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瓷泪/中国好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滕功新所著的《红瓷泪(中国好故事)》从全国的精品故事中筛选出来的,可以说是篇篇珠玉,风采各异,美不胜收。我可以说:只要你看一看,读一读,就一定开卷有益。故事让我们受益,这不是空话,也不是口号,是真实的感知。愿我们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这也是我们编此书的初衷。

内容推荐

滕功新所著的《红瓷泪(中国好故事)》内容简介:故事是什么?它是一种文学载体。它来自民间,是最“下里巴人”的艺术。正因如此,它就具有天生的泥土芬芳,深受百姓喜爱。故事产生于远古时代,它伴随着人类语言的诞生而诞生,记载了人们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酸甜苦辣,见证了人类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国如此,世界各国也如此。一部《天方夜谭》吹开了多少人心头的情结。故事就像音乐,不受地域风俗的限制,它可以跨越国界,沟通人们的心灵。故事是历史的“活化石”,它就像是银杏似的,虽经历千秋万代的风风雨雨却愈发繁荣。《红瓷泪(中国好故事)》是一本生动的好故事。

目录

红瓷泪 

卡住蛇人的烟囱

出书狂想曲

“人头”探商

真假世界

宠物侦探

南街混混儿

消失的神秘谷

神农猿夫

透骨香

零和游戏

朱元璋与霸王炕

侠骨柔情

南蛮憋宝

悲喜金腰带

亡命天涯

丰都奇遇

完壁归“赵”

试读章节

宣德三年的一个春日,江南上贡朝廷的一批瓷货震惊了朝野,宣宗皇帝看罢喜欢异常,一问督窑官方知这批瓷器均出自一人之手,此人叫做李贤廷,家住飞云镇,祖传的烧瓷技术到了他的手中有所改进,其工艺名震江南。宣宗皇帝把玩着一件件巧夺天工、色彩明艳的瓷器,突发奇想道:“这些瓷器件件玲珑剔透、色泽鲜艳、无可挑剔,可是没有一件是鲜红之色,朕需要一套鲜红之色的瓷器,在今年登高之日去泰山祭拜日神。”

督窑官听罢,顿时冷汗直冒。对于烧瓷皇帝是个外行,自古至今,各地瓷窑名瓷辈出,可还未曾听说过能烧制出鲜红颜色的瓷器来的,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宣宗见督窑官犹疑了一下,脸色一沉道:“朕这就下诏,命你即日就去飞云镇,叫那个李贤廷加紧烧制,不得有误!”

飞云镇在全国以瓷器著称,镇上有一条瓷货街,李贤廷住在这条街上,前面卖货,后面就是他家祖传的瓷窑。他今年四十多岁,长得其貌不扬,为人谦和而低调,甚至还有点儿卑琐;与之相反的是,他的女儿夏莲却如花似玉、绣口锦心,说话做事伶俐勤快。夏莲早早就与镇上的一个男孩子定了娃娃亲,男孩子的父亲关正和也是一名瓷工,手艺较之李贤廷稍微逊色一些。两个孩子长大后见了几面,很是情投意合,李贤廷和关正和自然很高兴,商量着今年的年节前给他俩择吉日成亲。

接到皇上的圣谕,李贤廷感到既荣光又担心。荣光的是,他家的窑想当然已经成了御窑,不断接到朝廷的订单,虽然千挑万选十分苛刻,废品碎片堆积如山(皇家的瓷器是不得流入民间的),但收人也相当可观;担心的是,皇命难违,鲜红釉彩历来被瓷界望而却步,一旦这种活儿做不成,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可这是皇家的活儿,他又不敢不接。

第二天,他就放弃了自己早已定好的日程,挑选了一批手艺精湛的窑工住到了作坊。他凭借着自己的才智,开始精心研磨,El夜烧制,争取赶在重阳之前完工。

他听父亲说过,在唐朝时期就有陶瓷艺人发明了红釉烧制技术,称之为“钧红”,但成品红釉之中几乎全都掺杂着其他颜色,其纯度绝对不会为皇家所青睐。制瓷者工艺尤其是釉料的配方,历来是手艺人保密的重点,世代家传,绝不外泄,而且配方全凭配釉人的经验和运气。陶瓷的艺术就是火的艺术,不同成分的釉料在不同温度、不同烧成气氛中可以产生千变万化的颜色。像烧制这种里外透红的陶瓷,简直是陶瓷界的一大难题。

李贤廷没想到自己走上了一条艰难的路途,这样一做就是将近半年,每次出窑的瓷器没有一件是正品,要么走样,要么开裂,即便是纯正的器件上也都有流釉现象,很难做到 “一尘不染”。

眼看交活儿日期临近,李贤廷和瓷工们都急坏了,而更着急的莫过于宣宗皇帝和督窑的太监了。气急败坏的督窑太监每日都督促、鞭打窑工,声称再烧不成,就要杀人了。李贤廷知道督窑是说给他听的,他天天茶饭不思,嘴上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水泡。

女儿夏莲看着父亲日渐憔悴的样子,心里十分怜惜,说:“爹爹不要着急,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爹爹不妨将配料还为矾红,铜红不成干脆用铁红应命了事?”

李贤廷叹息了一声,说:“皇帝祭日乃是国之大事,粗俗祭器怎能相配?再说,那督窑把关严谨,一旦事情败露,咱家的名声将会遗臭万年!”

夏莲知道爹爹的脾气,他认准的事情就是掉了脑袋也不会更改的。为了烧成这些祭器,李贤廷几乎倾尽了家产,甚至连女儿的嫁妆都置办不起了;可是烧出合格的瓷器似乎已成遥遥无期的事情。 这天,亲家关正和带着儿子关慕尧来到李家下聘礼,和李贤廷说:“这个瓷活儿不是谁都能拿得下来的,这些日子以来,我也知道亲家快要荡尽家底了,拿不出像样的嫁妆给夏莲。不如你把这活儿给我来做,这些年我在私下里做过无数的试验,也许能做得出来。假如皇上给个一官半职的,我也不会忘记你的。” 李贤廷一听,一脸怒容道:“没有嫁妆,我女儿也照样嫁得出去!我最厌烦的就是那种乘人之危的小人!”说罢,就将关家连人带物一起推出了门外。在李贤廷看来,鼠肚鸡肠的关正和是狗眼看人低。

关正和也是个要脸面的人,吃了亲家的闭门羹,在瓷货街叫嚷起来:“两条腿的乌龟不好找,飞云镇的好女子可是不少,就凭我家的实力和慕尧的人样儿,就不信找不到一个比夏莲更好的女子!”

夏莲听了心里十分难过,怎奈纵使她有千言万语,可也没有机会向关慕尧倾诉。

损失事小,瓷窑烧不出一件成品的瓷器,对于李贤廷来说那是非常丢脸的事情。这天,有个瓷工对他说:“历来瓷窑烧制新品都是要祭窑的,咱也应该找一对童男童女祭祀一下,这样也许有烧成的希望。”在飞云镇,有的窑主为了烧出上等的瓷货,每年都要祭窑,因此年年都会有孩子葬身于烈火中,穷人家的孩子自然首当其冲。个别狠心的父母为了糊口,不惜廉价把自己的亲生孩子卖给窑主。

窑主买来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用彩线把孩子束缚住,投向窑中,此时的哭声简直是撼天动地。有的窑主担心街上的人们听到哭声,一般都在夜里趁着孩子睡去,悄然进行。

李贤廷听后,犹豫再三。他曾经看到过那个惨烈的景象,至今想来还胆战心惊。他从来没用活人祭过窑,凭的就是自己的手艺。可这次好像上苍在有意为难于他,他已经使尽了浑身解数,感到穷途末路了。无奈至极的他,点头答应了下来,不得不求助于祭窑了。

夏莲听说父亲要用活人祭窑,首先出来反对。她泪水涟涟地说:“爹爹,谁都是父母所生,那些穷人家的孩子已是可怜万分,你又怎能忍心杀害无辜的小生命?”

李贤廷似被女儿的话打动了,也流泪说:“莲儿,爹爹实属无奈,窑里出不来成品,我如今已被逼上了绝路。,,

就在那名瓷工奉李贤廷之命外出寻找童男童女的第二天,关家为关慕尧的新婚之喜大摆宴席,遍请亲朋好友。瓷货街上鞭炮声声,几乎家家都去贺喜,唯独李贤廷没去。他听着女儿屋里静悄悄的,独自坐在外面叹息。想不到关正和是一个脸皮子这么厚的人,给儿子娶的是当地有名的富户女子,据说家资累万。

关正和本人其实早就有心思和李家退亲,他早就看中了那家富户的钱财。他知道李贤廷的为人,工于心计的他略施小计就把李家的这门亲事退掉了。尽管儿子现在所娶的女子比起夏莲略丑一些,但在情理上他已经占了上风。

李贤廷此时已是哑口无言了,他对自己当初的行为也是后悔莫及,觉得自己对不住女儿夏莲。夏莲更是经不住这个打击,香泪横流,静静地坐在屋里,整个人都傻掉了。P1-5

序言

讲好中国的故事

故事是什么?它是一种文学载体。它来自民间,是最“下里巴人”的艺术。正因如此,它就具有天生的泥土芬芳,深受百姓喜爱。故事产生于远古时代,它伴随着人类语言的诞生而诞生,记载了人们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酸甜苦辣,见证了人类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国如此,世界各国也如此。一部《天方夜谭》吹开了多少人心头的情结。故事就像音乐,不受地域风俗的限制,它可以跨越国界,沟通人们的心灵。故事是历史的“活化石”,它就像是银杏似的,虽经历千秋万代的风风雨雨却愈发繁荣。

著名的“鬼才”戏剧家魏明伦说:“故事是戏剧之本。”一点儿不错。但凡文学艺术,离开了故事性,就十分乏味。现在许多国内的电影电视剧,虽然轰轰烈烈,画面优美,可是往往因为没有故事,让观众看后大呼上当。而好莱坞之所以生命之树常青,就是因为他们深得“故事是戏剧之本”的真谛。

故事基本上是“口头文学”。一篇故事产生后,就迅速在社会上传诵。故事给人们艺术的享受,教人们如何欣赏真、善、美,如何辨别假、恶、丑。

进入信息时代后,故事不仅没有萎缩,反而更加显示出勃勃生机。现在,几乎各省的电视台都开辟了讲故事的栏目。就连比较枯燥的法制类新闻,也采取了讲故事的形式。去年的全国第二届道德模范人物宣讲活动,也是采用了讲故事的形式,受到从上到下的普遍欢迎。

我们听故事、看故事,不仅放松了身心,获得了精神享受,而且提高了写作水平,学到了知识、常识,真是获益匪浅。几年前,一个西安的高考学生,因为课外经常看故事,牢牢记住了《故事会》杂志发表的一篇《弯弯的月亮》,而高考的作文题目与这个故事内容相似,于是乎,他一挥而就,写出了《豆角月亮》,获得了作文满分。

这套故事丛书,就是从全国的精品故事中筛选出来的,可以说是篇篇珠玉,风采各异,美不胜收。我可以说:只要你看一看,读一读,就一定开卷有益。

故事让我们受益,这不是空话,也不是口号,是真实的感知。愿我们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这也是我们编此书的初衷。

是为序。

中国故事委员会副主任范大宇

书评(媒体评论)

故事是旧的,但故事的讲法不断地推陈出新。

——著名作家 莫言

我们听故事、看故事,不仅放松了身心,获得了精神享受,而且提高了写作水平,学到了知识,真是获益匪浅。这套故事丛书,就是从全国的精品故事中筛选出来的,可以说是篇篇珠玉,风采各异,美不胜收。只要你看一看,读一读,就一定开卷有益。

——中国故事委员会副主任 范大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瓷泪/中国好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滕功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853961
开本 32开
页数 1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8
丛书名
印张 6.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4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8: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