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木凸(陆天明经典作品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新旧思想的白刃战,是中国历史中特有的篇章,而这部被作者称为“并非历史主义”的小说,却更加接近历史,也更加接近社会人性及特定的生存状态,值得每个后来人深思。

《木凸(陆天明经典作品集)》是超级名家陆天明成名巨著!一场新旧思想的白刃战,入选中国小说50强,面世十年,再版三次,长销不衰!

内容推荐

生活在谭家花园的谭姓男人为什么都不能活过五十二岁,到时都得一命呜呼,谭宗三做了谭家花园的继承人却和老管家经易门二人之间又说不清道不明的恩恩怨怨;谭三先生同黄克莹小姐恋爱了却又和经易门扯上了关系;谭家花园新旧力量通过谭宗三的豫丰公司和以经易门为代表的守旧派之间进行明争暗夺……这些都是为什么?《木凸(陆天明经典作品集)》以谭家花园人物命运为背景,把生活中的故事当作历史的一部分来着笔,娓娓道来,描绘中国历史上新旧思想的交锋。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第一部分

同治十三年九月二十一日凌晨四点。或者五点。上海县县署衙门里一片黑静。真正是鸟不叫,树不动。五进三门琉璃瓦。四十九盏铜铸莲花座球形玻璃罩煤油灯或者刚刚点上,或者刚刚熄灭。四十九株桶栽月桂和四十九顶一水红沈绣荷芰绿呢官轿或者刚刚安排停当,或者还在嘁嘁嚓嚓窸窸窣窣。知县大人叶廷眷的生身母亲叶老夫人从广州坐船到上海来做七十大寿,今朝一早到公馆路码头。叶大人要去接船。理该要去。当然要去。不能不去。不仅自己要去,还命多年体弱多病、向来足不出户的大太太随轿同行。一个时辰前,各位随行的师爷书吏差役在内务总管侄少爷的调派之下,在外院大方青砖铺就的大空场上整备停当,一律成雁行队列,垂手低头恭候两厢。队伍里当然还包括叶老夫人每次来上海定归要用,用起来觉得也还算顺手的那十几个贴身丫头梳头娘姨。此时此刻,她们一个个捧定了梳妆匣、烟灯、茶具、冰桶、痰桶,捧定了那只法国总领事白莱尼蒙马浪先生送的镀银彩绘搪瓷马桶,只等侄少爷一声令下,便鸣金开道,鱼贯而行。但没料想,等了又等,一等再等,侄少爷就是不下令,也不见叶大人书房里有任何动静。再这样等下去,只怕就要耽误今朝的大事了。但就是没有人敢上前去催问。那位侄少爷也只敢在叔父大人的书房门外逡巡再三,不敢去敲门。他知道此刻叔父大人仍在书房里,而且是独自一人。他也知道书房的门紧闭着。叔父大人一动也不动地躺在那把使用多年早巳油红暗亮了的藤榻里,依然大睁双眼,半挺上身,僵直了脖颈,直盯着那扇暗地里直通侧厅后花园的小边门,发呆。脸色青白。气息粗重。两手冰凉,且上下战栗。同时又喃喃呢呢地不知在嘀咕些什么。万般无奈,侄少爷只得商请账房主簿程敬吾程老先生前去探问。未料想敬吾先生在这种情况下也不敢稍有造次,只是连连嗫嚅退避婉拒,真正让侄少爷身上的焦躁之汗一遍又一遍地把内衣和腰带统统溻透,急得他直想昏倒。

于是,在场的所有的人都觉得,一定是出事了。

出什么事?

不知道。

……

所幸,这一时刻前后一共只持续了一个并不太长的片断。而后,书房门突然哐的一声响了。而后,大人他阴沉起脸,紧低着头,大步踏出房间,快速钻进那顶最大的官轿,赶往公馆路码头。而后,阖府上下便忙于祝寿。用上海本地话来说,就是“闹猛得一塌里糊涂”。史料载,老太太生辰的正日子是九月廿五。但从廿三日起,“衙门里已形热闹”,是日晚知宾;翌日预祝;廿五日正寿;廿六日谢客;廿七日才告圆满。前后一共热闹了五天。前来拜寿的人,除本地绅董、同僚熟友、本衙门师爷书吏隶役外,还有上海道沈秉成,制造局总理冯峻光,道员赵瑞芬、吴大廷,总兵蔡金章等。因叶大人做过两任南汇知县,南汇的官绅书差等来拜寿尽孝心的就有五十多人。五天中,共用“烧烤三席,燕席十席,鱼翅席二十一席,另送同乡二十席,中等鱼翅席五席,次等鱼翅席十三席,海参席十二席。用酒十八坛,用面上等的三百八十二碗,中等的四百零三碗,等外的二干零五十碗。共印请帖六百张,谢寿帖五百张,领谢帖四百张,另备八十页的梅红簿,作为送礼的登记簿”。甚至连“县监狱里的犯人也领到了赏面和赏肉”。老太太还逾格恩赐,另加了每桌一千文的中桌十席半赏给这些“天涯沦落人”。至于一班跟随杂役,送礼、叩喜的都有答赏,没吃上正式寿酒的,还有折吃可拿,每人至少一二千文……(详见一九三六年五月中华书局印行的《旧账簿中所见六十年前的上海》,作者吴静山)。如此的喧嚣热闹,自然会让很多人忘了九月二十一日那天一清早所发生的那一点反常。但偏偏有这么四位始终不忘,不仅不忘,还一口咬定九月二十一日叶家的的确确出了大事。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大事,绝对有关叶家生死荣辱。如此固执的四位是:侄少爷,程主簿,大太太,第四位我们暂且按下不表,只说他是个陌生人,一个陌生的大男人。这男子跟叶家任何一个人都没来往过,但又跟叶家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此以后,这四位便心事重重,甚至可以说是度日如年。他们不敢在叶大人面前有所声张。因为叶廷眷本人后来好像一直有意在回避这档子事,再不提这档事,更没就那天的那一点“反常”向任何人做过任何一点解释。同时,这四位也不能跟其他人去说什么。因为叶家后来的确也没发生什么特别了不得的事。比如,大人后来生过疝气,查旧账簿可知,为此支出过一千零八十文钱,买过一批瓣香庐药房的“疝气丸”。但后来肯定是治好了的,因为账簿上也就再没出现过同样的开支记录。再后来二太太病故。这当然是令人非常痛心的,更不能说是件“小事”。大人非常喜欢他的每一位太太。但大人先后娶过五房太太。五分之一的震痛五分之一的失落,总还不能说关乎“荣辱存亡”吧。特别要提到的是,大人在上海县任上满任后,不仅没像其他为官的那样遭遇了或隐退或候补,从此门可罗雀的尴尬伤心场面,反而升任道员,并荣加二品衔。据说这以后“他似还曾做过招商局总办,惜未得有确证”。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公平地说,叶廷眷这一生跟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一生相比,应算是优渥超绝的。即使跟绝大多数为官的比,也算得一帆风顺的了。那么,作为今人的我们,不禁要问,一百二十多年前的那一天,也就是同治十三年九月二十一日清晨,在上海县县衙门里,在这位“叶大人”身上到底发生了一桩什么样的惊天动地的大事?

P1-3

序言

剖开这些文字,会有血流出来

陆天明

做作家,是幼时的梦想。没人教过我做这样的梦,也没人唆使我去做这样的梦,但,真的,七、八岁时,就向往当一个作家。现在想想,确有一点莫名其妙。但也真的就这么背着做作家的冲动和梦想,一直活了过来。到什么耐候才认真想过,怎么才算是一个称职的作家?好像至今也没腾出一块正经的时间来做这样的考量和盘算。没有去盘算,大概的原因可能是因了一直认为自己在作家圈,里就算是个称职的家伙吧。现在想想,也确有点可笑:凭什么你就把自己这么个长得有点疙里疙瘩的“大土豆”放进了“称职”这个筐筐里去了呢?我并非不知道这二三十年中国文坛上新潮风起,异议并列,大小圈子各施拳脚,勇争前茅。但我总在想,做文学无非三点: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最后必定还是要由历史和人民来断是非、黑白、优劣的。二,活着是为了要思想。这是十九世纪法国文学理论家泰纳的一句名言。我始终奉为写作生涯的金科玉律。三,每每剖开自己写过的文字,里头都应有血流出来。这其实是改过了爱默生的一句名言放在自己书桌上的。他的原话是:“剖开这些字,会有血流出来,那是有血管的活体。”是的,无论怎样,把文字和文学做成“有血管的活体”,做成一个有“思想”的生灵,坚持发出自己独到的声音和见解,绝不屈服于各种诱惑和嘲弄,或胁迫。

现在,安徽文艺出版社要把我几十年来写下的长篇小说择其“精要”汇成一个集子,惶恐、感激之余,只能请诸位读者朋友试试,在这些文字里到底能剖出鲜红、灼热的血来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木凸(陆天明经典作品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陆天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51972
开本 16开
页数 4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20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802
CIP核字 2014272852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8.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0
170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9: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