发展、科学精神以及大学物理课程的德育功能、素质教育功能进行了新的审视和思索。针对物理学发展史上的若干经典案例,阐释其中的科学精神内涵,汇编成本书。全书共分三部分:求是篇、创新篇和奉献篇。
| 图书 | 漫谈物理学中的科学精神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编者在长期的大学物理课教学实践中,十分重视大学物理课程在培养学员科学精神和科学素质方面的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尝试。在当前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新形势下。编者对大学物理课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加以整理,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对科学发展、科学精神以及大学物理课程的德育功能、素质教育功能进行了新的审视和思索。针对物理学发展史上的若干经典案例,阐释其中的科学精神内涵,汇编成本书。全书共分三部分:求是篇、创新篇和奉献篇。 目录 求是篇 “日心说”的故事 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 让世界跳跃的量子 量子力学诠释的世纪之争 玻尔与哥本哈根精神 寻找宇宙的砖块 创新篇 卡文迪许“称量地球” 经典电磁场理论的集大成者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时空观的提出 炎黄子孙的骄傲——宇称不守恒的发现 “固执”的高锟 科技创新的摇篮——美国贝尔实验室 奉献篇 迈克尔·法拉第 伟大的女性——玛丽·居里 拳拳赤子心 默默育英才 科教救国的典范——吴有训 蒋筑英——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 邓稼先:埋名戈壁二十八年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漫谈物理学中的科学精神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丰强//余仲秋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河南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5071193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7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40 |
| 出版时间 | 2010-03-01 |
| 首版时间 | 2010-03-01 |
| 印刷时间 | 2010-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物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18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O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5.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河南 |
| 长 | 210 |
| 宽 | 147 |
| 高 | 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