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李鸿章传/二十世纪四大传记
内容
编辑推荐

清朝历史上最富争议的人物,是力挽狂澜的英雄,还是历史的罪人?非凡人生波澜壮阔,命运令人扼腕叹息,一个让梁启超尊敬、叹惜、痛心的李鸿章!

李鸿章是一个出色的英雄,他最不幸的地方,就是中国那么大,没有无名的英雄站在他的身后,所以他不能一呼百应。他是时势造就的英雄而不是造就时势的英雄。

晚清重臣李鸿章故去之后,留下了一桩众说纷纭的历史公案。或以平发平捻为李鸿章功,或以数次和议为李鸿章罪。有感于此,两个月后,梁启超著就《李鸿章传》一书。作者仿西人传记体例,而以太史公《伯夷列传》之笔法,叙议结合而评论公允,可谓是李鸿章传记中的经典之作。

内容推荐

《李鸿章传》是“二十世纪四大传记”系列之一。

《李鸿章传》一书全仿西人传记之体,载述李鸿章一生行事,而加以论断,使后之读者,知其为人。

《李鸿章传》从李鸿章的早年写到他参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海战,创办洋务运动,外交直到死去的不平凡的一生。作者梁启超全方位的对李鸿章的一生进行了描写和评价,指出他是时势造就的英雄而不是造就时势的英雄,是比较客观公正的一部传记。

目录

序例/3

第一章 绪论/5

第二章 李鸿章之位置/9

第三章 李鸿章未发达以前及当时中国的形势/15

第四章 兵家之李鸿章(上)/21

第五章 兵家之李鸿章(下)/37

第六章 洋务时代之李鸿章/45

第七章 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55

第八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上)/67

第九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下)/75

第十章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87

第十一章 李鸿章之末路/101

第十二章 结论鸿章与古今东西人物比较/113

《李鸿章传》(白话文)李玲玲翻译/125

序例/127

第一章 绪论/129

第二章 李鸿章之位置/133

第三章 李鸿章未发达以前及当时中国的形势/139

第四章 兵家之李鸿章(上)/144

第五章 兵家之李鸿章(下)/164

第六章 洋务时代之李鸿章/171

第七章 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181

第八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上)/194

第九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下)/203

第十章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215

第十一章 李鸿章之末路/231

第十二章 结论/243

试读章节

天底下只有平庸的人没有过失和赞美。全天下的人都去讨厌的人,一定是一个了不得的奸雄。反过来说,如果全天下的人都去赞美的人,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豪杰了。而天下人里普通人占大多数,而不寻常的人寥寥无几。普通人去评论一个不寻常的人,这样做可以吗?所以闻名天下的人未必不是伪君子,被全天下的人唾骂的人未必不是一代伟人。俗话说:盖棺定论。我看见那些棺材都盖了几十年的人还没有一个定论,好的坏的还是照常有人在说,那么从什么方面才能正确判断一个人呢?比方说,千千万万的人赞美他,万万千千的人诋毁他,赞美他的人把他捧上了天,诋毁他的人把他踩到地上践踏。这样,诋毁的话和赞美的话都相互抵消了。那么这个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答案自然是一个不寻常的人物了。先不谈这个人是了不起的英雄还是了不得的奸雄,就他处的位置和行为来说,并不是一般人就能看穿的,也不是市井百姓随便说说就可以说清楚的。知道了这个道理以后才可以读我写的《李鸿章》。

我敬重李鸿章的才学,我爱惜李鸿章的知识,我怜悯李鸿章的际遇。李鸿章游历欧洲时,到德国见到了前任宰相俾斯麦,便问:“身为人臣一心想为国家效力,但满朝文武都与自己的意见不合,甚至还拖自己的后腿,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志向,该怎样做呢?”俾斯麦回答说:“首先要得到皇帝的支持,有了皇帝的支持就可以独揽大权了,还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呢?”李鸿章说:“假如有这样一个臣子,他的皇上不论谁的话都听,在他身边的亲臣,常常狐假虎威,操纵大局。若处于这样的情形之下又该怎么办呢?”俾斯麦考虑了很久说:“如果臣民真心真意的为国家操劳,那么君主一定会去体谅的。如果在女人手下就要另当别论了。”(这些话是根据西方报纸翻译来的,普通中文报纸登在《星轺日报》,因为有所忌讳,不敢刊登)李鸿章听了黯然神伤。哎,我看到这里,就知道李鸿章心中的苦闷、牢骚和抑郁,并不是旁人所能理解的。我责备他的原因是因为这个,我宽恕他也是因为这个。

自李鸿章扬名海内外以来,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有李鸿章这个人,而不知道有中国这个地方。一句话说来,李鸿章已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代表。这些外国人来评论中国的事情,自然是没有办法得到真相的。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李鸿章可以算得上中国近四十年来最重要的关键人物。阅读中国近代史的人,势必要读到《李鸿章》,而要读《李鸿章》的人同样的要拿中国近代史做参照,这是大家都认同的观点。因此我写的这本书,也可以叫做“同光以来大事记”。

不仅仅如此,一个国家今天产生的现象一定会与过去相呼应。因此历史是今天现象产生的原因,而现状又是历史造成的结果。李鸿章与今日的中国关系如此紧密,那么想要评价李鸿章这个人,就一定要擦亮眼睛,细细观察中国几千年来政权变化的形势,民族衰弱与兴盛的暗流,与现代中国外交的内幕,才可以知道李鸿章在中国历史的地位。孟子说:“知人论世。”时代本就不容易明白,那么人就那么容易很好了解吗?

今天中国的时髦的时事评论家,往往将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叛乱做为李鸿章的功劳,而多次的议和谈判作为他的罪状。我认为以这样的方式来认定功过是非是不恰当的。过去俾斯麦曾对李鸿章说:“我们欧洲人把抵御外敌看成一种功劳。为了自己一个家族的利益而去杀害自己的同胞,是我们所不齿的。”平定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叛乱,相当于是兄弟相残,把自家兄弟逼上绝路,如果这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功劳,那就会让同胞们感到恐惧。假如我们国人常因国家的耻辱而感到愤怒,为议和的事而愤怒,而把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在李鸿章一个人身上,虽然事出有因,但如果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在1895年2、3月,1890年8、9月份,让评论的人站在李鸿章的位置上,那么他会不会比李鸿章更厉害呢?站在现在的位置去批评李鸿章,不过是图个口舌之快的旁观者罢了。因此,我探讨的李鸿章对于中国的功过是非,与他们的看法是有区别的。

如今李鸿章已经去世,外国评论者都认为李鸿章是中国第一人。又说:“李鸿章死后,对于中国的局势来说,一定会有大的变动。”难道李鸿章真的是中国的第一人吗?我不敢说,而我敢说的是,如今五十岁以上的人,官过三四品的,没有一个可以与李鸿章相提并论。我不敢说李鸿章的死到底和中国的局势有没有关系,但却敢说现在的政府失去李鸿章,就像是失去了左膀右臂,雪上加霜,前途岌岌可危,棘手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我真希望外国人说的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么我们这么大的中国就只有李鸿章一个人可以依赖,中国还有救吗?

西方有句名言叫做:时势造英雄,英雄也造时势。像李鸿章这样的人,我不能说他不是英雄。虽然我这么说了,而他却是一个由时势造就的英雄,不是创造时势的英雄。时势造就的英雄只是一般的英雄。天下之大,历史悠久,哪里会没有时势?因此一部二十四史,像李鸿章这样的人多如牛毛。而造就时势的人,几千年也找不到一个。这就是我们中国的陈陈相因,不能突发异彩而照耀世界。我写这本书时,这种感觉在我心里很强烈。

历史学家在评论霍光的时候,痛惜他不学无术。我认为李鸿章不能成为了不起的英雄也是因为不学无术。李鸿章看不清楚民众的本质,不了解当时世界的局势,不知道政治的根本所在。在十九世纪竞争激烈、适者生存的环境中只依靠修修补补来获得一时的安宁,不去发展国民的实力把国家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仅仅去学习西方的皮毛,缘木求鱼,于是安于现状,依靠些小聪明就想和世界上的大政治家较量,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他即使鞠躬尽瘁,亡羊补牢也没用呀。孟子说:“在长辈面前大口吃饭,大口喝汤。而不用牙齿去咬断干肉,这就是不识大体。”这句话很在理。李鸿章晚年屡屡失败,都是由于不识时务造成的。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必对他大加指责。毕竟李鸿章不是一个能创时势的人。一个在社会生存的人,一定会被社会的几千年思想、习俗、观念所牵绊,不能解脱出来。李鸿章不出生在欧洲而出生在中国,不在现在的社会出生而出生在几十年前。无论是早他出生的或是和他同时代出生的人,都没有出现一个造时势的英雄来引导他,给他做榜样。然而那时的环境所孕育的人物就那个水平,因此不能把错误都怪罪在李鸿章一个人身上。更何况当时的形势,并不是靠李鸿章一人的志愿就可以完全实现的。因此我才说:“我敬重李鸿章的才学,爱惜李鸿章的知识,怜悯李鸿章的际遇。”但今后还有沿袭李鸿章的路而成就大事的人吗?社会的形势一旦发生改变,判断英雄的标准自然而然的也会随之改变,千万不要拿我宽慰李鸿章的话来宽慰自己。

P129-13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李鸿章传/二十世纪四大传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启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53662
开本 16开
页数 2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6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52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5
16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0:3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