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亲手培养一个北大学生(10个家庭的经典教育故事)/专攻北大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怎样培养孩子爱读书、爱学习的好习惯?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迷恋电子游戏怎么办?孩子乱花钱怎么办?……

好学生固然是好学校、好教师“教”出来的,也是好家庭、好家长“育”出来的。这本书以故事讲述、个案分析与点方式,详细记叙了十个家庭如何养育孩子并最终培养他们考取北京大学的历程的感悟。

成功决非偶然,希望本书收录的成功家庭教育案例能给广大家长以启迪与帮助。

内容推荐

10个家庭的经典教育故事,10个孩子,从普通,到优秀。他们教育孩子的秘诀是:

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不要动辄阻止;

分数不代表全部;家务事难做也要做;

吃亏是福;喜欢音乐的孩子一定不会变成坏孩子;

教孩子处理和老师之间的矛盾;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把孩子交给马路;

家长的言行,孩子会看在眼里。

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感情的人;

你的孩子也可以上北大。只要作为家长的你,懂得如何,亲手去培养。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我认识的北大学生家长——北京大学老校友苏少华

第二章 成长的快乐:北大学子的家庭教育案例

 案例一:陈莘的家庭教育故事

家庭档案

故事一:“画大便”——尊重孩子

故事二:“跪搓板”——教育不可缺少责罚

故事三:“跟老师顶牛”——与学校教育如何配合

故事四:小小人儿读“大部头”——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故事五:“妈妈不帮我”——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故事六:“表弟比自己写得好”——家长怎样帮助孩子学习

故事七:“写垃圾”——还是与学校教育配合的问题

故事八:“两次放弃头名保送资格”——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故事九:“难做的家务事”——教育孩子热爱劳动

故事十:“老朋友”——教育孩子如何与人交往

家长感悟:跟孩子一起进步

学子体会:向爸妈“轰几炮”

专家点评:模仿的力量

 案例二:陈斯超的家庭教育故事

家庭档案

故事一:“陪儿子读书”——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故事二:“入托”——从小教孩子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故事三:“大玩具”——培养孩子的课余爱好

故事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以传统美德教育孩子

故事五:“育爱心”——从小培养孩子善良的品质

故事六:“12个气球”——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故事七:“当班干部”——教会孩子认识自己

故事八:“值日生”——如何与学校教育配合

故事九:“晚报”——如何帮助孩子学习

故事十:“考奥校”——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故事十一:“放单飞”——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故事十二:“语言的艺术”——教孩子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故事十三:“两代人看《江姐》”——尊重孩子的选择

故事十四:“备战高考“——如何帮孩子考试

家长感悟:和孩子做朋友——我的十条教育心得

附:感谢北大——致北大的一封信

学子体会:身教胜于言传

学子体会:如何学习

专家点评: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父母

 案例三:方智超的家庭教育故事

家庭档案

故事一:“奇怪的榴莲皮”——尊重和理解孩子

故事二:“懂得关心同学”——培养孩子善良的品德

故事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何与学校教育配合

故事四:“电子游戏与科技少年”——如何管理孩子

故事五:“坚持”——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专家点评:发现成熟,表现成熟

 案例四:郭诚的家庭教育故事

家庭档案

故事一:“背课文”——从小培养诚信、自律的品德

故事二:“和奶奶一起背唐诗”——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故事三:“学奥数的孩子”——力争领先与马拉松

故事四:“琴棋书画样样行”——培养孩子的课余爱好

故事五:“查地图”——培养孩子的毅力和恒心

故事六:“买冰棒”——教孩子如何花钱

家长感悟:境遇造人

学子体会:在家庭浓厚的学习气氛中成长

专家点评:韧性品质的长远意义

 案例五:刘旭航的家庭教育故事

家庭档案

故事一:“家庭协议”——相互配合教育孩子

故事二:“带不会走路的孩子逛大街”——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1)

故事三:“溜达”——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2)

故事四:“下山”——培养孩子顽强的意志

故事五:“吃晚饭”——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故事六:“学数”——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3)

故事七:“跳石凳”——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

故事八:“特长生”——如何帮助孩子学习(1)

故事九:“鸡头”与“牛尾”——如何帮助孩子学习(2)

故事十:“认同”——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

家长感悟:当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学子体会:“小”事情的“大”影响

专家点评:仅有智商是不够的

 案例六:彭琳的家庭教育故事

家庭档案

故事一:“念故事”——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1)

故事二:“夜话”——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2)

故事三:“过马路”——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

故事四:“家庭背书比赛”——如何帮助孩子学习(1)

故事五:“文章是想出来的”——如何帮助孩子学习(2)

故事六:“过暑假”——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故事七:“读书是为了学本事”——如何与学校教育配合

故事八:“吵架了”——教孩子学会人际交往

故事九:“书店不单是卖书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故事十:“都是吉他惹的‘祸’”——培养孩子的课余爱好

家长感悟:为孩子点一盏灯

专家点评:“小”聪明与“大”智慧

 案例七:吴惟为的家庭教育故事

家庭档案

故事一:“浴室外的哭声”——如何与孩子沟通

故事二:“我差点儿把儿子淹死”——培养孩子的顽强意志

故事三:“打针啦”——教孩子学会自制

故事四:“买不买玩具?”——以传统美德教育孩子

故事五:“一件别人的棉背心”——培养孩子诚实的品德

故事六:“找不到的藤条”——教育孩子学会处理生活中的事务

故事七:“走迷宫”——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

故事八:“算计息”——教孩子学会理财

故事九:“戴眼镜”——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故事十:“受批评的妈妈”——家庭成员是平等的

家长感悟:成才先成人

学子体会:在书海中畅游

专家点评:家校关系与成功教育

 案例八:叶玉婷的家庭教育故事

家庭档案

故事一:“马路上的误会”——以身作则教育孩子

故事二:“算账”——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故事三:“肺炎”——培养孩子顽强的毅力

故事四:“骑车上学”——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故事五:“填志愿”——尊重孩子的选择

故事六:“校友卡”——成人的标志

家长访谈:帮女儿圆梦

专家点评:理财教育的意义

 案例九:张恒的家庭教育故事

家庭档案

故事一:“女儿与书”——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1)

故事二:“这是不是劳动?”——培养孩子热爱劳动

故事三:“写日记”——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1)

故事四:“心算”——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2)

故事五:“红领巾”——与学校教育互相配合

故事六:“学书习画”——培养孩子的课余爱好

故事七:“下象棋”——教育孩子遵守规范

故事八:“溜冰”——培养孩子诚实的品德

故事九:“成功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如何帮助孩子学习

故事十:“乘车的乐趣”——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2)

故事十一:“严父”——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故事十二:“巾帼不让须眉”——培养孩子的平等观念

家长感悟:做孩子的引路人

学子体会:父母是我的良师益友

专家点评:严教与慈爱的平衡

 案例十:张颖的家庭教育故事

家庭档案

故事一:“大家一起玩”——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故事二:“洗青菜”——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故事三:“学扬琴”——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故事四:“烙印”——如何管理孩子

故事五:“丢馒头”——如何责罚孩子

故事六:“见缝插针”——如何帮助孩子学习(1)

故事七:“从学游泳开始”——培养孩子的自强精神

故事八:“问、问、问”——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故事九:“打手背”——如何帮助孩子学习(2)

故事十:“讲故事”——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故事十一:“状元是如何诞生的”——如何帮助孩子考试

故事十二:“和女儿做朋友”——尊重孩子

家长感悟:为幸福付出真爱

学子体会:我与爸爸、妈妈

专家点评:爱与智慧

第三章 家庭教育之我见——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田玲博士

第四章 好家庭出好孩子——苏少华访谈

第五章 家庭教育的用“心”之道——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广东招生组组长李靖博士访谈

编者手记 幕后的故事

成长的影像

试读章节

故事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以传统美德教育孩子

儿子小时候,和许多同龄的孩子一样,在吃饭的时候,不经意地常有一些饭粒掉在饭桌上。对此,我们常感到不舒服,我们想,粮食是宝贵的,每粒米饭都是经过农民伯伯辛勤的劳动,用汗水种植成的直到今天,我们也决不会白白浪费和糟蹋粮食。

但我们的小儿子,因其经历毕竟太浅,对此感受不深,为了给孩子在这方面以良好的教育和示范作用,我们夫妇和儿子的外公外婆除了保持我们不掉饭粒在饭桌上的良好习惯外,还结合儿子刚学过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在用餐的时候,有意地施以适当的教育,引导儿子注意这方面的习惯培养:

如适当地谈论农民种粮食的辛苦,谈论我们当知青时艰苦而简朴的生活,谈谈战天斗地创业的艰辛,表扬外婆煮饭的辛勤;我们还给孩子讲一些与米饭有关的故事,例如向小儿子讲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这一代人正在长身体时,因国家遭受自然灾害,我们缺衣少饭饿肚子的经历;外公外婆则讲抗战时期,他们在逃难的路上,时常饥不裹腹的艰辛。

其中儿子父亲讲的一则故事,给儿子启迪最深。那是他小时候在书籍中看到的一则故事:

从前,在人们丰衣足食的日子里,经常有人在饭后洗碗时把许多饭粒倒到下水道里。有个富商却做着与众人不同的举动,他经常用勺子把饭粒捞上来,吩咐家人洗净晒干,储存起来,这样日积月累,也存起了为数不少的干饭粒。当然,富商的这一举动,也遭到了邻里的嘲笑和不解,认为他太吝啬了,有些小题大做。不久,因战乱和气候干旱,地里颗粒无收,市场上粮食售罄,许多人因此饿毙,而富商一家,在这关键时候,靠那些平时不显眼而有意留起来的饭粒,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应该说这个故事的情节是平凡的,但给人的启迪却良多。许多年过去了,儿子瞪大眼睛望着父亲叙述故事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除此之外,我们还以身作则,为儿子树立了不浪费粮食的榜样,在用餐时,四个大人绝无一粒饭散落在饭桌上。很多时候,儿子的父亲还把儿子掉在桌上的饭粒夹起来,先是放到自己的饭碗里,再随后就不客气地夹回儿子的碗里,同时告诉他要尽量不掉饭粒在桌上,万一不小心掉了就应该捡回自己碗里,自己碗里的饭也要吃得一粒不剩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提醒和言传身教,儿子用餐时再也没有饭粒散落饭桌上了。

我们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教诲已经起作用,勤俭节约的美德已深深扎根在儿子的心中。不随意浪费的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他生活的每一方面,伴随着他健康成长。

现在儿子虽然不在我们身边,每当用餐的时候,我们都会回忆起培养儿子养成好习惯的经历。而良好的生活习惯、勤劳节俭的美德也使儿子懂得了耕耘的艰辛:要有好的收获,必然要有辛勤的耕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劳而获和铺张浪费是人生的奇耻。

明了事理,人生旅途的目标及方向就定位准确。左右儿子一生的正确思想,就是在长辈们的潜移默化和帮助下形成的。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给我们感悟良多:既感受到成功教育的喜悦,也印证了父母是儿女最好的老师的真谛。记得有位外国哲人曾讲过:要经过三代的教育才能造就一代贵族。我们中国也有“穷不过三代、富也不过三代”的说法,着实是发人深省啊!不能说我们在培养贵族,但希望把儿女培养成为有教养的人,不正是千千万万家长的企盼吗?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令我们遐想无限。与儿子相处的日子,波澜不惊,却温馨无穷。

故事五:“育爱心”——从小培养孩子善良的品质

94岁的慈祥、和蔼又带几分刚毅的老母亲——儿子的外婆于2004年底安详、平静地走完了她坎坷而又朴实的一生。在她离去的时候,儿子在大洋彼岸发回了他对外婆的深切怀念:

外婆离我远去了,越是失去的越是觉得宝贵。

外婆是看着我长大的。她对我的关心,胜似心肝。

我还是幼儿的时候,我们家住在黄花岗科学院宿舍60栋。我至今还清楚记得,每天外婆做饭的时候,我总是蹲在一旁在地上摆弄着锅盖玩耍,外婆在旁边微笑着,看着我。

在我上小学到初中的期间,家里养过猫。对于每一只猫,外婆都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外婆的爱心是朴实的。受她感染,虽然我们家现在不养猫了,但是爱猫的传统却延续下来。

爸爸妈妈工作一直很忙,所以在高中之前,我中午一直吃的是外婆煮的菜,虽不丰盛,但很可口。后来上高中、大学、甚至现在在国外,有很多机会品尝各地五花八门的不同风味的佳肴,但是我总是觉得,它们都比不上家里的饭菜,比不上外婆做的饭好吃

诚如儿子叙述的那样,过去的生活那么温馨而又充满爱心,现在回忆起来,仍是那么令人难以释怀!

记得在儿子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为了方便孩子读书,我们搬回“文革”前曾居住过十年的越秀北的科学院宿舍。由于住一楼,为了防治老鼠,我们决定养猫。

刚好,儿子父亲的同学家里的母猫生了一窝小猫,于是在1989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儿子父亲抱回了一只毛茸茸的黑白相间的小花猫。我们从未有养猫方面的知识,望着虎头虎脑缩成一团的小猫,我们有点儿束手无策。还是外婆有方法,她麻利地找来了一个小纸盒,再往里垫上一块旧毛巾,很快小猫咪就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了。记得6岁多的儿子还稚声稚气地问:

“外婆,小花猫就住在这里了吗?”

“嗯,就住在这里了,以后小猫长大了,还会抓老鼠呢。”(这也是真的,这只可爱的小花猫长大后,为我们除鼠害屡建奇功,这是后话)随即,婆孙俩小心翼翼地把小猫放进了它的家。他们还给小猫起丫个英文名,叫“Lucky”,希望它顺顺利利长大,也希望它给我们家带来好运。

此后,外婆对小花猫细心照料,买猫鱼、做猫食从不含糊,除了按时喂食,还每天给它擦擦脸,每周给它洗一次“澡”。儿子放学回到家,总要先去瞧瞧小花猫,对它“喵喵”叫上两声,和它玩上一阵。儿子留意到外婆对小猫的照顾,也不时加入到对小花猫的照料之中。在喂养小猫的过程中,婆孙俩得到了不少乐趣。

日子一天天地消逝,可爱的Lucky也一天天成长,很多时候它睁着炯炯有神的绿眼睛,直起身子使尽力气想爬出小窝,爬不出去又掉下来,在小窝里打个滚,半天才翻过身来。看着憨态可掬的小猫咪,婆孙俩不时开怀大笑,乐不可支。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到Lucky所在之处“报到”,与它嬉戏一番,然后才去做作业。

看着儿子的欢乐,望着小猫的活泼,我们大人也觉得开心极了。后来,我们把长大了的小猫移到后院的空地上放养。儿子通过外婆与自己对小猫的喂养和照料,也与小猫成了好伙伴。小猫与生俱来的灵活、机敏的动作,儿子都很留心,观察得很细。多年后,儿子干脆也把自己称为“猫仔仔”!

人们常说,喜爱小动物,是人本善的天性。儿子在与外婆一起喂养、照料小花猫的过程中,儿子也从老人家那里感悟到爱心的真谛,激发和培养了性本善的良好素质。儿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尽管也常有不如意的事情,但在待人接物方面,从不会有过激的行为,总能笑眯眯地应对人生。

我们家后院地方不小,外公也喜欢养花弄草。尽管晚年视力欠佳,又是一介书生,劳作起来远不如当过知青的我们麻利,但锄地、培土、浇水、除草,样样亲历亲为。在外公劳动的时候,儿子有时也在一旁用其小手“帮忙”,爷孙俩边干活边闲聊。不经意中,儿子从中感悟到花草生命的可爱,增长了知识。儿子小时候我们一家子到公园散步或游玩,儿子牵着我们的手,走的都是人行道,从不践踏草地,更不会损花折草。

随着岁月的逝去,随着大脑记忆皱折的增加,执笔静思,有些远去的生活,仿佛又重现在眼前。儿子现在待人和善、尊老爱幼——这些优良的品行,我相信都是从小培养的。一个从小就喜爱小猫小花小草的孩子,长大以后会随意肆虐动物和摧花毁草吗?答案是否定的。

爱猫爱花育爱心,爱猫爱花显爱心,爱心必须从小培养起来。老人家现在都走了,但他们人去精神留啊!真感谢二老留给儿子一笔终生享用不尽的财富——爱心。P37-41

序言

先提出一个问题:

为什么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听着同一个老师的授课、念着同一本教材、答着同一张考卷,有的学生能进入北大读书,而有的学生可能进不了一个普通的高校?

表面上看,进入北大的是一群成绩非常出众的高中生。渴望孩子成才的家长们需要进一步思考一下他们成功的背后原因:他们先天是不是特别聪明?他们的家庭是不是经济上非常宽裕?他们的父母是不是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而且深谙教育之道?他们是不是都是就读当地最好的高中?

研究的结果表明,前述因素都不是他们考进北大的决定性因素。在北大学生优异的高考成绩背后,他们目标明确、理想远大、勤奋刻苦、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些才是北大学生成功的“黄金定律”。他们的综合素质决定着他们的成功,那么这种素质的养成与他们的家庭教育又有什么关系?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问题,那么我们的家长应当秉持怎样的教育理念?又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教育手段?能否参考北大学生们的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经验?为此,我校社会调查研究中心的老师们成立了“专攻北大——北大学生素质养成与成功家庭教育研究”课题组,以多年积累的案例为基础,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问卷调查、个案访谈、集体座谈,对北大学生中小学阶段的综合素质养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好学生固然是好学校、好教师“教”出来的,也是好家庭、好家长“育”出来的。这本书记述了十个北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故事,其核心内容是家长们培养孩子的历程、感悟、经验与体会,文字流畅、内容丰富。这之中既有对孩子智力与学习兴趣的开发,也有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的磨砺;既有父母的体会,也有学子的感悟;既有家庭教育的真实故事,也有专家的分析点评;既有中小学阶段的教育过程,也有考取北大以后的成长体验。因此,本书不失为一本值得广大家长们参考、借鉴的读物。在这里,我也感谢包括这十个家庭在内的所有北大学子的父母们,感谢你们对北大学子的辛勤养育,感谢你们对北大发展的关心与支持。

我赞成课题组老师们的观点:“专攻北大”并不意味着“专考北大”或“专读北大”,而是倡导一种学生与家长共同采取的积极态度与正确教育理念,搭建在北大与中小学校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桥梁,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共同目标而努力。

北大是一块博大精深、令每一个置身其中者都俯首沉思、受益无穷的圣地。

在新的世纪里,北大将一如既往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不断开拓与进取,以实现党和政府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衷心希望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校友与学生家长们继续关注、支持北大的建设与发展;也希望本书中的这十名北大学子努力进取,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希望他们的家庭和谐美满。

是为序。

程郁缀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社科部部长

《北大学报》主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亲手培养一个北大学生(10个家庭的经典教育故事)/专攻北大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专攻北大课题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232246
开本 16开
页数 3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49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5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