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遥远的胡杨河
内容
编辑推荐

在新闻战线上摸爬滚打了三十年的田文赋是中国石油作家协会会员、新疆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克拉玛依日报社广告部主任。近年来,田文赋出版了诗集《黑色太阳魂》、小说集《半个月亮》,小说集《遥远的胡杨河》是他的第二部作品集。

田文赋的小说通俗易懂,故事性强,精彩引人。在小说集《遥远的胡杨河》中,中篇小说《遥远的胡杨河》是田文赋最钟爱的作品。他说:“这篇小说代表了我小说创作的娴熟和高峰,所以小说集《遥远的胡杨河》以这篇中篇小说名命名。”

内容推荐

小说集《遥远的胡杨河》选汇了作者田文赋20多年来创作的主要反映石油战线人们生活的14篇小说。这些小说比较真实地反映了石油战线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和情怀。作者在《遥远的胡杨河》中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有血有肉、形形色色的石油人物形象。如倒在钻井井场的安指挥,泼辣开朗、敢爱敢恨的女工七月,外柔内刚的女医生伊丽娅,重义舍财的陈小旺……这些人物性格迥异,栩栩如生,读来就像生活中迎面走来的“熟人”。

目录

序 赵钧海

遥远的胡杨河

大草滩

骆驼驿

野云沟

大漠轶事

西戈壁

残局

无雪之冬

石殇

记者往事

东区、西区

在水一方

鸟伦河谷的雨

荒原之夜

后记

试读章节

遥远的胡杨河

牙科医生方家宽,在他25岁那年被安排到遥远的胡杨河井队值班。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胡杨河其实并不是一条河,因为它的源头是一眼泉。泉水不大不小,茶杯般粗细,一年四季汩汩汩地往外冒着,也不知冒了多少年了。因泉眼在北坡的中部,汩汩的泉流便向地势低洼的南边流淌,由此冲刷形成了一条长达四五公里弯弯曲曲、深深浅浅的沟渠。这条沟渠便被人们称之为胡杨河,之所以称之为胡杨河,是因为这条河养育了一大片葳蕤的胡杨林。

而胡杨林的四周是辽阔的戈壁滩。

这片胡杨林到底有多大?胡杨村队长孙颠子的数据应该准确:南北长七公里,东西宽五公里,总面积三十五平方公里。整个胡杨林呈不规则的长葫芦状,泉眼就是葫芦的嘴部。河道在长葫芦状的林地间自然地成为一道南北分线,河道两边生长着大片茂盛的胡杨。因有了这片葳蕤的胡杨林,以及这片胡杨林长出的特产——胡杨菇,因此就有了胡杨村。尽管这个胡杨村离最近的孔雀河县有近二百公里的路程,偏僻得令人生畏,但这里却人丁兴旺。

70年代中期的一个冬季,5028石油钻井队开赴到了胡杨河打一口四千米的探井。在石油职工医院工作的牙科医生方家宽被派到这个队值班做队医。

方家宽到石油医院工作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中期,医院几乎每天都要进行政治学习。所谓的“政治学习”,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反复对出身不好的医务人员进行批判式地“思想改造”,学习毛主席语录。他看不惯了,便在下面发议论,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家庭出身也不好,是不是也要他们的后代进行政治学习和思想改造?

没想到此话被人告密。因为这句大实话而被定性为“对现实不满,思想有问题”而受到点名批判。虽然因为他的出身好和写的检查深刻而没有被开除公职,但却因此而影响了进步,得不到重用而在医院打杂。同时还影响了找对象。

从此,他曾经热烈的心因失望而逐渐变得冷漠,脸上少有笑容,只有忧郁和孤僻。他冷漠地打着杂,混天度日。被派去一线做队医是理所当然的,也是他希望的,因为可以换一种生活了。虽然医院的人都不愿意到偏远的基层去值班。

这就是我说真话的代价?看来这里没有我的未来,我该走了。他喃喃自语道。

方家宽搭了辆老解放牌油罐车,司机是位姓黄的瘦高个。车开得吊儿郎当的令人担心。他穿一双拖鞋,目光好像始终不在看前方,而老是左顾右盼地,身体也始终是扭来扭去,一旦路边有人或车,他都要减速,把头歪出去看。如果是女人,他还打口哨,不管别人理不理他,他都要嘻嘻哈哈地笑一下;如果前方有车,他都要设法加速超过去。车开得摇摇晃晃地叫方家宽担心。他提醒说,黄师傅,你这样心不在焉地开车太危险了吧?黄不高兴道,你害怕就坐其它车去!

一句话噎得方家宽无语。

短暂的沉默后,黄又耐不住寂寞,主动和方家宽拉话。问他医生给女人看病,摸不摸她们等等。方家宽说我是学牙科的,不知道其他医生是咋样给女人看病的。于是,黄便替他惋惜,说方家宽学的专业不好,不该学牙科,白当医生了云云。

车过了达坂城,便是无穷无尽的戈壁滩,平坦干燥,车所过处,卷起黄龙般的尘土,半天消散不去;如果是几辆车同行,不间隔一公里多的距离,不但吃土,而且连路都看不清楚。一遇土起,方家宽忙摇起车窗玻璃,还被呛得咳嗽。黄就笑他太娇气,当不了石油工人。  在漫无边际的大戈壁上赶路,一走就是渺无人烟的上百公里,飞禽走兽都难以见到。光秃秃的大戈壁一览无余,看久了目光就会疲惫。时节虽然已是冬日十一月份了,但中午戈壁的阳光依然炽热。黄司机穿着背心开车,见方家宽打瞌睡,自己便哼起歌解闷:柳州的姑娘会梳头呀咿呀子喂……

路途遥远,车辆日行夜宿。沿途都有石油上的食宿站。方家宽在沿途的食宿站住了两个晚上,不是被黄司机的呼噜吵得睡不着,就是被跳蚤咬得睡不实,弄得疲惫不堪,没有精神。他不由替未来的日子担忧,如果都是这样,和流放还有什么区别呢?

第三天早上,车从库米什出发时,一个体态丰盈的姑娘要坐黄司机这辆车。她好像和黄司机很熟。大声说,黄山,我今天要坐你的车,听说你把我们的队医带来了,顺便认识认识。黄司机高兴地说,太好了,我求之不得,长途有美女做伴,就不寂寞了。哎,七月,老万他们走了吗?你坐我的车他们不生气吧?

站在一旁的方家宽从他俩的对话中,猜出他们一行不止一辆车;叫七月的和他们很熟,她也应该是石油上的。令他猜不出她姓漆,还是姓祁。

结果他猜得都不对,七月看到他后,大方地走到方家宽跟前,圆睁着一双好看的杏眼自我介绍说,我姓戚,亲戚的戚,叫戚月,因为又生在七月份,大家都叫我七月,在5028队当成本员。你就是到我们队的方医生吧?我们同行。

真是位热情的姑娘。方家宽木然地冲她点了点头,算是认识了。

在上车时,黄山十分殷勤地把座位擦得干干净净,请七月坐他旁边,也就是坐中间。七月笑嘻嘻地说,不!你黄山不正经,老是动手动脚的,我就座最边上,坐医生旁边。

黄山听了也不生气,还是笑嘻嘻地说,你看你看,到处败坏本驾的名声,本驾可是童男子咧!

七月哈哈大笑,嘁,还童子鸡哩!

方家宽无奈地坐在中间,左边是黄山,右边是位漂亮热情但陌生的姑娘,弄得他头都不便扭,别扭得不行,只好佯装假寐。由于连续两个晚上没有休息好,一会便在车的摇晃颠簸中睡着了。耳朵旁边一直响着七月喳喳喳的说话声音,和黄山哈哈哈爽朗的笑声。

经过五天马不停蹄地赶路,方家宽乘坐的解放车从北疆的克拉玛依赶到了两千公里外的南疆胡杨河一号井。他觉得这五天把他前25年坐的车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这么累;前25年走过路的总和也没有这五天这么长。由此他知道了什么叫宽广、辽远和漫长。

P1-4

序言

荒寂中葳蕤生长的希望

赵钧海

田文赋属于那种交往后就有了精神牵挂和心理感应的人,虽然不会常见面,但他时不时会让你有种滋润与温暖的快乐。我分析,这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田文赋本质淳朴、真诚,有久居荒野后看见亲人的热力与欣悦;二是田文赋对文学冥顽、执著,过于偏爱或者过于一往情深。——只要他喜爱或者认准的文字,他都会郑重其事地推崇,甚至倾心相拥,若有人微词,他便乜斜着目光高声争执,表情严肃,面红耳赤,不免会露出溺爱的破绽与马脚。于是,对于田文赋,就没有了交往的障碍,更融入了一种明丽阳光下渐行渐近的逼真。

其实认识田文赋是在一九八四年,那时他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南缘一个叫奎依巴格的地方,那里四野一片荒寂,那里出产石油,那里也适合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蜗居。田文赋一居就是十八年,笃实静卧着,像一只蛰伏的“秋虫”。面对沙漠胡杨,他长叹短吟,时常有思绪曼舞的幻想和其乐无穷的满足。那时,田文赋去大涝坝、柯克亚、和田河采访,然后就编报,写消息,写通讯,写诗,也写小说,很有雄心勃勃和青春萌动的味道。我们第一次在那幢平房前合影时,他脸部光滑,胸肌发达,着实让人羡慕。十多年后,我再次见到他,发现他眼角居然有了鱼尾纹,皮肤也变得粗粝而赭红了。我知道,那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弥漫的沙土剥蚀的结果。岁月的沧桑和凝重在田文赋的脸上留下了印迹。

来到克拉玛依,田文赋沉寂了,他默默地鼓捣起本地一张报纸的边缘工作,内敛而含蓄。时而有人谈论起他沉寂中的灵动和熠亮,我不以为然,因为我知道,那不是真实的他,真实的他还隐逸在更为深层的文学背后,蛰伏在浩瀚的荒野深处,那里有一泓清澈的泉水,泉边生长着葳蕤的绿色灌木,那灌木繁茂又暗香浮动着。

果然不出我所料,后来田文赋就虔诚地坐在了我的对面,从衣兜里掏出沉甸甸的几部中篇小说,厚厚的,规整,干净。我陆续编发了他的《阿香》《阿兰》《遥远的胡杨河》《师傅》《石殇》等等,我看到了在当下喧哗与浮躁背后,有一个意气风发又意趣盎然的他,一个风驰电掣又风格迥异的他,一个淡定智慧又文思涌泉的他。《遥远的胡杨河》是我极力推崇的一部中篇,最先读到这个荒野故事时,我的手有点抖动,心也有点微微颤抖。于是就喊来田文赋进行了一次近距离长谈,而且仅仅局限在“胡杨河”那狭小的地域内。谈毕送他出门,刚坐下,他又折返回来强调说,发表时请用笔名“田地”。我说,为什么?他说,“文赋”常常被别人误读为“文斌”,我很郁闷。呵呵,这就是认真而冥顽的田文赋。我们只得言听计从。

后来,《遥远的胡杨河》就获奖了,竟然是中石油文学大赛一等奖。浩渺如烟的小说海洋里,能够混入大溜已经实属不易,但田文赋却绽放了,而且是吐蕊绽放,摇曳中泛着炫目的光彩。我曾经在一篇小说综述中这样评价过《遥远的胡杨河》:“中篇小说《遥远的胡杨河》描写的是一支深入南疆邈远戈壁滩上的钻井队故事,荒寂的戈壁旷野,葳蕤的胡杨林,浅浅的胡杨河边,一群性格鲜明的人物,上演了一曲本真又酸涩的人生故事。那是一阕表现石油人心灵与情感世界的人生赞歌。方家宽、七月、陈锤子、杨昆、黄山以及叶叶、孙癫子、黑子等等,他们构成了胡杨河畔井队与村民、石油与土地、人与自然‘格斗’的精神内核。小说的可贵之处,就是将这些‘过去年代’的人物活灵活现地呈现给读者,有触手可及之感——土地的贫瘠与荒芜,时代的拙朴与善良,都让我们产生了一种心灵被抚慰被召唤的亲切感和回归感。——那时中国人几代石油人都曾经有过的真实感。”的确,《遥远的胡杨河》果真带给了我们这样的期待,也带给了我们一群活脱脱的人物形象。这群人理性,忠诚,吃苦耐劳,同时,这群人又苦闷,忧伤,想入非非,亦有欲望、邪念甚至俗不可耐,但他们却真真切切是一群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大写的人。

小说靠故事与人物支撑。田文赋深谙这个道理。于是,田文赋就悄无声息地潜入荒寂的戈壁大漠深处,在风沙、落日、孤雁、惶恐的偏僻之隅,在大草滩、胡杨河、骆驼驿、乌伦河谷的蛮荒之地,用一棵小草,一枚卵石,一粒细沙,一片秋叶,一抹晚霞,去组构真实,探寻秘密,阐释绚丽的景象以及景象中的跌宕起伏与波澜壮阔。于是,就产生了《大草滩》《遥远的胡杨河》《大漠轶事》《石殇》《古钱》等一批饱满且咀嚼有味的作品;于是,就葳蕤地生长出了方家宽、七月、蒋光明、阿兰、尤二狗、阿香、伊丽娅、尼莎、方洁、克宁等一群人物,这群人物既清新明丽,爽朗宽厚,敏感细腻,又忧戚粗俗,多情善感。他们呈现了一个风姿绰约又斑斓五彩的变幻时代,这个时代造就了英雄,还原了本真,释放了美好,也展示了疼痛。田文赋一路走来,一路口哨,一路坎坷,又一路震荡,剖析心灵,骨植品格,似有万般的柔情,又似有无尽的责任。田文赋让我感动,也让我品味出鲜活、顿悟以及一语中的穿透力量。

我知道,这不是田文赋的第一本书,也肯定不是最后一本书。田文赋还有大块大块的土地亟待开发,还有厚重缜密的储备期待挖掘,还有秀姿艳质的含苞需要怒放。我相信,田文赋会挽起衣袖继续汗流浃背地大干,一如他藏匿在那个叫奎依巴格的一间陋室里一样,虽然灯光已不再昏暗,但他还是锁紧了眉头。

是为序。

2011年4月8日

后记

每个人都有他的业余爱好。我的业余爱好便是以读文学作品为主、以写文学作品为辅的爱好。

之所以说是我的业余爱好,是因为我端的饭碗与文学无关的。也多亏是业余爱好,因为凭我的智力文学写作是养活不了我的。还因为这业余爱好,使得我的生活和情感自觉丰富了起来。

二十多年来,我断断续续、不温不火地写或发了百多万字以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但终没有能够成大器,为此惭愧不已。虽然将成为文学殿堂的匆匆过客,但已经诞生的作品犹如自己的孩子,虽不杰出,但毕竟是自己心血呕之,不忍散落在过期的杂志里,故出集聚之,以慰自己的这份业余爱好。

近来,我愚笨地感觉到,随着年龄的增加,自己日显江郎才尽之苗头,对于自己的业余爱好的式微惶惑痛苦不已。因此,出集还有小结和自励之意。

我在感谢自己这份业余爱好陪我一路走来的同时,最要感谢的是这么多年来陪我一路走来的妻子。我的作品,几乎她都是第一读者,几乎都替我润色补正过的。

更要感谢克拉玛依市、石油文联主席赵钧海先生为本书作序,不仅仅因为他是文联主席,而是因为他是克拉玛依文学创作成果最为丰‘硕的大家。大家的序,对我是一种莫大的激励。

2011年秋月于克拉玛依稚竹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遥远的胡杨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田文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919157
开本 16开
页数 4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30.5
印次 1
出版地 新疆
240
169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6:4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