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远小人(中国鉴人大智慧)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人们的脑海里,君子总是头顶五色光环,是济世的化身,而小人却总是面目猥琐,是纠缠、可恶的代名词,所以人们总是想尽办法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以求身心俱安。

那么,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怎么才能做到远小人呢?李卫东编著的《远小人》一书将为我们提供有效方法。

本书是古文《远小人》一书的释评本,由王晓明释评。

内容推荐

《远小人》原文为李卫东先生所编,文中所言尽采于“二十二子”,且颇得其义理之精要,表里浑然一体,学识与修身兼顾,读来既有顿悟之感,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书中原文共分五个章节,两千余字,从德、朋、言、行四个大方面对小人和君子做了全方位的对比,又提出了许多对我们很有意义的修身原则,因此,笔者王晓明珍爱之余,不顾自己水平浅陋,尽量采集古今之实例,为该书作注,并结合自己的认识对书中的观点加以浅显的阐发,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助益。

本书《远小人》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一、序言/1

二、远小人原文/1

 品德第一/2

 交往第二/2

 察言第三/3

 观行第四/4

 远小人第五/4

三、远小人释评/6

 品德第一/7

 交往第二/40

 察言第三/74

 观行第四/97

 远小人第五/125

试读章节

【原典】能察能不察方谓明,能胜能不胜方谓勇。

【王氏注】吉凶难测,故君子诚乎此而谕乎彼,感乎已而发乎人,虽未察,吾必谓之察矣,故反无咎。

【释评】做人最大的智慧就是给别人留下余地,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人生总的看就是“大杀小输赢”,因此不必求全胜。既精明又不失之于苛求。既刚直又不矫枉过正。一个人要能把握住这种不偏不倚的尺度。那是何等境界。

清代名家郑板桥有名言“难得糊涂”,这个“糊涂”绝不是一般概念里的真糊涂,而是一种可以心随我变、灵活选择何时聪明、何时糊涂的真精明,它是一种趋利避害的有效方法。往往在“放一着,退一步”的情形下,得到的东西更多。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糊涂”、“求不胜”很多时候也意味着可以集中精力。如果一味追求全胜,往往也就正好跟最好结果无缘了。比如说很多世界级的冠军选手,在准备各种比赛时就会更多地权衡主次,保留实力,偶尔有几场败下阵来,只得个铜牌又何妨?关键在最顶级的比赛里得到金牌,才是真正目的。

田忌赛马的故事,传诵了千年。第一场用最差的马去PK对手最好的马,故意求败,余下的两场则戏剧性地扭转了局势,由整体弱势鬼使神差地变为整体强势,焉能不胜?所以,所谓的不去察、不去胜,其实是用一次小亏去换取多次的大便宜,这才是真正的狡猾。

官渡之战,曹操大胜,袁绍仓皇败走,尽弃辎重和文书档案。曹操质上中招。佞人的确是小人,但小人绝不仅仅是佞人,二者并不是同一个级别上的概念。而且,所谓“佞”,善辩而谄媚,这当然更加表象化,高明的小人现在很多都已经不怎么运用这种低级的手法了。反而是装扮得比君子还君子呢!

“虽能纳正直,未必亲正直;虽能远佞人,未必能疏小人”,说明古人对人事的无奈,其实也是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小人被批了几千年,从来就没有被肃清过。君子小人是一对矛盾,充满矛盾的世界,才是一个五彩的世界。

【原典】仁义德彳亍,常安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危也;污谩突盗,常危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安也 君子当自明之。

【王氏注】自古本无常安之术也,其理甚明。解在乎庄子之山木以无材得终天年,家雁以无材而得死故事。故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

【释评】这里的“安”与“危”,是从保护自身的角度来说的,而且是从长远来看的,不是指一时一事。

当我们讲君子小人时,都在平面上,或者都在理论上。但社会是一个球体而不是平面,把平面的东西拿到球体上时,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改变。比如说,在平面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而画在球体上的三角形内角和要大于180度;同样,一个画在球体上的圆的周长要小于平面圆的周长。这个误差率取决于球体的曲率,曲率越大,误差也就越大。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中国社会是个曲率很大的小球。所以平面的理论拿到社会实践中,误差率很大。前些年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在理论上反复证明中国经济要崩溃,结果最后崩溃的是他们自己。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没有考虑到中国这个曲率很大的球体,会使一切理论发生巨大的误差。

从这个角度讲,关于君子小人的一切讨论,在实际生活中会发生很大的偏转,君子们一定要明白其中的道理。

齐景公派晏子去东阿当一把手。三年后,晏子回朝作述职报告。可是齐景公把他训了一顿。责备他把东阿搞得乱七八糟。晏子为了有机会澄清事实,又跟齐景公要了三年时间,承诺一定会把东阿治理得井井有条。又过了三年,晏子回朝,齐景公果然大赞晏子的贤能。

其实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受齐景公责备的前三年里,晏子恰恰治理得很好,而受夸奖的后三年,晏子治理得非常之糟糕。怎么回事呢?原来,前三年,晏子实行了一套公认的合乎仁义道德的政策,不媚上不欺下,结果得罪了齐景公的左右及东阿的恶绅,自然每天充斥在齐景公耳朵里的也就尽是坏话了。而后三年,晏子则转而开始欺下媚上,一切向潜规则转变,从而齐景公的左右及恶绅也就都成了晏子的“伙伴”,自然齐景公听到的又全是好话了。

当然后来晏子把六年来的往事都告诉了齐景公,才令齐景公恍然大悟。

在这个故事中,齐景公的左右以及恶绅的势力是晏子所处的大背景。晏子一样面临着仁与污、廉与贪的艰难选择。不过晏子毕竟不是等闲之辈,他巧妙地避开了选择的政治风险和良心负担,利用齐景公亲自听取报告的机会。于是我们看到,有了齐景公这个保护伞,晏子的仁义德行,以后都确确实实是常安之术了。

【原典】君子不制小人,战则必败,盖因君子阳谋,小人阴计,君子知而不为,小人不知而为。

【王氏注】兵法云: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此即阴阳胜败之枢机也。君子明之,方得阴阳之妙也。

【释评】这里强调的“战则必败”,不是说但凡君子与小人之战都一定会败,而是指阳谋与阴计、知而不为与不知而为相比较,前者会处于劣势。

法律和道德是两码事儿。尽管说法律努力希望自己能够规范道德,但希望是希望,毕竟还是完全不同的事情。所以君子除了要遵守法律规范。还要遵守道德规范。

而小人只需要遵守法律这一个规范就行了。小人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可以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事实也证明,小人与君子斗,成本低廉,性价比也较高。

由于君子需要遵守两个规范,所以斗争的成本一向很高,从态势上就处于劣势,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历史上很多君子为此死得很难看,死得很莫名其妙。

社会是残酷的,君子如果曲解了“坦荡荡”的本意,不懂伪装,就无疑是对自己的残忍。小人们恰恰都正好是不讲道义的,而且有时还利用道义给君子套上重重枷锁。所以说舌柔在口,齿刚易落,在错综复杂,曲折微妙的人际关系中,能做到避重就轻,权衡利弊的人,才能保全自身。

我们永远不要指望身边没有小人,最现实的态度就是控制住小人,并让小人为你服务,当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抓住小人的把柄,并逼着小人乖乖就范,为你所用。

P134-137

序言

君子和小人在中国传统世界里是一对剪不断、理还乱的冤家,他们扭在一起,经历了几千年,从来没有哪一刻消停过。在人们的脑海里,君子总是头顶五色光环,是济世的化身,而小人却总是面目猥琐,是纠缠、可恶的代名词,所以人们总是想尽办法亲君子、疏远小人,以求身心俱安。

然而何谓君子,又何谓小人呢?似乎从来没有谁给出过一个准确的定义。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更多的人会把君子与小人定格在道德层面,而本书也正是基于道德层面的君子和小人进行编写和诠释的。

没有明确的目标,一切行动都是徒劳的。所以本书必须首先大胆地解决掉君子和小人的定位问题。我们先来说说君子。

学者于丹曾对君子的标准做出了三重界定。第一条是这个人必须善良,第二条是这个人必须伟大和高尚,第三条是这个人必须有好的人际关系。本书恐怕不能苟同,因为第一条和第二条似乎重复,而第三条是个很表象的东西,成为界定君子的标准自然不妥。在本书看来,所谓君子,指的是一切心怀善意的聪明人,善意说的是道德高,聪明说的是有才能,这样的君子,正好就是《易经》 “君子终日乾乾”中的君子形象。

相应地,本书认为,小人指的是一切心怀不善的人,而聪明与否在所不问。当然,在君子与小人之间的那些善意却才智平平的人,也就是我们这些普通人了。

那么,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怎么才能做到远小人呢?本书主要介绍了两大类方法,一类是通过小人的言行举止来识别小人,另一类是通过自我的修身让自己的行为远离小人。比如说在第一章里的“小人之道也,富必横行,强必执弱,贵必傲贱,诈必欺愚”和第二章的“小人之交先易后难,谄谀饰过媚于上,骄倨傲暴凌于下,邪僻朋党欺左右,慢听厚敛行于事”等等,介绍的就是小人的言行举止,而第五章的“亲谗远忠者亡,听谄而美者败”、“贤愚心太明,人必不亲”等句,则说的是自我修身的方法。这样,内外兼顾,表里呼应,锁定目标,相信读者朋友就不至于顾此失彼了。

初读此书的读者,也许会发现书中的一些观点前后矛盾,比如第四章说“君子用其小利,而成其大功”,第五章却说“君子不制小人,战则必败”,这并非错论,而是由于古书中对君子与小人的界定不一,所以有了看似矛盾的表述,读者只要按照本序中对君子与小人的界定来阅读分析,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因为原文里所说的君子与小人,有一些并不符合本书的界定。

一年前,笔者释评了李卫东老师编写的《权谋古卷》,与本书放在一起,极似姊妹篇。《权谋古卷》侧重于法术层面,而《远小人》则侧重于识人层面,社会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能准确地知人识人,那么谋略越高深,对我们的危害也就越大,因为我们很有可能会错误地把小人之道用在君子身上,又错误地对小人坦坦荡荡,因此本书更建议读者朋友将两套书一起阅读,先读本书,再读《权谋古卷》,相信这样会得到一个更为完整的知识链条。

《远小人》原文为李卫东先生所编,文中所言尽采于“二十二子”,且颇得其义理之精要,表里浑然一体,学识与修身兼顾,读来既有顿悟之感,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书中原文共分五个章节,两千余字,从德、朋、言、行四个大方面对小人和君子做了全方位的对比,又提出了许多对我们很有意义的修身原则,因此,笔者珍爱之余,不顾自己水平浅陋,尽量采集古今之实例,为该书作注,并结合自己的认识对书中的观点加以浅显的阐发,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助益。

王晓明  2011年12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远小人(中国鉴人大智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卫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71419
开本 16开
页数 1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2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2.1-49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67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1: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