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寻找韩国之美的旅行
内容
试读章节

陶瓷器的文化史

理解陶瓷器,是理解文化的最重要途径之一。现存的文化遗产中,陶瓷占据的比重最大,数量远远多于画作或雕塑作品。分散在朝鲜半岛各地的瓷窑有一千五百个之多,现在仍然可以从中得到丰富多样的信息。

从陶瓷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每个时代的文化水平,还可以看到对外交流的痕迹。陶瓷器其实就是餐具,可以盛食物,也可以盛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物品。理解陶瓷器,也就理解了使用陶瓷器的人们的生活、精神和梦想。

从古至今,存在着多种材质的餐具,比如银器、陶器、瓷器、木器、漆器等。铁容易腐蚀,而且也不容易获得;漆器制作繁琐,而且价格不菲。相比之下,陶瓷可以使用随处可见的泥土来制造,而且不容易腐烂,还可以制作出想要的尺寸;并且,一次就可以生产出大量的陶瓷器,供很多人使用。

陶瓷器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一般来说,施釉之后的陶土,在1300℃高温中烧制出来的称为“瓷器”,在900℃高温下烧制出来的叫做“陶器”。如果使用陶土,加热到1200℃以上就会毁掉。以1000℃为界限,陶器分为“软陶”和“硬陶”两种。在700℃~900℃下烧制的软陶器,常被用做加热容器,放在火上当甑子;在1000℃以上高温下烧制的硬陶器,主要用于食品的储存和运输。

从古至今,除了公寓之外的大部分韩国家庭都少不了一样物品,这件物品同时也具有装饰作用,这就是被称为“缸”或“坛子”的家伙。我小的时候,每家每户都可以看到排成排的缸,里面盛着泡菜或豆酱、辣椒酱、酱油等发酵食品。如今这种风景已经不多见了。这些放在后院里的缸,透露出女人们的辛苦,那是过去的悠悠岁月中最有代表性的生活方式。

还在上学之前,某天家里的大人说星星很好,就在出门前打开了所有的酱缸盖子。我独自留在家里,突然下起了雷阵雨。年幼的我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冒着雨把几十个沉重的盖子全部都盖上了。也许是平时看见母亲这样做过,于是就照着做了。那天我受到了大人们的表扬,还得到了蜂蜜水做奖励。那种甜蜜和清爽,还有洋溢在内心深处的满足感,是我对瓮器最持久的记忆。

各地的气候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瓮器的形状也各不相同。王宫里也有负责管理大量食瓮的“酱库”,负责的尚宫叫做“酱库娘娘”,即使位高权重的官吏也不敢对酱库娘娘有所怠慢,在《大长今》等讲述韩国王宫生活的电视剧中,酱库娘娘被描写成了威风凛凛的人物。王宫的东侧、西侧和南侧都有酱库,排列着几百口的大缸,这样的画面出现在位于景福宫东侧的昌德宫和昌庆宫的“东阙图”(国宝249号)上。

瓮器和缸一样,曾经在韩国人的生活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的一种就是两侧带把手的“罐子”,用它可以搬运水和各种物体。朝鲜时代的画家金弘道、申润福的画作,就描绘了女人们聚集在井边的温馨场面。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陶器也有重要的作用。能把酒、水或粪尿等背在背架上的“尿桶”,仍能在饭店餐桌上看到的用来装调料的“小坛”……这些东西很久以前就被做成瓮器在使用了。每到冬天,藏在仓库里准备偷吃粮食的老鼠都会引来蛇。为了在看得见的地方管理讨厌而且危险的蛇,古人索性在角落里放置一个坛子,叫做“业坛”,也就是蛇的住处。

我最感兴趣的是“火筒”,“火筒”通常是用陶瓷碗做成,形状像炉灶,分为“外筒”和“内简”。实际保存火种的是“内简”,用掺杂很多瓷土的松软黏土做成,简身都适当地加入了上等木炭。从前,没有火柴和打火机,在厨房里怎样点火,又怎样保存火种呢?火种相当重要,保管不善导致火种熄灭的行为,被列为“女人八恶行”之一。“火”被视为财运的象征,交出火种就意味着交出财运。而用火筒保存火种,能保持一周左右。冬天,在房间一角放上火筒,既能取暖,又能保存火种。  储存虾酱等发酵食品的“虾酱缸”,大多产自海边的瓷窑,便于直接装箱、运送当地产的虾酱。此外,还有蒸粘糕用的笼屉、喝酒用的烫酒器、灯笼等陶器,散见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陪伴我们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瓷器不同于陶器,是一种有光泽的器皿,具有透光性,敲打时发出清脆的响声。陶器粉碎时发出“啪”的声音,而瓷器则发出“当啷”的声音。韩国最具代表性的瓷器是“镶嵌青瓷”,不同于追求“形态”多样性的中国瓷器,“镶嵌青瓷”的特征是追求“图案”的多样性。“镶嵌青瓷”的制作灵感源于“青铜银人丝”技术,就是在青铜碗上挖个小洞,放入银线,就会出现花纹。

与中国的青瓷不同,镶嵌青瓷的颜色和玉一样,与软玉尤为相近。软玉产自韩国,质地优良,色彩莹润,线条单纯朴素。中国是世界陶瓷器的出口大国,为了满足全世界的需要,制造出了多种形态的青瓷。韩国在陶器方面创造了多样的形态,但是在瓷器方面,似乎故意追求单纯。线条似乎取自“缸”的意向,又像是在模仿韩国山川,断断续续,行云流水。镶嵌青瓷的这种美,衬托出了粉青瓷的自由奔放和白瓷的朴素端雅。不过,这些魅力尚未被大家所了解,我想这不仅仅是韩国的损失,也是世界在美学方面的损失。

温克尔曼在《古代艺术史》中提到,希腊杰作的重要特征就是“高贵的单纯和宁静的伟大”,“即便表面发生动摇,大海深处却依然宁静。希腊人也是这样,即使表情因为激情而兴奋,也无时无刻不表现出伟大而沉静的灵魂”。我最初发现这种“高贵的单纯”,并不是因为希腊雕刻,而是得益于韩国瓷器。韩国陶瓷器并没有达到色彩和形态的极致,却具有一种单纯之姜。我想,这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许正是宁静的山川风景,平息了人类的执著和欲望,于是汹涌的美丽则融入了韩国的陶瓷器。

为了重新获得宁静,克服战乱带来的动荡,15世纪日本室町时代的人们喜欢上了茶道。那时,流行的美学观是寂寞和凄凉。对于追求这种审美趣味的茶道人来说,朝鲜的粉青瓷是最适合不过的茶具了。粉青瓷并非出自官窑,而是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陶工们的作品,具有庶民风味和超然物外的境界,正好符合室町茶道人的美学观。朝鲜粉青瓷茶碗被日本人称为“高丽茶碗”或“朝鲜茶碗”,16世纪朝鲜的第一个大碗“喜左卫门大井户”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说,如今在日本被定为国宝。

关于朝鲜茶碗的使用,大致存在四种意见:一是随便使用的生活瓷器,二是僧人使用的钵盂,三是祭祀使用的祭器,四是喝茶用的茶具。我喜爱茶,所以我猜茶碗应该是用来喝茶的。“美丽”是世界的共同语,因此,即使对于茶碗一无所知,只要给他看一看,对方就会双手捧起,看个不停地连说“漂亮”。

陶瓷器和我

最近我在练习制作陶瓷器,家里摆上一台模具,照着书做;其实不用像在闻庆那样的过程,也可以制造出来。使用;真空土炼机”就能得到不需搅拌的泥土。不过,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我还是亲自搅拌。搅拌泥土之后,全身都是汗,感觉很畅快。

泥土放在转轮上面,先深呼吸一下,然后用脚(踩蹬)使转轮旋转,手不停地上下移动,是为了不输给泥土。只有聚精会神,才能把持住泥土的重心。如果输给泥土,重心就会涣散。一旦重心偏离,就制作不出匀称的陶瓷器了。也就是说,我要和泥土融为一体。

和泥土亲近以后,心情就轻松了,然而我就可以模仿着做了。但是,想要制作出厚度和形状都很匀称的作品,绝非易事。转过转轮,整理之后,至少三四个小时就过去了。距离做好器皿,修理碗足这步还远着呢。第一次削过碗足之后,发现自己削掉了太多,甚至可以用削掉的泥土做另一件器皿了。从那之后,我就把模型放在转轮上反复练习,直到做出碗的模样。

老师说过,“一口气放上去,一口气展开,一口气做完”,我反复触摸泥土多次之后,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不管做什么事情,如果想成为大家,都需要一万个小时。假设每天练习三个小时,那就需要十年的时间。昔日的陶工,每天都要做出三百多个碗,最初可能是出于无奈才走上这条路,经过无数次的反复练习,自然而然走上了匠人的道路。

制作陶瓷器需要很多步骤,随时都可能失败。每个步骤都不能有丝毫闪失,如果没有相当的实力做基础,根本无法做到。即使每个步骤都很完美,也很难诞生“真品”。现在,我只是在反复练习形态的制作和烧制,等经过初次烧制和再烧制的作品出现时,我肯定做不到毫不留恋地将其粉碎。

好不容易做出了满意的碗,开始削碗足的时候,却被我削坏了。唉,如果每次都练习削碗足的话,也许就不是这样的结果了……当然,这只是马后炮罢了。

222-226

目录

开始了……

01.家常便饭

02.泡菜

03.韩服和生活

04.漆艺

05.寺院寄宿

06.茶

07.陶瓷

08.皇龙寺址、弥勒寺址

09.韩文和世宗大王

10.景福宫和《天象列次分野之图》

11.国立中央博物馆

12.酒与风流

13.韩屋

再回

14.风景

来自旅行地的信

旅行结束了……

Route

 ROUTE 1 首尔特别市

 ROUTE 2 庆尚北道

 ROUTE 3 京畿道,江原道

 ROUTE 4 全罗南道

序言

眼睛能散发出什么味道?无论是谁,恐怕都不可能闻到眼睛的味道。

据说,原来人可以区分上万种味道,然而现代人已经丧失了百分之八十的嗅觉,只能勉强识别两千余种味道了。

然而我在《冬季恋歌》里看见裴勇俊的时候,分明嗅到了雪中梅花的芳香。这既不是因为《冬季恋歌》的背景是冬日风景,也不是因为滑雪场上的雪。说到演员,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视觉形象,包括面孔、声音、眼神和举止,不过裴勇俊却已超越了这些,他散发出一种清馨,这种清馨源于他在不知不觉间镌刻于自身的全部生活。

裴勇俊访问陶艺名匠千汉风先生,谈沦陶瓷的烧制,这时我又从他身上嗅到了泥土的味道。那不是粗涩泥土的味道,而是骤雨过后依稀弥漫在乡村原野上的泥土的清香。

揉捏泥土的手,久久地凝望着烧红的铁锅里“犹如蝴蝶翩跹飞舞的火花”的眼睛;从已完工的众多器物之中挑出立鹤茶碗,轻轻拥在怀中,露出满足的微笑——这时的裴勇俊,不是影像之中的裴勇俊。他说自己不再是看客,而是一位学习者,他在家中安置模具,亲自制造器具。从醉心于陶艺的裴勇俊身上,我闻到了故乡泥上的气息。裴勇俊端坐在我面前,像朝鲜白瓷缸一样。

当他沿着韩国茶的中兴祖竹衣大师的茶咏,寻访朴东舂先生的茶园,畅谈茶文化的时候,我感觉他的身上飘出了茶香。诚如裴勇俊昕言,茶散发着什么样的香气呢,“对,散发着这样的芳香”,当你说出这句话的瞬问,香气已然消失,变成了另外一种香气。他已经在不知不觉问,领悟了火与水相互交融、天地人合而为一的茶之境界了。抛开茶香,就无法解释裴勇俊的魅力。

最近,他又跟着韩国漆艺家全龙福先生学习漆艺。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他又开始散发出另外的芳香。韩国有一种说法叫“黑暗如漆”,是以漆喻黑的绝妙形容。黑暗之中,螺钿之光犹如星月,隐藏于漆黑深海里的鲍鱼壳光彩灿烂;那是光的味道,黑暗处犹如月晕般乍然映照的光芒之中,分明有着光影交错的神秘味道。

裴勇俊对我说:“没想到写作如此艰辛,长时间从事这样的工作还是第一次。现在这本书终于出版了。”

听到这句话的瞬间,我终于理解了他的魅力,他的善良和真实。他亲身体验、亲自执笔的书会散发出什么样的香气呢?

应该是冬雪的芳香,刚刚从烧红的铁锅里取出的陶瓷的泥土芳香,还有海的气息与螺钿漆器之香相互交融的芳香。裴勇俊的基因里,蕴涵着已经丧失了八成嗅觉的现代人的鼻子难以闻到的芳香。

这就是裴勇俊亲笔写成的香气馥郁的《寻找韩国之美的旅行》。

首任韩国文化部长官 李御宁

内容推荐

裴勇俊,韩国超人气偶像明星,在东亚地区拥有众多的粉丝。因主演《冬季恋歌》、《情定大饭店》等热播剧集,红遍中国。2008年,裴勇俊暂停演艺事业,潜心写作《寻找韩国之美的旅行》一书。该书写作历时一年有余,裴勇俊经过前期策划、实地取材、现场拍摄、亲自执笔,寻访韩国文化传统,并为国内外读者总结出四条文化味十足、充满诚意的旅行路线。书中他以一颗诚挚之心去接近、学习和感悟韩国文化,并以真诚的文字写下了自己作为韩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并希望世界各地的读者能够关心韩国文化,并进而关心整个亚洲的优秀文化。

编辑推荐

《寻找韩国之美的旅行》隐藏了明星的光环,记录了普通人裴勇俊的私人旅行。诚如裴勇俊所言,这是一本“稚拙却力求真诚的旅行记录”。本书选择的内容均来自作者平时关心和留意的领域:这些领域,有的对韩国人来说可谓妇孺皆知却又很难深入了解;有的又因为过于熟悉而漠然置之,经过他的解读,唤起了许多读者的共鸣。准备本书的过程中,裴勇俊从策划伊始便埋头于资料调查和学习,更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描写了他在旅途中从一些能工巧匠身上学到的知识。更有意义的是,本书还能让读者窥见裴勇俊不为人知的一面:穿着围裙无拘无束地和同事们腌白菜、调制腌泡菜的作料,亲手为同事们准备饭菜、间或和同事们开开玩笑……通过这些率真的场面,读者会发现裴勇俊身上散发的温暖和人情味,也会觉得更加有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寻找韩国之美的旅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裴勇俊
译者 薛舟//徐丽红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35158
开本 16开
页数 4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图书小类
重量 0.6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312.603
丛书名
印张 2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72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0: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