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太阳最红老公最亲
内容
试读章节

晚报上说,有一个女人,是某大学图书管理员,很爱很爱她的男友——当时他还是一个一贫如洗的大学生,就全力供他读书,读完本科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其间,他的身份由男友到丈夫,再到孩子的爹,完成了所有的角色转换;她也由一个中专生奋斗成一个有着大专学历的计算机技术员、由一个乖乖女变成了一个家庭当之无愧的顶梁柱。终于熬到他毕业、夫妻可以团聚、她可以喘口气享受一下有了男人的庇护是什么滋味的时候,他提出想出国,理由是他太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了。她再次支持了他。无疑,她是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他,而他则把他的心只给了他的梦。他说在德国的日子很难过,让她不要给他写信,她就那么一往情深地等着他的音讯。6年后,她的同事从德国出差回来,告诉她你还傻等什么,他在那边已经有两个孩子了……她的世界轰然倒塌。她的丈夫说,我本来想给你保留一个名分的,可你既然知道了,那就只有离婚了。他提出,让他们10来岁的儿子去德国读书,而她的儿子也觉得虽然妈妈是可怜的,但这个国他还是要出的。他希望妈妈能找一个男人,这样他才能放心地走。为了让孩子安心,她一次次凄惶地走进婚姻介绍所……

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揪心的故事,丈夫无情,孩子现实,我真是替她伤心。

更伤心的是,这样的故事好像每隔几天,就会在我们的眼前上演一次。我听说深圳有很多40多岁的中年妇女喜欢结伴去酒楼吃饭、饮酒、唱歌、哭泣……她们的遭遇与上面的主人公尽管情节不尽相同,有的或者是跟老公同甘共苦,辅助创业,可是老公有了钱之后却把她彻底抛弃;有的是为了让老公安心做事业,放弃自己的工作、抛弃辛苦奋斗来的学历,将所有青春的本钱都交给了家、做起了全职太太,最后却突然发现自己换来的并不是家人的尊重和理解,而是鄙夷和嫌弃……但结局引发的思考是一样的——为什么贤惠的女人容易滋养负心的汉?

要我说,答案也许就是因为贤得太实惠了。

我主张凡事都要有个度,过犹不及,贤得太实惠就是不贤惠,就是“反动”,就是剥夺“人权”,其结果就是戕害自己。

贤惠的女人都非常能干,且具隐忍的美德,家里出了事,逛街丢了钱,孩子选学校,公婆生了病……什么事都不告诉老公,为了让他安心工作,真正做到了无怨无悔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可这样的结果并不都是好的。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他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必须尽的义务,你总是越俎代庖,长此以往,他就变得没那么多的责任感了。你没听人说吗,好汉娶懒妻,赖汉娶花枝,我觉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懒妻能调动男人的责任感,对家的参与性。没有参与就没有热爱,一个长期对家没有热爱的人,你怎么可能留住他的心呢?你必须看到他的精力是不可能全用到工作的,总有一些余光是要向外瞟的,你不在家里给他留块天地,他就会到外面发挥余热。退一步讲,即使他把精力全都用到了工作,也还是应该用家里的事、用亲情来激活他的情感,调剂他的生活,让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体验孤独,免得他万一过劳死了怎么办,更不用说纵容他体验婚外恋了,是不是?

无论是看电影、电视,还是看生活中真实的这个嫂那个嫂的报道,我经常想不通那些贤惠的女人们是怎样捱过那些摩肩接踵的琐碎、沉重和漫漫长夜的,我在心里面对她们真是充满了“尊重的同情”。但这并不等于我认可她们的方式,尤其是当她们并没有得到好的回报的时候。我不认为老婆就应该什么都替老公承担,有些责任和义务是他必须面对的,你过于分担就是剥夺了他对人生对亲情的一分体验,是不道德的。孩子病了为什么不告诉他?你今天不开心为什么不可以讲?我觉得都可以讲,不要怕他有牵挂,你没发现许多现代夫妻一天天多起来的是自由,而一点点少下去的正是彼此的牵挂吗?我那贤惠的朋友非常反对我的观点,她坚持辞职回家当起了全职太太,相夫教子,什么事也不让老公操心,看到孩子老公每天早晨衣着光鲜红光满面地离开家,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可她的老公看到她一天天的质朴无华起来,心里却不是很欣慰,我听到他不止一次抱怨:你看她变得那么老气,没有思想……唉!他在家的时候反倒越来越少了。

瞧,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

不是你为男人的所有付出都会令他领情的。即便你要的不是他的领情,起码也应该是一份尊重吧?

现在的男人和过去的男人不一样了,因此,贤惠的方式也不能一样。过去的男人除了工作就是家庭,没有空间,谁想制造空间就批斗谁,给你个作风不好的帽子再踏上一万只脚,叫你在政治上永远也抬不起头来;而现在的男人世界很宽广,事业空间和情感空间都很大,并且,现在的男人都爱把自己当领导,最差也是当消防员——领导和消防员是干什么的?解决问题的啊,你只有不断地出一些问题,他才会不断地关注你啊。你总不出问题,他的工作又那么繁忙,你怎么能够指望他有时间想起你呢?甚至孩子也一样,你总不让孩子去打扰他,时间长了,他与孩子之间的那种“亲密的小我”关系就彻底丧失了,完全成了道义上的附属品,那他们两个的人生都将是一种莫大的缺憾。疲倦自己牺牲自己,换来的却是每个人的缺憾,这不是很不明智的选择吗?P20-24

书评(媒体评论)

婚姻是一个把纯粹的爱情裂变成爱情和亲情的过程,婚姻是不是爱情的坟墓取决于人们的爱情有没有通过熔炼分裂出亲情。

——脆弱的爱情

婚姻就像吃桃子,你不能因为自己吃了个烂的,就说桃子不好吃。婚姻除了有可以满足人的情感和生理需求的益处外,还会让人体面,就像常住民总比流浪汉多一份可靠。

——别伤害婚姻,行吗?

现在的家庭半数以上差不多都是女人执政,所以,女人的性格、善良和心智的成熟度,决定着婚姻质量的高低。

——婚姻质量由女人决定

现代社会男女关系这么复杂,爱情婚姻这么不稳定,很大一个原因不是出在女人不够“强”上,而是恰恰出在女人不够“弱”上。

——这是一个现实:我们脆了

不管岁月沧桑几何,只要能始终坚守住一份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情和义来对待婚姻.运转家庭,那就是在缔造一个童话,维护一种诗意。尽管.这种童话可能不再清纯美丽,不再轻灵飘逸,但也一定是珠光闪耀的。

——婚姻里的童话

目录

part Ⅰ 所谓婚姻

 太阳最红,老公最亲

 女人要贤“慧”不要贤“惠”

 脆弱的爱情

 别把老公变唐僧

 别伤害婚姻,行吗?

 女人你一定要忏悔

 练仗,两个人的游戏

 婚姻质量由女人决定

part Ⅱ 所谓男女

 红颜知己

 青山之交

 好男人的标准

 男人的“阴谋”

 男人四十等于反动

 蛋白质女人

 男人女人,讲不清的道理

 男人女人谁命苦

 你看,你看,女人的脸

 酗酒的女人不可爱

 世界是男人的

 友情的性别差异

 男人就该精明,女人就该愚蠢

 女人最不该问的一句话

 沉重的“爱无能”

 “我爱你,但没爱到想娶你”

 爱情可以是一个人的事

part Ⅲ 所谓岁月

 美丽是不可重复的

 年龄,是什么?

 这是一个现实:我们“脆”了

 柔软是一种实修

 女人的冬天——日记5则

 从林黛玉到贾雨村:女人的蜕变

 一颗沉重的纽扣

序言

这些年,一直没有时间和心绪写东西,竟至一搁笔八九年的时光已呼啸而过。其间,出版社的编辑每年都来约稿,但我始终以疲于奔命而婉拒。窃以为,在一个博客、微博满天飞的年代,人们的激情与才情已足够奔放、恣肆。我写或不写,都不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既无意义,也无价值,于是就真的不写了。即使偶有感言,亦不欲与人分享,更遑论出书。

今年,编辑再次找到我,说:“现代人的情感多困惑,离婚率很高,能不能把你的旧书摘出一部分再版,放大‘太阳最红老公最亲’、‘不要伤害婚姻’等等利于维护家庭的声音?”感其言,遂同意将前10年已发过的旧作与近10年未示人的随笔,杂糅成册。尽管20年的感慨和领悟必定会导致某一篇与另一篇文章间充满了情感上或见解上的冲撞,但我以为,尚不失其独立之价值。倘能与读者产生些许共鸣,尤其能激发出有经验人士都来分享自己的丰富人生和见解,则不枉抛砖引玉一回了。

凡我所写,不过个人对两性、对情感、对婚姻的一点点感受而已,无论笔调调侃还是凝重,文字深情还是美丽,无非一种角度、一种态度而已,犹如自家园地出产的花果蔬菜,拿出来仅供大家分享,并不想教育谁或指导谁,也无力担当情感婚恋专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每个人的心灵导师也都只能是自己,不是吗?

今年,适逢我结婚20年,以10多年前的一篇旧文的标题作为此次出书的书名,也算是我对这20年婚姻的总体感怀,对老公的一个表态。

20年时光,的确未改我对婚姻的信仰,对爱情的期望。

然而,编辑在看完我后10年的随笔后,却问了我一个问题:你笔下的婚姻和家庭,为什么没有从前的童话感了?

望着MsN对话框里的这句话,我久久无语。久久。

能说什么呢?我的脑海里那一瞬间浮现的,竟然是两个与他的问题完全不相干的画面:

一个是深秋的周末,我的一群年轻同事,神采飞扬地骑着单车,奔赴在北京至天津的路上;而我,则在厨房里,忙着把碗洗净,把锅擦亮。他们挥汗如雨,我也挥汗如雨。

—个是初春的周末,我的另一群年轻同事,兴高采烈地结伴郊游,不断地在微博上张贴靓照;而我,则在电脑前忙碌地击键,寻找菜谱食谱。她们忙着纵情绽放,我忙着当肥沃的土壤。

——对于一个在婚姻里摸爬滚打了20年,一个40多岁的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主妇来说,生活里还会有童话吗?还可能有童话吗?

但他的确给我提了一个好问题,即我们怎样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沉重和琐碎中,过出童话般的美丽生活?

我后来是这样回答他的:如果我们对童话的理解没有延伸和拓展的话,就永远也不可能过出童话感了。

童话就像童年,只属于人生某一瞬间。不是我缺少了发现的眼睛,而是我的眼睛缺少了黑荀萄般的童真。我的婚姻已经不是一个0—10岁的“孩子”了,它已经20岁了,是个“青年”了,我和黑葡萄看到的童话已不是同一个世界。在我的“青年”的童话里,已经没有了无所不能的仙女和无恶不作的巫婆,没有了绝对的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有的只是很多的善、小善、好、次好、坏、很坏、次坏、不好不坏……是中间色与中间色的冲撞、排斥与兼容。只有当童话被抽离出形体,而转化成对某种精神(如对纯真的坚守、对至善的执着、对情爱的忠贞等)不懈追求的时候,我们才可能在悠悠岁月和沉重婚姻里,与童话相遇相伴。

就拿“太阳最红,老公最亲”这个口号来说吧——这可能吗?作为母亲,我深知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母子连心是天性,夫妻之爱是理性,理性怎么可能大过天性呢?“最亲”的那个“最”,只能属于孩子,是不是?但,这并不妨碍每一个女人,把它作为一个信念,种在心田,并努力去追求。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爱,会像父母之爱那样,是以推离为目的。我们为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他离开我们的时候,具足独立人生的本领。而我们对爱情和婚姻的要求,则是以厮守为目的。我们为对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他跟我终老一生,永不分离。

因此, “太阳最红”的后面,是不需要“孩子最亲”的——爱孩子本来就是生命的天性和根本,·完全不需要呼唤和提醒。就像人们不需要把“吃饭是为了活下去”当做口号来提出一样,因为那没有意义。只有追求一种生活中的不可能,乃至把这种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时候,才有了意义。而“老公最亲”恰好是婚姻的理性和根本,又是容易偏离和被改变的,故需要经常呼唤和提醒才行。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给爱绵延数十年增添一份童话感。

在我看来,不管岁月沧桑几何,只要能始终坚守住一份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情和义来对待婚姻,运转家庭,那就是在缔造一个童话,维护一种诗意。尽管,这种童话可能不再是童稚轻灵般美丽,但也一定是多姿多彩的。

而这,对我们这些已经失去了黑葡萄般童稚明眸的成年人来说,是不是也已经足够?

2011年6月24日

内容推荐

在长长的一生里,跟我们女人最亲最近的并不是父母——他们是我们离弃的家园;也不是孩子——他们是我们生命里的寄居天使;而是那个成天四处奔波并时时让我们忍不住要去修理一下的老公。只有他们,才是我们最可靠的唯一。

蓝艺女士的这本《太阳最红老公最亲》看似漫不经心、轻松随意,实则纸短意长。她以20年婚龄的精准感悟及对婚姻家庭的坚定信仰,还原了一副现代都市女性返璞归真、从容淡定的“最具杀伤力”的容颜。《太阳最红老公最亲》值得一切女人品味、精读!

编辑推荐

现代人的情感多困惑,离婚率很高。拥拥挤挤的人群中缺少太多有利于维护婚姻家庭和谐,增强两性彼此宽容理解的空气。

蓝艺女士的这本《太阳最红老公最亲》看似漫不经心、轻松随意,实则纸短意长。她以20年婚龄的精准感悟及对婚姻家庭的坚定信仰,还原了一副现代都市女性返璞归真、从容淡定的“最具杀伤力”的容颜。《太阳最红老公最亲》值得一切女人品味、精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太阳最红老公最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蓝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602029
开本 32开
页数 2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3.13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2
15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8: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