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高山下的花环(军旗飘扬红色军旅文学作品)(精)
内容
内容推荐
《高山下的花环》是著名军旅文学作家李存葆的代表作。小说通过描写云南边防部队某部三营九连指导员在战前、战中、战后的生活,塑造了一系列有着崇高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当代军人英雄群像,冲破了军事文学“无冲突论”的老套,正视并深刻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揭示军队内部矛盾和历史伤痛,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作者简介
李存葆,1946年,李存葆出生于山东省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同绝大部分农村孩子一样,作为家庭的壮劳力,他初中毕业后即在本村务农。然而,同绝大部分孩子不一样的是,在农村短暂务农后,他于1964年应征入伍,成为原济南军区守备十九师五十团五连战士。对于年轻农民李存葆来说,参军是其人生中的第一大事,因为在那个年代,年轻人参军入伍不仅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也预示着从此有了脱离农门、复员后成为工人或其他国家公职人员的机会。
20世纪80年代,李存葆是个家喻户晓的大作家。从1979年到1983年,其作品先后获得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创作一等奖、解放军文艺创作一等奖(报告文学《将门虎子》)、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高山下的花环》)等。从1984年到1990年,他先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并将《高山下的花环》改编成同名电影剧本(获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发表中篇小说《山中,那十九座坟茔》(获全国第三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毕业后,担任济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并与王光明合创长篇报告文学《大王魂》(获“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二等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历任原济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务,1997年7月被授予少将军衔。其间创作出报告文学《沂蒙九章》、电影剧本《百年老屋》、散文《我为捕虎者说》《鲸殇》等,并获得多项大奖。
进入新世纪,他出版了众多散文专著或文集。其中,《大河遗梦》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龙城遐想》获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
目录
引子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尾声
附录 《高山下的花环》篇外缀语
序言
最瑰丽的和最宝贵的——
读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

冯牧
《十月》编辑部的同志
们,把一部题名为《高山下
的花环》的中篇小说送给我
看;他们认为这是一部不可
多得的、反映部队生活的优
秀作品,一部具有震撼人心
的艺术感染力量的作品。可
能是由于他们知道我比较熟
悉作品中所描绘的云南边防
部队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
知道我在自卫反击作战后曾
经到一支边防部队和我们的
英雄战士度过一些令人感奋
的日日夜夜,因而要我来帮
助证实一下他们对这部作品
所作的判断的准确性。我多
少有些迟疑地接受了这个委
托,原因有两点:第一,因
为我正陷在一连串的会议之
中,很难有集中的时间和集
中的思想来阅读一部显然是
出自一位青年作者手笔的作
品;第二,我曾经怀着热切
的期望阅读过很多以自卫反
击作战生活为题材的文学作
品,它们之中有许多是成功
的,感人的,但它们大多是
一些篇幅不大的报告文学和
短篇小说;我曾经主观地推
想:以自卫反击作战生活为
题材的优秀作品——我指的
是那种篇幅和规模较大、能
够在广阔的生活范围中,通
过丰满的艺术形象,用比较
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来再现
这一历史事件的作品,比如
像《西线轶事》这样的作品
,肯定是会大量地出现的,
但是这需要时间;对于自卫
反击作战这样的历史事件及
其丰富的生活和思想内涵进
行深刻的艺术概括,作家需
要有较长的体验、感受、认
识和酝酿的时间。
在一个星期六的黄昏,
我拿起了《高山下的花环》
的厚厚的原稿,多少有些不
经意地开始阅读起来。我最
初的感觉是:这确实是出自
一个青年作者的手笔,文字
虽然流利通畅,却时而显露
出粗糙的痕迹。然而,使我
始料未及的是,读过几页,
我就被作品中陆续出现的人
物性格的真切生动所吸引,
为这些人物跌宕起伏的思想
感情以及围绕着他们的行动
所展开的情节所吸引,为他
们动人心魄的命运和引人入
胜的生活经历所吸引,为他
们身上所展现的越来越鲜明
夺目的思想光彩所吸引。很
快地,作品就以一种浓烈清
新的魅力把我带进了一个熟
稔而又新鲜的生活天地,使
我结识了一个又一个人物;
他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清
晰可辨的性格特征,都有着
各自不同的由历史所赋予他
们的思想印记,都有着自己
的艰辛而坎坷的生活经历;
这一切,都以一种质朴的力
量感染着我、打动着我,使
我不知不觉地沉浸在一种时
而激动、时而沉思、时而感
奋的情感之中。这种情感,
竟然有着这样的力量,使我
不得不一再地中断了阅读—
—因为夺目而出的激动的眼
泪常常模糊了我的视线。
就是这样,在这种难以
抑制的心潮澎湃的心情下,
我掀完了这部作品的最后一
页。我必须承认:我是带着
一种激动、满足、充实然而
又是惘然若失的情绪,读完
了这部作品的。我已经有很
长时期没有体验到这种感情
了,职业习惯使我在阅读作
品、特别是新作品时,往往
怀着一种客观的、剖析的,
甚至是淡漠的情绪。而现在
,这部新人新作,这部显然
绝非无懈可击的作品,却使
我像一个天真的少年读者那
样一再地流下了眼泪,而且
为它度过了一个心情激荡的
不眠之夜。
更有甚者,在读过这部
作品的第二天,我就怀着一
种迫不及待的热切心情,立
即想去找到那位编辑——我
的那位委托者,告诉他我对
这部作品的读后感。我想告
诉他:我认为他们的判断是
正确的。他们推荐给我看的
这部作品,确实是一部好作
品,一部充溢着崇高的革命
情愫、能够提高和净化人们
的思想境界的作品,一部真
实地挖掘和再现了我们英雄
战士身上所赋有的那种瑰丽
而又宝贵的精神品质的作品
。这样的作品,正是我们目
前所迫切需要的那种作品。
我们的读者(特别是青少年
读者),将会从这部作品里
获得启示和营养,获得继续
前进的力量,获得我们的伟
大事业必将胜利的信念。
……
作品通过指导员赵蒙生
母子同连长梁三喜和他的亲
属——母亲梁大娘、妻子韩
玉秀之间的一段悲欢离合的
关系的描写,为我们展开了
深刻的社会生活画面,让我
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我们的革
命军队和革命人民的那种血
肉相连的密切关系。作品里
描写了一个小小的细节:连
长梁三喜在作战牺牲时,留
下了一张账单;这张账单本
身,以及他的母亲梁大娘和
妻子玉秀对待这张账单的态
度,使我们看到了被塑造得
感人至深的梁大娘,是一个
出身于老根据地、对革命事
业有着无比执着深情的劳动
妇女。她和她的儿媳玉秀这
两个人物,只是在作品的后
半部、我们的主要英雄人物
梁三喜已经牺牲之后才出现
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以为
,这两个农村妇女的形象,
是整个作品中描写得最为感
人的形象。作者用他简洁然
而细致入微的笔墨,通过这
两个人物,准确地、形象地
体现了中国农村劳动人民身
上所具有的那种最瑰丽和宝
贵的思想品质。有了这种品
质,我们的人民就会永远坚
强地屹立在祖国的大地上;
这种品质,犹如曾经给赵蒙
生以哺育的梁大娘的奶汁,
将会永远给人们带来健康的
营养
导语
荣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居榜首)。
被评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
同名电影获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等八项大奖,曾创下单行本180万册的印刷量。
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反映部队生活的优秀作品,一部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量的作品。
《高山下的花环》的结构是单纯的。却决不是简单的。它的语言是顺畅的。过分的不事雕琢使它有时出现一些文字的瑕疵。
书评(媒体评论)
一部充溢着崇高的革命
情愫、能够提高和净化人们
的思想境界的作品,一部真
实地挖掘和再现了我们英雄
战士身上所赋有的那种瑰丽
而又宝贵的精神品质的作品
。……我们的读者(特别是
青少年读者),将会从这部
作品里获得启示和营养,获
得继续前进的力量,获得我
们的伟大事业必将胜利的信
念。
——冯牧
精彩页
在哀牢山中某步兵团三营营部,在赵蒙生的办公室里,我和他相识了。
寒暄之后坐下来,便是令人难挨的沉默。赵蒙生是这三营的教导员。他出生于革命家庭,其父是位战功赫赫的老将军,其母是位“三八”式的老军人。三年前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荣立过一等功。三年多来,他毫不艳羡大城市的花红柳绿,默默地战斗在这云南边陲。另外,他还动员他当军医的爱人柳岚,也离开了大城市来到这边疆前哨任职。
在未见到他之前,军文化处的一位干事简介了上述情况之后,对我说:“你要采访赵蒙生,难哪!他的性格相当令人捉摸不透。他的事迹虽好,却一直未能见诸报章,原因就是他多次拒绝记者对他的采访!”
脾气怪?搞创作的就想见识一下有性格的人物!
见我执意要去采访,文化处那位干事给赵蒙生所在团政治处打罢电话,又劝我说:“李干事,算了,别去了,去也是白跑路。团政治处的同志说,三天前赵蒙生刚收到一张一千二百元的汇款单,那汇款单是从你们山东沂蒙山区寄来的。赵蒙生为那汇款单的事两宿未眠,烦恼极了!”
一张汇款单为啥会引起将门之子的苦恼,这里面肯定有文章!于是,我更是毫不迟疑地乘车前往。
此时,我虽见到了他,但他一句“没啥可谈”,便使我吃了“闭门羹”。
坐在我们一旁的是营部书记(注:营部书记是作文书工作的,相当于排职干部)段雨国。像是为了要打破这尴尬的局面,他起身给我本来是满着的茶杯,又轻轻添进一丝儿水。
赵蒙生仍是一声不吭。他是个非常英武的军人。从体形到面容,都够得上标准的仪仗队员。显然是因为缺乏睡眠的缘故,此时他那拧着两股英俊之气的剑眉下,一双明眸里布满了血丝,流露着不尽的忧伤和悲凉。难道还是为那汇款单的事而苦恼?
也许他也受不了这样的沉闷,便摘下了军帽。我这才发现他额角右上方有道二指多宽的伤疤。我正琢磨着该怎样打破这僵局,想不到他竞开口了:“听口音,您像山东人?”
“对,对。我老家离沂蒙山不远呢。”
“您在济南部队工作?”
“我是济南部队歌舞团的创作员。”
“那么,您怎么会来这云南……”
我连忙告诉他,三年前的初春,在总政文化部的统一组织下,我曾有幸来过这云南前线,跟随参战部队经历了那场世界瞩目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我这次来的目的,是想访问一些三年前在战场上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如今又是怎样生活和战斗的……
“噢。”他出于礼貌点了点头。
见采访火候已到,我忙说:“赵教导员,您能否给我谈一谈,您是怎样说服您的爱人柳岚同志来边疆的……”
“啥?让我瞎吹柳岚呀!那真是可悲可叹!”他连连摇头,自嘲地接上道,“柳岚回去休探亲假去了,她现已超假二十多天未归队!我们正准备打报告给她处分。小段,你证实,这可不是瞎说吧!” 书记段雨国约有二十三四岁,白皙皙的脸蛋上挂着书生气。他很是认真地对我说:“对。柳军医超假已二十二天了。可她有病假条。”
“那病假条绝对是骗人的鬼把戏!”赵蒙生愤慨地对我说,“柳岚军医大学毕业后分到我们这里还不到一年,就多次嚷着要脱军装转业,说这里绝对不是人住的地方。看来,要让她继续留在这边防,那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他说罢,又陷入了痛苦的沉思之中。
眼下是三月,我临离开济南时刚下过一场大雪,而这地处亚热带的滇边,竟是酷热难当了。屋外,树上知了的叫声响成一片,我心中涌起阵阵燥热。看来,我这次采访也将是毫无收获了。
过了会,他竟又开口了:“既然您是从山东来的,那么,先请您看看这……”
他递给我的,正是那张一千二百元的汇款单!汇款单是从山东沂蒙山区枣花峪大队寄来的。上面写有简短的附言:
蒙生:这是三年多来你寄给梁大娘的钱,现全部如数给你
寄回,查收。
“汇款单是前天寄来的。我真搞不清梁大娘为啥把钱全部退给我……”赵蒙生用拳头捶了下头,脸抽搐着,痛苦异常。
沉默了一大会,他才静下心来对我说:“在自卫还击战前前后后,我有过非同寻常的经历。也许有了那段经历,我才至今未离开边防前哨。”稍停,他望着我,“您要有兴趣的话,我倒可以把那段经历讲给您听听。”
我连连点头:“好。您讲吧。”
他站起来:“先请您看一下这两幅照片——”
我这才发现,他的办公桌上方的墙上,并排挂着两帧带相框的相片。他指着左边的相片说:“这张放大了的六英寸免冠照,是我要讲述的故事中的主人公。他名叫梁三喜,老家在山东沂蒙山。他原是我们三营九连连长,在还击战中壮烈殉国。当时,我是九连的指导员。”
还未等我仔细端详烈士的遗容,他又指着右面那张十二英寸的大照片说:“这是梁三喜烈士一家在他墓前的留影,这衣服上打着补丁的白发老人,是烈士的母亲梁大娘。这身穿孝服的年轻媳妇,是烈士的妻子韩玉秀。玉秀怀中抱着的是梁三喜未曾见过面的女儿,名叫盼盼。”
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高山下的花环(军旗飘扬红色军旅文学作品)(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存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7141402
开本 16开
页数 15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22-06-01
首版时间 2022-06-01
印刷时间 202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04
CIP核字 2022067461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8
176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20: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