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国的财富
内容
编辑推荐

王伟、汪德明著的《三国的财富》从《三国演义》中遴选出38个各色人物,对其性格和预置对应的人生态度、处世哲学进行深度剖析,汲取其人生成败的指挥,给当今人们以心灵的字样。

全书以随笔形式来写,没有特别严密的结构体系,每篇文章选取一个立意点,内容浅显易懂、语言轻松、观点新颖,力求最大限度地表达出一个个鲜活人物背后所折射出的深刻道理。

内容推荐

王伟、汪德明著的《三国的财富》探究《三国演义》这部英雄辈出时代奇书所蕴含的人生财富,旨为为忙碌的今人奉出一份活在当下的智慧,还原英雄的奋斗轨迹,破译赢家的人生密码。

目录

第一章 独占鳌头,宏图大业我做主

 01/任由欲望泛滥等于自掘坟墓·董卓

 02/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袁绍

 03/驾驭不了的野心是致命毒药·袁术

 04/一夫之勇最终导致功败垂成·孙坚

 05/至刚至强会直接伤害到自己·孙策

 06/对下属授职授权要用人不疑·孙权

 07/以法治众务必做到赏罚分明·曹操

 08/治世驭人靠的是智谋和方略·曹丕

 09/将自我期望落实到实际行动·刘备

 10/世间对与错仅仅是一纸相隔·刘禅

第二章 胸怀韬略,奇谋妙计如泉涌

 01/为自己的人生选择正确目标·李儒

 02/是只猛虎就不要混在羊群里·沮授

 03/你可以平凡但是不能太平庸·审配

 04/功劳再大也要记得谁是领导·许攸

 05/选择一条有利的道路走下去·贾诩

 06/做个优秀的战略战术狙击手·郭嘉

 07/顺应潮流才能掌握自身命运·荀彧

 08/有耐心、能忍辱必有超值回报·司马懿

 09/优秀职业经理人的智慧之道·诸葛亮

 10/急功心切让落架凤凰不如鸡·庞统

第三章 金戈铁马,提携玉龙只为君

 01/有勇无谋会让自己回头无路·吕布

 02/自我约束是迈向成功的基础·张飞

 03/信仰是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赵云

 04/安守本分才能做到善始善终·魏延

 05/轻信他人非常容易泄露秘密·孟达

 06/走好一生中最关键的那几步·于禁

 07/着眼未来不要忘记关注背后·钟会

 08/进退有章、攻防有序最重要·邓艾

 09/先为不可胜尔后待敌之可胜·羊祜

第四章 悲欣交集,是非成败转头空

 01/不知变通只会令你万劫不复·王允

 02/眼光的高度决定脚步的跨度·刘表

 03/只有经历磨练才能展翅翱翔·刘璋

 04/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司马徽

 05/光芒太盛容易刺伤领导面子·杨修

 06/莫蹈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覆辙·祢衡

 07/时刻把握住你心中的道德律·华歆

 08/量力而行是迈向成功的法宝·王朗

 09/狐疑不定的人容易因小失大·曹爽

试读章节

董卓在京都洛阳站稳脚跟后,手握宝剑召集群臣议事,命令李儒当众宣读策文,将少帝刘辩废为弘农王,另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擅行废立并不是董卓篡位的前兆,他大概是想仿效权臣霍光废昌邑王刘贺的故事,用废旧立新的政治手腕来专断朝政。刘辩为人“轻佻无威仪”,这样暗弱的皇帝是每一个飞扬跋扈的权臣都喜欢的傀儡,可是董卓偏偏要改立才能比少帝要强的刘协。董卓心里肯定清楚这两个人之中谁比较难对付,如果他在这时就想谋朝篡位,还不至于蠢到自找麻烦,自己给自己制造障碍吧。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物欲和权欲的怂恿下,董卓滥施淫威的毛病越来越严重,甚至有些丧心病狂。他先是以刘辩的诗作充满怨言为由,命令李儒进入后宫摔死何太后、鸩杀刘辩、绞死唐妃,接着自封为相国,享受种种特权待遇:“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上朝拜见皇帝时不必口称“臣董卓拜见吾皇万岁万万岁”,还可以携带佩剑上殿,也不必脱下鞋子。公卿大臣遇到他要先下车来拜谒,而他老人家也不必还礼,朝中大臣大多是敢怒不敢言。自此,董卓更加肆无忌惮,夜宿龙床,奸淫宫女,朝纲被他硬生生地给搅乱了。如果说董卓晋身相国是一时偶然的话,那么他身败名裂就是必然结局。

董卓生性残暴,面善心狠,横征暴敛令人生畏。对于反叛他的人,经常是当众割断舌头,或斩断手脚,或刺瞎眼睛,或竖起一口大锅将其烹煮。别人看到这番情景,早已吓得面如土色,可他还是泰然自若。后来这种暴行甚至扩大到公卿大臣身上,凡持异议的人一律被百般折磨至死。在董卓暴政下的“朝”是一片白色恐怖,“野”更是民不聊生。据史书记载,那时“法令苛酷,爱憎淫刑,更相被诬,冤死者数千。百姓嗷嗷,道路以目”。试想,一个如此专横残暴的人,怎么可能树立高大威望?一个不顾百姓死活的人,又如何能够获得民心爱戴?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袁绍、曹操等人发动十八路诸侯联盟讨伐董卓,董卓竟然派兵将袁绍叔叔、太傅袁隗在洛阳城内的家团团包围,不分男女老幼全部屠戮殆尽。用董卓的话说:“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汝视我之剑不利否?”当董卓习惯于把暴力作为第一选择时,他已由幸运的渔夫变成不折不扣的屠夫,昂然走向独裁。他把江山当作玩物,把黎民视为草芥,在大棒政策的指引下,亲率十五万大军来到虎牢关迎战。

从外部因素来讲,董卓过分迷信武力,以为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简单粗暴的军阀作风摆平;从内部因素讲,是由于他膨胀的欲望得寸进尺,甚至不惜与天下为敌。如果说暴力杀戮直接导致他失去民心的话,那么内心深处无限膨胀的骄奢淫逸则是驱使他暴力杀戮的马达。吕布在虎牢关前被刘备、关羽、张飞打败,为了避开关东联军的锋芒,董卓返回洛阳后听信李儒的意见,决定将都城西迁至长安,遭到司徒杨彪、荀爽和太尉黄琬的反对。董卓勃然大怒,当日罢黜三人为庶人,又将前来谏阻的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斩首,凡袁绍部下、宗党皆杀而抄家,洛阳城大批富户家产也籍没入官。紧接着,董卓命令吕布率领部众挖掘先皇和后妃的陵寝,盗取金银珠宝。他纵容军士淫人妻女,放火焚烧民宅,蔚然王气的洛阳宫城瞬间化为灰烬,哭声震天动地,真可谓罪恶滔天,罄竹难书。一个人的欲望引燃一段悲怆的记忆,实在令人扼腕哀叹!

董卓满载金珠缎匹数千车,劫了汉献帝和后宫嫔妃直奔长安后,更加骄横放纵。他自号“尚父”(周武王尊称姜尚为“尚父”,这里既有自称皇父,又有自比姜太公之意),出入朝廷僭用天子仪仗,封弟弟董曼为左将军鄂侯,封侄儿董璜为总领禁军的侍中,凡董氏宗族皆封列侯,全家老小都做了大官。又在长安以西二百五十里的地方,征发二十五万民夫筑起一座城郭高大坚固的郿坞,其内修建的宫室仓库里面储藏了可用二十年的存粮,金玉、彩帛、珍珠更是不计其数,还特地从民间挑选八百名少年美女供他享用。每次往来于长安与郿坞,公卿都要把他送至城门。

P006-007

序言

回归传统是各民族发展过程中常见的文化现象,这种回归不是同一层面的重复,而是古老文明与新时代精神的冲突与磨合,融会与升华。“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如果把沁透了世俗人情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都捧出来,用现代人的眼光来检点往昔岁月的成败得失,似乎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于是,我们便萌生了向《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求学问道的念头,并陆续着手做这样一件“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人间美事。当然,这样做就一定要竭力跳出前人著书立说的窠臼,将历久弥新的人生体验饱含深隋地融入笔端,向读者阐述内心对这些名著和人生世相的理解,善于说出前人没能说出的话来,还要率真地表达自己的个性。

按常理,社会进步和发展了,人类应该变得越来越聪明,但是事实并不尽然。现代人发明的汽车比牛车和马车更快更便捷,却免不了在古人曾经脱轨的道路上重蹈覆辙。人生之路亦然,一样有不少人令人叹息、自觉不自觉地用自己的年华、鲜血乃至生命,一次次重复前人犯过的错误。前人的教训与经验同样重要,有时教训甚至比经验更有价值。遇事不妨经常试试以古为鉴、知古通今,从而更好地“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前人的教训,就像公路边“事故多发地段”的警示牌,可以提醒我们安全地通过事业和人生中许多充满叵测和危险的“路段”。一个情商高的人不仅能够准确地觉察、识别、表达这样的经验与教训,还善于寻找一个可以使自己最大潜力得以发挥、最大价值得以体现的切入点,来实现自身的飞翔。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知人知己,明心见性。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命运一直藏匿在我们的思想里,人生道路虽然漫长,紧要关头却只有几步,一切缘于选择,归于选择。生存是一场选择博弈,至于是赚了还是赔了,既要看选择的方法,更要看选择时的智慧。造物主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却未给我们安排好某一种命运,因此人生要面临多项选择。大致说来,选择可以分为必须选择、可以选择和无须选择三种。智慧的选择有三个关键点:一是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优势,把这些零散的岁月选择集中到一个焦点,点燃生命那张纸。二是学会权衡,两利之间取其大,两害之间取其小。三是学会平衡,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学会止与定。上升到哲学高度就是:第一,不要走捷径,便捷而陌生的道路可能藏匿着未知的危险——戒贪;第二,不要对可能是坏事的事情好奇,否则可能惹祸——戒痴;第三,不要在仇恨和痛苦的时候做决定,否则你以后很容易后悔——戒嗔。

人生只有去程票,没有返程票。对于自己的每一步选择,谁也不能肯定是对还是错,也不能亲自去验证一下那个没有选的答案。在永远都不确定的未来里,有的人最终站到了领奖台上,有的人却只能拥挤于向上仰望的人群中。生命一经出现征兆,成长的秒针就开始了奔跑。对生命而言,时间是一种成长,深度更是一种成长,一切变化都要源于我们的内心。成长既是审视自己、寻找自己的自我发现过程,也是一个挖掘自己、突破自己的自我实现过程,这才是人生成长的真正含义。

苦难是一个人晋升的阶梯。路坚硬了脚板,脚板踩出了路。这种成长是在一次次昂贵的学费和一个个痛苦的磨难中开花结果的:跌绊强化了双腿,欺骗增进了智慧,蔑视觉醒了自尊……人生在世,如果没有遇到任何挫折,就会像没有经历风雨的麦穗,结不出饱满的果实。虽然这一过程会很痛苦,但是对于生命的重生,它又实在是一种必须。我们只有尽可能地谨慎、认真、无悔,向着“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无惧”的境界靠拢,以“温良恭俭让”的五德和“礼义仁智信”的五常维系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和谐。

时代在变,生活环境在变,作为社会存在主体的人身上的人性是永远不会变的。在中国人不可不读“四大名著”的文化传承中,煌煌名著里的故事与人物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能说上一些,很多人和事曾经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特别是对于那一个个典型而清晰的人物,我们总能在周围生活的人群中看到似曾相识的身影。在此,我们仅想通过破解其中经典人物的个性密码,透过其成长环境、人生经历、性格命运、目标选择、练达人情以及价值创造,从中发掘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本身的优劣、得失、教养和品性等,继而给读者以人生的感悟、心灵的净化、品性的修炼以及成长的推动。

高尔基说过:“文学即人学”。文学中蕴含着世事洞明与人情练达,饱含着人性、人欲、人理、人伦、人格、人志、人道等一系列现代人需要镜鉴的因子。然而,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只能发现自己想要发现的东西。我们从成功学和人性角度将四大名著中的个性人物与现实充分结合,不追求理论的高深,也不追求文学的审美,只讲求人物的言行是非与成败的辩证思考。全书以随笔形式来写,没有特别严密的结构体系,每篇文章选取一个立意点,说的都是生活中最贴近最实用的“普通话”。为了使引用浅显易懂、语言轻松、观点新颖,写每个人物或事件前我们都会好几日不敢下笔,力求最大限度地表达出一个个鲜活人物背后所折射出的深刻道理,真正饱尝了备受煎熬的滋味。

鉴于学识水平有限,疏漏或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读者不一定非要笑纳我们在书中的某些观点,我们也并非要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重要的是和大家分享与探讨一些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新角度。如果各位读者翻开此书,能够感受到古典名著还能有这样的读法,并且从中悟出一些什么,我们也就心满意足了。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确也还流行着《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但这是为了社会还有“三国气”与“水浒气”的缘故。

——鲁迅(新文化运动主将)

《三国演义》当然关注“乱世”,但是《三国演义》更关注“英雄”。而且,《三国演义》对于后世影响最大最深远的,也是它所关注的“英雄”。

——潘知常(“生命美学”学说创始人)

类似《三国演义》的人物,代代都有;所遭遇的情况,随时都会发生。衣服换了,地点不同,情节有变化,道理却是一样的。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大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国的财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伟//汪德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613458
开本 16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9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42
CIP核字 2014269235
中图分类号 I207.413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69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4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