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彬编著的《断裂转型与深化--中国九十年代女性诗歌写作研究》是高校社科文库之一。本书采用现代性的理论视角和批评话语,将九十年代女性诗歌写作作为—个整体的朴会文化现象,放在现代性的视野中,在现代性、时代性、女性三者构成的逻辑关系中,对女性诗歌写作在九十年代所呈现出的断裂、转型、多元化的美学发展态势给予了全新的综合性学理闸释;重新梳理了它与九十年代诗歌、五四新文学传统、新诗传统的关系,在传统与现代、当代构成的历史对话中,对九十年代女性诗歌写作进行了一次现代性的历史回溯。
图书 | 断裂转型与深化--中国九十年代女性诗歌写作研究/高校社科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赵彬编著的《断裂转型与深化--中国九十年代女性诗歌写作研究》是高校社科文库之一。本书采用现代性的理论视角和批评话语,将九十年代女性诗歌写作作为—个整体的朴会文化现象,放在现代性的视野中,在现代性、时代性、女性三者构成的逻辑关系中,对女性诗歌写作在九十年代所呈现出的断裂、转型、多元化的美学发展态势给予了全新的综合性学理闸释;重新梳理了它与九十年代诗歌、五四新文学传统、新诗传统的关系,在传统与现代、当代构成的历史对话中,对九十年代女性诗歌写作进行了一次现代性的历史回溯。 内容推荐 赵彬编著的《断裂转型与深化--中国九十年代女性诗歌写作研究》采用现代性的理论视角和批评话语,将九十年代女性诗歌写作作为—个整体的朴会文化现象,放在现代性的视野中,在现代性、时代性、女性三者构成的逻辑关系中,对女性诗歌写作在九十年代所呈现出的断裂、转型、多元化的美学发展态势给予了全新的综合性学理闸释;重新梳理了它与九十年代诗歌、五四新文学传统、新诗传统的关系,在传统与现代、当代构成的历史对话中,对九十年代女性诗歌写作进行了一次现代性的历史回溯。《断裂转型与深化--中国九十年代女性诗歌写作研究》指出:大众消赞文化时代的来临是女性诗歌在九十年代转型的外在时代性因素,女性自身的现代性冲突是转型内在因素,现代性是其转型背后的根本因素。 目录 前言 /1 一、现代性与女性:现代性一国家性、民族性、阶级性一消费性一个人性一女性 /1 二、现代性与女性诗歌:诞生与转型 /2 三、大众消费文化时代来临与九十年代女性诗歌转型 /3 四、多维视角观照下的九十年代女性诗歌写作 /7 第一章 大历史的语境:大众消费文化时代的来临 /10 第一节 对女性写作的再界定:女人写作、女权主义写作、女性写作 /10 一、大众消费文化时代来临与九十年代女性诗歌写作转型 /10 二、女性写作与妇女(女性主义)运动 /11 三、对女性写作的界定 /12 第二节 经济文化转型与九十年代女性诗歌写作转型 /15 一、转型原因概说 /15 二、九十年代经济文化转型:消费化、个人化、女性化时代来临 /15 三、消费化、个人化、女性化时代来临与九十年代女性诗歌转型 /17 四、现代性视野中的消费性、个人性、女性、女性诗歌之间的互动关系 /20 第三节 西方后现代文化理论介入与九十年代女性诗歌转型 /21 一、女性诗歌:历史转型和后时代的话语标志 /21 二、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和女性诗歌及其转型 /22 三、女权主义理论和女性诗歌转型:从被书写的身体到书写的身体 /29 第二章 内在的冲突:从“身体”转向“词语” /35 第一节 翟永明:“面向词语的写作” /35 一、翟永明和女性诗歌 /35 二、冲突一反思一去性化一转型 /38 第二节 王小妮:“重新做一个诗人” /45 一、王小妮和她九十年代以来的诗:个人化 /45 二、冲突、转型与剧变 /46 三、个人化:语言对激情的节制 /47 四、回到日常生活 /52 第三节 尹丽川:“为什么不再舒服一些” /54 一、关于尹丽川及其诗歌概说 /54 二、尹丽川和身体写作:从被书写的身体到书写的身体 /55 第三章 艺术变革的向度:断裂性的先锋写作 /66 第一节 叙事化:多重意味的现代性变革 /66 一、时代转型与诗歌的叙事化变革 /66 二、叙事化的结果 /68 三、两种意义上的叙事 /73 第二节 个人化:反本质主义的诗歌观念 /76 一、时代转型与诗歌写作的个人化 /76 二、个人化之表现 /78 第三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消费文化时代的美学观念 /84 一、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时代转型与诗歌自身现代性变革因素 /84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之表现 /86 第四章 变革之后的回归:走向综合的美学道路 /94 第一节 从性别的超越到心灵的回归:思想演变轨迹 /94 一、对自我的探寻:在性别的视域里寻找身体的自我 /94 二、从性别的超越到心灵的回归:差异与认同 /98 第二节 从后现代的词语游戏到现代生命艺术的超越:艺术发展历程 /106 一、后现代性时刻里的诗歌书写:词语在意义裂隙间的散播性游戏 /106 二、从后现代词语游戏到现代生命艺术的超越:时间焦虑与生命意识 /110 第三节 九十年代女性诗歌与九十年代诗歌:从先锋到边缘 /116 一、女性诗歌与先锋写作:女性化时代的先声 /116 二、九十年代女性诗歌写作:另一种意义的时代先锋写作 /118 三、九十年代女性诗歌与九十年代诗歌:从先锋到边缘 /119 四、对女性诗歌写作的概要回顾与述评 /122 第五章 传统在当代的回声:女性诗歌与五四新文学传统 /125 第一节 女权主义与五四新文学革命:跨越历史的回应 /125 一、女性诗歌、女权主义与五四新文学革命 /125 二、五四新文学革命与妇女解放 /126 三、现代性视野中两次女权主义运动的历史性比照 /133 第二节 九十年代女性诗歌与五四新诗革命:断裂与重合 /136 一、九十年代女性诗歌与五四新诗革命关系概说 /136 二、女性诗歌与五四新诗艺术发展历史规律的比较 /137 三、九十年代女性诗歌与五四新诗思想内容风格的比照 /138 四、九十年代女性诗歌与五四新诗艺术风格的历史比照 /142 第三节 九十年代女性诗歌:革命文学的变异及当代可能性 /148 一、九十年代女性诗歌与五四革命文学传统 /148 二、女性诗歌与身体美学革命风暴 /150 三、九十年代女性诗歌和革命文学传统:从民族国家革命、阶级革命到身体/话语革命 /155 结语:断裂、转型与分化 /160 参考文献 /16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断裂转型与深化--中国九十年代女性诗歌写作研究/高校社科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彬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21731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1-12-01 |
首版时间 | 2011-12-01 |
印刷时间 | 201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