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忠诚
内容
编辑推荐

“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是胡主席提出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而“忠诚于党”,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指挥,是党和人民对人民军队的最高政治要求,也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和灵魂。

这本《忠诚》解说词结集是献给建党90周年的一个很好礼物,对于弘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不断强化军魂意识,必将是有力的推动。

内容推荐

18集大型文献电视纪录片《忠诚》,紧紧围绕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条红线,以丰富翔实的史料,深刻睿智的思想,精心雕琢的艺术手法,喜闻乐见的影视表现形式,全面回顾了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热情讴歌了党领导人民军队建立的丰功伟绩,形象展现了人民军队永远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全片立意高远、主题鲜明,史论结合、情景交融,具有很强的理论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是一部弘扬主旋律的精品力作,是进行党史、军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这次《忠诚》解说词结集出版,是献给建党90周年的一个很好礼物,对于弘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不断强化军魂意识,必将是有力的推动。

《忠诚》的作者是肖裕声、符林国。

目录

一 血浴军旗

二 建军之本

三 信念之光

四 红心永恒

五 制胜之道

六 砥砺成锋

七 新式整军

八 战斗堡垒

九 最可爱的人

十 生命线

十一 弘扬传统

十二 砺剑国防

十三 服从大局

十四 “三化”建设

十五 迎接挑战

十六 永铸军魂

十七 新的使命

十八 科学发展

试读章节

这支由中国共产党人初创的武装力量,最大的特点是,有共产党的领导,有党的组织,有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官兵懂得为革命而战,勇于牺牲,军纪严明,训练有素,表现出非同寻常的战斗力。

曾任叶挺部连政治指导员的萧克将军对这支部队赞誉不止,他回忆说:“叶挺就说了,‘共产党员打仗就要勇敢,应该勇敢向前啊’。”

1926年6月,广州国民政府出兵北伐,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军先遣队驰骋两湖主战场。他们首战碌田,长驱泗汾、醴陵、平江,血战汀泗桥、贺胜桥,所向披靡,令敌军闻风丧胆。

当叶挺独立团主力进抵武昌城下,又上演了极其悲壮的一幕。攻城前,独立团第1营由营长共产党员曹渊带头,全体参加敢死队。大家写下为革命牺牲的遗书。攻城命令一下,共产党员高呼“革命万岁”的口号,在营长曹渊率领下,利用夜幕掩护,涉过护城河,冲到城脚,以云梯爬城。守敌拼死抵抗,战况非常惨烈。20分钟内,爬城官兵全部阵亡,曹渊壮烈牺牲,全营仅剩10余人,但他们依然顽强地把军旗插上了城头。叶挺独立团及所属的第四军因战功显赫被誉为“铁军”。

叶挺独立团的英勇作战,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改造旧军队、组织革命军队的成效。实际上,除了叶挺独立团,党掌握的部队还有卢德铭警卫团以及北方的许权中旅、谢子长部等。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工作的重要实践。

这时,共产党人本来应该而且有可能直接掌握更多的军队和一部分政权,以便应付可能发生的突然事变。可是,年幼的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主要领导人对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还缺乏深刻的了解,对党独立领导和掌握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还缺乏必要的认识,致使北伐军的军事指挥权绝大部分还掌握在国民党新军阀的手中。

1927年春夏,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昔日的盟友成了凶相毕露的刽子手,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倒在血泊之中。

中国大地黑云翻腾,一片血雨腥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就这样失败了。

血的教训擦亮了人们的眼睛。它表明: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对付武装的反革命。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说,中国共产党和革命人民是被国民党反动派“逼上梁山”的。

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从血泊中站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坚定的革命信仰,继续战斗。

中国共产党人的抗争,是一面旗帜,是一个宣言。在许多人离开革命队伍时,一些坚定的革命者却冒着杀头的危险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任国民党长沙市党部工农部部长的徐特立就是在此时加人了中国共产党,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革命理想的坚定信念。

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临时政治局会议,确定党“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创造新的革命军队,建立工农的革命军”,同时决定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武装起义。 组织武装起义,建立工农革命军,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历程。

党痛定思痛,从组织南昌起义开始,就把掌握军队领导权放在首要位置。

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以周恩来为书记,包括彭湃、李立三、恽代英、谭平山(后参加)在内的中共前敌委员会,作为党领导起义部队及其工作的最高机关。明确规定“党的作用高于一切”,指出“党的组织是一切组织的根源”,确立了党在起义中的领导地位。

党对南昌起义的组织领导工作非常严密。萧克将军回忆说:“当时的共产党是秘密的,不公开的。叶挺下个命令来,要起义,谁也不敢违抗,哪个敢违抗就打死他!前一天下午,吃了晚饭,我们共产党员的团参谋长、营长,带着我们到处跑,跑什么呢?看地形。带着谁跑呢?主要是带着当时的干部,具体说,就是当时的共产党员军官。我是共产党员,他们叫我一起去看地形。当时,党员相互交换意见,说上面有准备,今晚上就起义,才公开向部队宣布。”

党还积极地争取国民革命军中的高级将领参加武装起义。周恩来、谭平山先后向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贺龙,讲述共产党的主张和决定。贺龙当时尚未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他以一颗忧国忧民之心,明确表示:“我决心跟共产党走!”并率领第20军1万余人参加起义,使参加南昌起义的兵力增加了一倍。

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清脆的枪声在寂静的夜空中骤然响起,2万多名颈扎红领带、左臂扎白毛巾的起义部队在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领导下,对城内反动武装发起了进攻。经过近5个小时的激战,全歼守敌,完全占领了南昌城。

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它如一声春雷,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高高举起的火炬。

“南昌起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光辉的8月1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这支军队不是孙中山借助的封建武装,也不是吴佩孚手中的军阀部队,更不是蒋介石集团的新军阀,而是由中国共产党创建和指挥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新型人民军队。

南昌起义爆发后的第6天,中共中央在武汉三镇旧租界一幢不起眼的西式银灰色小楼秘密召开紧急会议,这就是著名的“八一匕会议”。P7-9

序言

“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是胡主席提出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而“忠诚于党”,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指挥,是党和人民对人民军队的最高政治要求,也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和灵魂。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领导和指挥的人民军队。早在初创时期,就明确规定人民军队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这一根本政治属性,确立了党指挥枪这一根本建军原则。通过在军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开展革命的政治工作,确保我军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实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党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我军不断发展壮大,赢得了伟大的光荣与辉煌。我军的历史,就是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忠诚于党、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的历史。战争年代,人民军队在党的指挥下,为夺取全国政权英勇奋斗,无数先烈靠着对党的赤胆忠诚,前赴后继、一往无前,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张思德、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等许多英雄模范,他们的生命在忠诚于党的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成为激励后人的楷模。和平时期,我军认真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保家卫国、抢险救灾、支援国家建设,广大官兵用热血、奉献和服从践行了忠诚于党的要求,雷锋、苏宁、李向群、杨业功、华益慰、丁晓兵、方永刚、李中华等,他们把理想写在军旗上,把汗水洒在岗位上,绽放出人生永恒的价值,成为当代军人的杰出代表。正是有了人民军队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官兵对党的无限忠诚,我军才能直面强敌而不退缩,艰难奋战而不溃散,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忠诚于党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忠诚于党,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不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心、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的坚定信赖,切实打牢忠诚于党的思想政治基础。忠诚于党,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诚党的意志和主张、忠诚党领导军队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忠诚执行党的决策指示,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倾向,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指挥。忠诚于党,就是要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履行使命职责,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部队建设科学发展,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忠诚于党,就是要认真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继续深入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加强核心军事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把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转化为履行使命的实际行动,确保关键时候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无往而不胜,始终做到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让党放心、让人民放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忠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肖裕声//符林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军事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373105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7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图书小类
重量 0.4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221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6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0: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