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八月的乡村/中国现代中篇小说藏本
内容
编辑推荐

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人类历史上这黑暗的一页已经翻过了六十年,当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时,我们仍然应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为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不懈奋斗。

《八月的乡村》通过一支抗日游击队在血泊中成长的过程,揭示了不抗战就沦为万劫不复的奴隶的严峻真理。

内容推荐

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编者编选了这套“中国现代中篇小说藏本”系列图书,选择1919—1949年间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说经典作品,既从源头展示我国中篇小说的创作成就,也为读者的阅读和收藏提供一个精良的版本。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八月的乡村》,书中通过一支抗日游击队在血泊中成长的过程,揭示了不抗战就沦为万劫不复的奴隶的严峻真理。

目录

重版前记

序言

三月的租界

八月的乡村

附录之一:书后

附录之二:再版感言

附录之三:后记

附录之四:奴隶之爱

试读章节

为着便利任是某个时间全可射击,全可以和追赶自己的敌人们开火,所以步枪并不拘泥,任便每人取着合适的准备姿势。

每人的子弹袋全变得空虚了!病蛇般的软垂在人们的胁下,随着人们的脚步在动荡。

就如才想起什么重大的事情,小红脸摸出了小烟袋,可是很快的又掖在原来的地方,他想着:

“这是不行的呢,还不是吃烟的时候啦!”

他底小烟袋已经是一个整天没在他底嘴里出现过了。平时小烟袋很少离开他底嘴。当他底小烟袋咬在嘴上的时候,他快活、闲暇……一副充血的脸色,喝过烧酒般,红红地;瞳仁近乎黄金色,眼睑有些浮肿,他还生着不甚浓密的胡须……

他一只手并不舍开,还在摩桫着烟口袋,同时开始在思想:为什么还不该停下歇歇,让他吃一袋烟呢?枪声不已经没有了吗?——他侧开头,避开前面别人脑袋的障碍,哨一哨走在更前边的领队。——那人还是不松懈,没有思虑的样子走在前面——小红脸近乎失望了!他想还是不如做农民时候自由多了!他可以随便什么时候吃一袋烟。就是在手里提着犁杖柄手,也是一样哪,也可以使小烟袋很安全地咬在嘴里呢!那样的日子不会有了,不会再有一个太平的春天和秋天给他过了!他遥遥看着那边的田野在叹息,小烟袋又凄默地捏在手里,抵近嘴巴边:

“我们该歇一歇了吧?”小红脸不大的声音提议着。

“小红脸同志说的对——我们全该赞成他。”

这是谁的声音呢?人们没有工夫去察看。他们只是哄笑这咬字眼的,和不常说不常听的话。什么“同志”,什么“赞成”……他们觉到谁能说出这样几个字眼,那真是太进步的家伙!

全是疲乏的。全赞成小红脸的主张。但是人们的脚步谁也没能第一个就停下来。小红脸的烟袋还是如先前一样,空空的捏在自己的手里。这是说,还没听到领队发停止的命令。

这样又是一段路过去了。横在面前的是一蹲广平的大石头。在队前头一只手臂向着天空举起来,接着又迅速的落下去,接着有很平静的“停止”两个字的声音,使每个人全听得很清楚:

“弟兄们,我们就在这块石头上歇一歇吧。不过这里也不是安全地方呢!歇不多少工夫的,知道吗?我到对面那个小山上去担任警戒,你们可以替换着到底下小河里去喝点水;洗洗脸,吃点干粮……无论怎样,明天一早晨,我们也必得赶到王家堡子——每人应该担心点自己的枪,不要平放在地上,或是碰到石头……”

领队的话并不被谁怎样注意着,不如平日那样吸引着人们。人们的心中只是占据着那清凉的水流,袋里的干粮;小红脸呢——只是他手中的小烟袋。谁也不注意萧明说完了话,怎样自己提了步枪,走下谷底,跨过小河,努力地弓下身子爬向对面的小山上去……

在小山的上面,可以超视过桦木林,看到那一带远山——人家的房屋不常见,尽是一些不规则的树林。太阳已经完全沉没了;在群山的后面,有着很浓黑的晚云开始浮动……

他默然地数着,日间他们和敌人接过仗的每个山头。隐约还可以看见那个独立而不甚高大,有些像乳头形的山峰——在那里被击死了两个弟兄,眼见着被敌人割了脑袋!

“这又是牺牲了两个弟兄!”

萧明底眼睛有点朦胧——悲伤和疲乏攻打着他。从这一面石头上,他看出那是刘大个子,腿拉长地睡着了。别的几个人,蹲伏着身子,有的像青蛙一般饮着水,浇着头发,小红脸吸烟时候的火光,很急速地在闪动。

蛙声更是显得响亮了。晚云发展得非常迅速,不到多大工夫,已经快占满了半个天。

落雨在人们是平常的事,就如饥饿一样。

“伙计们,就在这石头上过一夜吧!他娘的,实在够受了——今晚还得向王家堡子赶?”

刘大个子手交搭在肚子上,闭起绝望的眼睛,接着说:

“我算没气力再赶下去了。赶到王家堡子不保准就能遇得上?”

一任刘大个子自语着,谁也不去理他。

由烟袋一闪动一闪动的光亮里面,可以看到小红脸的脸比起日间更红了。胡子稀疏,半闭了一只眼睛。

他默默地想着太平的日子。什么时候他再可以自由自在地咬着小烟袋去耕地?是不是马上就可以来的?那个神秘的日子来到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将欺负过他底人们,和硬占了他底田地的日本人,杀得一个不剩?他底老婆可以不再挨饿了吗?孩子们呢,可以同有钱的孩子们一样,到学堂里去念书,不再到铁道附近去拾煤渣……

这些可怜的题目,一直在小红脸的心里埋藏着。他有多少次要去问问萧明,可是当那青年人的眼睛一看到他的时候,他就如蒙了解答样,在那双闪亮的眼睛里,似乎永久埋着这样一句话:

“这是一定的。”

这次赶到王家堡子,他想:那是可以遇到萧明一向所说的本部队吗?那是可以会合在一起去打日本兵。什么时候日本兵可以打完呢?——他有些为这不可知的日期忧伤了!他想到他底老婆——一个良善而又能干的女人!他们从不吵架!孩子们也是他所喜欢的!他甚至想到他养大起来的一只狗。这样想着,烟袋闪动得全有些忧伤了!但是想到他那被强占去的田地;硬逼着给拆掉了的家屋……烟袋火的闪光,又开始连续地在扩大——头是侧斜的,两臂始终是抱着那膝盖。

刘大个子只是拉长了腿,再什么也不说了,一动也不动地闭起了眼睛,也不关心天空的云,也不关心什么虫子、蛙……的喧扰,也侵扰不了他。起始他幻想:如果马上吃一顿无论什么样的饱饭,而后就睡在这石头上,就是追袭他们的敌人真的到了,捉住他去枪毙!他全不在乎。他不甘心离开这石头。

“弟兄们起来罢,我们马上就走吧!天是不可靠,怕是要下雨……”

在对面小山上守望的萧明回来了。他拍着刘大个子底腿;和他身旁的小梁兴。

刘大个子还是继续响着鼻子——夜云刻刻在天空起着层积。

“起来——我们马上就走——”

“再歇一会不好吗?——萧同志!”刘大个子沙哑着嗓子,这说话是近乎玩笑样的哀求。

萧明沉默着,他坐在大石头近边一块小石头上,整理自己的鞋子——头埋在黄昏里,野蒿在身边摇颤。

这小说此次被决定重排以前,我从头又把它校改一遍。在校改过程中,除开依照人民文学出版社方面提出的一些意见,作了适当的修改而外,自己发觉有不适当或文字错讹的地方,也做了必要的删、添或改写。因为它从出版——一九三五年七月——到目前整及二十年,中间每次再版虽然也经过一些校改,由于诸种条件所限,改动很少,也不够仔细。——这一次当然也还不能算为“彻底”。P4-7

序言

在一般意义上讲,中篇小说通常是就小说的篇幅而言,它是介于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之间的一种体裁。对于中文作品来说,人们一般将三到十万字左右的小说叫作中篇小说。

在英文中,长篇小说称为ncwel,短篇小说为short story,各自拥有独立的称谓,而中篇则是novelette,是一个在词义上具有依附性的衍生词,字面意义可以理解为小于长篇的小说。这表明中篇小说本身还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

在中国,现代意义上中篇小说概念的形成是伴随着其创作的产生而逐渐清晰的。鲁迅先生创作于1921年的《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意义上中篇小说的开山之作。这之后陆续出现了沈从文的《边城》,老舍的《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萧红的《生死场》,巴金的《憩园》等优秀的中篇作品。这种影响一直接续不断,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间,中篇小说更是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发展时期,以致有研究者认为,中篇小说代表了近三十年文学的高端水平。

篇幅与内容含量的适中,既便于艺术操作又易于阅读传播的优势,使得中篇小说很快能在读者中产生影响。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我们编选了这套“中国现代中篇小说藏本”系列图书,选择1919—1949年间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说经典作品,既从源头展示我国中篇小说的创作成就,也为读者的阅读和收藏提供一个精良的版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二○○八年十一月

后记

这小说底过去版本,全有鲁迅先生底《序言》和我自己所写的一些《前记》、《后记》之类,(主要是对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在他们底报纸上,对于这小说底造谣、污蔑、禁止……的一种抗争。)本来也想作为一点“纪念”、一点“史料”附带保存下来,但因出版社规定的“体例”关系,我也就把它们全部去掉了。以下,约略写一点这小说底写作、出版的过程和感想。

这小说开手写于二十年前,即一九三四年的春季间,那时,我在伪满统治下的哈尔滨。当年六月间我和萧红到了青岛,一方面在一家报社里做编辑;一方面继续写它,到当年初冬——十月二十二日——初稿完成。(萧红也写完了她的《生死场》)十一月间到上海,次年七月初才得出版。在那时候国民党控制出版的环境下,类似这样小说当然不可能有公开出版的机会,只有自己设法刊印、“非法出版”、秘密发卖。在这里,首先使我不能不感念已故的叶紫同志!亏他为我找到一处可以欠欠债的印刷所;感念鲁迅先生对于青年文艺工作者伟大的热爱,他艰难地读这部字迹潦草而又细小的抄稿,改正错误、指出缺点,并给它写了《序言》;感念已故的萧红,她那时代我辛苦地缮清原稿,并给了我以决定性的鼓励!因为自己写完这小说后,心情很坏,不满意它,曾想焚毁,或者重新写过,是她阻止了我,才得和读者见面,才得流传到今天。

鲁迅先生逝世已近十八年了;叶紫约十五年;萧红也达十二年!所谓“逝者已矣,怅惘何亟”!

为这书尽过力的其他同志和朋友,我也深深感念着!

这小说,在上海最初由我自己经手曾秘密印过七版(约一万册);一九三七年“八一三”全国抗日战争展开后,我们离开上海,才交由一家书店用原来纸型代印过几版。抗战胜利后,由作家书屋仍用原来纸型印过几版,但封面已改。一九四七年在哈尔滨我所主持的鲁迅文化出版社发行过一万册(东北书店代印)。至于各处翻印本的数目,就无从知道了。

说来惭愧!像这样在艺术成就上还差得很远的小说,竟也蒙国际友人们译成了几国文字。首先是苏联友人,当这小说出版后不久——约在一九三七、八年间——就给译成了俄文。接着听说也有了英文和日文的译本。不久以前承一位朋友给我买到了一册德文译本,据说是根据一九五三年英文版转译的。最近听说印度友人们也译了它。

据我想,国际友人们之所以翻译这小说,首先是关心着那时期——“九一八”以后——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和抗日斗争吧?因为它是比较最早和比较最突出的从正面反映了这一题材、这一主题。因此对这小说在艺术上的要求,也就给以原谅了。

这小说原来是列为“奴隶丛书”之一。这一丛书,一共“非法”印过三本:第一本是叶紫的短篇小说集《丰收》;第二本是这《八月的乡村》;第三本是萧红底《生死场》。它们全由鲁迅先生给作了“序言”。

以上的三本书出版后,国民党就“下令”禁止,不准书店公开发卖。因为他们是不愿人民知道在东北的人民和日本帝国主义者战斗的史实的,尤其是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军”底战绩和历史!同时,国民党当然也不愿让人民知道在湖南一带地方的人民,在他们底压迫下所进行着的不懈的斗争,《丰收》小说集底题材和基本主题,就正是描写了和反映了那一带农民底被压迫和斗争的史实和故事。萧红底《生死场》在性质和基本主题上是和《八月的乡村》一致的——反映了抗日斗争的事实和历史——他们当然要全数禁止、全数消灭!……否则,那就不是他们底“本质”了!

墨写的历史虽然有时可以被歪曲、消灭;但人民血写的历史是无法、也不可能被歪曲、被消灭的:人民要生活,就要斗争;要不做奴隶,就要斗争。生活和斗争、斗争和生活……它们必要拧在一起,必要继续……最后必定要胜利。因此,国民党反动分子们,尽管如何骇怕人民底斗争历史——墨写的、血写的——尽管如何想法歪曲、污蔑、掩没、禁止、消灭……。这对于血写的历史固然不能够;对于墨写的历史,也没能够获得完全“成功”!因此,这几本小说它们还是流传到今天。由此可证,凡是骇怕、歪曲、污蔑……人民血写的历史、墨写的历史……的反动者,最终被消灭的一定是他们!光辉的、伟大的……历史,中国人民是创造过来了;无疑的将要更光辉、更伟大……地创造下去!这是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真理。但中国人民之所以有今天,之所以能够有更光辉、伟大的将来,这是和中国共产党、和史无前例的、伟大的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决不能分开,这也是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真理。

今天美帝国主义法西斯分子们,要阻止我们解放自己底领土台湾,要企图使那撮祸国贼民的蒋介石匪类,做他们底奴才、走狗再来统治、残害中国人民,这和二十年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利用傀儡……是同样的幻梦!同样的,他们也一定要和日本帝国主义分子一样败亡!这是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真理。

《八月的乡村》今天终于在解放了的、人民的新中国国家出版社再印了,我感到了莫大的欢欣!

萧军

一九五四年八月二十七日记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八月的乡村/中国现代中篇小说藏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萧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72149
开本 32开
页数 1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5
出版时间 1954-09-01
首版时间 1954-09-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6.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8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