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是一种精美的文学形式,花间词更加富有独特的意味和魅力。而花间词派是中国千年词史上第一个词学流派,集中了晚唐五代一批重要词人,奠定了词作为一种新兴诗体的体式规范,展现了词别是一家的独特美学价值。本书对花间词派的研究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既从时代、地域、音乐等多视角探讨了其兴起的原因,揭示其在体裁、题材、风格、审美情趣诸方面的特色,又分论花间派十八家词人各异的创作个性,有开阔的宏观意识,能高屋见瓴,也有细腻独特的微观阐发,让人信服,是花间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
图书 | 花间词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词是一种精美的文学形式,花间词更加富有独特的意味和魅力。而花间词派是中国千年词史上第一个词学流派,集中了晚唐五代一批重要词人,奠定了词作为一种新兴诗体的体式规范,展现了词别是一家的独特美学价值。本书对花间词派的研究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既从时代、地域、音乐等多视角探讨了其兴起的原因,揭示其在体裁、题材、风格、审美情趣诸方面的特色,又分论花间派十八家词人各异的创作个性,有开阔的宏观意识,能高屋见瓴,也有细腻独特的微观阐发,让人信服,是花间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 目录 总序 序 导 言 花间词的体和派 第一章 花间词派的形成 第一节 时代转捩与文人心态 第二节 巴蜀地域文化 第三节 爱情意识的勃兴 第四节 诗与乐的再度结合 第二章 花间词体 第一节 女性心态的文学折射 第二节 语汇 第三节 体制结构 第四节 表现技巧 第五节 意境创造 第三章 主题取向 第一节 享乐追求与感官刺激 第二节 风景之美 第三节 “词为艳科” 第四节 女冠题材的文化意蕴 第五节 忧患意识的潜伏 第四章 审美情趣 第一节 绮怨之美 第二节 适俗之风 第三节 清雅之韵 第五章 花间词风 第一节 伶工之词 第二节 以诗入词与“别是一家” 第六章 花间词品 第一节 论温庭筠词 第二节 论韦庄词 第三节 论孙光宪词 第四节 论李殉词 第五节 论顾复词 第六节 论二牛词 第七节 论二毛词 第八节 论欧阳炯词 第九节 论皇甫松词 第十节 论和凝词 第十一节 论薛昭蕴词 第十二节 论张泌词 第十三节 论魏承班、鹿虔■、阎选、尹鹗词 余论:花间词的价值评判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花间词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高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凤凰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435724 |
开本 | 10开 |
页数 | 26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5 |
出版时间 | 2001-09-01 |
首版时间 | 2001-09-01 |
印刷时间 | 2001-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 |
丛书名 | |
印张 | 8.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01 |
宽 | 14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