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读者眼中,当代艺术令人难以理解,毫无实际效用,却日渐成为网络和社会中的流行词语。人们说的艺术修养是什么?如何欣赏艺术?艺术能为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这本对谈集收录了这些大众好奇的问题,并对此一一进行解答。本书的作者之一——东京大学教授三浦俊彦,站在专业的角度,用逻辑解读艺术,在带领读者欣赏20世纪以来的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打破生活经验带来的固有观念,启发艺术思维,指引读者进入“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从另一个角度看待现代社会中的问题,找到解决之道。
图书 | 艺术真的无用吗 |
内容 | 内容推荐 在普通读者眼中,当代艺术令人难以理解,毫无实际效用,却日渐成为网络和社会中的流行词语。人们说的艺术修养是什么?如何欣赏艺术?艺术能为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这本对谈集收录了这些大众好奇的问题,并对此一一进行解答。本书的作者之一——东京大学教授三浦俊彦,站在专业的角度,用逻辑解读艺术,在带领读者欣赏20世纪以来的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打破生活经验带来的固有观念,启发艺术思维,指引读者进入“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从另一个角度看待现代社会中的问题,找到解决之道。 目录 前言 登场人物介绍 第1日 现在流行的“艺术是什么?” 第1课时为什么现在艺术备受瞩目? 艺术……到底是什么啊? 世界正处于“打破框架——升级”的反复之中 过往商业上的“王道”已经行不通了 艺术是商业革命期的救世主 第2课时艺术和设计不一样吗? 设计是艺术的手下? 作品本身就是艺术的目的,所以发挥个性是最好的 漫画栏目:礼物是艺术 第3课时艺术到底有什么用? 在艺术里感受不到实用性的原因 艺术的作用①:艺术是一种修养 艺术是让人感受到作为成年人的知性的材料 艺术的作用②:艺术是一种“刺激材料” 有创造力的人“抽屉”多 用当代艺术撼动那些古老的价值观! 艺术创造是发现天赋的契机 艺术的作用③:艺术是“真正的人生” 叫停“效率第一”的现代生活 艺术的目的是艺术本身 第2日 不止美术!艺术还有很多种类和价值 第1课时艺术大致有三种分类方法 你应该知道的艺术分类法 分类①:高级艺术和低级艺术 分类②:视觉艺术、语言艺术、听觉艺术 分类③:纯粹艺术和合成艺术 三浦先生的只言片语:能否刺激大脑取决于经验 第2课时艺术的价值如何决定? 艺术的市场价值如何决定? 出乎意料?!艺术界其实非常有逻辑 意义被发现,价值才会暴涨 商业化越来越显著的当代艺术 三浦先生的只言片语:从“表现不自由展”学到的 艺术需要社会价值吗? 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们 艺术是承载时代的巨大容器 第3日 作为修养的艺术:用进化论学习艺术,超有趣的! 第1课时请用很有趣的方式告诉我们艺术的起源! 从“进化”的角度思考艺术诞生的理由 动物也有审美意识 建造豪宅的鸟类艺术家 阿尔塔米拉洞窟里的壁画是为了“受欢迎”而创作的?! 热心于创作的是男性,鉴赏能力高的是女性 人类的基因在五千年里基本没有改变 三浦先生的只言片语:为什么在人类群体中,倾向于让自己变美的是女性 第2课时用范式速览艺术史 用范式转换看艺术史,超新鲜! ①再现主义:尽可能真实地描绘事物 ②世俗主义:描绘宗教以外的事物 ③表现主义:以触动人的感情为目标,或描绘感情本身 ④形式主义:比起描绘的对象,描绘出来的作品本身更有价值 ⑤手法中心主义:价值在于作品的描绘方法 ⑥观念主义:为作品的成立提供哲学价值 ⑦项目主义:创作作品的过程本身就是艺术(作品的销售方式决定其价值) 下一次范式转换发生时,艺术的价值将如何改变? 全球化进程使得自由丧失? 漫画栏目:过于沉迷了!三浦老师 第4日 作为“刺激材料”的艺术:请告诉我们当代艺术的魅力! 第1课时认为“比起外表,内在哲学更重要”的当代艺术 了解当代艺术的谱系 杜尚,把小便池称为艺术的男人 自导自演的杜尚和《泉》 第2课时请告诉我们当代艺术的世界观! 不看都能明白的艺术作品 几乎无声的名作《4分33秒》 观念艺术就是享受作品与期望的落差 现代音乐播放的是……冰箱的机械声吗? 享受与现实具有微小差距的艺术带来的体验 零风险的彻底自我更新冒险 漫画栏目:三浦老师的品味太小众了! 三浦先生的只言片语:日本人是用侘寂来体验当代艺术的 第5日 作为“真正的人生”的艺术·前篇:艺术鉴赏推荐 第1课时去看、去听、去体验艺术的世界吧! 无法悠闲享受无用的事情的现代人 用艺术来客观审视当下的自己 艺术并不等于感动 艺术鉴赏不是比赛 解释和鉴赏完全不一样 接触艺术越多,对艺术的感受力越会提升 年轻时的品味并不可靠 第2课时请推荐对新手友好的当代艺术! 首先,尝试挑战不同类型的文学 向艺术新手推荐当代工艺 想要强烈的刺激,你需要“虚拟致幻剂” 不考虑自己的喜好,先去看了再说 最终日 作为“真正的人生”的艺术·后篇:所有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 第1课时请告诉我们艺术创作的意义! 让你乐享“人生100年时代”的兴趣 欣赏需要经验,创作需要气势 不论男女,都会想创造点什么 “发言小町”是全新的表现平台 Twitter和Instagram成为艺术的时代 有鉴赏能力就可以创作的时代 制约才是提高创造力的最强道具 后记 序言 在商业世界中,最近经常提到一个词。 “艺术”。 我在工作当中,有很多采访创业人士的机会。很多 人会随口问我:“说起创新,果然‘艺术思考’很重要 吧?”老实说,我挺不以为然的。就像“逻辑思维”也 流行过,人们总是说“现在成功的商务人士必须懂这些 ”或者“学乔布斯那样的人”,我也仅仅是有个印象而 已。 这次轮到艺术了?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虚伪地微笑,敷衍回 答:“你说得对。” 然而我心里却总是不耐烦地想: “快点换个话题吧!” 然后,有一天,我收到了平时和我对接的编辑的信 息。 编辑:我在考虑做一本关于艺术的书。你对艺术了 解得多吗? 我:出现了,艺术! 在心里呐喊的同时,我决定说实话。 我从小就喜欢画插图(涂鸦),以前也曾在设计领 域工作过。我对不久前火过的“设计思维”有兴趣,也 有一些了解。另一方面,如果你问我是否喜欢艺术,我 对艺术真的一点都不感兴趣,可以说是什么都不懂。直 截了当地说,去美术馆只是一个借口,可以和我喜欢的 女孩出来约会。我不会在休息日花钱独自去美术馆,我 甚至没有过这样的想法。 换句话说,要问我喜不喜欢艺术,我真是一丁点儿 兴趣都没有,相关的知识更是一丁点儿都不懂。 我把自己的无知全盘托出,编辑却给了我一个意想 不到的答复。 “哦,我完全理解!我也不知道什么是艺术。我对 艺术也一无所知,但在这个时代,了解一点也不是坏事 ,对吧?我找到了一个教艺术的老师!他超级有趣。乡 先生,你太幸运了!” 编辑:那么,我们出发吧!我已经预约好了。 顺便说一句,这位编辑心地善良,但却爱强人所难 。而且,大约有一半时间根本不听人说话。我几乎是被 强行带到了东京大学本乡校区,学习艺术。 这次的老师,是东京大学文学部美学艺术学研究室 的三浦俊彦教授。 他在成为大学教授后,又以小说家的身份出道。因 为他在出版学术著作之前,就以小说获得了三次芥川奖 提名。他的当代艺术造诣深厚,同时积极地给亚文化杂 志投稿。此外,他甚至还写了一本书,从哲学角度分析 了名为《凉宫春日的忧郁》(※)的轻小说…… 的确,听起来挺有趣的。 东大的走廊由于老化和改建而变得越来越像地牢, 我迷了路,寻找美学研究室时,在手机上再次查阅三浦 老师的资料。 “从基于可能存在的世界的虚构理论出发,进行将 逻辑分析哲学应用于艺术学的研究。” ……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但我完全看不懂。 “找我负责这个……真的适合吗?”我有点不安, 但也有一点期待。 也许,这次我终于有机会走近多年来只能模糊地感 受到轮廓的艺术,也许我也能对艺术有所领悟?然后, 我可能会升级为一个受欢迎的商务人士……虽然心怀一 丝不安,但又忍不住有点兴奋和期待。 我从结论开始说吧。 听完最后一堂课后,我不仅觉得“参加了真好”, 还切实地改变了对人生的看法。对艺术鉴赏的热情和创 作意欲都大大提高了。艺术会使你看待事物的方法和你 的价值观发生 180°的改变。这是一种对旧观点的有益 的“背叛”,让你重新注意到之前没有发现的成见和习 惯。这真的很厉害,我之前低估了艺术的力量。 诸位,请一定读到最后,看看那个曾经只把去美术 馆作为约会借口的人是如何改变的。请看他改变的过程 。而且我希望这成为你改变的契机。 人生中初次理解了艺术的价值的 乡和贵 ※《凉宫春日的忧郁》是谷川流创作的“凉宫春日 系列”轻小说的第一册。背景故事为高中校园,讲述的 却是科幻冒险故事。本作很受欢迎,被改编为电视动画 、漫画、游戏、动画电影等多种形式。(译者注) 导语 1.好玩是本书最大的特点,对话式内文大大提高了这本艺术科普书的可读性,帮助读者破除了对“艺术”这一主题的畏难情绪,聊天般平实的语言使得艺术知识不再晦涩难懂,变得极易理解,夹杂在知识中偶尔蹦出的冷笑话、吐槽则奠定了本书轻松、幽默的风格,这是一本你没见过的科普书,让你一路笑,一路随两位作者打开脑洞,颠覆常识。 2.尽可能地用多种呈现形式输出作者的观点,除沉浸式对话外,每个章节后还配有颇具启发性的拓展阅读——“三浦先生的只言片语”和漫画栏目,对章节内的知识进行补充,带给读者别样的灵感。 3.对话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干货满满,内容从讨论艺术的本质出发,讲到艺术的种类和价值、西方艺术简史、当代艺术、艺术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启发艺术思维,带领读者站在艺术的角度看现代社会中的诸多难题。 后记 这本书是一本谈论艺术的书,而不是艺术本身。尽 管如此,它还是理所当然地使用了艺术手法。 本书由作者乡先生根据我说话的录音自由地重构、 撰写文章而成。之后我也进行了一番润色。这与根据乐 谱进行表演,然后在录音棚内对音乐进行微调一样。而 且比制作音乐 CD 更复杂的是,此处我们使用的“乐谱 ”有多重的可能性。 我说的话是“乐谱”,录音是“演奏”。现在这样 看来是很自然的,但是,以前,作家和编辑在现场向我 提出的问题才是“乐谱”,我用美学和哲学的工具来回 答问题(即“演奏”)。把问题视为“乐谱”,这似乎 很奇怪,但事实上,在当代音乐中,乐谱不仅是五线谱 。有大量没有音符却用绘画、图形去书写的图形乐谱作 品,表演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解释自由地演奏。在回答这 个问题时,我和表演者做着同样的事情,解释那些谜一 样的形状并将它们转化为声音。 然后,我的“演奏”被用作第二阶段的“乐谱”, 由乡先生“演奏”,也就是将其写成文章。最后,我在 第三阶段重新“演奏”了被当成“乐谱”的文章。 我们都自由地解释“乐谱”,所以有时候我们会突 然觉得,“咦,这里离题了吧……不过,从这个角度来 说好像也不是行不通”,就这样,我们抓住了原本谁都 没想到过的意义和信息。 文本的结构也使用了艺术手法,一方吐槽,一方配 合。但因为不完全是漫才(※)的剧本,所以我们没有 特意区分谁是吐槽的角色,谁是装傻的角色。 既可以将不太懂艺术的乡先生看成装傻的角色,而 作为吐槽角色的我则一直在说“不对不对”;也可以将 不接地气的我看成装傻的角色,而乡先生则以常人的角 度吐槽“真的吗”。它可以是“无知装傻与有识吐槽” 或“不正常人装傻与正常人吐槽”,也可以是“无知 vs 不正常人的装傻比赛”或“有学问的人 vs 正常人 的吐槽比赛”。就像“鲁宾花瓶”一样,图形和背景不 断地根据观看方式变化,并自然地呈现出来。 这种“双重装傻 × 双重吐槽”的结构可以用在任 何有对话形式的书中。但是,正因为主题是“艺术”, 才会让人觉得陷入了“装傻、吐槽与反转机制”的自导 自演。因为,艺术本身就是由复眼构成的 :一个是意 识水平较高的人对他人进行批评的“居高临下的视线” ,一个是在地上水平徘徊的“俗情视线”。 两个来自不同立场的人谈论艺术,轮流担任吐槽的 角色,对意义难以界定的装置(即艺术作品)的讨论反 而能达成一致。这是我再次阅读这本书时意识到的。 我在第四日的第二课时里提到的《4分33秒》已经 成为亚文化的段子(它还出现在“凉宫春日”系列中) ,声音和无声,谁是真身,谁是背景?这是一个简单的 把戏,却激发了隐藏在现代人心中的艺术精神。 我在本文开头提到,艺术的本质是“打破常识的努 力”,可以说它对现代世界的适应性非常强,常识和非 常识往往可以互换。颠覆法律和常识的艺术实例不胜枚 举。我们以最近已被完全认同为大艺术家的班克斯的街 头艺术为例。 在城市里涂鸦,可以被指控为轻罪、破坏财产和破 坏建筑物,明明确实是犯罪行为。然而,现在班克斯的 作品在世界各地被保存和展出,很多地方以此为荣。在 日本,看起来像班克斯的作品的涂鸦被展示在东京都政 府的大厅里。 由于涂鸦只是一种轻微犯罪,即使是艺术,其影响 也不是那么强烈。但是,如果在轻罪艺术化的同时,自 杀、安乐死、堕胎和处决的合法化进程与之合并,出现 “死亡艺术化”“死亡的演出文化”,使人们对死亡习 以为常,那会怎么样?可能会出现街头死亡和街头谋杀 等让人不安的、不被公众接受的“展览”。国家在战争 中杀人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游击艺术公开 撼动生命的时代…… 这是很有可能的。鉴于今天的主要趋势是从纯粹的 、虚幻的艺术,转向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吐槽优先型的 “艺术”。 当然,“什么是死亡,杀人意味着什么,这能成为 艺术吗”,这种以自我吐槽为卖点的艺术形式应该会往 促进觉醒的方向深化发展。对艺术的批评、审判、处罚 和跟风都可以一起艺术化。 对于这样的艺术最近的发展征兆,我想以进化美学 的角度讨论更多,但毕竟凡事都有限制。 首先,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在普通的生活中, 享受艺术,参与艺术,利用艺术。这种温和的态度对面 向艺术、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和从艺术中学习到特别的知 识来说是前提。作为一个异次元的对象,艺术如何在日 常道德、健康、经济和提倡效率与福利的背景下,划入 有建设性的轮廓?如果这本书能为这一问题的解答和艺 术的应用提供一些线索,我将不胜荣幸。 2020 年 4 月 三浦俊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艺术真的无用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三浦俊彦//乡和贵 |
译者 | 译者:spRachel雷切尔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南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460122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0 |
出版时间 | 2023-09-01 |
首版时间 | 2023-09-01 |
印刷时间 | 2023-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56 |
CIP核字 | 2023114016 |
中图分类号 | J-49 |
丛书名 | |
印张 | 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