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嗦啰嗹》由陈燕婷所著,安海嗦啰嗹习俗“嗦啰嗹”也称采莲,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据称这是古越族人的遗风,歌唱中的“嗦啰嗹”就是古越族人辟邪去灾的咒语。另有说法,采莲是泉州的端午节习俗,采莲时唱的“采莲歌”,几乎每唱一句歌词,就要接唱一声“嗦啰嗹”,因而,“嗦啰嗹”因采莲活动而来。
图书 | 安海嗦啰嗹/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安海嗦啰嗹》由陈燕婷所著,安海嗦啰嗹习俗“嗦啰嗹”也称采莲,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据称这是古越族人的遗风,歌唱中的“嗦啰嗹”就是古越族人辟邪去灾的咒语。另有说法,采莲是泉州的端午节习俗,采莲时唱的“采莲歌”,几乎每唱一句歌词,就要接唱一声“嗦啰嗹”,因而,“嗦啰嗹”因采莲活动而来。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嗦啰嗹”的最后堡垒——古镇安海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文化古镇——安海 第二节 丰富珍贵的文化遗产 第三节 无形的防护——信仰民俗 第四节 有形的支持——各界商人 第二章 多方求索中的“嗦啰嗹” 第一节 古籍中的只言片语 第二节 现代文献中的记忆 第三节 当前的“嗦哕嚏” 第四节 “嗦哕嚏”在端午 第三章 探究“嗦啰嗹”之意——兼及“啰哩嗹” 第一节 探究“嗦哕嚏”之意 第二节 “嗦啰嗹”曲中的“啰哩嗹”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啰哩嗹” 第四节 “啰哩嗹”在闽南 第四章 为 “采莲”正名——采莲与龙舟竞渡 第一节“采莲”之称引发的质疑 第二节 “采莲”与“龙舟竞渡” 第三节 采莲曲与龙船歌 第四节 “采莲”向民俗活动的衍变 第五节 龙王崇拜 第五章 “嗦啰嗹”——端午驱疫傩 第一节 “嗦啰嗹”——驱疫傩 第二节 端午民俗——以难(傩)止恶气 第三节 家婆、铺兵、旗手——丑之由来 第四节 夜壶与打夜胡 第五节 榕枝幡旗——竹竿子 第六节 与傩有关的其他事项 第六章 “嗦啰嗹” 第一节 霁云殿“嗦啰嗹”队 第二节 妈祖宫“嗦啰嗹”队 第三节 当兴境队与三公境队 第四节 采莲人家 第五节 “嗦啰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颜昌瑞 第七章 “嗦啰嗹”的角色、道具分析 第一节 铺兵 第二节 家婆与花姑 第三节 旗手 第四节 前导旗/牌 第五节 锣鼓队与乐队 第六节 木刻龙王头 第七节 民俗演出队及其他 第八章 “嗦啰嗹”的舞台化 第一节 “嗦啰嗹”舞台化溯源 第二节 “嗦啰嗹”舞进校园 第三节 多种风格的《嗦啰嗹》舞 第九章 基于“嗦啰嗹”的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 第一节 政府大力扶持 第二节 首届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实录 第三节 三届旅游文化节对比分析 第四节 文化节之后——民间团体的支持 第十章 “嗦啰嗹”的文化意义 第一节 文化中的“嗦哕嚏” 第二节 政府影响下的文化变迁 第三节 深度的诠释 第四节 狂欢:在象征与消解中 第五节 个人、众人和历史中的人 结语:“嗦啰嗹”效应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安海嗦啰嗹/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燕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305017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5 |
出版时间 | 2012-10-01 |
首版时间 | 2012-10-01 |
印刷时间 | 2012-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92.18 |
丛书名 | |
印张 | 1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45 |
宽 | 18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