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每天懂一点经典心理学(世界上最经典的50个心理定律)
内容
编辑推荐

现在,你眼前的这本书——《每天懂一点经典心理学(世界上最经典的50个心理定律)》是你的朋友。它会告诉你心理定律的无穷奥妙,还会教你轻松运用知识帮助自己实现飞跃式的发展。它将深奥的心理学知识融会贯通于一个个妙趣横生、饱含人生哲理的故事中。它形象分析了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深入浅出地提炼了心理学定律给我们的启示,以指导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趋利避害。当你读完此书,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心理学并非艰涩难懂,并非抽象得难以捉摸,只要细细品读,就能充分掌握。

本书由江乐兴编著。

内容推荐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要说话、办事,但你可能意识不到的是:心理学可以让你把话说得恰到好处,让你把事情办得漂亮得体。西方很多学者认为,心理学是行为学和成功学的基础,他们看重的就是心理学那无处不在的指导作用。

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不仅要提高说话、办事的技巧,更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同时善于读懂他人的心理,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左右逢源。

本书《每天懂一点经典心理学(世界上最经典的50个心理定律)》为你精挑细选了50个最经典的心理学定律,它们会告诉你心理学的无穷奥妙,还会教你轻松运用所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帮助自己实现飞跃式的发展。

《每天懂一点经典心理学(世界上最经典的50个心理定律)》由江乐兴编著。

目录

第一章 态度定律

态度效应——你有怎样的态度,就有怎样的人生

 启示1:待人如待己,真爱成永恒

 启示2:善待工作,就是善待自己

 启示3:以爱感化恨,以善感化恶

海格力斯效应——冤冤相报何时了

 启示1:以恨换恨恨无涯,以爱换爱爱无边

 启示2:学会宽容,懂得忍耐

 启示3:要以德报怨,不要以牙还牙

苏东坡效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启示1:最大的劣势是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

 启示2:通过别人来充分认识自己

 启示3:最好的听众是自己,请与之“对话”

猜疑效应——质疑精神可嘉,猜疑精神可怕

 启示1:不要冲动,要用理智思考

 启示2:被误会时,敞开心扉交谈

斯坦纳定理——在哪里说得越少,在哪里听到的就越多

 启示1:善于倾听让你受人欢迎

 启示2:积极倾听可以化解矛盾

 启示3:不要自以为是、不听劝告

第二章 强者定律

坚信定律——有志者事竞成,百二秦关终属楚

 启示1:坚定信念,成就梦想

 启示2:坚定目标,决不轻言放弃

 启示3:乐观一点,别把事情想坏了

跳蚤效应——屡屡碰壁,不知不觉开始放弃

 启示1:不要自我限制,越挫越勇才能把梦想实现

 启示2: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蘑菇效应——不经风霜考验,难有明媚春天

 启示1:找准位置,少走弯路

 启示2:吃得苦中苦,才能有所成就

 启示3:对待新人,多一点赏识

犬獒效应——决不退缩,狭路相逢勇者胜

 启示1:面对竞争,主动迎上去

 启示2:竞争之前,保持必胜的信念

 启示3:无论成败,都应感谢竞争对手

累积定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启示1:累积小事,成就大事

 启示2:点滴积累,漫长坚持

 启示3:严于律己,绝不踏入堕落的泥潭

重复定律——在重复中强化,从强化走向成功

 启示1:重复练习,养成好习惯

 启示2:有效的重复,助你破茧成蝶

 启示3:勤能补拙,熟能生巧

詹森效应——不仅要有实力,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启示1:注重过程,淡化结果

 启示2:困难面前,坚信自己能行

 启示3:不要给他人“制造”压力

第三章 智慧定律

隧道视野效应——要学会放宽视野

 启示1:贪图小利,代价惨重

 启示2:决策应立足当下,放眼未来

 启示3:积极尝试,摆脱环境的限制

布利斯定理——磨刀不误砍柴功

 启示1:事前先思考,事后少烦恼

 启示2:事先做计划,成功概率大

 启示3:拆分大目标,再各个击破

因果定律——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

 启示1: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启示2:任何经历都不会白费

 启示3: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吸引定律——越吸引越关注

 启示1:多想好事,少想坏事

 启示2:让吸引定律帮你实现愿望

酸葡萄效应——可望而不可即时,请学会自我安慰

 启示1:适度安慰,让烦恼远离自己

 启示2:让心灵在安慰中减压

 启示3:正确认识自己,不要贬损他人

替换定律——与其苦心消除,不如轻松替换

 启示1:超级替换,让消极暗示滚开

 启示2:不要忧郁,用目标替换绝望

禁果效应——多一点遮掩,多一点神秘

 启示1:若想推广传播,请先闭口不说

 启示2:妙用“禁果”,教出好孩子

 启示3:不要遮遮掩掩,而应坦坦荡荡

登门槛效应——由易到难提要求,踏进门槛难回头

 启示1:若想实现大目标,不妨先提小要求

 启示2:成功是“设计”出来的

 启示3:学会对运用“登门槛效应”的推销员说“不”

第四章 合作定律

华盛顿合作定律——合作是个问题,怎样合作也是个问题

 启示1:责任不清引发悲剧

 启示2:如果道不同,不宜共谋之

刺猬法则——距离产生美,合作也是这道理

 启示1:与下属保持心理距离

 启示2:巧用“空间侵犯”

 启示3:把握恰当的时间距离

木桶原理——任何一块短板,都会限制你的发展

 启示1:改变木桶结构可增加储水量

 启示2:通过激励让“短木板”变长

 启示3:别让“短板”葬送自己

共生效应——独木不成林,也难以成材

 启示1:与优秀的人“共生”,受优秀者的影响

 启示2:小人物也有大智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蚂蚁效应——人心齐,泰山移

 启示1:互相支持,才能走出困境

 启示2:合作需要分工,“懒蚂蚁”值得推崇

第五章 管理定律

罗森塔尔效应——积极的期望能催人奋进

 启示1:赏识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启示2:赞美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启示3:信任是对员工最好的激励

酒与污水定律——不管放哪儿,污水始终是污水

 启示1:去除害群之马

 启示2:想成为强者就要与强者在一起

“奥卡姆剃刀”定律——简简单单思考,简简单单做事

 启示1:简单思维,别让自己那么累

 启示2:追求简单是最富智慧的创新

 启示3:管理程序少一点,公司状况会更好

洛伯定理——关键不是你看见的,而是没看见的

 启示1:责任感可以使人创造奇迹

 启示2:善于授权,轻松领导

 启示3:让员工成为自觉的斗士

帕金森定律——别让下属越来越平庸

 启示1:大胆用人,宽容用人

 启示2:拒绝拖延,效率为王

马蝇效应——没有懒惰的人,只有懒惰的环境

 启示1:给自己找个竞争对手

 启示2:设置明确目标,激励你的员工

 启示3:正确对待“问题员工”

彼得原理——人往高处走,最终难胜任

 启示1:职位越来越高,心情越来越糟

 启示2:努力“向上爬”,但需适可而止

 启示3:提拔人才,看眼前更要看未来

第六章 选择定律

手表定律——双手戴表,会把时间混淆

 启示1:一个员工,受不了两个标准

 启示2:戴一只手表,坚定一个目标

不值得定律——不值得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启示1:认清轻重缓急,做值得做的事情

 启示2:不值得做的事,无需你去浪费时间

 启示3:选你所爱的,爱你所选的

霍布森选择效应——没有余地的选择,没有任何意义

 启示1:大胆放手,让孩子去选择

 启示2:给自己余地,不要走极端

 启示3:不要用呆板的标准来要求员工

二八定律——重要的往往是最稀少的

 启示1: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

 启示2:同一时间,只做最重要的那件事

 启示3:80%的自我展示

布里丹毛驴效应——两全其美,实则不美

 启示1:时间不等人,抓住离自己最近的机遇

 启示2:心大不发财,不要总想获取最多利益

 启示3:分析利与弊,二者折中的决策最稳健

第七章 盲目定律

羊群效应——不用大脑去思考,只是跟着头羊跑

 启示1:表面上从众,事后要积极求证

 启示2:利用从众心理,达到劝服目的

鲦鱼效应——蛇无头不行,鸟无翼不殇

 启示1:领导者不可推卸责任

 启示2:学会激励并提拔员工

 启示3:领导者要学会自我反省

权威效应——追求心理安全,迷信权威人物

 启示1:妙用权威效应,达到推广目的

 启示2:权威不是上帝,你有理由挑战他

 启示3:管理的艺术,就是做下属的榜样

晕轮效应——以偏概全,有失偏颇

 启示1:可以“爱屋”,但不要“及乌”

 启示2:借用“光环”,照亮前进的道路

 启示3:拨云见雾,透过光环看内涵

首因效应——先入为主,过目不忘

 启示1:穿戴得体,秀出你自己

 启示2:让言行举止为你的形象加分

思维定势效应——如果思维受限,大脑将会断电

 启示1:求变——跳出常规思维

 启示2:求异——尝试逆向思维

配套效应——香车配关女,好马配好鞍

 启示1:适度配套,追求和谐之美

 启示2:谨防过度,不因芝麻丢西瓜

第八章 细节定律

破窗理论——及时修补破窗,避免再次破窗

 启示1:防患于未然,不妨从修补破窗做起

 启示2:找到着眼点,步步为营整治“破窗”

蝴蝶效应——细小的误差,会造成巨大的后果

 启示1:微小的行为,改变人的一生

 启示2:珍惜起点之美,走好人生第一步

 启示3:不要忽视任何小的漏洞和差错

青蛙效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启示1:不要贪图安稳与安逸

 启示2:不要忽略微妙的变化

 启示3:危机意识关系企业存亡

250定律——每个人的身后,都有一个大群体

 启示1:善待每个人,赢得好人缘

 启示2:诚信是经商之本,欺骗是自毁前程

多米诺骨牌效应——很小的初始能量可能产生一连串的反应

 启示1:勿以恶小而为之

 启示2: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才是解决问题的上策

马太效应——好的越好,差的越差

 启示1:你越沮丧,你就越容易失败

 启示2:早一步成功,迟一步遭殃

试读章节

人与人相处时,友善的态度非常重要。如果我们诚恳地待人,忠厚地待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真心实意,没有半点虚情假意,就容易换来别人的真心相待,也容易获得别人的信任,别人也愿意与我们交往,与我们成为朋友。哪怕是对一个陌生人,只要你充满善意和友爱,对方也会被深深感动,即便你和他没有更多的交往,甚至只有一面之缘,他也可能将你的善意与友爱铭记一生。

一个年轻人从贫穷的山村乘车去往大城市,上车之前,他买了一罐饮料。坐在车上,看着窗外的大城市,感觉一切都那么新鲜,突然他想起了自己买的饮料,便拿出来想喝掉,可是他从来没有喝过这种饮料,甚至不知道怎么打开它。只见他翻来覆去地查看,却依然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坐在他对面的是一对母子,小男孩的母亲看着他,好像知道他的窘迫。

就在这时候,那位母亲拿出一罐饮料,对小男孩说:“你要喝饮料么?”在孩子没有回答之前,母亲就在年轻人的面前轻轻拉下了拉环,饮料打开了。瞬间,年轻人明白了那位母亲的意思,他感激地对她笑了笑,顺利地打开了易拉罐。

这件事使年轻人重新找回了自信。十几年过去了,那位母亲的善意举动一直感动着他,也教导他怎样对待别人,要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要尊重那些落难之人。后来他成功了,在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他激动地讲述了这个故事,他说他很感谢那位母亲给他上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课。

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我们能把别人当做自己,用别人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待别人,我们就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在我们表现善意的同时,我们也能得到别人的善待。

如果把“善意”视为一种礼物,它无疑是珍贵的礼物之一,正所谓“礼尚往来”,你对我好,我自然对你不薄。这样的生活才会充满更多的欢声笑语,才会少许多哀怨仇恨。相反,如果不能善待别人,而是带着有色眼镜对待别人的不幸,那么就无法给人留下好感,甚至会因此给自己带来无尽的伤痛。

有一个自越战归来的士兵,在旧金山给父母打电话,告诉他们:“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可是我有个请求,我想带一个朋友同我一起回家。”

“当然好啊!”父母高兴地答道,“我们非常欢迎你的朋友。”

儿子显得非常平静,他继续说:“可是有件事我想先告诉你们,我那个朋友在战争中受了重伤,少了一只胳臂和一只脚,他现在走投无路,我想请你允许他和我们一起生活。”

“儿子,我对此感到非常抱歉,”父亲在那头犹豫了片刻,“不过,我们或许可以帮他找一个安身之处。”儿子沉默了一下,父亲接着说:“儿子,你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吗?像他这样的残疾人会给我们的生活增添很大的负担,我们有自己的生活,不能让他这样破坏我们的生活。我建议你先回家,然后把他忘了,他会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的。”

就在此时,儿子把电话挂断了,父母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

几天后,父母接到了来自旧金山警局的电话,得知他们亲爱的儿子已经坠楼身亡了。警方表示这只是单纯的自杀案件,这对父母伤心欲绝地飞往旧金山,在警方的带领下来到儿子的尸体旁,只见儿子少了一只胳膊和一只脚。这时他们明白了一切。

这个故事中的父母对“别人”的不幸没有足够的同情,更没有施以援手的心态,从父亲的话中,儿子读懂了父母的待人之道,知道自己如果回去和父母一起生活,就会像父亲说的那样“制造负担”,或许这就是他感到绝望的原因。

确实,无论是对待自己的孩子,还是对待别人,我们都应该尽量保持一视同仁的善意心态。既然是爱人,就应恒爱之,只要对方不是十恶不赦的大坏蛋,我们都有理由去包容他,去善待他,而不能因为别人有缺陷或是相貌不好而对其存在偏见。

P3-5

序言

当公交车进站时,等候多时的乘客一拥而上,把狭窄的车门围得密不透风;而在另一处公交站,乘客们自觉排成一队,秩序井然地上车。每当看到此情此景,你都会不由地发出感叹:人的素质咋差这么大呢?可是真的是素质问题吗?如果你懂得心理学定律,就能明白答案并非如此。

生活中,很多人认为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强的实用性。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是由人的心理支配和指导的。许多现象的背后,都受到心理学的支配,都反映了心理学定律,只不过人们不了解罢了。每个人行为的背后,也往往具有较深层次的心理动机,有时甚至当事人都不知晓。因此,懂得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对我们做人做事都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你是家长,当你掌握了心理学定律,并能活用心理学知识,你就能充分掌握孩子的心理,适时给孩子恰当的关心和指导,对孩子提出积极的期望,使孩子在自信和快乐中健康成长……

如果你是员工,当你掌握了心理学定律后,你就能很好地适应自己的角色,充分融入职场生活,积极应对职场竞争,使你能在职业生涯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如果你是领导者,当你掌握了心理学定律后,你就能更好地了解员工的心理和需求,适时调整管理方式,使员工感到备受尊重和关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挖掘其潜能,使之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无论你目前扮演什么角色,无论你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抑或是在休闲娱乐中,你都需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心理学定律是由无数心理学家、成功学家、社会学家经过实践和实验总结出来的,这些智慧结晶可以为我所用,成为我们成功路上的垫脚石,如果不懂得运用,就会错失许多良机。所以说,你是否主动去了解这些心理学定律,关系到你人生的成败和生活的苦乐。

或许上学的时候,老师告诉过你地球离太阳有多远,却没有告诉你心与心的距离有多近;老师告诉过你原子里有什么,却没有告诉你内心世界有什么;你能熟练地背诵数理化公式,但可能不知道心理学规律……

现在,你眼前的这本《每天懂一点经典心理学》就是你的知心朋友,它会告诉你心理定律的无穷奥妙,还会教你轻松运用知识帮助自己实现飞跃式的发展。它将深奥的心理学知识融会贯通于一个个妙趣横生、饱含人生哲理的故事中,它形象分析了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深入浅出地提炼了心理学定律给我们的启示,以指导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趋利避害。当你读完此书,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心理学并非艰涩难懂,并非抽象得难以捉摸,只要细细品读,就能充分掌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每天懂一点经典心理学(世界上最经典的50个心理定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江乐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426207
开本 16开
页数 2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8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5: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