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商务新知译丛 |
内容 | 内容推荐 安德烈·戈德罗、弗朗索瓦·若斯特著刘云舟译的《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商务新知译丛》既关注电影语言的特殊性,又关注为分析电影叙事提供所需工具的必要性,在运用热奈特创建的主要叙事范畴(时间、叙述、视点)时,加入了文学叙事学未探讨的一些特殊问题,例如有关画面/声音的关系、有关电影的空问。影片由于表现材料的多样化,比小说具有更多的复杂性,因而,本书不是将文学叙事学简单地用于电影。大多数概念根据电影符号学的观点重新作了思考。本书能够对国内电影叙事学的发展有提供帮助。 目录 中文版前言 导言 Ⅰ.口头叙事、书写叙事、影片叙事 Ⅱ.叙事学和电影 Ⅲ.结构主义浪潮的一份遗产 Ⅳ.先驱者之一:阿尔贝·拉费 1 电影与叙事 Ⅰ.什么是叙事? Ⅰ.1 一个叙事有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 Ⅰ.2 叙事是一个双重的时间段落 Ⅰ.3 任何叙述都是一种话语 Ⅰ.4 叙事的感知使被讲述的事件“非现实化” Ⅰ.5 一个叙事是一系列事件的整体 Ⅱ.什么是电影叙事? Ⅲ.电影叙事的诞生 Ⅳ.叙述与演示 Ⅴ.有声电影:一种双重的叙事 Ⅵ.什么是虚构的叙事? Ⅶ.非影征的现实和虚构的世界 2 陈述和叙述 Ⅰ.叙事学研究方法之一:从影征到叙述机制 Ⅰ.1 从陈述到叙述 Ⅰ.2 明现叙述者和大影像师 Ⅱ.叙事学研究方法之二:从叙述机制到影片 Ⅱ.1 从叙述到次叙述 Ⅱ.2 第二叙述者 Ⅱ.3 口头叙事、视听叙事 Ⅱ.4 机制的串通 Ⅱ.5 谁讲述影片? Ⅲ.影片叙事学纵览 Ⅳ.一种无叙述者的叙述 3 词语和画面 Ⅰ.话语的开始:讲解员 Ⅰ.1 被帮助的观众 Ⅰ.2 代理叙述者 Ⅱ.书写与画面 Ⅱ.1 画面的“阅读” Ⅱ.2 无声电影字幕的功能 Ⅱ.3 字幕的后代 Ⅲ.声音与画面 Ⅲ.1 声音和人体 Ⅲ.2 声音的音色作为叙述的标志 4 电影叙事的空间 Ⅰ.永在的影片空间 Ⅱ.被表现的空间与未展示的空间 Ⅲ.暗示的空间:外场景 Ⅳ.不同类型的空间关系 Ⅳ.1 唯一和同一的空间:空间的“同一性” Ⅳ.2 空间的相异性:邻接和分离 Ⅳ.3 近距空间 Ⅳ.4 远距空间 5 叙事的时间性与电影 Ⅰ.关于画面的时间属性 Ⅱ.双重的时间性:分析时间的主要概念 Ⅱ.1 时序 Ⅱ.2 时长 Ⅱ.3 时频 6 视点 Ⅰ.热奈特的聚焦法 Ⅱ.认知和观看:聚焦和视觉聚焦 Ⅲ.倾听:听觉聚焦 Ⅳ.心理画面 Ⅴ.电影的认知聚焦 Ⅴ.1 内认知聚焦 Ⅴ.2 外认知聚焦 Ⅴ.3 观众认知聚焦 Ⅵ.聚焦与类型 结论 参考影片目录 参考书目 主要术语译名对照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商务新知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 |
译者 | 译者:刘云舟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4407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5-10-01 |
首版时间 | 2005-10-01 |
印刷时间 | 2018-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18 |
CIP核字 | 2005013582 |
中图分类号 | J90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5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185 |
宽 | 13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