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王牌部队/全景二战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大部分的二战图书,只是一架望远镜,带人们去观赏战争;而全景二战系列不同,它是一台时空机器,带你去亲身体验战争,体验战争所带来的死亡恐惧和心灵冲击。愁云惨淡的奥马哈滩头,速射的武器发射出的不是高动能的子弹,而是毁灭一切生机的地狱火焰,天地冲撞的摩尔斯克荒原,漫天飞舞的不是炸起的尘埃,而是士兵的残肢断臂和钢铁的碎片;炮火连天的莱特湾,炮口的闪光如同瓦格纳的歌剧一样绚烂,钢铁巨舰在瞬间炸成耀眼的火团……高尚与野蛮,怯懦和勇敢,二战的历史不会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而只能是记忆的丰碑,永远让世人惦念。李云、吕宁编著的《王牌部队》是系列之一。

内容推荐

李云、吕宁编著的《王牌部队》内容简介:在理智与疯狂之间,只有一道细细的红线,用这句美国谚语来形容二战中同盟国和法西斯的王牌部队,实在是恰当不过。对于“大德意志”师、第52战斗机联队和武装党卫队等五大装甲师来说,他们令人瞠目结舌的“战绩”就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想想达豪集中营中的亡魂,阿登森林中被虐杀的战俘和列宁格勒遍地的饿殍,类似于这样的“王牌”越多,和平就越发遥遥无期。《王牌部队》中对于皇家空军战斗机部队、第82空降师来说,他们的孤胆向前和并肩战斗则是为了和平之光的早日到来,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像101空降师E连连长温斯特少校那样回答世人:“我不是大战中的英雄,但我和英雄们一起服役。”

目录

党卫队第1“警卫旗队”装甲师

党卫队第2“帝国”装甲师

党卫队第3“骷髅”装甲师

党卫队第5“维京”装甲师

党卫队第12“希特勒青年”装甲师

德国国防军第1伞兵师

德国国防军“大德意志”师

德国国防军第21装甲师

德国第52战斗机联队

德国第7潜艇编队

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

皇家空军战斗机部队

苏联第5近卫坦克军

苏联第62集团军

美国第82空降师

美国第101空降师

美国第1步兵师

美国第2装甲师

美国第442步兵团

试读章节

恶魔出世

20世纪20年代,带有政治目的的流血械斗经常在德国的大街小巷发生,政客没有一支可靠的打手队伍都不好意思和对手打招呼。1923年,本着打击别人,保护自己的目的,纳粹党决定成立自己的打手组织和保卫部门,前者就是后来被称为“褐色瘟疫”的冲锋队,后者就是负责保护希特勒人身安全的总部卫队,后来一度改名为“阿道夫·希特勒突击队”。1923年11月,希特勒因为发动“啤酒馆暴动”锒铛入狱,他的卫队成员也是树倒猢狲散,只有冲锋队逃过了被取缔的命运。等希特勒从监狱中出来,他郁闷地发现冲锋队这支规模庞大的准军事组织完全按照参谋长恩斯特·罗姆的指挥棒行事,希特勒这位冲锋队全国领袖反而成了局外人。为了平衡冲锋队的势力,希特勒召集了昔日的卫士,重建了总部卫队。几周后,总部卫队被更名为党卫队。1929年1月6日,希特勒任命海因里希·希姆莱为党卫队全国领袖。

希姆莱可不是等闲之辈(不少历史学家认为他是一个冷酷狡猾、野心勃勃的恶魔,甚至是第三帝国野心家中最不择手段的一个),他和希特勒一样都在一战时期加入了德国陆军,不同的是希特勒在战斗中负过伤,而希姆莱完成军训时战争早已结束了。此后,希姆莱当过农场主,干过技术员,1925年才加入了纳粹党,给希特勒的党内对手施特拉塞当秘书。很快,政治嗅觉灵敏的希姆莱抛弃了旧主,投向了希特勒的怀抱。希特勒也没有亏待他,不断地擢升其在纳粹党内的职务:1926年,希姆莱出任纳粹党上巴伐利亚一施瓦本区副领袖;1927年,出任党卫队全国副领袖;1929年,希姆莱正式成为党卫队的第一号领导人物。当时党卫队只有280人,还必须服从于冲锋队的指挥。为了摆脱这种从属关系,希姆莱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花在了党卫队的“繁殖”上,他制订了各项措施,提高党卫队的地位,甚至不惜从冲锋队中挖人。接下来的几年中,党卫队的人员实现了高速增长:1930年增加到2700人;1931年增加到1万人。希姆莱这种“挖墙脚”的做法引起了冲锋队头目们的不满,他们向希特勒控告“党卫队使用无耻的手段招募人员,试图瓦解冲锋队”。希特勒本就想削弱冲锋队的势力,不但没有为“苦主”出头,反而顺势将冲锋队和党卫队划分为两个独立组织,明确规定冲锋队无权向党卫队发布命令。得到了希特勒的支持,希姆莱更加有恃无恐,他仿效军队的级别将党卫队的编制划分为小队、中队、突击队、突击大队、旗队、旅队和地区总队7个级别。其中小队设小队长1名,队员8人,相当于军队中的班级单位;中队设中队长1名,由3个小队组成,人数在20~60人,相当于军队中的排级单位;突击队设突击队长1名,由3个中队组成,人数在70~120人,相当于军队中的连级单位……地区总队是最高的编制,相当于军队中的师级单位,由若干个旅队组成。

1933年1月,希特勒登上了总理宝座,德国的政局因为他的上位变得更加云谲波诡。首先,副总理本·巴登是总统兴登堡的铁杆盟友,他和希特勒之间不断爆发冲突;其次,罗姆的冲锋队和国防军势如水火,这让后者对纳粹党戒心重重。为了在政治斗争的旋涡中保证自己的安全,希特勒授命他的司机塞普-迪特里希组建一支专业的警卫部队。这位司机先生于1928年加入党卫队,此前当过工人、坦克手、警察、税务员,文化程度不高但社会经验丰富,胆大心狠且诡计多端,他知道这是个平步青云的机会,就卖力地从党卫队中精心挑选了120名身高超过1.8米,年龄在25岁以下的忠实党徒,组建了“柏林党卫队总部卫队”。1933年11月9日,纳粹党在慕尼黑的菲尔德海恩豪尔广场举行了“啤酒馆暴动”10周年纪念活动,包括总部卫队在内的党卫队成员在这次集会上向希特勒宣誓效忠。也正是在这次集会上,总部卫队被正式改名为“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准备成军

成立之初,“警卫旗队”的主要工作是24小时贴身保护希特勒,无论是总理府还是柏林威廉大街的希特勒住所,都由“警卫旗队”的成员把守,任何人想要接近希特勒都必须经过三层卫兵的盘查。如果希特勒外出, “警卫旗队”的人员也会乘坐汽车随行护卫,这时的“警卫旗队”还真像一群纯粹的大内密探。可随着希特勒决定对“老战友”罗姆下手,“警卫旗队”也开始露出獠牙。1934年6月30日清晨,希特勒、希姆莱等人在特别机动部队的护卫下赶到了慕尼黑南部的维西浴场,将正在那里疗养的罗姆等冲锋队头目一网打尽。当天下午, “警卫旗队”的两个武装连队在二级突击大队长瓦格纳和莱克的指挥下抵达慕尼黑,他们的任务是处决关押在斯塔德尔海姆监狱的冲锋队高官。7月1 3日,驻扎柏林的“警卫旗队”主力也开始屠杀冲锋队的头目和纳粹党的政敌,前普鲁士内政部警察司长埃里希·克劳斯纳等人相继倒在了他们的枪口之下。

一举消灭了罗姆和冲锋队,希特勒巩固了他的独裁统治,希姆莱和党卫队的势力也水涨船高,成了纳粹党唯一的军事组织。野心勃勃的希姆莱并不满足,他希望把手下的三大武力——“警卫旗队”、特别机动部队和党卫队骷髅队建设成一支能征善战的武装部队。希姆莱的想法得到了希特勒的支持,后者批准希姆莱调拨冲锋队军火库中的武器。然而除了武器装备外,希姆莱还面临着其他棘手的问题——党卫队武装只是拿着步枪的乌合之众,既没有基本的军事常识,也不具备一支军队所必备的纪律。为此,希姆莱不得不从老对手国防军和冲锋队中寻找人才。1938年11月,希姆莱吸收了国防军的退役中将保罗‘豪塞尔加入党卫队。这位一战老将既有一线作战经验,又熟悉陆军传统的组织模式,在他的努力下,党卫队开始仿效国防军的训练体制建立军官学校,进行各种繁重而真实的作战训练。P6-9

序言

战争总使人联想到史诗,而史诗十有八九会描写战争。毫无疑问,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首宏大史诗,是人类战争史上堪比《伊利亚特》的篇章。然而和那场千年之前的特洛伊战争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有限走向了无限,步枪取代了长矛,机动战胜了数量,工业和财富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军队这部战争机器也变得更有组织性、更有“效率”,随之而来的就是一支支彪悍敢死、征尘满身的王牌部队的诞生,战争锻造了它们,它们也影响了战争。

而就像美国导演泰伦斯·马利克在电影《细细的红线》中所描述的,理智与疯狂、正义与邪恶之间只有一道细细的红线。在那场历时五年零八个月的战争中,一支支铁血军团被推上了炮火连天的沙场,它们有的是纯粹的嗜血与好战,利用无与伦比的“犯罪才能”将屠杀、劫掠、破坏等令人发指的暴行提升到了国家行为的高度;有的是为了人类的安宁与和平,抛却了自身的生命竖立起父辈的旗帜……在号称“集中营之母”的达豪,西奥多·艾克和他佩戴着骷髅头标志的看守们扮演着冷酷无情的屠夫;在夜幕低垂的塔兰托,坎宁安和他的地中海舰队用惊天一击捍卫着皇家海军数百年的荣光;在血火交织的地狱卡昂, “装甲迈尔”和“希特勒青年”装甲师用自杀式的攻击演绎着最后的疯狂;在冰天雪地的巴斯托尼,麦考利夫和他的101空降师用俚语让美式勇敢传播四方;在波浪滔天的北大西洋,普里恩和他的第7潜艇编队化身为嗜血的海狼;在斯大林格勒这座血肉磨坊,崔可夫和他的第62集团军成了浴火重生的凤凰……不论是军事发烧友、还是声名显赫的西点军校;不论是斯皮尔伯格、李安这样的资深导演,还是《重返德军总部》、《战火兄弟连》这样的经典游戏,二战中打出来的王牌部队都是值得关注的永恒焦点。

历史给了每一个人、每一支军队和每一个国家选择的机会:请在好战(这是错的)与争取和平(这永远是正确的)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他们也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战争就是浓缩的人生,它激进的残酷比漫长的生活更能让我们警醒。今天的平静来自于昨日热血沸腾的捍卫,但愿潘多拉的盒子永远不再被打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王牌部队/全景二战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云//吕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558238
开本 12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1-11-01
首版时间 2011-11-01
印刷时间 201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195.2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44
19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4: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